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法华玄论卷第十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法华玄论卷第十

胡吉藏撰

论分别功德品生数义

问曰。经言八生乃至一生。据何义此说。

答。注经云。体寿量之深玄。神凝绝崖之境。岂感生数差别不同。由强心不一发机处异。故此品位不同以示学人耳。色想既虚灭定可修。入解心开然后乃会。故言八生也。四生者四等意发因此而悟故言四生。三生者居宗化物必资三达故云三生。二生者空有两冥法门不二故曰二生。一生者微妙之根尽乎一极故曰一生也。

评曰。寿量虽绝形言悟者必有明珠。既许十地阶渐。何妨以生昇降。经既诚言不应曲释。窃谓不尔后当具陈。光宅云此中约惑品论之。以无明住地惑分九品。能为九生作因。从七地至金刚为五位。一七地。二八地。三九地。四十地。五金刚。于前四位所治各开为二品。金刚为一品。合成九品。一品为一生则是九生。若居六地之前望金刚位具余九生。今住六地闻经得入七地以断其一。但余八品。故云余八生当得菩提。亦应次此至七六五生。但今对上八数而取其半。故云四生。如是次第除损称一生。三二一皆遂四天下数而除之。故云四生乃至一生。故下偈颂中复有四三二。如是四天下微尘数菩萨随数生成佛即此义也。十地中忍余金刚是一生当得。则四生者是八地终入九地。准向品可知。

评曰。今请详断惑之法。何故七八九十此之四地各断二品惑。金刚独断一品惑耶。寻经论明地断惑。未见此法亦非所用也。印师释。十二位中初三种是从初地通至七地。旋陀罗尼是八地。转不退轮为九地。转清净法轮为十地。又其八生者从初地至六地。其四生者是七地终心。三生是八地。二生为九地。一生为十地。亦约惑以明生数。谓四住地惑名为四生。习气为第五生。三无知即三品为三生。都是八分为八生。故对其次第位如向叙也。

评曰。印师释则是二周明十地得益义。从初三位至清净法轮此一周明十地得益也。从八生至一生复一周明十地得益。但前据所得后约所离。故有两周而意无异。今谓于文为繁。所以然者。十地得益既无异。但列一便足。何繁再陈耶。譬如已说小乘得法眼净为一位。后说远尘离垢复为一位者。义则繁矣。有人言。初发心即是外凡。十信菩萨铁轮之位此从外凡闻经入十信。次从十信闻经进入十住。十住即是无生法忍。故云入理三昧名为住。生功德名为地。次十住闻经进入十行。十行闻十方佛说一切教能持。即是闻持陀罗尼。十行闻经进至十回向。乐说之辨。回向者能回事向道。次从十回向进入初地。入初地故能无碍。以无碍行故百法明门旋转名旋陀罗尼。次不退是二地。清净为一地。八生为四地。此中言生者了法实相无生。故能发生。此即是正观开发故名生耳。非是身数得佛近远故名生也。

问。既言正观开发名生。云何有生数耶。此望佛地正观犹有八过。开发生故云八生也。四生者从四地起至八地。三生者九地。二生者十地。一生者等觉地。此中得悟不定。故从四地至八地不必一一次第也。

评曰。此释似次第。但未详此意。何故初三地不言生。从四地去而言生耶。若从真观开发为生者。则始于初地终竟法云皆应尔也。又经论幸有生数之说文。何不依耶。今捡经论有二种生。净名经云一生得菩提。释论明三生菩提。此据应身成佛生数多少之义。如弥勒亦是三生。亦是一生。三生者即是人间。次生天上。后下生作佛。一生者据最后生。或云取生天为一生。下生作佛乃示佛身耳。次云生者仁王经云。三十生功德地地三生。初见此说谓。是疑经不足为证。后见地论云。一一地皆有入住满三分。又见摄大乘论亦同地论说也。又云一地三僧祇劫。入分一僧祇劫。住满亦尔。以此推之则地地中有三生也。但前据应身后说实行。今用此二文以通上说者。若就应身成佛而言八生者。即八过受生。乃至一生而得菩提。如弥勒一生得佛也。次据实行通者。十地既有三十生。今言八生得佛者。则二十二生已满。唯余八生。此人已是八地入分。乃至一生者此是十地住分。余有满分一生在耳。故仁王解。十地菩萨云二十九生永已度也。

