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大庄严论经

后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大庄严论经卷第一

马鸣菩萨造

后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前礼最胜尊,  离欲迈三有,
 亦敬一切智,  甘露微妙法,
 并及八辈众,  无垢清净僧,
 富那脇比丘,  弥织诸论师,
 萨婆室婆众,  牛王正道者,
 是等诸论师,  我等皆敬顺。
 我今当次说,  显示庄严论,
 闻者得满足,  众善从是生。
 可归不可归,  可供不可供,
 于中善恶相,  宜应分别说。

(一)

说曰:我昔曾闻,乾陀罗国有商贾客,到摩突罗国。至彼国已,时彼国中有一佛塔,众贾客中有一优婆塞,日至彼塔恭敬礼拜。向塔中路有诸婆罗门,见优婆塞礼拜佛塔皆共嗤笑。更于余日天甚烝热,此诸婆罗门等食讫游行而自放散,或在路中、或立门侧,有洗浴者、有涂香者,或行或坐。时优婆塞礼塔回还,诸婆罗门见已唤言:「来优婆塞,就此坐。」语优婆塞言:「尔今云何不识知彼摩醯首罗、毗纽天等而为致敬,乃礼佛塔,得无烦耶?」时优婆塞即答之曰:「我知世尊功德少分,是故钦仰恭敬为礼。未知汝天有何道德,而欲令我向彼礼乎?」诸婆罗门闻是语已,瞋目呵叱:「愚痴之人!汝云何不知我天所有神德,而作是言?」诸婆罗门即说偈言:

「阿修罗城郭,  高显周三重,
 悬处于虚空,  男女悉充满,
 我天弯弓矢,  远中彼城郭,
 一念尽烧灭,  如火焚乾草。」

时优婆塞闻是偈已,大笑而言:「如斯之事吾之鄙薄,所不敬尚。」以偈答言:

「命如叶上露,  有生会当灭,
 云何有智者,  弓矢加残害?」

时诸婆罗门等闻是偈已,咸共同声呵优婆塞言:「是痴人,彼阿修罗有大势力好为恶事,我天神德力能杀害,云何乃言非有智耶?」时优婆塞被呵责已,喟然长叹,而说偈言:

「美恶谛观察,  智者修善业,
 能获大果报,  后则转受乐,
 云何于过恶,  反生功德想?
 邪见既增长,  叹恶以为善,
 以是恶业故,  后获大苦报。」

诸婆罗门闻是语已,竪目举手懔疠攘袂瞋忿战动,而作是言:「汝甚愚痴,不吉之人,此等诸天不加恭敬而恭敬谁?」时优婆塞意志闲裕而语之言:「吾虽单独,贵申道理,不应以力朋党竞说。」时优婆塞复说偈言:

「汝等所供养,  凶恶好残害,
 汝若奉事彼,  以为功德者,
 亦应生恭敬,  师子及虎狼,
 触恼生残害,  恶鬼罗刹等,
 愚人以畏故,  于彼生恭敬。
 诸有智慧者,  宜应深观察,
 若不为残害,  乃可生恭敬,
 诸有功德者,  终无残害心。
 修行诸恶者,  无不坏残害,
 不能善分别,  功德及过恶。
 功德起恶心,  过生功德想,
 残害逼迫者,  凡愚增敬顺,
 于善功德者,  反生轻贱心,
 世间皆颠倒,  不别可敬者。
 乾陀罗生者,  解知别善恶,
 是故信如来,  不敬自在天。」

彼时婆罗门闻是语已,即作是言:「咄乾陀罗!出何种姓、有何道德而名佛乎?」时优婆塞说偈答言:

「出于释氏宫,  具足一切智,
 众过悉耘除,  诸善皆普备,
 于诸众生中,  未始不饶益,
 觉了诸法相,  一切悉明解,
 如是之大仙,  故称号为佛。」

时诸婆罗门,复说偈言:

「汝言佛大仙,  应作逼恼事,
 此阎浮提中,  瞻默监持陀,
 婆塞婆私吒,  提释阿坻耶,
 如是诸大仙,  名称世所闻,
 能结大神呪,  残灭诸国土。
 汝名佛大仙,  亦应作斯呪,
 汝佛有大德,  应作逼恼事,
 若不作呪害,  云何名大仙?」

时优婆塞不忍闻彼诽谤之言,以手掩耳,而说偈言:

「咄莫出恶语,  谤言佛有呪,
 毁谤最胜尊,  后获大苦报。」

时婆罗门,复说偈言:

「佛若无呪术,  不名有大力,
 若无恼害者,  云何名大仙?
 我但说实语,  何故称诽谤?」
 时诸婆罗门,  抚掌大笑言:
「是故汝痴人,  定堕于负处。」

时优婆塞语婆罗门言:「汝莫怪笑!汝言如来无大功德亦无大力,斯是妄语。如来实有大功德力永断呪根,终不复作恼害之事。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即说偈言:

「以贪瞋痴故,  则作大恶呪,
 当结恶呪时,  恶鬼取其语,
 于诸罪众生,  而行恼害事。
 佛断贪瞋痴,  慈悲广饶益,
 永除恶呪根,  但有众善事,
 是故佛世尊,  都无有恼害,
 以大功德力,  拔济无量苦,
 汝今何故言,  佛无大势力?」

时诸婆罗门闻是偈已,瞋恚心息,语优婆塞言:「我于今者欲问少事,勿见瞋也。咄优婆塞!佛若无恶呪,云何而得受他供养?既不为损又不能益,云何而得称为大仙?」优婆塞言:「如来大慈悲,终无恶呪损减众生,亦复不为利养之事,但为饶益故受供养。」而说偈言:

「大悲愍群生,  常欲为拔苦,
 见诸受恼者,  过于己自处,
 云何结恶呪,  而作恼害事?
 众生体性苦,  生老病死逼,
 如痈着燥灰,  云何更加恶?
 常以清凉法,  休息诸热恼。」

诸婆罗门闻是语已,即便低头思惟斯语:「此是好事。」心欲生信。「汝健陀罗善别胜处,汝能信此甚为希有!是故叹汝。健陀罗者名不虚设,言健陀者,名为持也,持善去恶故得斯号。」而说偈言:

「能持此地者,  是名善丈夫,
 善丈夫中胜,  实是健陀罗。」

时优婆塞作是思惟:「此婆罗门心欲信解皆可成器,我今当更为分别说佛之功德。」时优婆塞颜貌熙怡而作是言:「见汝信佛,我甚欢喜。汝今幸可少听我语,功德过恶汝宜观察。」而说偈言:

「观察佛功德,  一见皆满足,
 戒闻及定慧,  无与佛等者。
 诸山须弥最,  众流海第一,
 世间天人中,  无有及佛者。
 能为诸众生,  具受一切苦,
 必令得解脱,  终不放舍离。
 谁有归依佛,  不得利益者?
 谁有归依佛,  而不解脱者?
 谁随佛教旨,  而不断烦恼?
 佛以神足力,  降伏诸外道,
 名称普远闻,  遍满十方刹。
 唯佛师子吼,  说诸行无我,
 所说恒处中,  不着于二边。
 天上及人中,  皆作如是说,
 不能善分别,  结使诸业报。
 如来涅槃后,  诸国造塔庙,
 庄严于世间,  犹虚空星宿。
 以是故当知,  佛为最胜尊。」

