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摩诃僧祇律卷第二十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摩诃僧祇律卷第二十

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共法显译

明单提九十二事法之九

佛住舍卫城,广说如上。尔时梨车摩诃男请僧施药。时六群比丘闻摩诃男请僧施药,当试恼之。明日早起着入聚落衣到其家,共相问讯:「我闻檀越请僧施药,为实尔不?」答言:「实尔。」「尊者!有所须耶?」答言:「须药。」「须何等药。」答言:「须尔所酥、尔所油、尔所蜜、尔所石蜜、尔所根药、叶药、花药、果药。」彼言:「即日未具,须办当与。」比丘言:「汝当备药,然后请僧。供一比丘药如给一大象,我今一人索药尚不能得,况复众多。汝但求名誉,无有实心。」彼言:「尊者!王家库藏尚无尔所药,况复我家?须办当与。」比丘言:「与以不与当任汝意。」言已便出去。檀越于后即办众药,自往白言:「先所索药今者已办,便可来取。」比丘闻已,并笑而言:「我前但试汝,实不须药。」彼曰:「何故相试?我家中所有,于佛比丘僧无有匮惜。」比丘言:「檀越瞋耶?」答言:「实瞋。」「若瞋者,我当悔过。」彼曰:「我不受悔过,自可向佛悔过。」比丘即向佛悔过。佛言:「何故?」即以上事具白世尊。佛言:「痴人!梨车摩诃男家所有爱重,于佛比丘无所匮惜。何故扰乱?从今日后听四月别请应受,除更请、长请。」佛告诸比丘:「依止舍卫城比丘皆悉令集,以十利故与诸比丘制戒,乃至已闻者当重闻。若比丘四月,别自恣请应受。若过受,波夜提。除更请、长请、自恣请。」

比丘者,如上说。四月者,或夏四月、或冬四月、或春四月。

别请者,私请。

过者,过四月。

除更请者,世尊说无罪。

除长请者,尽形寿请。

波夜提者,如上说。

若檀越语比丘言:「尊者!受我夏四月请。」比丘若受,不应过至八月十六日。受者,波夜提。若受冬请、春请亦如是。檀越请不必定,或四月、或一月、或半月,若期满已不得更受。若檀越言:「尊者常此间住者,我长施食。」若比丘离一宿行者,不得复食。若檀越言:「尊者何以故不来?」答言:「汝先言常住此者当施食,我已离宿,是故不来。」檀越言:「离不离,从今日但来。」如是受者,无罪。檀越言:「尊者受我请食,尽此仓穀。」比丘受之,应数数问典仓者。若言:「噉尽。」不得复食。若檀越言:「尊者何以不来?」答言:「我先受请尽此仓穀,穀今已尽,是故不来。」若言:「尊者!我非谓一仓,更有余仓,从今日但来。」如是受者无罪。请食酥苷蔗亦复如是。若檀越言:「尊者!受我请食,尽此牛乳。」比丘受之,应数数问[穀-禾+牛]乳者,若言:「[穀-禾+牛]休。」不得复受。若言:「何以不来?」答言:「我先受请尽此牛乳,乳今已尽,是故不来。」若言:「我非一牛,更有余牛,从今日但来。」如是受者无罪。若檀越言:「尊者受我请食,齐女夫住此。」比丘应受。若女夫去者不得复受。若言:「何故不来?」答言:「我先受请,齐女夫住;女夫今去,是故不来。」若言:「更受我请。」如是受者无罪。若言:「尊者受我前食。」不得索后食。若请后食,不得索前食;若请与非时浆,不得索药及余物;若请与涂足油,不得索非时浆;若请与药者,应从索药,若言:「尊者尽寿受我请衣食、卧具、医药。」尔时得随意索无罪。是故说。

佛住拘睒弥国,广说如上。尔时诸比丘语阐陀言:「长老当学!莫犯五众罪。」答言:「我今不随汝语,我若见余长老寂根多闻持法深解,我当从谘问。彼若有所说,我当受行。」诸比丘以是因缘,往白世尊,佛言:「呼此阐陀比丘来。」来已,佛具问上事:「汝实尔不?」答言:「实尔。」佛语阐陀:「此是恶事。汝常不闻我无量方便,称叹随顺、毁呰违逆,汝云何[怡-台+龙]悷自用?此非法、非律、非如佛教,不可以是长养善法。」佛告诸比丘:「依止拘睒弥国住者皆悉令集,以十利故为诸比丘制戒,乃至已闻者当重闻。若诸比丘教语:『当学,莫犯五众罪。』若作是言:『我今不随汝语,若见余长老寂根多闻持法深解,我当谘问。彼有所说我当受行。』作是语者,波夜提。比丘欲得法利者应学,亦应问余比丘。」

比丘者,如上说。

五众罪者,波罗夷、僧伽婆尸沙、波夜提、波罗提提舍尼、越毗尼罪。

莫犯者,教令学十二事。十二事者,所谓戒序、四波罗夷、十三僧伽婆尸沙、二不定、三十尼萨耆波夜提、九十二波夜提、四波罗提提舍尼、众学法、七灭诤法。

「随顺法当学莫犯。」作是语时,答言:「我不随汝语,若见余长老寂根多闻持法深解,当从谘问。彼有所说我当受行。」作是语者,波夜提。若言:「长老!五众罪中波罗夷、僧伽婆尸沙、波夜提、波罗提提舍尼、越毗尼罪,当学莫犯。」作是语时,答言:「不随汝语,若见余长老寂根多闻持法深解,当从谘问。彼有所说我当受行。」作是语者。波夜提。如是四众罪、三众罪、二众罪、一众罪。「四波罗夷应当学,莫犯。」作是语时。答言:「我不随汝语。若见余长老寂根多闻持法深解,当从谘问。彼有所说我当受行。」作是语者,波夜提。若作是语,长老六作舍法,所谓作折伏羯磨、不语羯磨、驱出羯磨、发喜羯磨、举羯磨、别住羯磨。「当学莫犯。」作是语时,答言:「我不随汝语,若见余长老寂根多闻持法深解,当从谘问。彼有所说我当受行。」作是语者,波夜提。若作是语:「长老此六舍法已作折伏羯磨,随顺行法折伏柔软,如是应舍,乃至别住羯磨亦复如是,当学莫犯。」作是语时。答言:「我不随汝语,若见余长老寂根多闻持法深解,当从谘问。彼有所说我当受行。」作是语者,波夜提。若言:「长老!当学贤善持戒受诵经法,当得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果。」作是教时,不得答言:「有常,当学。」应答言:「我为是故出家。」是故说。