问。至十地满则犹是十地。云何言便得佛。

答。十地满坐道场故得成佛也。

问。据后义云何断惑耶。

答。摄大乘论云。地地中上中下三品惑。即以入住满三分治之。故名断也。

问。摄大乘论既言。一地经三僧祇劫行行。云何一闻经从八生即至四生耶。

答。彼论明地地三僧祇劫。此据其极久者耳。复有超生义则不定。如释迦之超弥勒等也。又此经但明八生得佛乃至四生得佛耳。不云何从八生经得至四生也。

问。请示其相云何。

答。一僧祇劫修行方得入分者。今闻经力故或可减一僧祇劫。其义不定可以意知也。

问。就生义通何得从八生乃至四生耶。

答。如本是八生人应得菩提。今闻经力故超四生便得佛。如释迦之超弥勒义。例可知也。

问。弥勒一生得佛。既是十地位者。八生得佛复是何位人耶。

答。亦是十地。但十地去佛犹远。其中劫数犹长。可得有八生。如摄大乘论说。但闻经力故则超于劫数速至佛耳。晚见法华论云。八生一生得菩提者此说初地。为菩提者此八生得入初地。乃至一生得入初地。初地离分段故云菩提。非佛菩提也。

论得道多少义。

问自鹿薗已上双树已还未有得道。如法华之会何故尔耶请为宣释。

答。略就二义明之。一者此经明三引义。一化始终唯有三引。至于法华三引究竟。一者鹿薗已后法华之前。引九十六种外道及余一切在家众生。皆入五乘之教谓引邪归正。二者引五乘之异同归一乘。即是法华初段。三者引一乘之因入如来法身果。谓第二段。此三引摄一切教。以是义故豫是应悟之徒皆于此经得道也。

问。此之三引引何等人耶。

答。皆是宿世曾经禀教。但释迦见其道缘应热。为之出世。所以初之一引邪归正。乃至最后引因得果。故有八生乃至证佛者也。

问。三引为一人耶三人耶。

答。具有二义。言一人者宿世曾经禀教。但失父流浪生死。或在家而爱五欲。或堕外道而起诸见。为拔爱见故引邪归五乘。二者虽于生死中不起爱见。而于五乘复起爱见。为拔五乘中爱见故说乘因。此遂得信悟发菩提心名为因位也。信心已成次为说果德。有无方大用令其历位修因求此果德。是故第三引因归果也。此人于三引中破三种烦恼。故初引破生死中烦恼。第二破涅槃中烦恼。又初引破邪法中烦恼。次引破正法中烦恼。又初凡夫烦恼。次破二乘烦恼。又初引破有见。次破空见。如是等皆是破二边烦恼。然后得中道正信。发菩提心。第三引广说如来寂然法身无方妙用。破其中道微细烦恼。今从十信入十住。从十住入十行。从十行入十回向。从十回向入十地。乃至八生一生得佛。皆是破中道烦恼除一乘之惑也。此皆是约三乘人始终。故开此三引。次引菩萨者。法华之前已发心求佛。闻第二会三归一无复二乘。则求佛之心坚固。所以云菩萨闻是法疑网皆已除。闻第三引历位登昇取无上道也。此约始行菩萨有此三也。次明于法华之前已得悟无生者。受记作佛如前云。有佛子心净。乃至我记如是人来世得作佛。闻法华二引更复进行。故有得闻持乐说乃至八生一生。此略举三人以示大要。不可曲尽也。以此经具明三引故得道多也。二者诸佛化物唯有二门。一形二教。各二。一者方便二者真实。昔未开二方便显二真实。故得道少。今开两权显于两实。故得道者皆在法华。

