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造了罪业后,生命中会产生两种影响

净界法师  2019/11/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造了罪业后,生命中会产生两种影响

既识起因,能感后习,一、感种类相续而起。二、招苦报生后当受。今改前非,将修后是,从缘生灭,斯苦世法。于彼恶业,特生厌贱,发重惭愧,立对治过,洗心忏悔。

前文,我们已经说明忏悔的意义,这一段是说明我们的忏悔,到底是要忏悔什么呢?先看第一段:

既识起因,能感后习。

忏悔,当然主要是忏悔罪障,佛法的修行必须要掌控生起和幻灭的因缘,就是你要消灭这个东西,你要先找到:它是怎么生起的?它生起的因缘在哪里?所以,我们应该先明白罪业生起的因缘。

既识起因:佛法说一个人会造罪,是我们内心当中有一个自我意识。为什么佛陀他不造罪呢?你不能说因为有这个环境的刺激,我才造罪的。这样讲是不对的。阿罗汉和佛陀在染污的环境,他们也不会去造罪,所以,佛法说的本意是莫向外求。

也就是说,我们因为在平等的心中,捏造一个自我的意识,有这个自我意识,就跟所有的众生产生对立;有我相,就有人相,相互的对立,就产生一种保护自我的心态,叫做私欲;之后为了保护自我,就开始造业,我爱执就产生了;当这个环境满你的愿,你就生起贪欲,当环境不满你的愿,你就生起瞋心。

所有贪瞋的烦恼的生起,都是因为你捏造了一个自我意识才出现的;所以罪业的生起,基本上是由于我们内心颠倒而引生的。

当这个罪业生起之后,对我们的生命,会产生两个重要的影响:第一个,感种类相续而起;二,招苦报生后当受。当我们今天造了一个罪业,或者杀生、或者偷盗、或者邪淫、或者打妄语,你造了这样的罪业之后,在你的生命当中,就会产生两种负面的影响:

第一个、招苦报生后当受:当这个罪业累积到一定的程度,你就要到三恶道去受痛苦的果报,这叫做异熟果,因为它所感的果报成熟时间是在以后。

第二个、当下成就感种类相续而起:你造了杀盗淫妄之后,你这一部分的烦恼就会增加很多,这叫等流果。

好比你今天造一个杀业,你杀了一只鸡,当然杀鸡这是一种罪业。之后,你生命当中产生两种对你有伤害的力量:第一个、你杀生的行为,会产生招感三恶道的业力;第二个、你造了杀生之后,你的瞋心加强了,你以后会更容易造杀业。

所以,我们在造业的时候,往往会产生一种错误的认知:诶,反正我就做这一次就好了。其实,你这个想法是错误的!你造了一次,你就有可能会造第二次;你造了第二次,你就更可能会造第三次……就是所谓的感种类相续而起,像滚雪球一样的越滚越大。

除非你能够忏悔对治,否则你造作了一个罪业,除了招感未来的果报,你又增加了你这部分的烦恼,你以后就更容易造作这方面的罪业!

这地方就是我们在忏悔之前,应该知道我们今天所造的罪业所产生的负面力量。当然,这两种负面力量,都是可以透过忏悔来消除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圣严法师:不要自己障碍自己

佛教有一种「业」的观念,凡是我们的一举一动,不论经...

何等相是诽谤正法

问曰,何等相是诽谤正法。答曰,若言无佛无佛法,无菩...

一切业障皆由妄想而生

前面我们谈到了禅宗的历代祖师,明佛心宗,行解相应,...

打开生死痛苦之门

什么是痛苦之门呢?《楞严经》讲主要就是我们攀缘的心...

堕入鬼道的四种因缘

我们把堕入鬼道的四种因缘简单地说明一下。 第一种,是...

规范身口意三业

敬畏因果就要规范我们的身口意三业,身业不能去杀生,...

日发一愿,日行一善,日忏一悔

古人教导我们:每天都要三省我身。 为什么要三省,就是...

圣严法师《忏悔》

有人在禅七中不断地哭泣而无法打坐,他说:我不能打坐...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报答父母恩

各位善知识:《孝经》: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

在家佛前自受五戒仪轨

(一)唱香赞: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

主导我们生命轮回就是行蕴

那么正念真如这一块,什么叫做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呢?...

你听到佛号会生起什么想法

我经常问很多的念佛人──你听到佛号的时候,你生起什...

【佛教词典】五百部

戒本疏·解今题目:“五百部,智论云,佛灭度后,五百...

【佛教词典】异部

(术语)别异之部类,谓宗派等。异部宗轮论述记上曰:...

随遇而安是人生的一种境界

凡事都要随缘,人必须随着天定的因缘来处理事情。反之...

持名念佛的胜妙功用

疏文:今念佛者,以佛大愿摄受,大力匡持。威莫敢干,...

圣严法师《不住于相而行布施》

不住于相,相的意思在《金刚经》中讲得很清楚,即不住...

女人获得幸福的十大定律

有些人说:佛陀两千五百多年以前说的这个经,现在是不...

圣严法师:人生的意义是与人分享

活著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人的生活,是为了提升自己的...

面对生死,舍身就能欢喜解脱吗

最近,一段关于安乐死的家庭录像在网络上广为流传。没...

医生的处方

有一个病人到医生处求诊。医生检查后,开了一张处方笺...

住寺院应注意哪些问题

再接下来第三科是有缘暂宿等法。有因缘,像我们来到寺...

秋冬给力蔬果盘点

一、甜蜜柑橘 柑橘性温、味甘,有开胃理气、止渴润肺...

【佛学漫画】地藏菩萨的故事——生死利益

地藏菩萨的故事——生死利益...

饮酒的三十六种过失

佛言人于世间。喜饮酒醉。得三十六失。何等三十六失:...

诚实是随顺法性的善行

佛言:其四恶者,世间人民,不念修善。转相教令,共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