诸婆罗门闻是语已,有生信心者,有出家者、得道者。

复次,应分别论。所谓论者即是法也。夫于法所宜善思惟,若能思惟则解其义。

我昔曾闻,有婆罗门名憍尸迦,善知僧佉论、卫世师论、若提碎摩论,如是等论解了分别。彼婆罗门住华氏城中,于其城外,有一聚落。彼婆罗门有少因缘,诣彼聚落,到所亲家。时其亲友以缘事故余行不在,时憍尸迦婆罗门语其家人:「汝家颇有经书以不?吾欲并读待彼行还。」时所亲妇即为取书,偶得《十二缘经》而以与之。既得经已,至于林树间闲静之处,而读此经。闻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忧悲苦恼,是名集谛。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病死忧悲苦恼众苦集聚灭。初读一遍犹未解了,至第二遍即解无我。外道之法着于二见:我见、边见,于一切法深知生灭无有常者,而自念言:「一切外论皆悉无有出生死法,唯此经中有出生死解脱之法。」心生欢喜,寻举两手而作是言:「我于今者,始得实论,始得实论。」端坐思惟深解其义,容貌熙怡如花开敷,复作是言:「我今始知生死系缚,解出世法,乃悟外道所说诸论甚为欺诳,不离生死。」叹言:「佛法至真至实,说有因果,因灭则果灭。外道法中甚为虚妄,说言有果而无其因,不解因果,不识解脱。自观我昔深生怪笑,云何乃欲外道法中度生死河?我昔外道求度生死,譬如有人没溺恒河波浪之中,惧失身命,值则攀缘,既不免难没水而死。我亦如是,遇彼外道求度生死,然其法中都无解脱出世之法,没生死河丧善身命堕三恶道。今见此论,当随顺行,得出生死。外道经论如愚狂语,九十六种道悉皆虚伪,唯有佛道至真至正。六师之徒及余智者,咸自称为一切智人,斯皆妄语。唯佛世尊是一切智,诚实不虚。」时憍尸迦即说偈言:

「外道所为作,  虚妄不真实,
 犹如小儿戏,  聚土作城郭。
 醉象践蹈之,  散坏无遗余,
 佛破诸外论,  其事亦如是。」

时憍尸迦婆罗门,深于佛法生信敬心,舍外道法除去邪见,昼夜常读《十二缘经》。时其所亲方与诸婆罗门归还其家,问其妇言:「我闻憍尸迦来至于此,今何所在?」妇语夫言:「彼婆罗门向借经书,我取与之,不识何经。然其得已披揽翻覆,弹指赞叹熙怡异常。」夫闻其言即往其所,见憍尸迦端坐思惟,即问之言:「汝于今者何所思惟?」时憍尸迦说偈答曰:

「愚痴无智慧,  周回三有中,
 如彼陶家轮,  轮转无穷已,
 我思十二缘,  解脱之方所。」

尔时亲友即语之言:「汝于是经乃能深生希有之想,我释种边而得此经,将欲洗却其字,以用书彼毗世师经。」憍尸迦婆罗门闻是语已呵责亲友:「汝愚痴人!云何乃欲水洗斯经?如是妙法宜用真金而以书写,盛以宝凾种种供养。」即说偈言:

「设我有财宝,  以真金造塔,
 七珍用厕填,  宝桉妙巾袠,
 庄严极殊妙,  而用以供养,
 虽作如是事,  尚不称我意。」

时其亲友闻斯语已,甚怀忿恚而作是言:「今此经中有何深妙未曾有事?何必胜彼毗世师经,欲以真金种种珍宝而为供养?」时憍尸迦闻是语已,愀然作色而作是言:「汝今何故轻蔑佛经至于是乎?彼毗世师论极有过患,云何乃用比于佛语?如毗世师论,不知法相错乱因果,于瓶因果浅近之法,尚无慧解分别能知,况解人身身根觉慧因果之义?」尔时其亲友语憍尸迦言:「汝今何故言毗世师论不解因果?彼论中说破瓦以为瓶因,云何而言不解因果?」憍尸迦言:「汝毗世师论实有是语,然无道理。汝今且观,如因于缕以为经纬然后有叠,瓶瓨亦尔,先有瓶故然后有瓦,若先无瓶云何有瓦?复次破瓦无用、瓶瓨有用,是以破瓦不得为因。现见陶师取泥成瓶、不用破瓦,又见瓶坏后有破瓦,瓶若未坏,云何有破?」时亲友言:「汝意谓若毗世师论都无道理,我等宁可徒劳其功而自辛苦。」时亲友徒党诸婆罗门闻是语已心生愁恼:「若如其言,毗世师论即于今日不可信耶?」憍尸迦言:「毗世师论非但今者不可取信,于昔已来善观察者久不可信。所以然者?昔佛十力未出世时,一切众生皆为无明之所覆蔽,盲无目故,于毗世师论生于明想。佛日既出,慧明照了,毗世师论无所知晓,都应弃舍。譬如鵄鸺夜则游行能有力用,昼则藏窜无有力用。毗世师论亦复如是,佛日既出,彼论无用。」