问曰。得道要是见空。云何闻说寿量而得道耶。

答。以此责执。无常佛者辞理俱屈。明佛犹是无常。云何见无常而得道耶。又无常犹未了义。云何闻未了义而得已了之解耶。又是无常尚不能令凡夫欣慕二乘改执。岂能令菩萨速证菩提。又佛若是无常者。已信一乘则退起三执。复何犹进得菩提。是故不应得道者。多今所明者此经称为妙法莲华。妙法者是即法身。未曾常与无常。言穷虑绝。且为众生故长短适缘。虽示长短而不动法身。虽不动法身而长短化物。是以经云。善哉世尊。不动真际为诸法立处。如此本迹无有障碍。不可思议。但果地有本迹二身。因中名权实二慧。如来既说两身。菩萨便悟二慧。是以时会皆得道也。

问。云何得无生乃至发菩提心耶。

答。文已明之。今示一势。既说。寂灭之身故闻者不复生心动念。故名无生忍。本虽垂迹实无所垂。虽无所垂而无所不垂。时会即同糺。虽闻而无所闻。虽无所闻而无所不闻。故名闻持陀罗尼。昔日示短今日现长皆是适缘。故名乐说。短长自在故名无碍。为物陈之称为辩才。时会得于此悟名乐说无碍辩才。昔指长为短今指短为长。即以长短为非长短。非长短为长短。纵任循环自在无碍。菩萨随分得悟名旋陀罗尼。如此之身纵任自在不可破坏。菩萨随分得解名不退轮也。此身出一切凡夫二乘菩萨之上毕竟清净。菩萨随分悟解名清净轮。为如此身发心求佛名菩提心也。

次随喜义。

问。随喜有几种耶。

答。随喜有二种。一通随喜谓若见若闻若觉若知他所作福。皆随而欢喜谓通随喜。二者别随喜者。且据闻法华经随而欢喜。故名别随喜。论大小随喜。

问。大小乘随喜有何异。

答。随喜正是菩萨法门。故菩萨五悔中有随喜义。但小乘随分有之耳。又小乘明喜义局唯随喜三世佛及弟子善根耳。无有随喜十方三世佛也。大乘明随喜三世十方佛及弟子善根故广也。又小乘但有随喜迹身功德。不知法身常恒。故无随喜法身功德也。又小乘随喜功德不回向萨婆若。大乘用随喜功德趣一切智也。又小乘随喜是有漏心。非是理中观行。大乘随喜通漏无漏。始行人随喜是有漏。深行随喜即是波若正观。无得无依。故是无漏。又小乘随喜生身菩萨功德。无有随喜法身功德。以小乘法中不说菩萨得法身。故论自他随喜。

问。随喜是自行。化他门。

答。正是化他门。所以然者。菩萨本为教化众生令作福德。而众生能作者菩萨欢喜。故是化他门。若自欲除嫉妬烦恼求福德故起随喜。是自行门也。

论二经随喜。

问。法华明随喜与大品明随喜何异。

答。大品正说无得随喜。随喜即是波若。故论主云。佛欲令须菩提就随喜门说波若。故明随喜。

问。云何就随喜说波若耶。

答。知能随喜之心。及所随喜之福无得无依。不能不所。非二非不二。如此欢喜心即是波若。又以波若心随喜故随喜即是波若。

问。前境福德为所。菩萨之心为能。有此能所可名随喜。今云不能不所云何名随喜。

答。论主云此中应用波若及伛和。以波若故知能所未曾能所。以伛和故虽未曾能所而能所宛然。能所不动无能所。无能所不动能所而不失能所。无能所如镜中像非像非不像。欲言其像像非真有。欲言非像事像既形。非二非不二亦尔。以波若故非二。方便力故非不二。故言非二非不二也。

