佛弟子文库

长阿含十报法经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长阿含十报法经卷上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闻如是: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贤者舍利曰:「请诸比丘听说法,上亦好、中亦好、竟亦好,有慧、有巧、最具净除至竟说行,听从一增至十法,听向意着意,听说如言。」诸比丘从贤者舍利曰:「请愿欲闻。」舍利曰:「便说从一增起至十法,皆聚成无为。从苦得要出,一切恼灭。

「第一一法,行者竟无为但守行。

「第二一法,可思惟意不离身。

「第三一法,可识世间麁细。

「第四一法,可弃憍慢。

「第五一法,可着意本观。

「第六一法,多作本观。

「第七一法,难受不中止定。

「第八一法,可成令意止。

「第九一法,当知一切人在食。

「第十一法,当证令意莫疑。

「是行者十法,是不非、是不异,有谛如,有不惑不倒,是如有持慧意观。

「第一两法,行者竟无为当有意亦当念。

「第二两法,可增行止亦观。

「第三两法,当知名字。

「第四两法,可捨痴亦世间爱。

「第五两法,当除不愧不惭。

「第六两法,难定两法不当尔尔。

「第七两法,当知当不尔尔。

「第八两法,可求尽点,不复生点。

「第九两法,可识人本何因缘在世间得苦,亦当知何因缘得度世。

「第十两法,当自证慧亦解脱。是为行者二十法,是不非、是不异,有证如,有不惑不倒,是如有持慧意观。

「第一三法,行者竟无为事慧者,亦闻法经,亦当观本。

「第二三法,当思惟。欲念,定不欲但念,亦不欲亦不念。

「第三三法,可识。欲有,色有,不色有。

「第四三法,可捨。欲爱,色爱,不色爱。

「第五三法,可捨。本三恶,贪欲恶、瞋恚恶、愚痴恶。

「第六三法,可增。无有贪欲本、无有瞋恚本、无有愚痴本。

「第七三法,难受。相定相、定止相、定起相。

「第八三法,可作。三活向,空、不愿、不想。

「第九三法,可识。三痛,乐痛、亦不乐亦不苦痛。

「第十三法,自证慧不复学。从本来,亦往生,尔无所应除。是为行者三十法,是不非,是不异,有谛如,有不惑不倒,是如是有持慧意观。

「第一四法,行者竟无为天人轮。好郡居,依慧人,自直愿,宿命有本。

「第二四法,增行。四意止,自观、身观、内外身观,莫离意知着意,离世间痴恼。痛、痒、意法亦如观身法。」

「第三四法,可识。四饭,抟饭、乐饭、念饭、识饭。

「第四四法,可捨。四蛘,欲蛘、意生是蛘、戒愿蛘、受身蛘。

「第五四法,可减。四失,戒失、意是失、行失、业失。

「第六四法,可增。四成,戒成、意是成、行成、业成。

「第七四法,难知。四谛,苦谛、习谛、尽谛、受灭苦谛。

「第八四法,令有四黠。苦黠、习黠、尽黠、道黠。

「第九四法,可识。四相识,少识、多识、无有量无所有不用识知、多知无有量知无所有不用智知。

「第十四法,自证。一法身当知、二法意当知、三法眼当知、四法慧当知。是为行者四十法,是不非,是不异,有谛如,有不惑不倒,是如是有持慧意观。

「第一五法,行者竟无为。五种断意。何等五?道弟子有道信有根着本,无有能坏者,忍辱亦仙人,若天、若魔、若梵,亦余世间耶?亦无有匿无有态,真直如有身行,意着道慧同行。身亦少病安善,如应持腹行。身不大寒不大热,无有恚时和令消饮食噉,令身安调,发精进行。有瞻精进方便,坚得好法,意不捨方便,宁肌筋骨血干,尽精进不得中止,要当得所行。行慧从起灭慧得道者,要不厌行直灭苦。是五种断意。

「第二五法,可增行德者。五种定。行道弟子,是身自守得喜乐,浇渍身行,可身一切无有一处不到喜乐,从自守乐。譬慧浴者,亦慧浴弟子。弟子持器,若杅若釜。澡豆水渍,已渍和使澡豆着腻,内外着腻不复散,从渍腻故。道行者亦如是,是身自守爱生乐,渍和相近相着,身一切无有不着,从自守喜乐。道弟子,是五种定,是上头行。

「亦有道弟子,是身已定喜乐,浇渍身行,可身一处无有不到从定喜乐,譬坂头泉水池,亦不从上来、亦不从东、亦不从南、亦不从西、亦不从北,但从泉多水润生遍泉水,为泉浇渍,无有一处不到水冷水。道弟子行如是,是身定喜乐,浇渍身行,可遍身一切无有不到,从定喜乐。道弟子是五种定,是为第二行。