佛住拘睒弥国,广说如上。尔时拘睒弥界有恶龙,名菴婆罗,能使亢旱不雨、苗稼不收,人民饥馑,如是种种灾患。时尊者善来比丘往降恶龙,如《善来比丘经》中广说。降伏恶龙已,乃至国土丰乐人民感德,知恩报恩。有五百大家为善来故,各立常施幢幡,施设床座请僧供养,别请善来比丘,其所造家则设种种美食。时有一家施食之后,因渴施酒,色味似水得而饮之,还向精舍。尔时世尊大会说法,酒势发盛,昏闷躃地,当世尊前舒脚而卧。佛知而故言:「是何比丘在如来前舒脚而卧?」比丘答言:「善来比丘饮酒过多是故醉卧。」佛问诸比丘:「此善来比丘先曾昼寝不?」「不也。世尊!」复问比丘:「善来未醉之时,颇曾佛前舒脚卧不?」「不也。世尊!」复问比丘:「多饮酒已,欲使不醉可得尔不?」「不也。世尊!」复问诸比丘:「设使善来比丘不饮酒时,闻说微妙不死之法,当欲失是善利,不听受不?」「不也。世尊!」佛语诸比丘:「是善来比丘本能降伏恶龙,今者能降虾蟆不?」答言:「不能。」佛言:「设使菴婆罗龙闻者,生其不乐。从今日后不听饮酒。」

复次佛住舍卫城,广说如上。尔时尊者那夷翅饮石蜜酒过多,来还精舍。尔时世尊大会说法,酒势发盛昏闷躃地,在世尊前舒脚而卧。佛知而故问:「是何比丘在如来前舒脚而卧?」答言:「世尊!是那夷翅比丘饮石蜜酒过多,是故醉卧。」佛问诸比丘:「那夷翅比丘先曾昼寝不?」「不也。世尊!」复问比丘:「那夷翅未醉之前颇曾舒脚佛前卧不?」「不也。世尊!」复问比丘:「若多饮酒已欲使不醉,可得尔不?」「不也。世尊!」复问比丘:「那夷翅不饮酒时,闻说如是微妙不死之法,当欲失是善利,不听受不?」「不也。世尊!」佛言:「从今日后不听饮石蜜酒。」佛告诸比丘:「依止舍卫城住者皆悉令集,以十利故为诸比丘制戒,乃至已闻者当重闻。若比丘饮石蜜酒,波夜提。」

比丘者,如上说。

酒者,十种:和、甜、成、动、酢、渍、黄、屑、淀、清。和者,饭屑、麴屑,水和着器中,如是不得草滴发滴入口,况复器饮,波夜提,是名和。甜者。和酿已讫始变生甜,乃至饮者,波夜提,是名甜。成者,气味成就,乃至饮者,波夜提,是名成。动者,酒势已坏乃至饮者,波夜提,是名动。酢者,酒味坏变成酢,乃至饮者,波夜提,是名酢。渍者,净浣白[叠*毛]渍着酒中,数数出晒,晒已复渍,远行旷野时渍[叠*毛]绞取,乃至饮者,波夜提,是名渍。黄者,澄黄未清乃至饮者,波夜提,是名黄。淀者,酒下浊淀乃至饮者,波夜提,是名淀。清者,上澄清如油色,如是不得草滴发滴入口,况复器饮,波夜提,是名清。

石蜜酒者,十种:和、甜、成、动、酢、渍、黄、屑、淀、清。和者,石蜜、[薜/米]水和着器中,如是不得草滴发滴入口,况复器饮,波夜提。余九事如上说。

波夜提者,如上说。

[麸-夫+黄]麦人醪、米饭醪、麦饭醪、木麦醪、麨醪。[麸-夫+黄]麦人醪者,[麸-夫+黄]麦人[薜/米]水于器中酿,如是不得草滴发滴入口,况复器饮,波夜提。米饭醪者,米饭[薜/米]水于器中酿,乃至饮者,波夜提。麦饮醪者,麦饭[薜/米]水于器中酿,乃至饮者,波夜提。木麦醪者,木麦饭[薜/米]水于器中酿,乃至饮者,波夜提。麨醪者,麨[薜/米]水于器中酿,如是不得草滴发滴入口,况复器饮,波夜提。食后饮水,无罪。

食麴,越毗尼罪。饭麴和饮者,波夜提。食石蜜饮水,无罪。食[薜/米],越毗尼罪。三种合饮者,波夜提。饮穀酒、石蜜酒,波夜提。饮葡萄酒,越毗尼罪。饮修楼、饮难提、噉糟,皆越毗尼罪。食墟逻果、迦比哆果、比逻婆果、拘陀罗果,此诸果食者令人醉食者,越毗尼罪。除十四种浆,菴婆罗浆乃至耶婆果浆,得澄清,一切听饮;若变酒色、酒味、酒香,一切不听饮。酢浆令人醉者亦不听饮,除苷蔗苦酒、葡萄苦酒,及酢浆。是故说。

佛住拘睒弥国,广说如上。尔时僧和合欲作羯磨,时尊者阐陀不来,遣使往唤,语阐陀比丘:「僧和合欲作羯磨,长老来。」而不肯来。诸比丘言:「阐陀佷戾,若唤来必不来。若语莫来脱有来理!」即遣使语:「长老莫来。」彼言:「住!住!汝等尽往,语我莫来。」即便来入僧中,比丘语令坐而不肯坐。诸比丘复语:「长老莫坐。」即言:「汝等尽坐,语我莫坐。」便坐。比丘复语:「长老汝可论是事。」答言:「我不语。」比丘复语:「长老莫语。」即言:「汝等尽语,语我莫语。」便语不止,妨废余人。诸比丘复语:「长老可小出。」而不肯出。比丘复语:「长老莫出。」即便出去。故僧不和合,各各起去不得作羯磨。诸比丘以是因缘往白世尊。佛言:「唤阐陀比丘来。」来已,佛具问上事:「汝实尔不?」答言:「实尔。」佛言:「此是恶事。阐陀!汝常不闻我无量方便,叹说随顺软语、毁呰佷戾,汝云何佷戾自用?此非法、非律、非如佛教,不可以此长养善法。」佛告诸比丘:「依止拘睒弥住者皆悉令集,以十利故与诸比丘制戒,乃至已闻者当重闻。若比丘轻他,波夜提。」