问。法华明随喜云何耶。

答。波若但取无所得随喜。法华通明得无得随喜。何以知之。直明一因一果能信受不逆。即是随喜。不开得无得二也。

问。大品何故开得无得。而法华不开耶。

答。波若为破有得住着。故明无得随喜。有所得不动不出不能至佛。故非波若也。法华合取者。此叙诸佛出世大意。说一切教皆为开一正道。故低头举手之善皆入一乘也。又五乘人谓四乘善根不作佛。佛乘善根方作佛。为破此病故明一切善皆作佛也。

问。若一切善法作佛者。一切善皆能动出耶。

答。一切善亦能动出。所以然者。由有所得善相资故然后生无所得善。有所得善是无所得远缘。以此言之亦有动出之义也。

问。若尔与大品相违。

答。波若明不动不出者。但取近缘不取远缘。何以知之。动为顺忍出为无生忍。有所得非此二忍耳。亦得是二忍之前远缘也。

问。二经得相成不。

答。正相成也。大品虽明无所得善。要须藉有得为远缘。法华虽明得无得皆入一乘。若欲出三界至佛道。要须无得也。又大品虽用无所得。要须识三乘是权一乘为实。故求佛之心乃得坚固。法华虽知一乘为实三乘为权。要须破有所得心。学无所得观。方能动出以成佛道也。

问。所随喜福能随喜心云何同异。

答。凡有四句。一所随喜福劣。能随喜心胜。如二乘有所得人作福。菩萨无所得心随喜也。二所随喜福胜。能随喜心劣。如诸佛菩萨所作福有得人随喜之。三者俱胜。同是无得。四者俱劣。同是有得。若随喜法华者则法华唯胜不劣。能随喜通胜劣。随人位行深浅而随喜也。

论同异。

问。随喜与四等喜.七觉中喜.五受喜.四禅喜何异。

答。四等中喜谓庆前人脱苦得乐。随喜门通随一切圣凡所作功德而喜。此义不同。但四等要是定心。今通定散。又四等中喜但据脱苦果故喜。今通随喜因果也。七觉中喜是无漏随喜门。通漏无漏禅杖中喜是定心。但是喜受。今通也。五受中喜是果报。今是因门。彼是自悦今是庆他。彼是无记今是善法也。

问。前人自作福今随喜之。有何益耶。

答。释论云。如人卖香有人买香。复有人在边亦得闻香。随喜亦尔。不动身口亦得福也。

论惑障。

问。随喜破何等惑。

答。直言随喜正破嫉妬。若法华明随喜亦破嫉妬。又破不信一乘寿量义也。波若中随喜即是波若。此破有所得心也。

六千功德义。

有人言一切善法不出十善。始自不杀及不邪见。持一不杀戒以不盗等九事庄严之。则一一善皆具十善。十善便成百善。此百善有自行化他赞叹随喜。故成四百。将此四百配五种法师。五种法师各有四百。合成二千善。此二千善各有上中下三品。便成六千。但三根用强故有千二百。三根用弱故有八百也。

评曰。此释意具五种法师乃具六千耳。一一法师无六千也。而经云。若读诵乃至书写者。不必要具五师方有六千。能读能解如说修行亦得六千。但此义难明未可专释也。注经云。始乎十善一善具十善即成百善。复约自行化他叹人美法即成四百。各有三品成千二百。眼等三根助道用弱。但得中下二品故唯八百。意等三根于通化用强。具于三品。故得千二百也。