「亦有道弟子,是身不着爱着乐,相连至到相促相可,遍一切身到不喜乐。譬如莲华水中生水中长,至根至茎至叶,一切从冷水遍浇渍遍行。道弟子身亦如是,从无有爱乐浇渍,可一切身遍从无有爱乐。道弟子,是五种定,是为第三行。

「亦有道弟子,是身净意,已除受行成行,身中无有一处不到从净意除意。譬如四姓亦四姓子,白[叠*毛]若八丈九丈,人头足遍裹身遍,无有不到从白[叠*毛]净[叠*毛]。如是道弟子,是身净意除意已有行,一切身无有不到已覆净意除意。道弟子,是五种定,是为第四行。

「亦有道弟子,受身观谛,已熟念、熟居、熟受,譬如住人观坐人、坐人观卧人。道弟子行如是,受行相思惟熟受,以熟受、熟念、熟事、熟受。道弟子是五种定,是为第五行。

「第三五法,当知五种,一为色受种、二为痛受种、三为想受种、四为行受种、五为识受种。

「第四五法,当捨五盖,一为爱欲盖、二为瞋恚盖、三为睡眠盖、四为戏乐盖、五为悔疑盖。

「第五五法,可当减。五心意钉。若学者不信道,疑不下不可不受,如是心意一钉为未捨,不受道法教诫故。亦如有学者在道散名闻慧者同学者,持恶口向喙勤意离娆侵,若有道名闻者慧者同学者,持恶口向喙勤意离娆侵,如是是为五心意钉未捨。

「第六五法,当增道。五根,一为信根、二为精进根、三为意根、四为定根、五为慧根。

「第七五法,难受。五行得要出。若道弟子熟受道,不念爱欲,意不着欲、意不可欲、意不止欲、意不度欲,意缩、意恶、意不起、意不用、意却、意秽不用恶。譬如鸡毛亦筋,入火便缩皱不得申。如是见道弟子,行坚意不念爱欲,便不用爱欲,便不可爱欲,意不堕爱欲,意便缩,意便缩意不起,便出念道。欲行已出,意生意坚,意不意出意解,意不缩意不恶意起,意无所碍无所用,意安隐,为意行故熟行故。

「若复生从爱欲因缘结恼忧,念为已从是解止不着得离,不复从是因缘痛痒行。如是行者,从欲得度,瞋恚不瞋恚,侵不侵,色不色。若道弟子,坚意不复念身,已坚意不念身,便不欲身、不可身、不住身,意不堕爱欲便恶意起。譬道弟子,如鸡毛筋,入火便缩便皱不得申。道弟子亦如是,已见坚不复念身,意不可身、意不着身、意不度意,缩意恶意不起,自守生止恶,可恶念无为。欲度身念度,身为无为,意劝意可,意止意度,意不缩意不恶,意便申念无所碍无所用,意隐止,从行熟行故。

「若从身因缘,生罪恼忧,缘生罪恼忧已,从是解止不着度,不复从是因缘更痛。道弟子如是,从身得要出。

「第八五法,令生起道,五慧定,道德者无所着无所供从,是一慧内自生。

「是定恒,人不能致,慧者可。如是二慧内起生。

「是定从一向致得猗得道行,如是三慧内起生。

「是定见致乐行受亦好,如是四慧内起生。

「是定从是定自在坐自在起,如是五慧内起生。

「第九五法,当知五解脱,若学者道说经从道闻,亦慧人说从慧人闻,亦同学者闻,已如说闻知法义行、已解法便解义、已解义便受、已受便喜、已喜身乐、已乐便意定。定意如有知如有见,已如知见便却不用,已不用便不着,已不着如便得解脱。是行者一解脱。

「已行者得住未正意,得正意未定意,得定意未解结,得解结未得无为,便致无为。或时佛亦不说经,慧者同学者亦不说经,但如闻如受竟便自讽读。是行者二解脱。

「或时佛亦不说经,慧者同学者亦不说经,但如闻法如受法,具说学者。是行者三解脱。

「或时佛不说经,学者但如闻如受法,独一处计念,若如闻如受法具讽读,便如应解如法解,是行者四解脱。

「或时不如闻不如受,亦不计念,但从行取一定相熟、受熟、念熟,行已受定相熟、受熟、念熟、行熟,随便如法,便如应解,便如法解。已如应解,已如法解便可生,已可生便哀生,已哀生便身乐,便身知乐已乐意便止,便如有知有见便悔,已悔便不欲,已不欲便得解脱,行者五解脱。若道行者,得是止,得是行,意未得止便止,意未定便定,结未尽便尽,未得度世无为便得度世无为。

