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大方等大集经卷第五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大方等大集经卷第五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于姑臧译

宝女品第三之一

尔时,世尊故在欲、色二界中间,大宝坊中师子座上,与诸大众围绕说法。

尔时,会中有一童女名曰宝女,即从坐起,右手执持白真珠贯,而作是言:「若我真实能于十方无量世界,受持如是《大集》正典,读诵、书写、演说其义、广流布者,愿此珠贯着佛顶髻及诸菩萨。」说是语已即掷珠贯。以佛神力及以诚言,珠贯即在如来顶上,亦遍一切诸菩萨首;而诸菩萨各各自于首贯珠中,见其来世成佛之时所有世界菩提之树。众生调伏及往愿力了了见知,见已各各生奇特想,白佛言:「世尊!是宝女者,云何乃有如是无量大功德也?我于无量阿僧祇劫所有誓愿,今于一念悉见了了。」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实如所言,是宝女者,已于过去九万六亿那由他佛,种诸善根发大善愿,所生之处常得真实,是故是女凡所思念言无虚发。若欲令此大千世界满中宝花,即言而有;若言欲令满此三千大千世界种种妙香,言已即有;若欲示现种种形色,转轮王色、四天王色、天帝释色、梵天王色,或沙门色、婆罗门色,或比丘色、比丘尼色、优婆塞色、优婆夷色,如言即得。若风灾起时转为火灾,火灾起时转为水灾,水灾起时转为风灾,如言即转。若有魔王将诸兵众,执持刀杖、弓弩箭矢、鉾矟戈楯,欲令转变成宝花者,如言即成。若于空旷无水多乏,为诸众生发大誓愿,其中即有,城邑聚落人民大小浆水无乏。若愿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诸色如如来色,即如其言成佛妙色。若言一切所有大众悉住虚空,言已即住。

「善男子!若是宝女欲于此处虚空之中,遍闻十方诸佛所说,如言即闻。善男子!宝女童女成就如是无量无边诸大功德。」

尔时,宝女即于佛前说偈叹曰:

「我今成就大宝聚,  故能赞叹无上尊,
 远离一切诸烦恼,  具足大宝助菩提。
 如来具足无上宝,  大光能照无边世,
 无上宝幢佛世尊,  我今献宝以供养,
 车璩马瑙青琉璃,  金刚真珠日月宝,
 以如是宝供养佛,  为令众生成菩提。
 世尊身光胜诸宝,  众生乐见无疲厌,
 处在一方见十方,  令众各见前有佛。
 有见如来身行住,  或见坐卧及说法,
 或见默然无所宣,  或见入定修智慧,
 如来一一毛孔光,  能照十方诸世界,
 光明清净最无上,  犹如秋月净莲花。」

尔时,宝女偈赞佛已,复作是言:「世尊!我今于此大集经中欲少问义,如来若许乃敢谘启。」

佛言:「善哉,善哉!宝女!随意发问。若有疑网,我当为汝而除灭之。」

尔时,宝女即白佛言:「世尊!云何实语?云何为实?云何法语?云何为法?」

佛言:「善哉!善哉!至心谛听,吾当为汝分别解说。宝女!菩萨摩诃萨有三种实。何等为三?一者、不诳诸佛;二者、不诳己身;三者、不诳众生。云何名为不诳诸佛、己身、众生?宝女!若有菩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已,贪着声闻、辟支佛乘,是则名为欺诳诸佛、己身、众生。云何不诳?宝女!若有菩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已,若在地狱受大苦恼、若遇魔业邪见同止、若生恶国起恶烦恼、身遇刀矟斫刺烧炙,于如是时终不舍离菩提之心,不休、不息、不畏、不悔,令菩提心遂更增广,为诸众生受大苦恼。见受苦者心更增广,勤修精进欲得菩提,不为邪语之所诳惑,一切邪风不能倾动,是名菩萨不诳诸佛、己身、众生。宝女!若有菩萨不诳诸佛、己身、众生,是名菩萨真实之实。

「宝女!不诳诸佛复有四事:一者、其心坚固;二者、住于至处;三者、具足势力;四者、勤修精进。

「不诳己身亦有四事:一者、净心;二者、至心;三者、不诳;四者、不曲。

「不诳众生亦有四事:一者、庄严;二者、修慈;三者、修悲;四者、摄取。

「宝女!是名菩萨第一之实。菩萨实者,初发愿时不舍众生。

「复次,宝女!菩萨实者,不多语,守护语,不麁语,真实语。若在独处、大众、王边,发言诚实,非为财物而故妄语,非为自在而故妄语。若有三千大千世界满中七宝,尚不为之而生妄语,况复小事而妄语也!