评曰。注意不必具五法师。则勉前妨也。有人言。例如百福庄严。百福者就十善之中有行十止十。合成二十。各有五品如大经云。下.中.上.上中.上上。故成百善名为百福。今亦尔。十善为十。约自行化他叹人美法故成四十。约五法师故成二百。行善二百止善亦二百。故成四百。止行各有五品。故成二千。约三业明之。一业二千故成六千。既有六根应一根各一千便成六千。但用有强弱故有千二百及八百耳。有人言。如上法师品中三事。慈悲心为室。柔和忍辱为衣。诸法空为座。此三事各有二千。故成六千。如以慈悲心行十善。一善还以十善庄严。故成百善。自行化他等四故成四百。约五种法师便成二千。慈悲心既尔。忍辱与空亦然。故成六千。有人言。依仁王经明十信菩萨。一一信具十成百。自行化他等四有四百。约五法师成二千。据上慈悲等三事为六千也。

问。何故不六根功德等耶。

答。如前云。三根用强三根用弱。故多少不同。三根用强者意根为五法师之本故强。舌亦具五法师。由舌故能读能说。又由他舌故能授之令得受持书写。故备五法师矣。

问。眼耳云何强弱。

答。生盲之人不得书读二事。而能诵说受持乃至得道。生聋之人不可示语都无五种法师。故耳强眼弱也。

问。身等三根有何功德而得八百。

答。互相资持故余根得用即是功德。

问。何位行菩萨得六千功德耶。

答。下云未得无漏法性身。而有此功德用。当知是八地以下人也。有人言。十信菩萨有此用也。法华论云是地前人也。

问。云何名六根净耶。

答。如文所明。有此胜用故名为净。又此经明权实二智真应两身。皆是无碍之法。菩萨悟无碍之法。故今得无碍。故名六根净也。

问。云何权实真应无碍。

答。如前说。长为短用。短为长用。长短为非长短用。非长短为长短用。此是如来究竟自在无碍之身。即有究竟自在无方之大用。始行之人得分此悟。故六根自在也。

问。诸部皆云。香到鼻方知。云何此经言遥闻香耶。

答。有人言。道理则到根方知。今假经力则遥闻也。

问。若道理色可见声可闻。今假经力则应闻色见声耶。若色不可闻声不可见者。到者不可遥闻遥者不可到知也。

答。明中色定可见。闇中色不可见者。何故人眼昼则见夜不见。穴鸟夜见而昼不见乎。若言眼有光故夜能见者。昼何不见耶。又如弱水不昇毛而昇铁。金刚破余物而水银所坏。谁定强弱耶。故知诸法无有定性随意而转。到不到亦然也。又今约事释者。菩萨分得二智。以实智故知六根六尘空无所有。如华严中明眼入三昧耳。出正受观眼无生。无自性说空寂灭无所有。以权智故有六根之用。约权智能知香义。故说鼻遥闻香也。非鼻根能遥闻。余亦例然也。

论观音与妙音菩萨同异。

问。观音妙音弘经何异。

答。有同有异。同者并以神通应感弘道利人也。又同明菩萨位行门。以菩萨为佛事也。又同就人门说法华也。同是他方大士。来影嚮释迦共利物弘道也。所言异者略明十一义。一者名题不同。妙音但有人名。观音人法两举也。妙音从能受名。观音能所合目。观是能观之智。世音为所观之境也。又妙音以德益物。观音用名为佛事。妙音品不释妙音之名。观音品辨观音之号也。二者所对人异。说妙音对华德文殊。说观音对无尽意持地也。三者来义有异。妙音东土而来。观音西方而至。妙音被召而方至臻。观音不召而来。妙音有来有去。观音不明来去。妙音则后集。观音则前来也。四者语默异。妙音则语谓圣说法。观音默谓圣默然。五者动静异。妙音现神通。谓不动动方便。观音不现神通。动不动善巧。六者因果异。妙音品明其往因说现所得果。观音但明现德不说往因。七者略广异。妙音现身说法则广。故有六道之身。观音则略。故无地狱饿鬼之身也。八者有无异。说妙音无挌量。说观音则有挌量。说妙音无供养。说观音则有供养。九者利益异。说妙音则利益多。故他方此土得益。说观音但利益此土。说妙音利益则深。故有得法华三昧及无生忍。说观音利益则浅。但云发菩提心。十者妙音不明绍尊。观音叙其补处。十一者不明妙音已成正觉。观音则是往古如来。