比丘者,如上说。

轻他者,有八事:语来而不来、莫来而来、坐而不坐、莫坐而坐、语而不语、莫语而语、去而不去、莫去而去,波夜提。

波夜提者,如上说。

若比丘僧集欲作折伏羯磨、不语、摈出、发喜、举、别住羯磨,一切尽应来。若轻他不来者,波夜提。若比丘作衣钵事,若病因缘不得来者,与欲无罪。若语莫来,轻他来者,波夜提。若僧中有事欲须见僧,白僧听来,无罪。若言:「长老坐。」轻他不坐者,波夜提。若坐处有疮痈,白僧听者,不坐无罪。若语莫坐,轻他坐者,波夜提。若老病羸弱久立闷极,白僧听者,坐无罪。若语令语,轻他不语者,波夜提。若才劣言轻人不敬用,设语羯磨不成就、僧不和合,白僧听者,不语无罪。若语莫语,轻他语者,波夜提。若作是念:「设不语者羯磨不成就、僧不和合,事须我语。」白僧听者,语无罪。若语令去,轻他不去者,波夜提。若作是念:「若我去者,此中羯磨不成就,事不断。」当白僧,听者,不去无罪。若语莫去,轻他去者,波夜提。若作是念:「若我不去者羯磨不成就,事不断。」当白僧,听者,去无罪。若僧中语:「来不来、莫来而来、坐而不坐、莫坐而坐、语而不语、莫语而语、去而不去、莫去而去。」一一得波夜提罪。若众多人中、师徒中,语来而不来,乃至去而不去,一一得越毗尼罪。若和上、阿阇梨语来而不来,乃至去而不去,一一得越毗尼罪。是故说。

佛住舍卫城,广说如上。尔时诸比丘诤讼,同住不和。时六群比丘屏处盗听,闻此语已向彼人说、闻彼语已向此人说,于是此彼更生诤讼,同止不和,云是法非法、是律非律,乃至是应羯磨、是不应羯磨。诸比丘以是因缘往白世尊,佛言:「唤是六群比丘来。」来已佛具问上事:「汝实尔不?」答言:「实尔。」佛语六群比丘:「此是恶事,非法、非律、非如佛教,不可以此长养善法。」佛告诸比丘:「依止舍卫城住者皆悉令集,以十利故为诸比丘制戒,乃至已闻者当重闻。若比丘,诸比丘诤讼时默然立,听彼有说者,我当忆持,作是因缘不异者,波夜提。」

比丘者,如上说。

诤讼者,是法非法、是毗尼非毗尼,乃至是应羯磨、是不应羯磨。

立听者,若隔壁、若隔篱、若户边、若隔幔、若隔石、若隔草立听,彼有说者我当忆持,作是因缘不异者,波夜提。

波夜提者,如上说。

若二比丘在堂里私语,若比丘欲入者,应弹指动脚作声,若前人默然者应还出;若前人故语不止者,入无罪。若一比丘先在堂内坐,二比丘私语从外入来,堂内比丘不得默然,应弹指动脚作声,若默然者堂内比丘应出。若比丘共余比丘斗诤结恨,作是骂詈:「我要当杀此恶人。」然后舍去。比丘闻已得语彼人:「长老!好自警备,我闻有恶声。」有诸客比丘来,若在讲堂、温室、禅坊中,若摩摩帝、若知事人往看客比丘,闻客比丘作是言:「长老!我等当盗某库藏、某塔物、某僧净厨、某比丘衣钵。」闻是语已默然应还,还已应众僧中唱言:「诸大德!某库藏、某塔物、某僧净厨、某比丘衣钵当警备,我闻恶声。」应使前人知。若比丘多有弟子,日暮窃来按行诸房,知如法不?若闻说世俗谈话,若说王、说贼,如是种种言说,不得便入呵责。待自来已,然后诲责曰:「汝等信心出家,食人信施,应坐禅、诵经。云何论说世俗非法之事?此非出家随顺善法。」若闻论经说义、问难答对,不得便入赞叹。待自来已,然后赞美:「汝等能共论经说义讲佛法事,如世尊说,比丘集时当行二法:一者贤圣默然,二者讲论法义。」若比丘入聚落行语而去,后比丘来不得默然,应謦欬动脚作声,若前人故语者,随进无罪。若比丘前去,后比丘行语而来,前比丘不得默然,应謦欬动脚作声。若比丘绕塔时、食后欲入林中坐禅时,亦复如是。是故说。

佛住舍卫城,广说如上。尔时比丘僧集欲与优波难陀共行弟子、依止弟子作举羯磨。时优波难陀闻与弟子作举羯磨即便起去。后比丘见坐处空,检校:「谁来?谁不来?是谁坐处?」比丘言:「是优波难陀坐处。」如是僧不和合,各各起去,不得作羯磨。诸比丘以是因缘往白世尊,佛言:「唤优波难陀来。」来已,佛具问上事:「汝实尔不?」答言:「实尔。」佛语优波难陀:「此是恶事,汝云何僧欲断事,默然起去不白比丘?此非法、非律、非如佛教,不可以是长养善法。」佛告诸比丘:「依止舍卫城住者皆悉令集,以十利故与诸比丘制戒,乃至已闻者当重闻。若比丘僧欲断事,默然起去不白比丘,波夜提。」

比丘者,如上说。

僧欲断事者,有二种:一者说法毗尼,二者作折伏羯磨乃至别住羯磨。

默然起去者,起离座去。

不白者,若白非时入聚落,不名为白;白往尼精舍教诫,不名为白;白离食处,不名为白。若僧集说法毗尼者,应白言:「离说法座去。」答言:「尔。」若僧集作折伏羯磨,乃至别住羯磨者,应白并与欲。比丘现前僧中不白去者,波夜提。

波夜提者,如上说。

若僧集欲作折伏乃至别住羯磨,比丘欲去者,应白并与欲,不白与欲者,波夜提。白而不与欲,越毗尼罪。不白不与欲,一波夜提、一越毗尼。白并与欲,无罪。若欲大小便,须臾还,不废僧事,无罪。若作是念:「设晚来。」者,应白并与欲。若说法、说毗尼者,应白去,不白去者,越毗尼罪。若比丘听众多比丘诵经,应白去,不白去者,越毗尼罪。若诵经者止诵作余语,去者无罪。若比丘听他比丘受经,应白去,不白去者,越毗尼罪。若比丘听他读经,应白去,不白去者,越毗尼罪。是故说。

佛住舍卫城,广说如上。尔时诸比丘阿练若处住,非时入聚落,为世人所嫌:「云何沙门释子阿练若处住,非时入聚落?何所欲求?」诸比丘以是因缘往白世尊,佛言:「唤是比丘来。」来已,佛具问上事:「汝实尔不?」答言:「实尔。」佛语比丘:「汝云何阿练若处住,非时入聚落?正应为世人所讥。从今日后不听阿练若处住,不白比丘非时入聚落。」

