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第十一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第十一

尊者众贤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辩差别品第三之七

缘与因义差别云何。有说。因缘遍不遍异。初四二缘摄六因故。二三二缘非因摄故。六因四缘体。虽无别而义有异。且等无间及所缘缘。既非因摄。故知余二义亦有殊。缘义等故。与因皆别故。有总辩因缘异。言因谓能生。缘能长养。犹如生养二母差别。又缘摄助因方能生。生已相续。缘力长养故。或有说。因唯有一缘乃众多。犹如种子粪土等异。又因不共。共者是缘。如眼如色。又作自事名因。若作他事名缘。如种粪等。又能引起名因。能任持者名缘。如花如带。又近名因。远者名缘。如珠如日。又因能生。缘者能办。如酪出生酥人鑽器能办。又正有义名因。能助显发名缘。如字界字缘。于义有差别。如斯等类差别众多。是故因缘别立名想。此总意显因亲缘疎。故因缘中亲疎数广。已随理教略辩诸缘。如是诸缘显法生灭以为作用。应说何缘于何位法而兴作用。颂曰。

 二因于正灭  三因于正生
 余二缘相违  而兴于作用

论曰。前说五因为因缘性。二因作用于正灭时。正灭时言显法现在。灭现前故名正灭时。俱有相应二因。于法灭现前位而作功能。此位二因作功能者。谓俱生品。随阙一时作用。皆无不能取境于现在位。如是二因虽俱一时取果与果。而今但约与果功能。所言三因于正生者。谓未来法于正生位生现前故。名正生时。同类遍行异熟三种法。正生位而作功能。故有说言。等流异熟二果因力牵引令生同类遍行。容有无间等流果起可言彼果于正生时因兴作用。异熟因果必隔远时。其因久灭果方正起。如何作用在果生时。非过去时可有作用。此言作用意显功能。二相别中已曾思择。其因虽灭经无量时。而有功能令自果起。由不共故。自果生时作用虽无。而于自果与功能上立作用名。唯取果功能乃名真作用余名作用皆是假说。已说因缘二时作用。二缘作用与此相违。等无间缘于法生位而兴作用。以彼生时前心心所引开避故。若所缘缘能缘灭位而兴作用。以心心所要现在时方取境故。其增上缘法生灭位皆无障住。故彼作用一切无遮。今应思择。俱有相应及所缘缘。若法生已方兴作用。何须立此二因一缘。若执因缘要有作用。方许立为因缘性者。则未来世应无因缘。然宗所许不应为难。若尔云何说有作用。若离如是二因一缘。正灭位中所引诸法。应无作用取境功能。若作用无亦名缘者。诸阿罗汉最后心等。亦应可立等无间缘。此责非理。前已辩故。说所缘缘非要由有作用方立。何相关涉。而将例彼等无间缘。彼缘要由开避牵引。故唯现在正可安立。于未来世定无彼缘。于现在时曾有作用。故虽过去亦可安立。其所缘缘非唯现在。但有体性皆可成缘。不必要由作用而立。唯于少分少分成缘。得作用名非于一切。云何知有体方得成缘。所缘体若无觉不生故。若所缘缘要有作用后法无为。应有前果。或此作用非据亲生诸果而立。但据诸法起用所凭说为作用。故后无为无前果失。应言何法由几缘生。颂曰。