亲友复言:「若如汝言,毗世师论不如佛经,然此佛经宁可得比僧佉论耶?」憍尸迦言:「如僧佉经说有五分,论义得尽:第一言誓,第二因,第三喻,第四等同,第五决定。汝僧佉经中无有譬喻可得明了如牛犎者,况辩法相而能明了?何以故?汝僧佉经中说钵罗陀那不生如常,遍一切处亦处处去。如僧佉经中说钵罗陀那不从他生而体是常,能生一切、遍一切处去至处处。说如是事多有愆过。何以故?于三有中无有一法但能生物不从他生,是故有过。复次遍一切处能至处处,此亦有过,何以故?若先遍者,去何所至?若去至者,遍则不遍。二理相违其义自破。若如是者,是则无常。如其所言,不从他生而能生物,遍一切处去至处处。是语非也。」

亲友婆罗门闻是语已,语憍尸迦言:「汝与释种便为朋党,故作是说。然佛经中亦有大过,说言生死无有本际,又复说言一切法中悉无有我。」时憍尸迦语亲友言:「我见佛法生死无际,一切无我,故吾今者敬信情笃。若人计我,终不能得解脱之道,若知无我则无贪欲,无贪欲故便得解脱。若计有我则有贪爱,既有贪爱遍于生死,云何能得解脱之道?复次,若言生死有初始者,此初身者,为从善恶而得此身?为不从善恶自然有耶?若从善恶而得身者,则不得名初始有身。若不从善恶得此身者,此善恶法云何而有?若如是者,汝法则为半从因生半不从因,如是说者有大过失。我佛法无始,故无罪咎。」

于时亲友语憍尸迦:「有缚则有解,汝说无我则无有缚,若无有缚谁得解脱?」憍尸迦言:「虽无有我犹有缚解。何以故?烦恼覆故则为所缚,若断烦恼则得解脱,是故虽复无我犹有缚解。」

诸婆罗门复作是言:「若无我者,谁至后世?」时憍尸迦语诸人言:「汝等善听!从于过去烦恼诸业,得现在身及以诸根,从今现在复造诸业,以是因缘得未来身及以诸根。我于今者,乐说譬喻以明斯义。譬如穀子,众缘和合故得生芽,然此种子实不生芽,种子灭故芽便增长,子灭故不常,芽生故不断;佛说受身亦复如是,虽复无我,业报不失。」

诸婆罗门言:「我闻汝说无我之法洗我心垢,犹有少疑今欲谘问。若无我者,先所作事云何故忆而不忘失?」答曰:「以有念觉与心相应,便能忆念三世之事而不忘失。」又问:「若无我者,过去已灭现在心生,生灭既异,云何而得忆念不忘?」答曰:「一切受生,识为种子入母胎田,爱水润渍身树得生,如胡桃子随类而生,此阴造业能感后阴,然此前阴不生后阴,以业因缘故便受后阴,生灭虽异相续不断。如婴儿病,与乳母药,儿患得愈,母虽非儿,药之力势能及于儿。阴亦如是,以有业力便受后阴忆念不忘。」