复次佛住舍卫城,广说如上。尔时有二比丘阿练若处住。时一比丘涂房为蛇所螫,语伴言:「长老!我为蛇所螫。」答言:「待我取僧伽梨,当往呼耆域医。」师取衣中间即便失音,彼取衣已白言:「长老!我非时入聚落。」时比丘不能言,如是至三白言:「长老!我非时入聚落。」犹故不言。彼作是念:「世尊制戒不听阿练若处不白比丘非时入聚落,是比丘而不报,我当任其行业,知复如何。」即便命终。诸比丘以是因缘往白世尊。佛言:「唤是比丘来。」来已,佛具问上事:「汝实尔不?」答言:「实尔。」佛语诸比丘:「彼若慈心称四大龙王名者,应不至死。何等四?持国龙王、伊罗国龙王、善子龙王、黑白龙王,我有慈。无足众生我有慈,两足众生我有慈,四足众生我有慈,多足众生我有慈。无足众生莫害我,两足众生莫害我,四足众生莫害我,多足众生莫害我。一切众生应得无漏一切贤圣,善心相视,莫兴恶意。设使比丘称是四大龙王名者,应不致死。从今日后听除急时。」佛告诸比丘:「依止舍卫城住者皆悉令集,以十利故与诸比丘制戒,乃至已闻者当重闻。若比丘阿练若处住非时入聚落,不白比丘,除余时,波夜提。」

比丘者,如上说。

阿练若处住者,若离城邑聚落五百弓,弓长五肘,于其中间无人住,是名阿练若处。

非时者,后食已竟,时虽早,犹是非时。

聚落者,垣牆障乃至乱居聚落。

白者,若言:「白离食家。」不名为白。若言:「白往尼精舍教诫。」不名为白。若言:「白离说法处。」不名为白。应白言:「长老!我非时入聚落。」前人言:「可尔。」

比丘者,界内现前,非徒众现前。

除余时者,若比丘种种疾病、为蛇所螫,为唤医故,世尊说无罪。

若二比丘在阿练若处住,若欲俱行,展转相白。若一人先行,后人复欲行者,应白余比丘。若无余比丘者,应作是念:「若道中、若门、若聚落、若尼精舍,见比丘当白。」白已然后非时入聚落。若比丘道路行,从聚落中过,聚落中路边有塔、若天祠,当顺道直过。若下道左旋、右旋去者,波夜提。若火起、若种种恶兽来逐人者,随意去无罪。若比丘远行道路,日暮欲入聚落宿,不得荷负囊幞而入。若村外有水应林中止息,先令二比丘净洗浴,着僧伽梨施纽展转相白,遣入聚落,求宿止处。若得宿处,应从坛越索随所安,还出聚落,语诸比丘:「已得宿处。」尔时诸比丘应净洗手足,欲饮非时浆者,即于此饮之。若入聚落,勿令人讥沙门夜食,衣囊幞器,分张持去。着僧伽梨安纽,捉杖持革屣展转相白,然后当入。已到宿处,复欲出取薪草水者,若从本道出者无罪。若更从余道行,应白,不白去者,波夜提。若欲求涂足油,非时浆、劝化明日食者,白已当去。不白去者,波夜提。若聚落中有僧伽蓝,道上有屋连接覆,去者无罪。余道去者应白,不白去者,波夜提。是故说。

 不满共贼伴,  掘地四月请,
 未学并饮酒,  轻他默然听,
 默起非时入。  第八跋渠竟。

佛住舍卫城,广说如上。尔时尊者优波难陀晨起,着入聚落衣到檀越家,语优婆夷言:「凡夫人若死命尽多堕恶道,汝当听我说法。」时优婆夷料理家业,众事怱务无暇听法,便嫌比丘言:「置令凡夫人,若死堕恶道,阿阇梨但自忧己,莫忧他人。」后食竟,令弟子荡钵,复入其家如前语曰:「优婆夷!凡夫人若死堕恶道,汝当听我说法。」时优婆夷饮食夫主儿子竟,后自食,不容得听,复嫌比丘言:「置令凡夫人若死堕恶道,阿阇梨但自忧己,莫忧他人。」诸比丘闻已,以是因缘往白世尊。佛言:「呼优波难陀来。」来已,佛具问上事:「汝实尔不?」答言:「实尔。」佛问比丘:「汝食后去作何等事?」答言:「多事。世尊!我欲作医疗治众病。」佛言:「汝云何同食处,食前食后不白比丘行至余家?从今日后不听同食处,食前食后不白比丘行至余家。」

◎复次佛住舍卫城,广说如上。尔时佛告阿难:「汝语诸比丘:『安居已讫,诸檀越施安居衣。』」阿难即语诸比丘,诸比丘言:「世尊制戒,不听同食处,食前食后不白比丘行至余家。我等与诸梵行人同食共住,敬难故不敢数白。」阿难以是因缘往白世尊。佛言:「从今日后听衣。」时佛告诸比丘:「依止舍卫城住者皆悉令集,以十利故与诸比丘制戒,乃至已闻者当重闻。若比丘同食处,食前食后不白比丘行至余家,除余时,波夜提。余时者,衣时是名余时。」

比丘者,如上说。

同食者,或米四升、作饭或麨八升、或麦饭斗二升、鱼肉若半钵若一钵,是名同食。

食前者,未食。

食后者,食已,日虽早故名食后。

行至余家者,刹利家、婆罗门家、毗舍家、首陀罗家。

白者,若白非时入聚落、若白往比丘尼精舍、若白离说法处,不名为白。应白言:「长老忆念!我某甲离同食行至余家。」答言:「尔。」

除余时者,世尊说无罪。余时者,衣时。衣时者,无迦絺那衣一月、有迦絺那衣五月。衣时中间舍五罪:别众食、处处食、离同食不白、畜长衣、离衣宿无罪。

波夜提者,如上说。

若比丘离同食欲余行者,应白去,不白去者,波夜提。若于他处食五正食、五杂正食,二波夜提。不白离同食处处食,若作施食法、若衣时者,二俱无罪。若比丘住处无食,若有人请食,即彼处名为同食。若于彼处欲余行者,应白去,不白去者,如上说。若比丘受聚落中请,即彼处名同食。日早欲余行,经过应白去;不白去者,如上说。若聚落中请僧食,有比丘过到其家,檀越言:「尊者!我今日饭僧尊者,亦受我请。」比丘受者,即名同食。日时尚早,比丘复欲余行,应当白去;不白去者,波夜提。余如上说。若檀越请僧食,比丘乞食过到其家,檀越言:「我今请僧食,尊者亦受我请。」若比丘受者,亦名同食。比丘寻自思惟:「檀越信施心重,我不能消,不如行乞趣得支命。」欲舍去者,应白去;不白去者,波夜提。余如上说。若二比丘各有食处,俱向聚落道中,议言:「我等今日先一家食,然后次第共余家食后食。」一比丘应白去;不白去者,波夜提。若至先食家得五正食、五杂正食,二波夜提。离同食处处食,若作施食法、若衣时,二俱无罪。第二人亦如是。若比丘乞食,家家得一升、二升,乃至一斛,取无罪。若一家或得四升米饭、或麨八升、或麦饭一升二升、若鱼肉半钵一钵,更不得余处求。是中何者犯?何者不犯?一切粥,除鱼肉粥。粥者取新出釜,画不成字。一切饼、一切麨、一切果,非别众食、非处处食、非满足食。是故说。