「宝女!如是实者,有三十二净。何等三十二?一者、惭语;二者、功德语;三者、愧语;四者、柔软语;五者、不虚语;六者、无讥呵语;七者、不贪着语;八者、不畏语;九者、闭诸恶道语;十者、开诸善道语;十一者、圣行语;十二者、慧行语;十三者、内净语;十四者、外净语;十五者、乐受语;十六者、乐听语;十七者、不澁语;十八者、微妙语;十九者、分别语;二十者、妙音语;二十一者、纯善语;二十二者、不诳语;二十三者、不热语;二十四者、欢喜语;二十五者、自劝喻语;二十六者、劝喻他语;二十七者、不失语;二十八者、安隐语;二十九者、福田语;三十者、如佛语;三十一者、实围绕语;三十二者、净口语。

「复次,宝女!菩萨实者,凡所言说口意相称。云何名为口意相称?修集施故获得菩提,非因悭贪而能得之,是名意口相称而语。能施一切名之为实。修集净戒获得菩提,非因毁戒而能得之,是名意口相称而语。如戒而住名之为实。修集忍辱获得菩提,非因瞋恚而能得之,是名意口相称而语。具足修忍是名为实。勤行精进获得菩提,非因懈怠而能得之,是名意口相称而语。修精进故名之为实。修集禅定获得菩提,非因乱心而能得之,是名意口相称而语。修集定心名之为实。修于智慧获得菩提,非因愚痴而能得之,是名意口相称而语。修智慧故名之为实。三十七助菩提之法,四无量心亦复如是。

「复次,宝女!夫真实者所谓圣行,圣行者苦、无常行。又复圣行,所谓知苦、远集、证灭、修道,知于五阴无出生相,是名知苦。五阴因者,所谓爱结毕竟远离,不贪不着、不赞不求、不去不来,是名离集灭一切相,然其灭时无一法灭。不平等法作平等法,是名证灭观。奢摩他、毗婆舍那,其相平等,无觉、无观、无有平等、无系、无取、无作、无变,是名修道。真实了知如是等谛,又能分别广说其义,是名菩萨摩诃萨实,说是真实法,时十千菩萨得真实忍。

「宝女!法语者,凡所演说依法而语,观法、念法、奉行于法,行至处法、求法、欲法、乐法、修法,法幢、法杖、庄严法器;法灯、法明、法念、法意、法有法疑,庄严璎珞;法床、法仪,法护、法财、法无穷尽,广大无边。法事、法身、法口、法意,菩萨摩诃萨具足成就如是等法,是名法语。

「法者,真实之语、守护法语,教人供养父母、和上、耆旧有德,赞叹菩提及菩提道。令人不舍菩提之心,至心系念不忘菩提,不离庄严修菩提法,亲近贤圣善知识等,修集信心专念听法,慕求正法勤于精进。不贪着法知恩报恩,乐于寂静不断圣种,教化头陀、勤行十善,赞叹惠施,一切善法愿向菩提。至心受持清净戒律,修集忍辱,除去懈怠,修净禅定,智慧方便,慈悲喜舍,修四真谛趣向于谛。四无碍智得大神通,随顺法施修四念处,乃至修集八圣道分,定慧二法得智解脱,如法解脱声闻、缘觉、菩萨诸乘。

「赞说一切所有福德,当观十二甚深因缘,分别空门、无相、无愿,无所畏惧。说五阴如幻如化,说十八界如虚空相,说诸入性同于空性,常说七财六念六敬,解说具足六波罗蜜。说六常行、修六神通,具足五眼说第一义,流布世间成就业语,一切众生其心平等赞叹佛语。

「宝女!若有菩萨具足如是法语,口终不说我语,不说众生语,不说寿命语,不说士夫语,不说断语,不说常语,不说有见语,不说无见语,不说两断语,不着中语,不说聚语,不说灭语,不说诤语,不说偏语,不觉知语,不颠倒语,不增疑心语,不逆法语,观法界语、破憍慢语。