 心心所由四  二定但由三
 余由二缘生  非天次第故

论曰。此中由言为显故义。谓心心所。四缘故生。其所缘缘。除生心等无别有用。谓六识身及相应法。随其所应以色等五及一切法为所缘缘。心等因缘具五因性。前生自类开避引发。是谓心等。等无间缘此增上缘。即一切法。各除自性随其所应。岂不一缘二因作用。非于彼法生时即有。如何心等四缘故生。如何因缘具五因性。虽法灭位作用方成。而法生时非无功力。离此彼法必不生故。以心心所必仗所缘及託二因方得生故。若法与彼法为所缘。或因无暂时非本论说故。二无心定三缘故生。除所缘缘。非能缘故。此因缘者但有二因。一俱有因。谓二定上生等诸相。二同类因谓前已生自地善法。等无间缘。谓入定心及相应法。增上缘者。谓如前说。岂不无想亦三缘生。是心心所等无间故。亦应说为心等无间。但非心等加行引生故。于此中废而不说。或此无想但声所显。非如二定相对立故。二定何缘。是心等无间而不说。是心等无间缘。由心等力所引生故。如心心所生必系属前心灭故。非如色法可与余心俱时转故。非如得等可有杂乱俱现前故。非如生等。是余伴故。然心方便加行引生故。可说为心等无间与心等起。定相违害故。非心等等无间缘。又为此缘理相违故。谓修行者厌恶现行心心所法入无心定。若无心定复为此缘引心心所。则修行者应于此定无乐起心。为离现行心心所法入无心定。此复引生心心所法。不应正理。故非心等等无间缘。二定刹那前望于后。何缘不立等无间缘。诸念皆由心等引故。非由前念引后令起。若前能引后最后应无果。亦不可说此引出心。已说违心非心缘故。又出定心入心果故。入心无间出心未生。如何说彼为等无间。无等无间缘于中为隔故无间等无间二义有差别前心等力引后法生。后法名为前等无间。刹那无隔立无间名。是故二言其义各别故作是说。若法与心为等无间。彼法亦是心无间耶。应作四句。第一句者。谓无心定出心心所。及第二等诸定刹那。第二句者。谓初所起诸定刹那。及有心位诸心心所生住异灭。第三句者。谓初所起诸定刹那。及有心位心心所法。第四句者。谓第二等诸定刹那。及无心定出心心所生住异灭。若法与心为等无间。与无心定为无间耶。应作四句。谓前第三第四句为今第一第二句。即前第一第二句为今第三第四句。余不相应及诸色法。皆因增上二缘所生。复云何知世间诸法。唯如上说因缘所生。非自在天我胜性等一因所起。由次第故。谓诸世间若自在等一因生者。则应一切俱时而生非次第起。因现有故。何法为障令不俱生。现见诸法次第而起。故知非但一因所生。若执世间随自在欲前后差别故非顿起。是则应许非一因生。亦许欲为法生因故。此欲前后生灭差别理亦不成。因无异故。非因无异果有差别。要待异因果方别故。或差别故。应许顿生。所因前后无差别故。是则诸法亦应顿生。谁能为障令不顿起。若自在欲更待余因。前后次第差别生者。应所因法复待余因。则所待因应无边际。因无边故无始义成。不越释门因缘正理。徒异名说自在为因。又无用故。不应妄执世间诸法自在为因。非自在天作大功力。生世间法少有所用。故不应谓自在为因。若为发生自欢喜者。但应发喜何用生余。若喜离余方便不发。是则彼喜余方便生。自在于斯应非自在。于喜既尔余亦应然。差别因缘不可得故。或余方便应余方便生。何用计从自在天所起。若余方便离余方便生喜。亦应非余方便所起。或生苦具逼害有情。为发自喜。咄哉何用事斯暴恶自在天为。又信世间唯从自在一因所起。则拨世间现见罪福诸士用果。若言自在待余罪福助发功能方成因者。但是朋敬自在天言。离所余因缘不见别用故。时地水等种种因缘。于芽等生现有功力。芽等随彼成有无故。于芽等生除彼功力不见别用。故不应计世间法起自在为因。自在既然。我胜性等亦应准此如应思择。故无有法唯一因生。但从如前所说种种因缘所起。其理极成。既言色法因及增上二缘所生。大种所造总名为色。于中云何大种所造。自他相望互为因缘。颂曰。