佛住舍卫城,广说如上。是中应说末利夫人因缘,如《中阿含》中说,乃至长老比丘次第入宫教诫。尔时尊者优陀夷次入教诫。时末利夫人着细涂施衣,金银珠玑庄校衣上在宫内坐。时优陀夷入宫,夫人见已,敬心卒起,金银珠玑重涂施衣滑坠地。夫人惭愧,即便蹲住,诸侍人以身障之。时优陀夷见已却行而出,还到精舍,语诸比丘言:「长老!波斯匿王覆藏宝器,我今已见。」诸比丘问言:「汝见何等?」答言:「见末利夫人。」诸比丘言:「长老!汝出家人若入聚落当作阿练若意,莫恋着色,见如不见、闻如不闻。」答言:「我实见,可言不见耶?」诸比丘以是因缘往白世尊,佛言:「从今日后不听比丘入王宫。」诸比丘不入宫故,诸夫人语末利夫人:「坐汝使诸比丘不复来入,我等不得闻法礼僧。」末利夫人言:「何故怨我?汝自求王。」诸夫人即白王言:「大王!诸比丘何故不复入宫教诫?」时波斯匿王闻此语已,往诣佛所,稽首礼足,却坐一面,白佛言:「世尊!诸比丘何故不复入宫教诫?」佛言:「大王!是中有过,如来见已不听复入。」波斯匿王白佛言:「是中有何过患?可得闻不?」佛告大王:「有十事过患,比丘不得入王宫。十事者,如中《阿含綖经》中说,比丘不得入王宫。」王白佛言:「世尊!佛见过患,制比丘不得入王宫。我本未生信时,自身右手犹尚不信,况复比丘佛已制戒。但当随顺。」佛告诸比丘:「依止舍卫城住者皆悉令集,以十利故为诸比丘制戒,乃至已闻者当重闻。若比丘入刹利灌顶王宫,王夫人宝未藏,入过门限者,波夜提。」

比丘者,如上说。

王者,刹利种、婆罗门种、优伽罗王种、舍伽耶王种、婆那王种如是等比,或是王非刹利,入者无罪。是王、是刹利、非灌顶,入无罪。是王、是刹利、是灌顶、无国土,入无罪。是王、是刹利、是灌顶、有国土,不得入。

入宫者,入内宫。

王夫人未藏宝者,王夫人未出宝。未藏者,王宝未出。至过门限者,波夜提。

波夜提者,如上说。

若王新作宫殿,信心欢喜,语比丘言:「尊者为我故愿先受用。」比丘应语:「世尊制戒不得入宫。」王复言:「尊者颇有方便得开通不?」应答言:「王夫人宝尽出,然后得入。」若已出者应入。比丘入已,王夫人宝物从后次第入,比丘不得舍出,尔时坐无罪。若比丘中间为大小行出,不得复入,入者,波夜提。若王常游观池林,于中作王行宫,王夫人宝物尽出,在中有七重门,若入一门、二、三,乃至六门无罪。第七门一脚入,越毗尼罪。两脚过门限者,波夜提。若王游观已,夫人宝物尽出,行宫已空、众人入者,比丘入无罪。若王信心爱敬手牵,比丘入无罪。是故说。

佛住舍卫城,广说如上。舍卫城内有作象牙师字法与,时有比丘到其家语:「檀越为我作针筒。」即便为作,不大不小、光色滑泽,持来还房。诸比丘见已问言:「长老!何处得是,不大不小、光色滑泽?」答言:「象牙师字法与,为我作之。」诸比丘闻已各各往索,牙师念曰:「诸比丘皆当须用。」又念:「众僧是良福田,我当请僧布施针筒。」即诣祇洹头面礼僧足已,白言:「我法与请僧欲施针筒。」诸比丘闻已,各各往取、或取一去、或取二三,乃至取十,象牙遂尽。檀越言:「牙已尽,今唯有骨,须者当作。」答言:「皆须。」骨尽复白:「骨亦尽,今唯有角,须者当作。」答言:「皆须。」索者众多无以供命。尔时尊者舍利弗,时至着入聚落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次至其家。时法与妇信心欢喜,持食出施,先识舍利弗,即头面礼足在前而立。舍利弗问言:「姊妹!家内何似,事业增不?」答言:「家内粗可,但事业不增。」问言:「何故?」答言:「尊者!我家夫主请诸比丘施与针筒。诸比丘或取一去、或取二三,乃至取十。牙尽取骨,骨尽取角,索者众多无以供命。尊者!我家仰是生活、衣食儿子、供官赋调。尊者是我敬重,作是言耳!以是故夫主在言不在、觉而言眠。」尔时尊者舍利弗为是女人随顺说法发欢喜已,来还精舍。以是因缘具白世尊,佛言:「呼诸比丘来。」来已,佛具问上事:「汝实尔不?」答言:「实尔。」佛言:「从今日后不听象牙、骨、角作针筒。」佛告诸比丘:「依止舍卫城住者皆悉令集,以十利故为诸比丘制戒,乃至已闻者当重闻。若比丘牙、骨、角作针筒,破已,波夜提。」

比丘者,如上说。

牙者,象牙、鱼牙、摩伽罗牙、猪牙,如是诸余牙等。

骨者,象骨、马骨、牛骨、驼骨、龙骨,如是诸余骨等。

角者,牛角、水牛角、犀角、鹿角、羊角,如是诸角等。

作者,若自作、若使人作,破已,波夜提悔过;不破悔过者,越毗尼罪。

波夜提者,如上说。

尔时世尊制戒不听牙、骨、角作针筒。时诸比丘便持金银、瑠璃、颇梨、玉宝作之,佛言:「不听金银宝等作针筒,应用铜铁、白鑞、铅锡、鍮石,白铜、竹木、钦婆罗[叠*毛]、旃鸟翮,乃至钵囊带。」是故说。