诸婆罗门复作是言:「汝所读经中但说无我法,今汝解悟生欢喜耶?」时憍尸迦即为诵《十二缘经》而语之言:「无明缘行,行缘识,乃至生缘老死忧悲苦恼。无明灭则行灭,乃至老死灭故忧悲苦恼灭。以从众缘,无有宰主,便于其中解悟无我,非经文中但说无我。复次,以有身故则便有心,以有身心诸根有用识解分别,我悟斯事便解无我。」又问:「若如汝言,生死受身相续不断,设有身见有何过咎?」答曰:「以身见故造作诸业,于五趣中受善恶身形,得恶形时受诸苦恼。若断身见不起诸业,不起诸业故则不受身,不受身故众患永息,则得涅槃。云何说言身见非过?复次,若身见非过咎者,应无生死,不于三有受生死苦,是故有过。」时婆罗门逆顺观察十二缘义,深生信解,心怀庆幸,略赞佛法,而说偈言:

「如来在世时,  说法摧诸论,
 佛日照世间,  群邪皆隐蔽。
 我今遇遗法,  如在世尊前,
 释种中胜妙,  深达诸法相。
 所言如来者,  真实而不虚,
 逆顺观诸法,  名闻普遍满。
 向佛涅槃方,  恭敬合掌礼,
 叹言佛世尊,  实有大悲心。
 诸仙中最胜,  世间无伦疋,
 我今归依彼,  无等戒定慧。」

憍尸迦言:「汝今云何乃尔深解佛之功德?」亲友答言:「我闻此法,是故知佛无量功德,如沉水香黑重津腻,以是因缘烧之甚香远近皆闻。如是我见如来定慧身故,便知世尊有大功德。我于今者虽不覩佛,见佛圣迹则知最胜,亦如有人于花池边见象足迹则知其大,覩因缘论虽不见佛,知佛圣迹功德最大。」见其亲友深生信解,叹未曾有而作是言:「汝于昔来读诵外典亦甚众多,今闻佛经须臾之顷解其义趣,悉舍外典,极为希有。」即说偈言:

「除去邪见论,  信解正真法,
 如是人难得,  是故叹希有。
 不但叹于汝,  亦叹外诸论,
 因其理鄙浅,  我等悉舍离。

「以彼诸论有过咎故,令我等辈得生厌离生信解心,佛实大人无与等者,名称普闻遍十方刹。外诸邪论前后有过,犹如谄语不可辩了,由彼有过,令我弃舍得入佛法,犹如春夏之时人患日热皆欲离之,既至冬寒人皆思念。外道诸论亦复如是,诚应舍离如夏时日,然由此论得生信心亦宜思念,犹如寒时思念彼日。」

于时亲友问憍尸迦:「我等今者当作何事?」憍尸迦言:「今宜舍弃一切邪论,于佛法中出家学道。所以者何?如夜闇中然大炬火,一切鸽鸟皆悉堕落,佛智慧灯既出于世,一切外道悉应颠坠,是故今欲出家学道。」于是憍尸迦从亲友家,即诣僧坊求索出家,出家已后得阿罗汉。何因缘故说是事耶?以诸外道常为邪论之所幻惑故,说十二因缘经论而破析之。

(三)

复次,夫取福田当取其德,不应简择少壮老弊。

我昔曾闻,有檀越遣知识道人诣僧伽蓝请诸众僧,但求老大不用年少。后知识道人请诸众僧,次到沙弥,然其不用。沙弥语言:「何故不用我等沙弥?」答言:「檀越不用,非是我也。」劝化道人即说偈言:

「耆年有宿德,  发白而面皱,
 秀眉齿缺落,  背偻支节缓,
 檀越乐如是,  不喜见幼小。」

时寺中有诸沙弥,尽是罗汉,譬如有人触恼师子枨其腰脉令其瞋恚,诸沙弥等皆作是语:「彼之檀越愚无智慧,不乐有德唯贪耆老。」时诸沙弥即说偈言:

「所谓长老者,  不必在白发,
 面皱牙齿落,  愚痴无智慧。
 所贵能修福,  除灭去众恶,
 净修梵行者,  是名为长老。
 我等于毁誉,  不生增减心,
 但令彼檀越,  获得于罪过,
 又于僧福田,  诽谤生增减。
 我等应速往,  起发彼檀越,
 莫令堕恶趣。」  彼诸沙弥等,
 寻以神通力,  化作老人像,
 发白而面皱,  秀眉牙齿落,
 偻嵴而柱杖,  诣彼檀越家。
 檀越既见已,  心生大欢庆,
 烧香散名花,  速请令就坐。
 既至须臾顷,  还服沙弥形,
 檀越生惊愕,  变化乃如是,
 为饮天甘露,  容色忽鲜变。