 大为大二因  为所造五种
 造为造三种  为大唯一因

论曰。初言大为大二因者。是诸大种更互相望。但为俱有同类因义。俱起前生为因别故。谓随阙一余不生故。更互相望有俱有因。性类虽别而同一事。更相顺故。有同类因。大于所造能为五因。何等为五。谓生依立持养别故。虽同时生而随转故。如互起影灯焰发明。大于所造得成因义。如是五因但是能作因之差别。大望所造为余五因。理不成故。非一果故。非俱有因非相应因。不相应故。非染污故。非遍行因非异熟因。无记性故。非同类故。非同类因。问答决择如顺正理。又本论中亦有文证。大望造色无五种因。如说。有色处非无记为因。亦非无记谓善色处。若尔应与经论相违。如契经言。因四大种施设色蕴。本论亦言。四大所造因增上等。俱不相违。据生因等五因说故。大与所造为生因者。从彼起故。如母生子为依因者。随彼转故。如臣依王为立因者。能任持故。如地持物为持因者。由彼力持令不断故。如食持命为养因者。能增长故。譬如树根水所润沃。如是则显大与所造为起变持住长因性。或生因者。一切大种生所造色。非离诸大种有造色生故。造色生已。同类相续不断位中。火为依因。能令乾燥不烂坏故。水为立因。能为浸润令不散故。地为持因。能任持彼令不坠故。风为养因。能引发彼令增长故。如是大种虽与所造无俱有等五种因义。而有生等五种别因。故与经论无相违失。诸所造色自互相望。但有三因。所谓俱有同类异熟。据所造类容有三因非一切。有俱有因者。谓随心转。身语二业七支相望展转为因。同类因者。一切前生于后同类。异熟因者。谓诸不善及善有漏身语二业。能招异熟眼等色等。所造于大但为一因。谓异熟因。身语二业能招异熟四大种。故已辩诸法尔所缘生。当随宗委辩等无间缘义。前虽总说诸心心所已生。除最后为等无间缘。未决定说何心无间有几心生。复从几心有何心起。今当定说心有多种。如何依彼可定说耶。且略说心有十二种。云何十二。颂曰。

 欲界有四心  善恶覆无覆
 色无色除恶  无漏有二心

论曰。且于欲界有四种心。谓善不善有覆无记无覆无记。色无色界各有三心。谓除不善余如上说。如是十种说有漏心。若无漏心唯有二种。谓学无学合成十二。此十二心互相生者。颂曰。

 欲界善生九  此复从八生
 染从十生四  余从五生七
 色善生十一  此复从九生
 有覆从八生  此复生于六
 无覆从三生  此复能生六
 无色善生九  此复从六生
 有复生从七  无覆如色辩
 学从四生五  余从五生四

论曰。欲界善心无间生九。谓自界四色界二心。于入定时及续生位。如其次第生善染心。生何善心。复何地摄。此于初位生加行心。若于后时生离欲得。随顺住故无容起彼。生得善心生在此间。不能令彼起现前故。有说。彼心未至地摄。有言。亦摄在初静虑。有说。亦在静虑中间。尊者瞿沙作如是说。乃至亦在第二静虑。如超定时隔地而起。有作是说。非等引心。无力能牵隔地心起。是故彼说理定不然。及无色一于续生位欲善无间生彼染心。并学无学随顺住故。欲善无间必定不生。色无色缠无覆无记。彼皆系属自界心故。亦定不生无色界善。以彼于此四远远故。一所依远。二行相远。三所缘远。四对治远。即此复从八无间起。谓自界四色界二心。于出定时从彼善起。被初静虑染定恼时。从彼染心生于欲善。求依下善为防退故。及学无学谓出观时。染谓不善有覆无记。二各从十无间而生。谓自界四色无色六。于续生位上界六心。皆可命终生欲二染。必无无漏生染污心。故此非从学无学起。即此无间能生四心。谓自界四余无生理。必无下地染心无间能生上地及无漏心。余谓欲缠无覆无记此心从五无间而生。谓自界四及色界善。欲界化心从彼生故。即此无间能生七心。谓自界四及色界二。善与染污。于入定时欲界化心还生彼善。于续生位欲界无覆生彼染心。并无色一。于续生位此无覆心能生彼染。如是已辩欲界四心无间从生能生决定。色界善心无间生十一。谓除无色无覆无记心异熟生心属自界故。即此复从九无间起。谓除欲界二染污心。及除无色无覆无记。有覆从八无间而生。除欲二染及学无学。即此无间能生六心。谓自界三欲善不善有覆无记。无覆从三无间而起。谓唯自界余无生理。即此无间能生六心。谓自界三欲无色染。已辩色界三心相生。无色界善无间生九。谓除欲善欲色无覆。即此从六无间而生。谓自界三及色界善。并学无学有覆无间能生七心。谓自界三及色界善欲色界染。即此亦从七无间起。谓除欲色染及学无学心无覆。如色说从三无间生。谓自界三余皆非理。即此无间能生六心。谓自界三及欲色染。已辩无色三心相生。学心从四无间而生。谓即学心及三界善。即此无间能生五心。谓前四心及无学一。非三界染。互相违故。非诸无覆。不明利故。余谓无学从五无间生。谓三界善及学无学二。即此无间能生四心。谓三界善及无学一。不生学心彼非果故。非染无覆如前说故。说十二心互相生已。云何分此为二十心。颂曰。