佛住舍卫城,广说如上。尔时斋日、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城内人民出城礼拜世尊。时波斯匿王子亦来礼拜,次第至难陀、优波难陀所,头面礼足已白言:「我欲观看,愿示我处。」答言:「甚善。」即将至阁上,语言:「童子!看是柱梁榱栋、栌枓枅衡、彫文刻镂、种种彩画。」次至难陀住处,见青色地敷高大床,施置重蹬敷拘执褥,两头施枕,见已,即问尊者:「是谁床褥?」答言:「我许。」王子言:「此大严丽,非比丘所宜。」即复问言:「若非我所宜,谁应畜者?」答言:「若王、王子所应服饰。」比丘言:「我非王子耶?若世尊不出家者,应作转轮圣王,君四天下,汝等一切是我人民。然世尊不乐是处,出家成佛作法轮王,我是法轮王子。设复服饰,过此犹尚是宜,况此麁物!」王子闻已,惭愧无言。诸比丘以是因缘,往白世尊,佛言:「呼难陀、优波难陀来。」来已,佛具问上事:「汝实尔不?」答言:「实尔。」佛言:「汝等云何严饰床褥,为世人所讥?从今日后不听过量作床。」

复次佛住舍卫城,广说如上。世尊制戒不听过量作床,诸比丘如量截已,即以断头还榰床脚。尔时斋日、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城内人民出礼拜世尊。波斯匿王子亦来礼拜,次至难陀、优波难陀所,语曰:「尊者!示我观看处。」乃至到难陀房中,见已即问:「何故截此床脚?」答言:「齐截已上,世尊所听。」王子言:「若世尊听齐截已上,而今还以榰床,与本何异?」诸比丘以是因缘往白世尊,佛言:「从今日后床脚应量,不听复榰。」佛告诸比丘:「依止舍卫城住者皆悉令集,以十利故为诸比丘制戒,乃至已闻者当重闻。若比丘作床脚,应量作,高修伽陀八指,除入梐。若过量作截已,波夜提。」

比丘者,如上说。

卧床、坐床各十四种,如上说,是中过量者犯。

作者,若自作、若使人作。

修伽陀者,如来、应供、正遍知。

八指者,佛八指。

过者,过量。

入梐者,齐孔已下。截已,波夜提悔过;不截悔者,越毗尼罪。

波夜提者,如上说。

若自作,终日坐上,一波夜提。若起已还坐,随坐,一一波夜提。他床而坐上者,越毗尼罪。榰脚床亦应量,当使坚牢,若客比丘来,次第付床褥,得过量床,应语知事者言:「借我锯来!」问:「作何等?」答言:「此床过量,欲截令如法。」若知事者言:「莫截!檀越见者或能不喜。」若不久住者,凿地埋脚齐量止。若久住者,应齐埋处木筒盛脚,勿使烂坏。若比丘入聚落,至檀越家坐,若床脚高者不得悬脚坐。若是知旧,应索承足机;若非知旧,应索塼木承足而坐,若福德舍中床高坐者无罪。是故说。

佛住舍卫城,广说如上。尔时斋日、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城内人民出礼觐世尊。波斯匿王子亦出礼拜,次至难陀、优波难陀所,语言:「比丘!示我观看处。」答言:「甚善!」即将至阁上,示言:「王子!看是柱梁榱栋、栌欂枅衡、彫文刻镂、种种彩画。」次至己房,见青色地敷好坐床,敷兜罗紵褥,两头安枕,以白[叠*毛]覆上。见已即问:「是谁所有?」答言:「我许。」王子言:「此大严丽,非尊者所宜。」答言:「若非我所宜,谁复应畜?」王子答言:「王、王子、大臣所应服饰。」复言:「我非王子耶?世尊若不出家,应作转轮圣王,王四天下,汝等一切是我人民。然世尊不乐是处,出家成佛作法轮王,我是法轮王子,服饰设复过此,犹尚是宜,况此麁物。」王子闻已,惭愧无言。诸比丘以是因缘往白世尊,佛言:「呼难陀、优波难陀来。」来已佛具问上事:「汝实尔不?」答言:「实尔。」佛言:「汝云何以兜罗绵紵褥,为世人所讥?从今日后不听兜罗绵紵褥。」佛告诸比丘:「依止舍卫城住者皆悉令集,以十利故为诸比丘制戒,乃至已闻者当重闻。若比丘,兜罗绵紵褥,若坐、若卧,挽出已,波夜提。」

比丘者,如上说。

兜罗者,阿伽兜罗、婆迦兜罗、鸠吒阇兜罗、角兜罗、草兜罗、迦尸兜罗、华兜罗,诸余兜罗等,是名兜罗。是中兜罗紵褥挽出已,波夜提悔过。挽出时抖擞令尽,若不尽者,以水沾手摩治令净,然后,波夜提。

波夜提者,如上说。

若自作终日坐,一波夜提。起已还坐,随坐,一一波夜提。他许坐者,越毗尼罪。若紵枕枕头榰足,越毗尼罪。若病枕头榰足,无罪。若以兜罗紵皮枕,得二越毗尼罪,皮及兜罗。若比丘入聚落,兜罗风吹着比丘衣,合衣坐者,越毗尼罪。应拂去而坐。若车载兜罗、若担若负,风吹着比丘衣,合衣坐者,越毗尼罪,应拂去而坐。若敷草兜罗,比丘不得坐;若比丘角兜罗田中行,着衣不得坐,应拂去;若草兜罗、华兜罗田中行,着衣不得坐,应拂去。若敷草华兜罗坐上,越毗尼罪。歛草华兜罗坐,越毗尼罪。作田中,亦越毗尼罪。若为律师法师敷师子座,散华着上,不得坐,拂去而坐无罪。是故说。

佛住舍卫城,广说如上。有五事饶益故,如来、应供、正遍知五日一行诸比丘房,见诸比丘床褥卧具,垢腻不净处处沾污,如曼陀罗着日中曝晒。佛问诸比丘:「是谁床褥卧具垢秽不净?」答言:「是诸比丘卧具不以物覆,是故污耳。」佛言:「从今日后听作尼师坛。」

复次佛听作尼师坛已,诸比丘合缕作。五事饶益故,如来、应供、正遍知五日一行诸房舍,见合缕[叠*毛]垢腻不净处处沾污,如曼陀罗着日中曝晒。佛知而故问:「是谁合缕作尼师坛垢腻不净?」答言:「世尊听作尼师坛,诸比丘合缕作。」佛告诸比丘:「汝等云何合缕作尼师坛?从今日后当应量作,长二修伽陀搩手、广一搩手半。」