「说法菩萨如法而住,如法而说实语法语,不断语、不折语,说法菩萨一切世间不能共论,见者怖畏。法语菩萨能演说空、无相、无愿,不着三界及以诸有,不从他乞,无心意识,无有尘垢、无明无闇,不系属他、不系属自,无有高下,不杂一切境界因缘,清净寂静无有导首,难知难觉,不可思惟,不思惟行,清净智者,乃能知之。无受受者永断诸受,过于三世,不灭无灭相,不生无生相,无有丰俭,无生、无断、无增、无减、无当有、无已有,非修、非见、非魔见、非真实见、非相、非非相、非一相,而亦一相。非有屋宅、远离屋宅,非近、非远、非离、非别、非缚、非解、非有漏、非无漏,亦非相似。非苦、非乐、非具足、非不具足、非名、非色、非着、非脱、非破、非完,虽非金刚,不可坏相。真实如尔,非近、非远、无色无因,亦非顽嚚、非此非彼、非内、非外、非自、非他、非见、非闻、非忆、非忘、非识、非知、非识境界、非知境界。宝女!是名为法。若能广说如是等法,是名说法。

「复次,宝女!法语菩萨不与一切世间诤竞,不轻不慢于他未学,心不轻笑不生高心,不自赞叹不谤他说,不以饮食为他说法,不遮他善令生疑惑。见他犯罪终不说之,于他法中不生轻贱,不遮止他所修行法。凡所说法,不离于空、无相、无愿,终不分别一切法界,不动法界、不动实性,不依字、识、人、不了义,虽不依止亦不诽谤。

「于自他众不生分别,亦不诽谤十二因缘,非在世间净于世间,非法净法无贪无悭,无有毁戒不舍破戒,无瞋无妬无有懈怠,不失道心不忘菩提,为欲庄严无上智慧,不休不息心不生悔。于他法中心无妬嫉,不以着于非修多罗谤修多罗,毗尼摩耶亦复如是。于正法所终不见非,不因于慢而增长慢,不谤因果及业果报。于正法中心无退转,知恩念恩报之不忘,终不怀抱瞋恨之心,不着我见不嫉他利。

「于怨亲中无有二想,得他讥刺终不报之,不作两舌斗乱彼此,不怀谄曲显异惑众,不为他喜受菩萨戒、比丘戒、比丘尼戒、式叉摩那戒、沙弥戒、沙弥尼戒、优婆塞戒、优婆夷戒,住空闲处思惟寂默,勤心受读十二部经。

「不为胜他故受持守护如是等戒,不为供养现作知足,不为显他不知足故自修知足,不信诸佛无上菩提他之所作。不造恶业邪恶活命,不舍七财不贪于食,不断圣种,不诽谤他不自赞叹,于佛法中不作数量,赞叹大乘心无厌足,是名法语。」◎

尔时,世尊复告宝女:「菩萨义者,云何名义?所谓信心修庄严时无有虚诳,为欲庄严一切善根,至心专念修行善法,破众生疑不求果报,施诸众生安隐快乐,护持禁戒不失忍心,勤修精进增长善法,修寂静定摄诸散乱,具无上智破无明闇,修集慈心等诸众生,修集悲心随众所作亲往营理,修集喜心施众法喜,修集舍心不观苦乐。舍财法已心无悔悋,所言柔软坏众恶心,利益于他具足甚深,修行同事劝发大乘,以是四摄调伏众生。见一切行皆是无常、苦、空、无我,净诸烦恼。依止于义不依于字,依止于智不依于识,依了义经舍不了义,依止于法不依于人。说义无碍无有穷尽,而于法界无所分别;说辞无碍获得解脱说;乐说无碍如法而说。

「庄严惠施不知厌足,庄严于戒善愿成就,庄严多闻如法而作,庄严功德具足相好,庄严智慧知诸众生上中下根差别之相,庄严于定为心清净,庄严于智得三种慧。修四念处为心不散乱,修四正勤为得善根,修四如意往来诸方,修集五根辩分别句,修集五力为坏烦恼,修七觉分为知诸法,修八正道不为恶动,修集神通为不退失。菩萨摩诃萨解如是义,是名为义;若有菩萨能说是义,是名说义。

