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说十二头陀经

刘宋 求那跋陀罗译
繁體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佛说十二头陀经

宋于阗国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给孤独园精舍,与八千比丘僧、菩萨万人,皆着衣、持钵游行乞食。食已,至阿兰若处,加趺而坐。

尔时,世尊怡然微笑。时,长老摩诃迦叶从座起整衣服,长跪合掌,而白佛言:「世尊!我从昔来,未曾见佛无缘而笑。愿见哀愍,告示我等。」

佛告迦叶:「见阿兰若处,十方诸佛皆赞叹,无量功德皆由此生。求声闻者得声闻乘,求缘觉者得缘觉乘,求大乘者速得无上正真之道,我今住此,是故喜耳!」

尔时,摩诃迦叶闻佛所说,欢欣踊跃叹未曾有,重白佛言:「世尊!此阿兰若处利益弘深,能令众生依此修学成三乘道。唯愿,世尊!开示我等阿兰若法。」

佛告迦叶:「谛听,善思念之!我当为汝略说其义。」

迦叶白佛言:「世尊!唯然受教。」

佛告迦叶:「阿兰若比丘,远离二着,形心清净,行头陀法。行此法者,有十二事:一者、在阿兰若处;二者、常行乞食;三者、次第乞食;四者、受一食法;五者、节量食;六者、中后不得饮浆;七者、着弊纳衣;八者、伹三衣;九者、冢间住;十者、树下止;十一者、露地坐;十二者、但坐不卧。

「一者、阿兰若比丘行头陀时,应作是念:『我今在此空闲之处,为无上道舍身命财,修三坚法,死当如[社-土+厌]死,不生顾恋。』若至病苦须人之时,当作是念:『我今一身为法出家,法为我伴,若勤行法者即是救护,是为阿兰若法。』行者本以居家多恼,舍父母妻子出家行道,而师徒、同学还生结着,心复多娆乱,是故受阿兰若法,令身远离愦閙住于空闲。远离者,离众閙声,若放牧处,最近三里,能远益善。若得身远离已,亦当令心远离五欲五盖。阿兰若比丘法当如是。

「二者、欲入聚落乞食之时,当制六根令不着色声香味触法,又不分别男女等相,得与不得其心平等,若好若恶不生增减。不得食时应作是念:『释迦如来舍转轮王位出家成道,入里乞食犹有不得,况我无福薄德之人,而有得耶?』是为乞食法行者。若受请食、若众僧食,起诸漏因缘。所以者何?受请食者若得食,便作是念:『我是福德好人故得。』若不得食则嫌恨请者:『彼无所别识,不应请者请,应请者不请。』或自鄙薄懊恼自责而生忧苦,是贪爱法则能遮道。僧食者,入众中当随众法,断事摈人,料理僧事,处分作使,心则散乱妨废行道。有如是等恼乱事故,应受常乞食法。

「三者、头陀比丘不着于色、不轻众生,等心怜愍不择贫富,故受常次第乞食法。

「四者、应作是念:『我今求一食尚多有所妨,何况小食、中食、后食?若不自损,则失半日之功,不能一心行道,为佛法故,为行道故,不为身命,如养马养猪。』是故断数数食,应受一食法。

「五者、得一食时,应作是念:『我今若见渴乏众生,以一分施之,我为施主、彼为受者。』施已,作是愿言:『令一切众生兴福救之莫堕悭贪。』持食至空静处,减一叚着净石上施诸禽兽,亦如上愿。若欲食时,当敷尼师坛净手,作是念言:『身中有八万户虫,虫得此食皆悉安隐。我今以食施此诸虫,后得道时当以法施。』汝是为不舍众生。若不见困乏者,但食三分之二,以自支身命。所以者何?行者若贪心极啖,令腹胀胸塞妨废行道。若留一分,则身轻安隐,易消无患,于身无损则行道无废,是故应受节量食法。

「六者、节量食后,过中饮浆则心生乐着,求种种浆果浆蜜浆等,求欲无厌,不能一心修习善法;如马不着勒,左右啖草不肯进路。若着辔勒,则啖草意断随人意去,是故受中后不饮浆法。

「七者、应入聚落中,拾故尘弃物浣之令净,作弊纳衣覆除寒露。有好衣因缘,则四方追求堕邪命中。若得人好衣,则生亲着;若不亲着檀越则恨。若僧中得衣,如上说僧中之过,有好衣是未得道者生贪着处。好衣因缘招致贼难,或至夺命。有如是等患故,应受弊纳衣。

「八者、应少欲知足,衣趣盖形,不多不少,白衣为好故畜种种衣,或有外道苦行裸形无耻。是故佛弟子应舍二边,处中道受,但三衣法。

「九者、若佛在世若灭度后,应修二法,所谓止观。无常空观,是佛法初门,能令厌离三界。冢间常有悲啼哭声,死尸狼籍眼见无常。又火烧鸟兽所食不久灭尽,因是尸观,一切法中易得无常想。又冢间住,若见死尸臭烂不净,易得九想观,是离欲初门。是故应受冢间住法。

「十者、行人已作不净无常等观,得道事办。若未得道者心则大厌,是故应舍至树下思惟求道。又如佛生时,成道、转法轮、般涅槃时皆在树下,行者随诸法常处树下,有如是等因缘故,应受树下坐法。