「第十五法自证知,一不学阴、二不学戒、三不学定、四不学慧、五不学度世解脱。是学者五十法,是不非,是不异,有谛如,有不惑不倒,是如有持慧意观。

「第一六法者,竟无为。不共取重,等身行止在佛慧同学者,是法不共取重,从是得爱、从是得敬,可意已得爱、已得敬行,聚合不诤讼,一向行定致忍,等口言、等心行,所有戒行,不犯、不穿、不缓、不藏、不失。为有道者可具足行,如是辈行戒者,我亦戒者,当应比共慧者同学者,所求道要厌者,但行直灭苦,如是辈我亦如是辈,应比共慧者同学者,是法不共取重,亦若所有利法致从法得,一切所得在随器中,如是利当为同学共,无有独匿,是法不共取重。为从是爱得敬得可意,已得爱、已得敬、已得可意、已得行,得合、得聚,不诤不讼。一心行定,从是致忍。

「第二六法,护行六共居,眼见色亦不喜亦不恶,但观行意正知。耳鼻口身意法观,亦不喜亦不瞋,但观止意不忘。

「第三六法,可识。六内入,眼内入,耳鼻口身意内入。

「第四六法,可捨。六爱,眼更爱,耳鼻口身意更爱。

「第五六法,可减。六不恭敬,一为不恭敬佛、二为不恭敬法、三为不恭敬同学者、四为不恭敬戒、五为恶口、六为恶知识。

「第六六法,可增。六恭敬,一为恭敬佛、二为恭敬法,三为恭敬同学者,四为恭敬戒,五为好口,六为善知识。

「第七六法,难受。六行度世,若有言:『我有等意定心,已行已有。』复言:『我意中瞋恚未解。』便可报言:『莫说是。何以故?无有是。已等心定意,已行已作已有,宁当有瞋恚耶?无有是。何以故?有等心定意,为除瞋恚故。』

「二为若行者言:『我有慈意定心,已作已行已有,但有杀意不除。』可报:『不如言。何以故?已慈心定意,已行已作已有,宁当有杀意耶?无有是。何以故?已有慈意定心,为无有杀意。』

「三为若学者言:『我有喜心等定意,已行已作已有,但意不止不可。』报言:『莫说是。何以故?无有是,已有等意定心,已行已增已有,宁不定不可耶?无有是。何以故?等意定心,为除不可不定故。』

「四为若学者言:『我有观定意,已行已作已有,但爱欲瞋恚未除。』可报言:『莫说是。何以故?已有观定意,便无有爱欲瞋恚。』

「五为若行者言:『我无有疑,但意不能。』可报言:『莫说是。何以故?解要无有疑故。』

「六为若行者言:『已得定意已足,但意往念识。』可报:『不如言,无有是,亦不应是念得定。意无所念已足,复意行念识,无有是。何以故?意已得度者,不应复念。』

「第八六法,当令有六念,一为念佛、二为念法、三为念同学者、四为念戒,五为念与、六为念天。

「第九六法,当知。六无有量,一为见无有量、二为闻无有量、三为利无有量、四为戒无有量、五为事无有量、六为念无有量。

「第十六法,证自知。六知,一神足、二彻听、三知人意、四知本从来、五知往生何所、六知结尽。是行者六十法,是不非,是不异,有谛如,有不惑不倒,是如有持慧意观。

「第一七法,行者竟无为。七宝,一为信宝、二为戒宝、三为愧宝、四为慙宝、五为闻宝、六为施宝、七为慧宝。

「第二七法,可行。七觉意,一为意觉意、二为分别法觉意、三为精进觉意、四为可觉意、五为猗觉意、六为定觉意、七为护觉意。

「第三七法,当知。七有,一为不可有、二为畜生有、三为饿鬼有、四为人有、五为天有、六为行有、七为中有。

「第四七法,可捨。七结,一为爱欲结、二为不可结、三为乐有结、四为自憍慢结、五为邪结、六为痴结、七为疑结。

「第五七法,可减。恶人七法,一为不信、二为无有愧、三为无有慙、四为无有精进、五为忘意、六为不定意、七为无有慧。

「第六七法,增慧。七慧者法,一为信、二为愧、三为惭、四为发精进、五为守意、六为定、七为慧。

「第七七法,难受知。七识止处,有色身异身异相。譬如或人中、或天上,是为一识止处。

「有色若干身一想。譬如天上天,名为梵,上头有,是为二识止处。

「有在色处,一身一想。譬如天名为自明,是为三识止处。

「有无有色处行者,一切从色度灭恚念无有量行止。譬如天名为空,是为四识止处。

「有无有色处行者,一切从空得度,行识无有量止。譬如天名为识,是为五识止处。

「有不在色行者,无有想亦不离想。譬如天名为无有想,是为七识止处。

「第八七法,行令有定意。一为直见、二为直念、三为直语、四为直法、五为直业、六为直方便、七为直意。

「第九七法,当知。七现恩,一为若道行者,意在佛信入道根生,住无有能坏,若沙门、若婆罗门、若天、若魔、若梵亦余世间行者。二为持戒守律摄戒,出入成畏死罪,持戒学戒。三为有好知识,有好同居,有好自归。四为独居不二共牵行、牵身、牵意。五为持精进行,坚精进行,不捨道法方便。六为意计,宁身肌筋骨血干坏,但当所应行者发精进。七为有瞻者坚行者,不捨方便者,道法行应得已未得,精进不得中止,守意行最意持行自久行久说意不忘。七为念慧行知生灭得慧意。是为七现恩。