 十二为二十  谓三界善心
 分加行生得  欲无覆分四
 异熟威仪路  工巧处通果
 色界除工巧  余数如前说

论曰。三界善心各分二种。谓加行得生得别故。欲界无覆分为四心。一异熟生。二威仪路。三工巧处。四通果心。色无覆心分为三种。除工巧处。上界都无造作种种工巧事故。无色界无行等事故。无威仪路。无摄受支三摩地故。亦无通果。依如是理欲界有八。色界有六。无色有四。学无学心合为二十。如是二十互相生者。且说欲界八种心中加行善心无间生十。谓自界七除通果心。自类静定无间生故。及色界一加行善心并学无学。即此复从八无间起。谓自界四二善二染。及色界二加行有覆。并学无学生得善心无间生九。谓自界七除通果心。及色无色有覆无记。即此复从十一心起。谓自界七除通果心。及色界二加行有覆。并学无学二染污心无间生七。谓自界七除通果心。即此复从十四心起。谓自界七除通果心。及色界四除加行善与通果心。并无色三除加行善。异熟威仪无间生八。谓自界六除加行善与通果心。及色无色有覆无记。即此复从七无间起。谓自界七除通果心。工巧处心无间生六。谓自界六除加行善与通果心。果此复从七无间起。除通果心。从通果心无间生二。谓自界一即通果心。及色界一即加行善。即此亦从二无间起。谓即前说自色二心。说欲界心互相生已。次说色界六种心中从加行善心无间生十二。谓自界六及欲界三。加行生得与通果心。并无色一加行善心学无学心。即此复从十无间起。谓自界四除威仪路与异熟生。及欲界二加行通果。并无色二加行有覆。学无学心生得善心无间生八。谓自界五除通果心。及欲界二不善有覆。并色界一有覆无记。即此复从五无间起。谓自界五除通果心。有覆无记无间生九。谓自界五除通果心。及欲界四二善二染。即此复从十一心起。谓自界五除通果心。及欲界三生得善心威仪异熟。并无色三除加行善。异熟威仪无间生七。谓自界四除加行善与通果心。及欲界二不善有覆。并无色一有覆无记。即此复从五无间起。谓自界五除通果心。从通果心无间生二。谓自界二加行通果。即此亦从二无间起。谓即前说自界二心。说色界心互相生已。次说无色四种心中加行善心无间生七。谓自界四及色界一。加行善心并学无学。即此复从六无间起。谓自界三唯除异熟。及色界一加行善心。并学无学生得善心无间生七。谓自界四及色界一有覆无记。并欲界二。不善有覆。即此复从四无间起。谓自界四。有覆无记无间生八。谓自界四。及色界二加行有覆。并欲界二不善有覆。即此复从十无间起。谓自界四及色界三。生得异熟与威仪路。并欲界三。名如色说。异熟生心无间生六。谓自界三除加行善。及色界一有覆无记。并欲界二不善有覆。即此复从四无间起。谓自界四。说无色心互相生已。次说无漏二种心中从有学心无间生六。谓通三界加行善心。及欲生得并学无学。即此复从四无间起。谓三加行及有学心。从无学心无间生五。谓前有学所生六中除有学一。即此复从五无间起。谓三加行及学无学。复有何缘加行无间。能生异熟工巧威仪。非彼无间生加行善。且异熟生由先业力所引发故。势力羸劣。非作功用所引发故。不能引起加行善心。故彼不能生加行善。