复次佛住舍卫城,广说如上。尔时众多比丘在讲堂上论议,作是言:「长老!世尊制尼师坛大小,若敷坐处,两膝则无。若敷两膝,坐处复无。」诸比丘以是因缘往白世尊,佛问比丘:「僧中上座是谁?」答言:「舍利弗。」佛语舍利弗:「众多梵行人作是论,汝云何默然而听?今当罚汝在日中立。」舍利弗受罚,即立日中。时诸比丘各前悔过,白言:「世尊!尊者舍利弗身体软弱,愿恕其愆,勿令不乐。」佛语诸比丘:「非为不乐,彼身风冷病,得日乃适然。日月星宿在虚空中尚可回转,舍利弗以受如来罚心不可回转。」诸比丘白佛言:「世尊!云何尊者舍利弗心不可回转?」佛言:「不但今日心不可回转,过去世时以曾如是,如《蛇本生经》中广说。尔时蛇者即舍利弗是,彼时心坚不可回转。」

复次佛住舍卫城,广说如上。五事饶益故,如来、应供、正遍知五日一行诸比丘房,见僧褥卧具中央鲜好,两边垢污。佛知而故问:「比丘是何等卧具?中央鲜好两边垢污。」答言:「世尊制尼师坛小,不得尽覆故,齐覆处净、不覆处污。」佛言:「从今日后听两重作,不得辄尔厌课,持小故[叠*毛]覆,当两重作。若用钦婆罗一重作,劫具二重作。」

复次佛住舍卫城,广说如上。尔时尊者阿那律持尼师坛着肩上,礼世尊足,佛知而故问:「汝肩上是何等?」答言:「小尼师坛。世尊!是尼师坛太小,唯愿更益。」佛言:「更益几许乃足?」答言:「一搩手。」佛言:「听益一搩手。」佛告诸比丘:「依止舍卫城住者皆悉令集,以十利故与诸比丘制戒,乃至已闻者当重闻。若比丘作尼师坛,应量作,长二修伽陀搩手、广一搩手半,更益一搩手。若过作,截已,波夜提。」

比丘者,如上说。

作者,若自作、若使人作。

尼师坛者,世尊所听。

应量者,长二修伽陀搩手、广一搩手半。长者,纵。广者,横。

修伽陀者,如来、应供、正遍知。

搩手者,如来搩手长二尺四寸。

益一搩手者,二重、三重,对头却刺。若过量者,截已,波夜提悔过;不截而悔,越毗尼罪。

波夜提者,如上说。

长应量、广过量,若自作、若使人作,作成,波夜提。受用,越毗尼罪。广应量、长过量;中央应量、边过量;边应量、中央过量,若自作、若使人作,作成,波夜提。受用,越毗尼罪。[叠*毛]量、缩量、水洒量,欲令乾已长大,若作成,波夜提。受用,越毗尼罪。作时当应量作,不得过量。尼师坛是随坐衣,不得作三衣、不得净施,及取薪草盛巨磨,唯得敷坐。若道路行,得长[叠*毛]着衣囊上、肩上担。是故说。

佛住舍卫城,广说如上。世尊五事饶益故,五日一行诸比丘房,见脓血疮痂着衣在日中晒。佛知而故问:「是何等衣不净若此?」答言:「世尊!诸比丘病疥疮是故污衣。」佛言:「从今日后听作覆疮衣。」

复次佛住舍卫城,广说如上。尔时世尊听作覆疮衣已,诸比丘不截缕合缕作,世尊以五事饶益故,五日一行诸比丘房,见合缕作覆疮衣脓血垢污日中晒。佛知而故问:「是何等衣合缕作不净若此?」答言:「世尊听作覆疮衣,诸比丘合缕作脓血垢污。」佛语诸比丘:「汝云何合缕作覆疮衣?从今日后应量作覆疮衣。」佛告诸比丘:「依止舍卫城住者皆悉令集,以十利故与诸比丘制戒,乃至已闻者当重闻。若比丘作覆疮衣,应量作,长四修伽陀搩手、广两搩手半。若过作,截已,波夜提。」

比丘者,如上说。

覆疮衣者,世尊所听。应量、长广、修伽陀、搩手者,如上说。若过量者,截已,波夜提悔过;不截而悔,越毗尼罪。

波夜提者,如上说。

长应量、广过量,广应量、长过量,中央应量、边过量,边应量、中央过量,若自作、若使人作,作成,波夜提。受用者,越毗尼罪。屈量、缩量、水洒量,欲令乾已长大,作成,波夜提。受用,越毗尼罪。当作应量是覆疮衣,随身衣,不得作三衣、不得净施、不得取薪草盛巨磨。欲入聚落时,当先着,然后着僧伽梨施纽,出聚落已脱僧伽梨,抖擞襞[叠*毛]举着常处。覆疮衣,勿令燥脱剥疮血出,当合着入水。不得入僧常所浴处,当在屏处,浸渍令液,然后脱之浣濯令净。浴已得持拭身,后日用时亦复如是,乃至疮差。差已,得作三衣及净施除用。是故说。

佛住舍卫城,广说如上。如三十事中《毗舍佉鹿母》广说。乃至十二由延内,布施比丘雨浴衣。复次佛住舍卫城,广说如上。尔时世尊听比丘作雨浴衣,时诸比丘不截缕合缕作。世尊以五事利故,五日一行诸比丘房,见合缕[叠*毛]垢污不净日中晒。佛知而故问:「是何等衣合缕作不净如此?」答言:「世尊!如来听作雨浴衣,诸比丘合缕作垢污不净。」佛语诸比丘:「汝等云何合缕作雨浴衣?从今日后应量作,长六修伽陀搩手、广二搩手半。」佛告诸比丘:「依止舍卫城住者皆悉令集,以十利故为诸比丘制戒,乃至已闻者当重闻。若比丘作雨浴衣,应量作,长六修伽陀搩手、广二搩手半。若过量,截已,波夜提。」

比丘者,如上说。

雨浴衣者,世尊所听。

应量者,长六修伽陀搩手、广二搩手半。长广、修伽陀、搩手者,如上说。若过量者,截已,波夜提悔过;不截悔者,越毗尼罪。

波夜提者,如上说。

长应量、广过量,广应量、长过量,中应量、边过量,边应量、中过量,若自作、若使人作,作成,波夜提。受用,越毗尼罪。屈量、缩量、水洒量,欲令乾已长大,若自作、若使人作,作成,波夜提。受用,越毗尼罪。