「第十七法,当令有证。一有法、二有解、三知时、四知足、五知身、六知众、七知人前后。是行者七十法,是不非,是不异,有谛如,有不惑不倒,是如有持慧意观。

长阿含十报法经卷下

「第一八法,行者为增本行,未得慧法八因缘。何等八?一为若行者依受教诫行,亦依慧者同学者,是本行,未得慧便得慧。是为一法因缘。

「已依佛亦余慧者同学者,得时时闻微法经,是增本行,不得本慧便得本慧。是为二法因缘。

「已闻法,却身却意,从是本行因缘,不得慧便得慧。是为三法因缘。

「已闻法,精进行,从是增本行,不得慧便得慧。是为四法因缘。

「守意行尽力,自久作久说,欲念得念,是增行,不得慧便得慧。是为五法因缘。

「受语亦如受法行,是增行,不得慧便得慧。是为六法因缘。

「乐法乐行,数说经,是增行,不得慧便得慧。是为七法因缘。

「知五阴增减见行,若是色,若是色习,若从是色得灭,是痛痒思想生死识,是识是从是识得度,是增本行,未得慧便得慧。是为八法因缘。

「第二八法,可行得道者。八种道,一为直见、二为直念、三为直语、四为直法、五为直业、六为直方便、七为直意、八为直定。

「第三八法,当知八世间法,一为利、二为不利、三为名闻、四为不名闻、五为论议、六为称誉、七为乐、八为不乐。

「第四八法,可捨。一为不直见、二为不直念、三为不直语、四为不直法、五为不直业、六为不直方便、七为不直意、八为不直定。

「第五八法,可减。八瞢瞢种不精进道。行者若在郡、在县、在聚,亦余处依行,清朝起,着衣持应器,入郡县求食。意计:『当得多可意噉食。』已行不得多可噉食,便念:『今日自不得多可意噉食,身羸不能坐,当倾卧便倾卧。』不复求度世方便,未得当得,未解当解,当自知不自知。是为一瞢瞢种不精进道。

「行者若在郡、在县、在聚,亦余处依行,清朝起,着衣持应器,入郡县求食。意计:『当多可意噉食。』自得多可噉食,自意念:『我为朝得多可噉食。』便自念:『朝得多可噉食,为我身重,不能行不能坐,令我倾卧。』便卧。无有度世方便,所应得不得,所应解无解,所应自知不自知。是为二瞢瞢种。

「或有时行者,或时应出行道,便意生:『我为应出行道,我不能出行道,不能受教诫行,令我倾卧。』不复求度世方便,当得未得,当解未解,当自知未自知。是为三瞢瞢种。

「或时行者,昼日行道。意计:『朝行道来,念身羸不能坐行,令我倾卧。』便倾卧。无有度世方便,当得不得,当解不解,当自知证不自知证。是为四瞢瞢种。

「或时行者,应好行,便计:『我应好行,我不能行,不能奉受教诫,令我须臾间倾卧。』便倾卧。不求度世方便,应及者不及,应解者不解,应自知证不自知证。是为五瞢瞢种。

「或时行者计:『我朝以行道,已身羸不能坐,令我倾卧。』已倾卧。不求度世方便,应得不得,应解不解,应自知证不自知证。是为六瞢瞢种。

「或时行者,已得病苦,便念:『我已苦得病,身羸不能行不能坐,令我倾卧。』便倾卧,无有度世方便,当得不得,当解不解,当自知证不自知证。是为七瞢瞢种。

「或时行者,适从病起,不久便念:『我为适从病起,身羸不能行坐,令我倾卧。』便倾卧,不求度世方便,当得不得,当解不解,当自知证不自知证。是为八瞢瞢种。

「第六八法,行增道,八精进方便道。行者,若在郡、在县、在聚,亦余处依行,清朝起,着衣持应器,入郡县求食。意计:『当得多可噉食。』不得多可噉食,自意计:『我朝不得多可噉食。身轻能行坐,令我作方便。』未得令得,未解令解,未自知令自知。是为一精进方便。

「或时行者。若在郡、在县、在聚,亦余处依行,清朝起,着衣持应器,入郡县求食。意计:『当得多可噉食。』便得多可噉食,便念:『已朝得多可噉食,身有力能前坐行,令我求方便。』未得当得,未解当解,未自知当自知。是为二精进方便。