「复次,宝女!又复义者,修集空定坏诸有法,修集无相坏诸法相,修集无愿不求三界。若能演说如是三空,是名说义;一切诸行不可修行,是名为义。菩萨说是不可修行,是名说义;断一切生,是名为义。菩萨若说诸法无生,是名说义;诸有无出,是名为义。如是说者,是名说义;四真谛者,名之为义。如是说者,是名说义;无我我所,名之为义。如是说者,是名说义;字不可说,名之为义。如是说者,是名说义;真实之义,名之为义。如是说者,是名说义;一切菩提之法,不可称计,是名为义。菩萨摩诃萨如是说者,是名说义;多闻之人如法而作,是名为义。如是说者,是名说义;一切诸乘大乘为最,是名为义。能如是说,是名说义。复次,宝女!无所分别,名之为义。

「无有众生,亦无受命,一味不动不尽一事,不生不出,不来不去不灭不二,不可观见,无有造作,无为无作,心不谄曲。三世平等,三分无差,不失不得,不热不冷,不净不秽,不行如尔,不取不舍,非道示道,非常非断,亦非中道。不瞋不浊,不观于法及以非法,非一切字音声辞语。无心意识,于贪瞋痴不生分别,一切诸法作相有相,空无相愿是三即空,真实入法等与不等皆悉平等,因于智慧获得解脱。宝女!菩萨若能如是具义,是名为义;说如是义,是名说义。

「宝女!云何菩萨说于毗尼?佛说毗尼凡有二种。何等为二?一者、犯毗尼;二者、烦恼毗尼。云何为犯?云何毗尼?犯已寻觉不善思惟,因于无明颠倒虚妄欺诳烦恼,着我、众生、疑心,不得解脱,掉悔、憍慢、放逸、寡闻,因如是等是名为犯。若破疑心获得解脱,得解脱故见有犯处,即是非处亦非非处,非身口意,不取不舍不可覩见,非是身作及心口作,若是三作即是灭法。若是灭法,谁作谁犯?如犯,一切诸法亦复如是,诸法无根无作无处。若能破坏如是等疑,是名为净,是名不热;随师教作,是名有信,是名有定,是名毗尼。

「云何烦恼?云何毗尼?十二有支,所谓无明乃至老死,是名烦恼。性能调伏一切烦恼,是名毗尼。何以故?空无相愿能调诸法。若法是空、无有性相、不可愿者,云何而有贪恚痴等。无作能调一切诸法,若一切法不可作者,云何而有烦恼诸结。一切诸法从因缘生,若从缘生云何可见?见如是等十二有支,亦知烦恼及烦恼相。若是空智能观菩提,即以此空空于烦恼。若能观察如是平等,是名毗尼。若能如是演说义者,是名菩萨能说毗尼。若是毗尼能知我者,即是了知烦恼毗尼。云何名为知我毗尼?谓观无我、观于我性,知我净我实,知我分别我空我修,知我不动、不说、不着、不生不灭。若能如是知于我者,即是了知烦恼毗尼。若实无我而作我想,于无烦恼作烦恼想,亦复如是;若我本无,烦恼亦尔。

「若有具足毗婆舍那,则能如是观察了知,是名知我烦恼毗尼。烦恼者非过去未来现在,若能不作不念不求,是名知于烦恼毗尼。毗尼亦非去来现在,如心非色,非内非外,亦非中间,烦恼亦尔,非色非内外及以中间。何以故?无觉知故、无诤竞故、无清净故、无造作故。若能如是知诸烦恼不出不灭,是名了知烦恼毗尼。

「宝女!菩萨若得如是等知烦恼毗尼,亦为众生说如是法,是名菩萨演说毗尼。」说是法时,十千菩萨得无生忍。

尔时,宝女心大欢喜,前白佛言:「世尊!如来所说真实法义,及以毗尼不可思议。若有菩萨能如是说,是人则能实知实见。」

尔时,舍利弗语宝女言:「汝今已具如是等法,能演说不?」

宝女答言:「大德舍利弗!实名无贪,无贪即义,如是义者即不可说,不可说者即是毗尼。大德!若如是者,云何可说?