比丘五法成就,僧应拜作分雨浴衣。何等五?不随爱、不随瞋、不随怖、不随痴、知得不得。羯磨者应作是说:「大德僧听!某甲比丘五法成就,若僧时到僧拜某甲比丘分雨浴衣,白如是。」「大德僧听!某甲比丘五法成就,僧今拜某甲比丘分雨浴衣。诸大德忍某甲比丘分雨浴衣,忍者僧默然,若不忍者便说。」「僧已忍拜某甲比丘分雨浴衣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作羯磨已,应众僧中唱言:「诸大德,是中分物参差不同,相降四指八指,理不得计。」若不唱者,得越毗尼罪。从四月一日得雨浴衣,从上座次第付得已,不听裸浴。又不得着雨浴衣,应着余故衣。若在屏处、若深水裸浴,无罪。不得着雨浴衣作、众僧治堂舍作,及白灰作、泥作、覆屋作、通水沟抒井作,当着余故衣。是雨浴衣不得作三衣、不得净施,不得余用、持取薪草及盛巨磨,不得着入池水汪水中浴。大雨时得着,小小雨不得着。若大雨卒止垢腻未净,得着入池水、汪水中浴。若比丘病服药吐下、刺头出血,及露地食时,得持作幔障。此雨浴衣四月半受用,至八月十五日,应僧中唱言:「诸大德!今日僧舍雨浴衣。」如是三唱。舍已得受持作三衣、若净施、得作余用。是故说。

佛住王舍城,广说如上。尔时诸比丘着留缕衣,诸外道亦着留缕衣。时优婆塞欲礼比丘,误礼外道,闻咒愿异知非比丘,即便惭愧。时外道弟子欲礼外道,误礼比丘,如是参错。诸比丘以是因缘往白世尊,佛言:「从今已后,比丘衣应截缕作净、染作净。」外道欲与比丘作异故,留朱罗赤石染衣,捉三奇杖持军持。复次佛住舍卫城,旷野比丘得拘舍耶衣,欲染煮染汁,如上三种染衣色中说。

复次佛住舍卫城毗舍离,比丘得钦婆罗,亦如上说。复次佛住舍卫城时,尊者孙陀罗难陀,是佛姨母子,有三十相。食后从舍卫城出,阿难随后,亦如上三色衣中说。复次佛住舍卫城,尔时尊者阿罗军荼,效佛衣量作衣,着入舍卫城。是比丘身短,衣长曳地而行,为世人所讥:「沙门释子曳衣而行。」又人呵言:「汝不知耶?瞿昙沙门衣非己父母作,败复更得,是故如是。」诸比丘以是因缘往白世尊,佛言:「呼阿罗军荼来。」来已佛具问上事:「汝实尔不?」答言:「实尔。」佛言:「从今日后,当随自身量作衣。」佛告诸比丘:「依止舍卫城住者皆悉令集,以十利故与诸比丘制戒,乃至已闻者当重闻。若比丘效如来衣量作衣,若过量,截已,波夜提。如来衣量长九修伽陀搩手、广六搩手,是名如来衣量。」

比丘者,如上说。

如来衣量者,长九修伽陀搩手、广六修伽陀搩手。长者,纵。广者,横。

修伽陀者,如来、应供、正遍知。

搩手者,如来搩手长二尺四寸。若过者。截已,波夜提悔过;不截悔者,越毗尼罪。

波夜提者,如上说。

长应量、广过量,若自作、若使人作,作成,波夜提。受用,越毗尼罪。广应量、长过量,中应量、边过量,边应量、中过量,若屈量、缩量、水洒量,欲令乾已长大,若自作、若使人作,作成已,波夜提。受用,越毗尼罪。作时当减量,不得过量。当随自身量。

僧伽梨有三种:上、中、下。上者,长五肘、广三肘。中者,长五肘一不舒手、广三肘一不舒手。下者,长四肘半、广三肘一不舒手。着衣时,缘相降二指作。郁多罗僧有三种:上、中、下。上者长五肘,广三肘。中者,长五肘一不舒手、广三肘一不舒手。下者,长四肘半、广三肘一不舒手。作安陀会亦有三种:上、中、下。上者,长五肘、广三肘。中者,长五肘一不舒手、广三肘一不舒手。下者,长四肘半、广三肘一不舒手。下至覆三曼陀罗作泥洹僧。是故说。

摩诃僧祇律卷第二十

 

上篇:摩诃僧祇律

下篇:摩诃僧祇律大比丘戒本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律部目录

【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印光大师校印本)...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

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

萨婆多毗尼毗婆沙

(以下仅限出家具戒者观看) 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第一 失...

弥沙塞羯磨本

(以下仅限出家具戒者观看) 弥沙塞羯磨本 大开业寺沙门...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

(以下仅限出家具戒者观看)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

佛说目连所问经

(以下仅限出家具戒者观看) 佛说目连所问经 西天译经三...

佛说伏淫经

佛说伏淫经 西晋沙门法炬译 闻如是: 一时,婆加婆在...

深密解脱经

深密解脱经序 沙门都释昙宁造 夫至迹虚微、理包言像之...

【注音版】大方等陀罗尼经护戒分

大方等陀罗尼经护戒分...

护命放生轨仪法

护命放生轨仪法 唐三藏法师义净撰 夫以怀生者。皆爱其...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径中径又径

径中径又径卷一 起信法 醒迷门 浮生若梦。一切皆空。...

【注音版】实相般若波罗蜜经

实相般若波罗蜜经...

法界次第初门

法界次第初门总序 天台山修禅寺。沙门释智顗。辄依经...

大乘顶王经

大乘顶王经 梁优禅尼国王子月婆首那译 归命大智海圆满...

【佛学漫画】达摩大师

禅自拈花来,达摩苇上飘...

怎样才能既快乐又成功

有些人学佛法以后就有一个疑问,就说:哎呀,我也觉得...

施石生天

有一位长者,想发心兴建一座佛寺,供佛安僧。他把建寺...

保护生命不杀生

从小父母就教导我要爱护花草、爱护小动物,用父母的语...

大安法师:念佛人临终时冤亲债主会不会来障碍

问: 一些讲法者在讲法的时候,特别强调怨亲债主的问...

拍摄荤腥菜谱会涉及到间接杀生吗

问: 法师您好!弟子修行净土法门并且吃长素。一个朋...

当我说我是佛教徒时

当我说我是佛教徒时 并不是在宣称:我比你更有智慧 而...

一切物质现象,都与心性有密切相关

1988年,霍金教授推出惊世之著《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

十念法费时短,而所得功德却无尽大

【原文】 净土之说,有理有迹。论其理,则见于日用之间...

给予不是放弃和牺牲

什么是给予?对佛学深有造诣的西方分析心理学大家弗洛...

你这样去想,心惊胆战啊

用功的人,你晚上做梦是不是还知道用功,梦中有七八分...

找到你生命的根本

我们强调修行的法门很重要,你是拜佛,你是持什么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