「或时行者,当出行意生:『我为应出,身不能行,亦不能受教诫行,令我教勅求方便。』为自作道方便,未得者致得,未解者致解,未自知致自知。是为三精进方便。

「或时行者,已行道生:『我已行道来,不能自行道,不能奉事教诫,令我开所犯。』令有方便,未得当得,未解当解,未自知当自知,是为四精进方便。

「或时行者,应行便念:『我不能作行成教,或令我居前求方便。』便前行方便,未得当得,未解当解,未自知当自知。是为五精进方便。

「或时行者,尽行便念:『我已尽行,不能复行,成教诫,令我能得闭所犯。』便求方便所犯闭,未得当得,未解当解,未自知当自知。是为六精进方便。

「或时行者,身有病苦极,便念:『我有病苦极,有时从是病死,念我须臾间求方便行。』未得当得,未解当解,未自知当自知。是为七精进方便。

「或时行者,适从病起不久,便念:『身适从病起,畏恐病复来,今我居前求方便行。』便居前求方便行,未得得,未解解,未自知自知。是为八精进方便。

「第七八法,难受。八解脱。或时行者,内想色外观色,若少好丑,所色自在知自在见,意想亦如有,是为一解脱。

「或时行道者,内思色外见色,是为二解脱。

「或时行者,净解脱身知受行,是为三解脱。

「一切度色灭恚若干念不念无有,要空受空行,是为四解脱。

「一切度空无有,要识受行一切度识无所识有不用受行,是为五解脱。

「一切度无所有,不用无有想亦非无有想受行,是为六解脱。

「一切度无有想亦不无有想行,是为七解脱。

「灭想思身知受行,是为八解脱。

「第八八法,合有八大人念,何等为八?

「一为念道法,少欲者非多欲者。

「二为道法,足者。不足者,无有道法。

「三为道法,受行者。不受行者,无有道法。

「四为道法,精进者。不精进者,无有道法。

「五为道法,守意者。不守意者,无有道法。

「六为道法,定意者。不定意者,无有道法。

「七为道法,智慧者。不智慧者,无有道法。

「八为道法,无有家乐,无有家不乐。共居有家乐,共居无有道法。是为八大人念。

「第九八法,当知八法,知为何等?内想色、外见色少、端正不端正,得摄色,知自在亦自在见。意念计,是为一自在。

「内念色、外见色,见色不啻在,所行自在知、自在见。如是想,是为二自在。

「内无有色想、外见色少,端正不端正,所色在,所行自在知、自在见。如是想,是为三自在。

「内不念色、外见色不啻,端正不端正,所色在,所行自在知、自在见。如是想,是为四自在。

「内念色想、外见色青,青色青明青见。譬如华名为郁者青,青色青明青见,如是内色想外见色青,青色青明青见。如是想,是为五自在。

「内知色想、外见色黄,黄色黄明黄见。譬如加尼华,最明色衣黄,黄色黄明黄见,如是内色想、外见色黄,黄色黄明黄见。如是想,是为六自在。

「内色想、外见色赤,赤色赤明赤见。譬如绛色华,亦最色绛衣赤,赤色赤明赤见。如是行者,内色想、外见色赤,赤色赤明赤见,如是色在,所行自在知、自在见。如是想,是为七自在。

「内色想、外见色白,白色白明白见。譬如明星,亦最成白衣白,白色白明白见。如是行者,内色想、外见色白,白色白明白见,如是色在,所行自在知、自在见。有如是想,是为八自在。