「复次,舍利弗!实者即灭,灭者即法,法者即净,净者即义,义者即毗尼。如是等法无有文字,若无文字,云何可说?

「大德!实者即如,如者即法,法即无二,无二即义,夫无二者亦不可调,若不可调,云何名调?如是等法悉无所有,若无所有,云何可说?」

舍利弗言:「汝今成就何等宝故?立如是名,名宝女耶!」

答言:「大德!有三十二菩萨宝心,如是心中悉无声闻、辟支佛心。何等三十二?一者、发心为度一切诸众生故;二者、发心为令佛种不断绝故;三者、发心为持佛法不灭尽故;四者、发心守护僧故;五者、发心为施众生圣法之乐;六者、发心为诸众生修集大慈,令众远离烦恼诸苦;七者、发心修集大悲舍内外物;八者、发心护持禁戒,调毁戒故;九者、发心修忍,破坏不忍、憍慢、恶心、颠心、醉心、狂心、放逸自在心故;十者、发心精进,为破懈怠、畏退、悔心,调伏懈怠诸众生故;十一者、发心修定,为破乱心、狂心、妄念,为令众生获得四禅及八解脱,调伏欲界诸众生故;十二者、发心修智破一切闇,真实知见入于法界;十三者、发心为知众生平等无二,皆一味故;十四者、发心为得无贪、无瞋,利衰、毁誉,其心无二,安住善法苦乐不动,为如是等护众生故;十五者、发心为得无怖无畏,欲解甚深十二因缘,离一切见;十六者、发心为欲庄严智慧,及以功德无有厌足;十七者、发心为欲不离见佛常闻法故;十八者、发心为欲如闻而说;十九者、发心为得广大法聚心无食悋;二十者、发心为欲赞叹净戒,如闻而住,教化慰喻毁禁人故;二十一者、发心为破一切众生七种慢故;二十二者、发心为知一切众生上中下根;二十三者、发心为破诸魔恶业;二十四者、发心为施众生安乐;二十五者、发心为欲坏破众生所有众苦,心不生悔;二十六者、发心为欲具足成就得佛法故;二十七者、发心为知有为之法一切无常、苦、无我故,如已不离心无厌悔;二十八者、发心为乐修集一切助菩提法;二十九者、发心为见空无相愿,以众生故而不取证;三十者、发心为于虽畏诸有亦护诸有;三十一者、发心为于见生死过而不厌悔;三十二者、发心为于若近菩提受无上乐,舍是妙乐为众生故受贫穷苦。舍利弗!是三十二发心之宝,悉无声闻辟支佛心,是故菩萨名为宝聚。」

尔时,世尊赞宝女言:「善哉,善哉!汝真实说菩萨摩诃萨发菩提心,而菩提心成就无量无边功德,不可齐说三十二事。何以故?非声闻宝能得佛宝,非缘觉宝能得佛宝,以菩萨宝能得佛宝。得佛宝已,则得声闻、辟支佛宝、菩萨佛宝,是故菩萨名为宝聚。」

尔时,舍利弗白佛言:「世尊!宝女所说不可思议,我观其说,是女似得四无碍智。」

佛告舍利弗:「汝今方谓是女未得四无碍耶!是女久已成就具足。宝女说法字不可尽,文句义味亦不可尽。」

时,舍利弗语宝女言:「仁者今当广分别说四无碍智,于一切法悉成其事。」

「大德!菩提心者名无碍句。何以故?菩提心中摄诸义故,是名义无碍智;一切法界入菩提心,是名法无碍智;实无文字而说文字,是名辞无碍智;不可说法说不断绝,是名乐说无碍智。义不可说,名义无碍;一切诸法皆如幻相,名法无碍;无言说业,名辞无碍;于六入界无有障碍,名乐说无碍。了达于义,名义无碍;乐于寂静,名法无碍;字不合法、法不合义,名辞无碍;说即是声,名乐说无碍。如来正觉即菩提义,名义无碍;菩提义者能生于法,名法无碍;法可作句,名辞无碍;说已得义,名乐说无碍。法义者名义无碍;解脱者名法无碍;演说法相非有法性,名辞无碍;分别法界及非法界,名乐说无碍。僧即无为,名义无碍;诸僧一味,名法无碍;和合僧故,名辞无碍;说僧功德,名乐说无碍。大德!是四无碍遍一切法。」