「十一者、在树下住,如半舍无异,荫覆凉乐又生爱着,我所住者好。彼树下如是等生漏故,至露地住,作是思惟:『树下有种种过:一者、雨漏湿冷;二者、鸟屎污身、毒虫所住。有如是等过,空地则无此患。』露地者着脱衣裳随意快乐,月光遍照令心明利,易入空定,是故应受露地坐法。

「十二者、身四威仪中坐为第一,食易消化气息调和,求道者大事未办,诸烦恼贼常伺其便,不宜安卧。若行若立心动难摄,亦不可久,是故应受常坐法。若欲睡时胁不着席,是为十二头陀之法。」

佛告比丘:「汝等念者系心一处无令散乱,禅定功德从是得生。一切凡夫以颠倒故,系有我人众生受命,随逐假名起诸妄见。从本以来五阴清净,空无我所,不生、不灭、不出、不在;非凡夫、非不凡夫、非圣人、非不圣人,离诸名数言语道绝;诸佛不能行、不能到。汝等今者宜各静缘谛观身相。」

时诸比丘闻佛所说,心生欢欣,即观此身,皮肤、血肉脓烂秽恶,筋骨脉髓肪膏脑膜,目泪洟唾肝胆脾肾,心肺痰癊、生熟二藏,小肠大肠、大小便利,发毛爪齿胞垢污等,三十六物九孔不净,从外至内从内至外,推求我相了不可得。精勤不已遂见色心念念生灭,如水流灯焰,生无所从来,灭无所至,现在不住。知此五阴从本以来空无所有,灭除诸相证如实智,成阿罗汉。诸菩萨等,思惟法已,得无生忍,满足十地。

佛告诸大众:「谁能于后像法之中,护持此经广宣流布,使求佛道者识其要妙?」

时天帝释与龙神八部,闻佛宣告从空而下,稽首佛足,而白佛言:「世尊!若像法之中有三乘人,在空闲处求佛道者,我等为作卫护,不令诸恶鬼神得娆乱之。」

文殊师利法王子白佛言:「世尊!我当承佛威神,于未来世护持此经使不断绝,有修学者为作开导。」

尔时,阿难前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云何奉持?」

佛告阿难:「此经名为『头陀苦行』,亦名『离着集诸善本』,汝当奉持。」

尔时,天龙八部、一切大众,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佛说十二头陀经


上篇:佛说十号经

下篇:得道梯橙锡杖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经集部目录

【推荐】下载手机APP客户端

可以更方便的学佛法...

【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

【注音版】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佛说施灯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

佛说十号经

佛说十号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明教大师...

佛说沙曷比丘功德经

佛说沙曷比丘功德经 西晋沙门法炬译 闻如是: 一时佛...

称赞大乘功德经

称赞大乘功德经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如是我闻:...

佛说放钵经

佛说放钵经 安公云元阙译人今附西晋录 佛在舍卫祇洹精...

大方广佛华严经(60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一 东晋天竺三藏佛驮跋陀罗译 世间...

【注音版】大方广佛华严经(81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

观自在菩萨如意轮咒课法

观自在菩萨如意轮咒课法并序 隋祖智者说摩诃止观。约...

佛说净饭王般涅槃经

佛说净饭王般涅槃经 宋居士沮渠京声译 如是我闻: 一...

【注音版】赞礼地藏菩萨忏愿仪

赞礼地藏菩萨忏愿仪...

般若心经指掌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此云智慧,即神悟玄奥,妙契...

月灯三昧经

月灯三昧经卷第一 高齐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 如是我闻...

【注音版】佛语法门经

佛语法门经...

【注音版】六字神咒经

六字神咒经...

【视频】《僧伽吒经》聆志居士读诵

《僧伽吒经》聆志居士读诵

【视频】八十八佛(演甫居士)

八十八佛(演甫居士)

【视频】《八十八佛忏悔文》楮訾

《八十八佛忏悔文》楮訾

念佛有两个重点

我们这次净土宗的修学,有三种忆念,就是你必须要去观...

忘恩的人很损自己的福报

福报来自一颗欢喜付出的心,也来自报恩的心。一个人懂...

真正的快乐不是在外面

佛经常常讲要少欲知足,知足常乐。欲望就是烦恼的表现...

化缘并非募捐那么简单

化缘一词,本极庄严,比如释迦世尊,是为一大事因缘而...

慧律法师《戒杀的重要》

大家一定要戒杀。真的,在座诸位,你一定要戒杀,所有...

在娑婆世界中,任何事情都不要贪恋

老和尚在客堂对大众开示:出家了生死,是要去一切的悭...

修行最怕就是还没有上路

我们现在有两个问题要注意: 第一个先检查自己的行蕴,...

顺生死流的十种心

刚才有个道友问我:如何能够保持着我们这个菩提心不退...

中国佛教的十大宗

佛法在印度古代时,小乘有各种部执,大乘虽亦分空、有...

别等老了糊涂了再念佛

问: 家中八十多岁的老人过去是医生,三年前头脑还很清...

免费吃素悄然流行 徐州首家免费餐厅开张

俗话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可是7月23日,徐州却开了...

【推荐】念佛用功最妙的方法

(1)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念佛的宗旨,是生真信(即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