「第十八法。时知当自知,八无有着行者力。无所着行者爱欲见,譬如火,如是见知、如是见见,令爱欲念爱往,使慧意不复着,不着者,是为一力。

「四意止行已足,无所着者,是为二力。

「四意断行已足,是为三力。

「四禅足行已具足,是为四力。

「五根行已足,是为五力。

「五力行已足,是为六力。

「七觉意行已足,是为七力。

「八行行已足,是为八力。是为行者八十法。是不非、是不异,有谛如,有不惑不倒,是如有持慧意观。

「第一九法,行者多行九意喜。何等为九?一为闻法喜、二为念喜、三为喜喜、四为乐喜、五为受猗喜、六为安喜、七为定喜、八为止喜、九为离喜。

「第二九法,精进致净。何等为九?一为精进度致净、二为意度致净、三为见度致净、四为疑度致净、五为道道致净、六为慧见如净、七为见慧爱断度致净、八为断种、九为度世。

「第三九法,当知九神止处。何等为九?有色象神止处,若干身若干想非一。譬名为人,亦一辈天。是为一神止处。

「有色神止处,若干身非一一想,譬天名为梵,意命上头致。是为二神止处。

「有色神止处,一身若干想,譬天名为乐明。是为三神止处。

「有色神止处,一身一想,譬天名为遍净。是为四神止处。

「有色神止处,不受想不更想,譬天名为无有想。是为五神明止处。

「有无有色神止处,一切度色灭恚不可不念,若干身无有量空受行,譬天名为空慧。是为六神明止处。

「有不色神止处,一切竟度空,无有量识慧行意止,譬天名为识慧行。是为七神明止处。

「有不在色神止处,一切从识慧竟度、无所有慧受行度,譬天名为无所念慧。是为八神明止处。

「有无有色神止处,一切从无所欲慧竟度,无有思想亦不得离思想受竟止,譬天名为无有思想亦不离思想。是为九神明止处。

「第四九法。当拔九结。何等为九?爱欲为一结、瞋恚为二结、憍慢为三结、痴为四结、邪见为五结、疑为六结、贪为七结、嫉为八结、悭为九结。

「第五九法。当灭九恼本。何等为九?若行者有欲施恶、施令不安、施令侵,亦念余恶,若行者向念是,从是生恼,是为一恼。

「若行者,已有作恶,已施恶、已不安、已侵亦余恶已施,若行者向念是,从是生恼,是为二恼。

「若行者,后复欲施恶、欲施令不安、欲施侵、欲施余恶,若行者向念是,从是生恼。是为三恼。

「若行者有亲厚,有欲施行者亲厚恶,欲施恶、欲施不安、欲施侵、欲余恶,若行者向念是,从是复生恼,是为四恼。

「若行者有亲厚,有者已施恶、已施不安、已施侵、已施余恶,若行者向念是,从是生恼,是为五恼。

「若行者有亲厚,后复欲施行者亲厚恶,欲施不安、欲施侵、欲施余恶,若行者向念是,从是生恼,是为六恼。

「若行者有恐不相便,有者助行者恐不相便,欲施安、欲解侵、不欲令有余恶,若行者向念不可是,从是生恼,是为七恼。

「若行者有恐不相便,有者欲助行者不相便,已施安、已解侵、不欲令有余恶,若行者向念不可是生,从是生恼,是为八恼。

「若行者有恐不相便,有者为行者恐不相便,已助、已安、已解侵亦余恶,若行者向念不可是,令不相便者令安,从是生恼,是为九恼。

「第六九法。当思惟除九意恼。何等九?或时行者,是为我令亡、令我他有、令我无有乐、令我不安隐,已施我恶,持是恶恼意向,若行者向念是,是为一。

「或时行者,是为我令我亡、令我有他、令我无有乐、令我不安隐,见作我恶,持是恶恼意向,若行者向念是,是为二。

「或时行者,是为我令亡、令我有他、令我无有乐、令我不安隐,会作我恶,持是恶恼意向,若行者向念是,是为三。

「或时行者,有时是意生所,我有亲厚,令亡、令有他、令无有乐、令不安隐,已施恶,持是恶恼意向,若行者向念是,是为四。

「或时行者,有时是意生所,我有亲厚,令亡、令有他、令无有乐、令不安隐,为见作恶,持是恶恼意向,若行者向念是,是为五。

「或时行者,有时是意生所,我有亲厚,令亡、令有他、令无有乐、令不安隐,为会作恶,持是恶恼意向,若行者向念是,是为六。

「或有时行者,有是意生所,我不相便所,我念恶、念令不安隐、念令不吉为、令我怨有利令安令乐令安隐,已作持是恼意向,若行者向念是,是为七。

「或有时行者,有是意生所,我不相便所,我念恶、念令不安隐、念令不吉为、令我怨有利令安令乐令安隐,见作持见恼意向,若行者向念是,是为八。

「或有时行者,有是意生所,我不相便所,我念恶、念令不安隐,念令不吉为、令我怨有利令安令乐令安隐,欲作持是恼意向,若行者向念是,是为九。

「第七九法,难受。九依住。何等九?若行者得信依住,能捨恶受好,是为一依住;若行者意着行,捨不欲行,是为二依住;若行者起精进,捨不起精进,是为三依住;若行者闲处自守,捨不守,是为四依住;若行者能堪依住,如是依得住已得正校计,是为五依住;若行者捨一法,是为六依住;已捨一法便晓一法,是为七依住;已晓一法便受一法,是为八依住;已受一法便行一法,是为九依住。

「第八九法。起包九次定。何等九?意止初禅,为一定;从一次二禅竟,为二定;从二次三禅竟,为三定;从三次四禅竟,为四定;从四次禅竟空定,为五定;从空次竟度识,为六定;从识次竟度无有欲,为七定;从无有欲次竟度无有思想,为八定;从无有思想次竟度灭,为九定。

「第九九法。当知九不应时,人不得行,第九行不满。何等为九?一或时人在地狱,罪未竟,不令应得道。

「二或时在畜生,罪未竟,不令应得道。

「三或时在饿鬼,罪未竟,不令应得道。

「四或时在长寿天,福未竟,不令应得道。

「五或时在不知法义处,无有说者,不能得受,不令应得道。

「六或时在聋,不能闻不能受,不令应得道。

「七或时在瘖,不能受,不能讽说,不令应得道。

「八或时在闻不能受,不令应得道。

「九或时未得明者,无有开意说经,不令应得道。

「第十九法。自证知无灭。何等为九?一灭名字苦、二灭六入、三更乐灭、四痛灭、五爱灭、六受灭、七有求灭、八生灭、九老死灭。是为行者九十法。是不非、是不异,有谛如,有不惑不倒,是如有持慧意观。