尔时沙弥即作是言:「我非夜叉亦非罗刹,先见檀越选择耆老,于僧福田生高下想,坏汝善根,故作是化令汝改悔。」即说偈言:

「譬如蚊子[口*(隹/乃)],  欲尽大海底,
 世间无能测,  众僧功德者。
 一切皆无能,  筹量僧功德,
 况汝独一己,  而欲测量彼?」

沙弥复言:「汝今不应校量众僧耆少形相,夫求法者不观形相唯在智慧。身虽幼稚,断诸结漏得于圣道,虽老放逸是名幼小,汝所为作甚为不是。若以爪指欲尽海底,无有是处,汝亦如是,欲以汝智测量福田而知高下,亦无是处。汝宁不闻如来所说四不轻经?王子、蛇、火、沙弥等都不可轻。世尊所说菴罗果喻,内生外熟、外生内熟,莫妄称量前人长短,一念之中亦可得道。汝于今者极有大过,汝若有疑今悉可问,从今已后更莫如是于僧福田生分别想。」即说偈言:

「众僧功德海,  无能测量者,
 佛尚生欣敬,  自以百偈赞,
 况余一切人?  而当不称叹,
 广大良福田,  种少获大利。
 释迦和合众,  是名第三宝,
 于诸大众中,  勿以貌取人。
 不可以种族,  威仪巧言说,
 未测其内德,  覩形生宗仰。
 观形虽幼弱,  聪慧有高德,
 不知内心行,  乃更生轻蔑。
 譬如大丛林,  薝卜杂伊兰,
 众树虽参差,  语林则不异。
 僧虽有长幼,  不应生分别。
 迦叶欲出家,  舍身上妙服,
 取库最下衣,  犹直十万金。
 众僧之福田,  其事亦如是,
 供养最下者,  获报十万身。
 譬如大海水,  不宿于死尸,
 僧海亦如是,  不容毁禁者。
 于诸凡夫僧,  最下持少戒,
 恭敬加供养,  能获大果报。
 是故于众僧,  耆老及少年,
 等心而供养,  不应生分别。」

尔时檀越闻是语已身毛为竪,五体投地求哀忏悔:「凡夫愚人多有愆咎,愿听忏悔,所有疑惑幸为解释。」即说偈言:

「汝有大智慧,  以断诸疑网,
 我若不谘问,  则非有智者。」

尔时沙弥即告之曰:「恣汝所问,当为汝说。」檀越问言:「大德!敬信佛僧何者为胜?」沙弥答曰:「汝宁不知有三宝乎?」檀越言:「我今虽复知有三宝,然三宝中岂可无有一最胜耶?」沙弥答曰:「我于佛僧不见增减。」即说偈言:

「大姓婆罗门,  厥名突罗阇,
 毁誉佛不异,  以食施如来。
 如来既不受,  三界无能消,
 掷置于水中,  烟炎同时起。
 瞿昙弥奉衣,  佛勅施众僧,
 以是因缘故,  三宝等无异。」

尔时檀越闻是语已,即作是言:「如其佛僧等无异者,何故以食置于水中,不与众僧?」沙弥答言:「如来于食都无悋惜,为欲显示众僧德力,故为是耳。所以者何?佛观此食,三界之中无能消者,置于水中水即炎起。然瞿昙弥故以衣奉佛,佛回与僧,众僧受已无有变异。是故当知僧有大德,得大名称佛僧无异。」时彼檀越即作是言:「自今以后于众僧所,若老若少等心恭敬不生分别。」沙弥答言:「汝若如是,不久当得见谛之道。」即说偈言:

「多闻与持戒,  禅定及智慧,
 趣向三乘人,  得果并与向。
 譬如辛头河,  流注入大海,
 是等诸贤圣,  悉入僧大海。
 譬如雪山中,  具足诸妙药,
 亦如好良田,  增长于种子,
 贤善诸智人,  悉从僧中出。」

说是偈已而作是言:「檀越!汝宁不闻经中阿尼卢头、难提、黔毗罗此三族姓子,鬼神大将名曰伽扶白佛言:『世尊!一切世界,若天若人若魔若梵,若能心念此三族姓子者,皆能令其得利安乐。』僧中三人尚能利益,况复大众?」即说偈言:

「三人不成僧,  念则得利益,
 如彼鬼将言,  未得名念僧,
 尚获是大利,  况复念僧者?
 是故汝当知,  功德诸善事,
 皆从僧中出。  譬如大龙雨,
 唯海能堪受;  众僧亦如是,
 能受大法雨。  是故汝应当,
 专心念众僧。  如是众僧者,
 是诸善之群,  解脱之大众,
 僧犹勇健军,  能摧魔怨敌。
 如是众僧者,  胜智之丛林,
 一切诸善行,  运集在其中,
 趣三乘解脱,  大胜之伴党。」

尔时沙弥说偈赞已,檀越眷属心大欢喜,皆得须陀洹果。

大庄严论经卷第一

 

上篇:撰集百缘经

下篇:贤愚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本缘部目录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

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

龙树菩萨传

龙树菩萨传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龙树菩萨者。出南天竺...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注解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注解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奉 诏译...

自在王菩萨经

自在王菩萨经卷上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 一...

旧杂譬喻经

旧杂譬喻经卷上 吴天竺三藏康僧会译 (一) 昔无数世...

佛说过去世佛分卫经

佛说过去世佛分卫经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佛言:「...

异出菩萨本起经

异出菩萨本起经 西晋居士聂道真译 释迦文佛,前世宿命...

佛说譬喻经

佛说譬喻经 大唐三藏法师义净译 如是我闻: 一时薄伽...

佛说斋经

佛说斋经 吴月氏国居士支谦译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

佛说浴像功德经

佛说浴像功德经 大唐天竺三藏宝思惟译 如是我闻:一时...

【注音版】八名普密陀罗尼经

八名普密陀罗尼经...

佛说灭十方冥经

佛说灭十方冥经一卷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

【注音版】悲华经

悲华经...

方等三昧行法

方等三昧行法序 宋沙门遵式述 山门教卷自唐季多流外国...

罗云忍辱经

罗云忍辱经 西晋沙门法炬译 阿难曰:「吾从佛闻如是。...

【注音版】阿弥陀佛圣诞祝仪

本祝仪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

佛说净意优婆塞所问经

佛说净意优婆塞所问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

战「痘」女孩的学佛之路

我最初与佛法结缘是因为我的同学。有一次我跟着她一起...

如何面对七情六欲

很多人在修行之初会有这种疑问:我要开始修行了,我该...

【推荐】慧律法师《死亡的艺术》

前言 好生恶死乃人之常情。多数的人忌讳谈死,殊不知...

能否「带业往生」,该怎样「带」

如果业障不消除,你一事无成。有的人说带业往生;有的...

「死期败烈」是净土行者的甚深法宝

我们在学习印祖文钞的时候,遇到一个词死期败烈。 在《...

不能分心太多

一个皈依佛门不久的小沙弥,近日有些心神不宁,他不仅...

大安法师慈母往生记

关于助念问题,我可以把我一次助念的经验跟大家分享一...

苦不在外境,而在心有烦恼

修行本来就要有随遇而安的功力,在燠热酷暑的环境,要...

如何将念佛法门渗透到睡眠里

卧时念佛莫开声,鼻息之中好系名。 一枕清风秋万里,半...

圣严法师:没有一样是靠得住的

有个女士以为结婚后人生从此有了依靠,结果先生却遗弃...

盐在生活中的妙用

虽然食盐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放个几年不成问题,但是...

如来有无量三昧,可这与我们何干

阿难被摩登伽女弄住了,后来佛问阿难:当初你为何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