出心不由功用转故。加行无间生彼无违。工巧威仪势力羸劣。乐作功用。引发工巧及威仪故。不能引起加行善。心出心不由功用转故。加行无间生彼无违。若尔染心不应无间生加行善。染着境界违背善故。势力劣故。无斯过失厌倦烦恼数数现前。作是思惟。说何方便令无义聚止息不行。便如实知起过失境能生功德。脱我当起烦恼现前。寻复觉知起善防护。由斯愿力能起加行。无始时来数习染故。势力不劣。故染无间生加行善。欲界生得行相明利。非胜功用之所引发。以明利故。可有从彼。学无学心色界加行无间而起。非胜功用所引发故。不能从此引生彼心。色无色界生得善心不明利故。非胜功用所引发故。非学无学他界加行无间而起。亦非从此引生彼心。又欲生得以明利故。可从色染无间而生。能为防护色界生得不明利故。非无色染无间而起。作意有三。谓自共相胜解作意。有差别故。云何名为自相作意。谓观诸色变碍为相。乃至观识了别为相。如是等观相应作意。云何名为共相作意。谓十六行相应作意。云何名为胜解作意。谓不净观及四无量有色解脱胜处遍处。如是等观相应作意。如是三种作意无间圣道现前圣道无间亦能具起三种作意。若作是说。便顺此言不净观俱行修念等觉分。有余师说。唯从共相作意无间圣道现前。圣道无间方能具起三种作意。若尔何故契经中言。不净观俱行修念等觉分。由不净观调伏心已。方能引生共相作意。从此无间圣道现前。依此展转密意而说。故无有过。有余复言。唯从共相作意无间圣道现前。圣道无间亦唯能起共相作意。此言有失。所以者何。依未至等三地证入正性离生。圣道无间可生欲界共相作意。以欲界中共相作意去彼圣道非极远故。若依第二第三第四静虑证入正性离生。圣道无间起何作意。非起欲界共相作意。以极远故。又于彼地无容有故。以非彼地已有曾得。共相作意异于曾得顺决择分。非诸圣者顺决择分可复现前。非得果已可重发生加行道故。彼今应说。此圣道后起何共相作意现前。岂不系属顺决择分。亦修彼类共相作意。如观诸行皆是无常。观一切法皆是无我。涅槃寂静圣道无间引彼现前。此救非理。系属加行所修作意。非得果后可引现前。是彼类故。前说圣道无间通三作意现前。于理为善。若依未至定得阿罗汉果。后出观心。或即彼地或是欲界。依无所有处得阿罗汉果。后出观心。或即彼地或是有顶。若依余地得阿罗汉果。后出观心唯自非余地。于欲界中有三作意。一闻所成。二思所成。三生所得。色界亦有三种作意。一闻所成。二修所成。三生所得。无思所成。举心思时即入定故。无色唯有二种作意。一修所成。二生所得。欲界闻思作意无间圣道现前。圣道无间具起三种作意现前。以诸圣道起必系属加行道故。非生得善作意无间圣道现前。色界闻修作意无间圣道现前。圣道无间亦唯起彼二种作意。无色唯修作意无间圣道现起。圣道无间亦唯起修不起生得。若生第二静虑已上。起初静虑三识身时。诸有未离自地染者。彼从自地善染无记。作意无间三识现前。三识无间还生自地三种作意。诸有已离自地染者。除染作意。唯善无记作意无间三识现前。三识无间亦唯起此二种作意。于前所说十二心中。何心现前。几心可得。颂曰。