「第一十法。多增道,能守法者、有救法者。何等为十?一者若有道弟子从如来受,随信本生立,无有能坏者。若沙门、若婆罗门、若天、若魔、若梵、亦余世间。

「二为净戒行,摄守律,能晓行处,随畏见罪见,如教诫学。

「三为有慧知识,有慧相随,有慧相致。

「四为独坐思惟,行牵两制,制身制意。

「五为受精进行,有瞻有力,尽行不捨方便净法。

「六为意守,居最意微妙,随为远所作,所说能念能得意。

「七为慧行,从生灭慧,随得道者,要却无有疑,但作令坏苦灭。

「八为受好语,如好法言随行。

「九为喜闻法,喜闻法行,但乐数说法。

「十为所有同学者共事,能作精进身助。是为十救法。从后缚束信戒慧独坐思惟,行者精进意慧,受好言欲说经,身事如等不止,是名为救。

「第二十法。可作十种直。何等为直?一为直见,行者便邪见行得消;亦从邪见因缘非一,若干弊恶行生能得消;亦从直见因缘非一,若干好法致从行具行。

「二为直思惟计,消邪计;亦从邪计因缘非一,若干弊恶行生能得消;亦从直思惟计因缘非一,若干好法致从行具行。

「三为直言,消邪言;亦从邪言因缘非一,若干弊恶行生能得消;亦从直言因缘非一,若干好法致从行具行。

「四为直行,消邪行;亦从邪行因缘非一,若干弊恶行生能得消;亦从直行因缘非一,若干好法致从行具行。

「五为直业,消邪业;亦从邪业因缘非一,若干弊恶行生能得消;亦从直业因缘非一,若干好法致从行具行。

「六为直方便,消邪方便;亦从邪方便因缘非一,若干弊恶行生能得消;亦从直方便因缘非一,若干好法致从行具行。

「七为直念,消邪念;亦从邪念因缘非一,若干弊恶行生能得消;亦从直念因缘非一,若干好法致从行具行。

「八为直定,消邪定;亦从邪定因缘非一,若干弊恶行生能得消;亦从直定因缘非一,若干好法致从行具行。

「九为直度,消邪度;亦从邪度因缘非一,若干弊恶行生能得消;亦从直度因缘非一,若干好法致从行具行。

「十为直慧,消邪慧;亦从邪慧因缘非一,若干弊恶行生能得消;亦从直慧因缘非一,若干好法得足具行。

「第三十法。当了知十内外色入。何等为十?一为眼入、二为色入、三为耳入、四为声入、五为鼻入、六为香入、七为舌入、八为味入、九为身入、十为麤细入。

「第四十法。可捨十内外盖。何等为十?一为内欲葢、二为外欲葢,具足,从是无有慧,亦无有解,亦不致无为度世。

「三为恚、四为恚相。设恚是亦葢,设恚相是亦葢,具足,从是不致慧,亦不致解,亦不致无为度世。

「五为睡、六为瞑。设睡是亦葢,设瞑是亦葢,具足,从是不致慧,亦不致解,亦不致无为度世。

「七为恼、八为疑。设恼是亦葢,设疑是亦葢,具足,从是不致慧,亦不致解,亦不致无为度世。

「九为或净法中疑、十为或恶法中疑,设净法中疑是亦葢,设恶法中疑是亦葢,具足,从是不致慧,亦不致解,亦不致无为度世。

「第五十法。可令减十事恶行。何等为十?一为杀、二为盗、三为犯色、四为两舌、五为妄语、六为麤语、七为绮语、八为痴、九为瞋、十为邪意。

「第六十法。行令多十净行。何等为十?一为离杀从杀止、二为离盗从盗止、三为离色从色止、四为离两舌从两舌止、五为离妄语从妄语止、六为离麤语从麤语止、七为离绮语从绮语止、八为离痴从痴止、九为离瞋从瞋止、十为离邪意从邪意止。

「第七十法。难受。了十德道居。何等为十?一为已捨五种、二为六正道德、三为守一、四为依四、五为自解不复待解、六为已捨求、七为所求已清净、八为身行已止、九为口语已行止、十为意行已止。意最度、慧最度、行具足,名为最人。