时,舍利弗言:「世尊!是女人者,发心已来为久近耶!在何佛边种诸善根?」

佛言舍利弗:「过去无量阿僧祇劫,尔时有佛号分别见如来、应、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土名大净,如兜率天——与菩萨僧七万六千,一切皆是清净梵行,得不退转陀罗尼门。

「尔时,有转轮圣王名净德报,王千世界而得自在。后宫婇女八万四千,千子具足,其力皆等莲花力士。尔时圣王,于三万六千亿岁,种种供养佛及菩萨,所谓房舍、卧具、衣服、饮食、病瘦、医药。」

舍利弗言:「世尊!不审彼佛寿命几时?」

「舍利弗!其佛寿命满十中劫。时转轮王,与其后宫眷属婇女及外人民九万二千亿那由他,齎持种种无量无边供养之具,往至佛所。以八千亿上妙珍宝而散佛上,头面作礼长跪合掌,口宣是言:『世尊!我今所设供养之具,颇复更有殊胜供养胜我者不?』时佛答言:『大王!有异供养胜诸供养,如是供养于此供养,百分千分万分百千万分,不及其一。』王言:『世尊!是何供养?愿乐欲闻,唯愿说之。』

「尔时世尊即说偈曰:

「『如恒河沙等世界,  满中妙宝持用施,
  虽有如是无量福,  不如怜愍发菩提。
  无量亿等恒沙佛,  净妙花香以供养,
  如是福德犹不如,  发菩提心七步退。
  如是发心即为施,  戒忍精进禅智慧,
  若为怜愍发大心,  其福无量不可尽。
  上色力财上族姓,  是人乃能发菩提,
  主千世界至梵天,  得大自在乃能发。
  若乐喜发菩提心,  如是乃能断恶有,
  能为人天开正路,  能开八正邪嶮径。
  诸根具足不盲聋,  皆由至心发菩提,
  能见十方诸世尊,  能闻天上甘露味。
  若能至心发菩提,  是人能破疑憍慢,
  无量智慧得自在,  能为众生说法界。
  众生见之如父母,  亦如良医师友想,
  能疗众生烦恼病,  教诲令趣菩提道。』

「尔时,圣王闻佛说是发菩提心所得功德,其心欢喜踊跃无量,与其眷属内外人民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即于佛前而说偈言:

「『我今怜愍于众生,  是故发此菩提心,
  若欲获得大自在,  不应于此生退转。
  生死无量受苦恼,  而于自他无利益,
  宁发于此受大苦,  非以不发受安乐。
  若有众生发菩提,  即得人天圣王乐,
  亦得寂静无漏乐,  及得无上菩提乐。
  最上慧忍三昧定,  具四无量及六度,
  三种净慧六神通,  四无碍智大自在,
  无上十力四无畏,  及三念处及大悲,
  成就具足十八法,  如是皆由发菩提。
  能动十方诸世界,  亦知十方众生心,
  能度无量诸众生,  皆由发于菩提心。』

「舍利弗!说是偈时,四万夫人、无量众生,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尔时圣王,复于万亿年中供养彼佛,供养佛已厌世出家。既出家已,思惟四句:一者、实句;二者、法句;三者、义句;四者、调句,于一亿年常思如是四句之义。

「舍利弗!汝知,尔时转轮圣王岂异人乎?即宝女是也。」

舍利弗言:「世尊!何业缘故受是女身?」

佛言:「舍利弗!一切菩萨不以女业而受身也,乃以神通智慧之力示女身耳!为欲调伏诸众生故。舍利弗!汝今实谓宝女菩萨是女身耶,莫造斯观。何以故?受女身者即是慧力、神通之力。舍利弗!是女久已于无量劫中离男女身,如是身者非是过去,亦非未来现在,此身即方便身,是方便身化此世界九万二千诸女人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故示现是方便身。」