 三界染如次  得七六二种
 色善二学三  二无余自得

论曰。欲界染心正现前位。十二心内容得七心。色界染心正现前位。十二心内容得六心。无色染心正现前位。十二心内容得二心。为一刹那应言不尔。谓起欲界染污心时。或界退还。或续善本。或退胜德。于此三位随容有数。总得七心界退还时。得自界四并色界染。亦容可得。续善本位得自善心。以疑心中续善根故。退胜德位三界染心及有学心。皆容可得。若起色界染污心时。或界退还。或退胜德随容有数。总得六心界退还时。得自三种。及得欲界无覆无记。谓通果心退胜德位。色无色界二染污心。及有学心皆容可得。若起无色染污心时。顿得二心。谓学自染。此中唯有退胜德位。色界善心正现前位。十二心内容得二心。谓自善心无覆无记。由昇进故。若有学心正现前位。十二心内容得三心。谓有学心及色无覆并无色善。若初证入正性离生尔时学心即名为得。若以圣道离欲界染。最后所起解脱道时得色无覆。若以圣道离色界染得无色善。此中离言非究竟离。以于色染未全离时。无色善心已可得故。二谓欲色无覆无记。此二心中都无所得。余谓前说染等心。余谓无色界无覆无记。欲无色善及无学心。不说彼心正现前位得心差别。应知彼心正现前位。唯自可得诸所言得。据此类心先无所成。今创得故。

说一切有部显宗论卷第十一

 

上篇:阿毗达磨藏显宗论

下篇:中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毗昙部目录

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毗昙八犍度论

阿毗昙八犍度论序 释道安撰 阿毗昙者。秦言大法也。众...

阿毗昙甘露味论

阿毗昙甘露味论卷上 尊者瞿沙造 曹魏代译失三藏名 布...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第一 尊者众贤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

阿毗达磨品类足论

阿毗达磨品类足论卷第一 尊者世友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

佛说金耀童子经

佛说金耀童子经 西天中印度惹烂驮啰国密林寺三藏明教...

【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玉女耶经

玉耶女经 失译人名今附西晋录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

大方广如来秘密藏经

大方广如来秘密藏经卷上 失译人名附三秦录 如是我闻:...

佛说大乘方等要慧经

佛说大乘方等要慧经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闻如是:...

光赞经

光赞经卷第一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摩诃般若波罗蜜光赞品...

起世因本经

起世因本经卷第一 隋天竺沙门达摩笈多译 阎浮洲品第一...

佛说内身观章句经

佛说内身观章句经 失译人名在后汉录  一切一其心, ...

【注音版】华严经善财童子参观自在菩萨章

善财童子参观自在菩萨章...

如瑞法师追忆梦参老和尚:老和尚是为众生而活

壹: 老和尚弘法路经香港,入住宾馆即问:此房一夜何价...

愿消三障诸烦恼

我们现在每一个念头都与佛相同,所不同的是佛已经开悟...

念佛人与不念佛的人鲜明对比

一谈到西方,就是死亡的代言词,死了就什么都没有,非...

适合职场发展的「六度」

每次新员工欢迎会,我一定会请我们的总裁与大家见个面...

能忍自安

佛经说:我们此世界叫做娑婆世界。娑婆译为堪忍就是说...

勿营明日计,当勉后世义

《俱舍论》云:此中寿不定,末十初无量。谓南瞻部洲众...

昌臻法师《做人的基础 学佛的捷径》

佛净宗十三祖印光大师,是乘愿再来的中国近代少见的高...

在这个无常的世间,一口气不来就成了隔世生命

发愿之后一定要落实在自己的行为当中。如果放逸懈怠我...

彭鑫博士:女性过度淫欲对身体的伤害

在中医看来,女性手淫和过度的性生活会导致阴精的丧失...

普陀山的和尚说普陀山的事——二龟听法

诸位有缘,大家吉祥。 今天的故事呢,我们又挪步到这块...

癌症前期身体的一些变化

癌症前期一般身体都有一些变化,如果能够细心观察,提...

怎样念佛才容易成就

我们学佛是以佛的心愿、佛的行为、佛的慈悲心来开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