「第八十法。令竟十普定。何等为十?一为在比丘为地,普上下遍,不二,无有量。

「二为在行者比丘为水,普上下遍,不二,无有量。

「三为在行者比丘为火,普上下遍,不二,无有量。

「四为在行者比丘为风,普上下遍,不二,无有量。

「五为在行者比丘为青,普上下遍,不二,无有量。

「六为在行者比丘为黄,普上下遍,不二,无有量。

「七为在行者比丘为赤,普上下遍,不二,无有量。

「八为在行者比丘为白,普上下遍,不二,无有量。

「九为在行者比丘为空,普上下遍,不二,无有量。

「十为在行者比丘为识,普上下遍,不二,无有量。

「佛十力。何谓为十力?一者,佛为处处如有知,当尔不尔、处不处如有知,从慧行得自知,是为一力。

「二者,佛为过去未来现在行罪处本种殃如有知,是为二力。

「三者佛为一切在处受行如有知,自更慧行得知是,是为三力。

「四者,佛为弃解定行亦定知,从是缚亦知,从是解亦知,从是起如有知,是为四力。

「五者,佛为如心愿他家他人如有知,是为五力。

「六者,佛为杂种无有量种天下行如是有知,是为六力。

「七者,佛为他家他根具不具如有知,是为七力。

「八者,佛为无有量分别本上头至更自念如有知,是为八力。

「九者,佛为天眼已净过度人间,见人往来死生如有知,是为九力。」

「十者,佛为已缚结尽无有使缚结,意已解脱,从慧为行脱,见法自慧证,更知受止尽,生竟,行所行已足,不复往来世间,已度世,如有知,是为十力。

「第九十法,自证知十足学不复学。何等为十?一为直见已足,不复学直见。

「二者,直思惟计已足,不复学直思惟计。

「三者直言已足,不复学直言。

「四者,直行已足,不复学直行。

「五者,直业已足,不复学直业。

「六者,直方便已足,不复学直方便。

「七者,直念已足,不复学直念。

「八者,直定已足,不复学直定。

「九者,直得度世已足,不复学直得度世。

「十者,直慧已足,不复学直慧。是为学行者百法法百说。是不非、是不异,有谛如,有不惑不倒,是如有持慧意观。

「所上说学者听说法,上说亦净,中说亦净,已竟要说亦净,有利有好足具净竟行已见,是名为十报法,如应是上说,为是故说。」

舍利曰已说竟,诸受着心蒙恩。


上篇:佛说大集法门经

下篇:佛说人本欲生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阿含部目录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

杂阿含经

杂阿含经 附吴魏二录 (一) 闻如是: 一时佛在拘萨国...

杂阿含经

杂阿含经卷第一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一) 如是...

佛说阿含正行经

佛说阿含正行经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闻如是: 一...

中阿含经

中阿含经卷第一 东晋孝武及安帝世隆安元年十一月至二...

佛说治意经

佛说治意经 失译人名今附西晋录 佛言:「安般守意具行...

七佛父母姓字经

七佛父母姓字经 失译附前魏译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

佛说离睡经

佛说离睡经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 一时,...

佛说转法轮经

佛说转法轮经 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 闻如是: 一时,...

佛为优填王说王法政论经

佛为优填王说王法政论经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

【注音版】在家菩萨戒六重二十八轻戒课诵仪规

在家菩萨戒六重二十八轻戒课诵仪规...

佛说决定毗尼经

佛说决定毗尼经 群录皆云炖煌三藏译 如是我闻: 一时...

【注音版】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佛说首楞严三昧经

佛说首楞严三昧经卷上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如是...

【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灭业障品

金光明最胜王经灭业障品...

【注音版】千转大明陀罗尼经

千转大明陀罗尼经...

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觉意三昧

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觉意三昧 隋天台智者大师说 门人灌...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

弥陀经中的「行此难事」是否指持佛名号

问: 如何理解弥陀经上说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

古云:不矜细行,终累大德,此之谓也。 这句话的意思就...

暴露的服饰对女性身心健康的负面影响

盛夏季节,街头巷尾不时会有穿着吊带裙、露脐装、露背...

李炳南居士:快刀斩乱丝

人生于世,自古均免不了一死。即使是世间的圣人,时候...

恣意追逐功名利禄五欲,则苦患无穷

佛陀时代,有一次波斯匿王在静坐中思惟:世间上很少有...

把厌离婆娑,欣求极乐的心发起来

今天我们讨论愿门《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上次我们谈...

人情世故耽误了道业

所以这方面在修道的过程当中,你对这些人情世故过分地...

净土法门的至简至易

净土法门的第二个特点就是胜异方便,速疾解脱。 这跟之...

别把般若妙法转为世间福报

《楞严经》里面说,因地不真,果招迂曲。就是说你这个...

【推荐】花季在极乐绽放——肺癌少女往生故事

我今天把《净土》杂志去年的第五期找出来,给大家介绍...

肠胃的「四敌五友」

我国是胃病大国,在13亿人口中,肠胃病患者约有1.2亿,...

佛教徒缺的就是信心

居士: 印祖说过:急切纷扰,久则或致失心。请师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