尔时,宝女语舍利弗:「大德!汝今能以女人之身说正法耶?」

舍利弗言:「我于男身尚生厌悔,况女身乎!」

「舍利弗!汝于男身生厌悔耶?」

舍利弗言:「如是,如是。」

「大德!是故菩萨胜诸声闻、辟支佛等。何以故?汝诸声闻所厌悔处,菩萨于中受乐不悔。声闻之人不求诸有,菩萨于中甘乐受之。声闻之人于诸功德生知足想,菩萨之人无有厌足。声闻之人厌离烦恼,菩萨之人处而不惧。」

舍利弗言:「宝女!菩萨之人有何等力,以是力故心无厌离?」

宝女答言:「大德!菩萨摩诃萨有八种力,处之无厌。何等为八?一者、慈力,心无碍故;二者、悲力,为调伏故;三者、实力,不诳诸佛以众生故;四者、慧力,离烦恼故;五者、方便力,心不悔故;六者、功德力,无所畏故;七者、智力,坏无明故;八者、精进力,破放逸故;是名八力。菩萨具足如是八力,其心不悔。」

舍利弗言:「宝女!汝今已具足八力耶?」

答言:「大德!言具足者即是颠倒,颠倒者即是二相,二相者即是有为,有为者即无所有,无所有者即是平等。大德!若平等者,云何有力?云何无力?云何可说一二之数?

「大德!一切诸法皆如虚空,而是虚空,不可说内不可说外,不可说明不可说闇,一切诸法亦复如是。若一切法同虚空者,云何可说有力、无力、一二之数?

「大德!菩萨摩诃萨亦有力亦无力。云何有力?云何无力?无烦恼力、有智慧力,无悭悋力、有惠施力,无破戒力、有持戒力,无瞋恚力、有忍辱力,无懈怠力、有精进力,无乱意力、有禅定力,无无明力、有智慧力,是故菩萨远离恶法修集善法;是故菩萨无恶法力、有善法力。」

尔时,世尊赞宝女言:「善哉,善哉!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如是说,即是实说。」

宝女菩萨说是法时,五百菩萨成就忍心。

大方等大集经卷第五

 

上篇:大方等大集经

下篇:大哀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大集部目录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龙舒增广净土文

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

【注音版】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毗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毗...

佛说般舟三昧经

佛说般舟三昧经 后汉月支三藏支娄迦谶译 问事品第一...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一名十方现在佛悉在前立定经) 后汉月...

虚空孕菩萨经

虚空孕菩萨经卷上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如是我闻:...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卷第一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

佛说尊那经

佛说尊那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

【注音版】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咒经

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咒经...

佛说大乘智印经

佛说大乘智印经卷第一 西天三藏宝法大师赐紫沙门智吉...

【注音版】赞观世音菩萨颂

赞观世音菩萨颂...

佛说般舟三昧经

佛说般舟三昧经 后汉月支三藏支娄迦谶译 问事品第一...

佛说分别缘生经

佛说分别缘生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鸿胪卿传教大...

【注音版】有德女所问大乘经

有德女所问大乘经...

止观大意

止观大意 唐天台沙门释湛然述   因员外李华欲知止观...

佛说弥勒来时经

佛说弥勒来时经 失译人名附东晋录 舍利弗者,是佛第一...

所有的殃灾祸福都不是无因的

娑婆世界的众生造作杀、盗、淫、妄、酒等五恶之因,就...

他的身业全都倒向了世间的事情

又真实有二种:一者,自利真实;二者,利他真实。言自...

法布施为一切布施之首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

穷书生的传家宝

佛经里有一段故事:有位书生以教书维生,但是家乡环境...

极乐世界莲花开敷的时间

西方三圣现前,就在那一刻,我这个我,就是代表着一切...

念佛与十大愿王

念佛与回向 念佛愿生极乐世界,为的是常随佛学,这与...

受持菩萨戒的心得体会

我受菩萨戒的经历和感受 某天,引领我入佛门的大师兄说...

生命存在,究竟有何意义

「生命存在,究竟有何意义?」许多人在一生之中,会不...

吃素与吃斋的区别

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天子王臣在祭祀之前就有斋戒的传...

广钦老和尚的考试,您能及格吗

练就忍辱不动心 我的两位剃度恩师,是跟随上广下钦老和...

持戒的功德

佛陀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时,国中的须达长者有七个儿...

弘一法师的言传身教

律己莫律人 有一次,弘一法师应邀讲戒律,他讲得标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