论观音普门义。就观音略有二十条义。一者人法一双。二者本迹一双。三者三轮一双。四者名德一双。五者内外一双。六者智慧功德一双。七者智断一双。八者显密一双。九者慈悲一双。十者二身一双。十一者权实一双。十二者三业一双。十三明三德。十四者浅深。十五明二德。十六神通示现。十七力无畏。十八四等四摄。十九解行。二十悲慧一双。所言人法观音则弘道利益之人。普门谓所弘利物之法。非法无以成人。非人无以秉法。人法实无前后。但道不孤运。弘之由人故前明人后辨法也。又此下诸品以菩萨为佛事故先显人也。

问。此品何故人法双题。

答。为下无尽意之二问。先问人次问法。是故先题人次题法也。就此人法因缘无碍。指人为法指法为人。说此人法为开正道。不人不法即是妙法莲华也。二者言本迹者。观音即是法身。以居法身之地观物根缘也。普门谓应身。法身地照缘故垂应救拔。如华严云。金翅鸟王上昇虚空。以清净眼观大海龙应命尽者。即以两翅搏水令两闢。而撮取之。菩萨以法身智眼观法界虚空。见众生应得度者。以实慧方便二翅搏生死海。而度脱之。如云非本以无垂迹。非迹无以显本。本迹虽殊不思议一。因此本迹为开不本不迹正法莲华也。次辨三轮者观音谓他心轮。观察法界众生心可度不可度等。普门即神通轮。说法轮观察既竟或为说法。或为现通。现通生其功德。说法生其智慧。现通灭其苦果。说法生其乐因。现通发其信心。说法生其慧解。亦得互用。又现通多为钝根。说法多为利根。现通多为在家众生。说法多为出家众生。如前说也。四者名德一双。观音谓三种名。普门谓三密德。三名者。一观世音生众生口业善。二观世意生众生意业善。三观世身生众生身业善也。普门三密德者。一知他心普。二说法普。三神通普。三名谓生众生三善。则生善义周也。三密德则应物善尽也。下二问答正明三名三德。摄十方诸佛菩萨名德皆尽。所以受持功德多也。又观音谓大悲心。普门明大悲事。悲者前则无际。后则无穷。亦无中间。所以前无际者。无始来有众生则有菩萨悲。故此悲与前际等。后则无边者。众生若尽悲心乃息。以众生不尽故悲心不息也。

问。后际无尽可然。无始来则有众生者。亦应无始来有观音耶。

答。众生无始今悲此无始。故无始有悲也。净名云。从痴有爱则我病生。所以悲心拔痴爱。既其无始。悲心亦无始。故无始亦有悲也。普门谓悲事者。虽有悲心若无悲事则是假相悲。以无实益故非实悲也。今悲心既通悲事亦普遍。拔三世十方之苦。悲事普也。又题名释名一双。观世音者谓标菩萨名。并叹菩萨名用。谓众生起于三业免脱众难。普门者则是释免难。菩萨所以能拔难者。良由有三普故也。

问。云何用三普耶。

答。众生三业向感。菩萨于一一业中随用三轮。或应通或说法等也。五者内外一双。观世音谓菩萨内德。潜眸密照。即知病识药。普门谓菩萨外德。种种方便充满十方。救度众生应病授药也。六者智慧功德一双者。观世音即是智慧。谓知根欲性。普门即是功德救度众生也。七者智断一双。观音即是菩萨智慧谓之智德。普门即是断德。大经云。随所调伏众生之处名为解脱。今亦尔。遍度众生令一切解脱。乃是断德。不如二乘之人自无烦恼名为解脱也。八者显密一双。初问答释观音名。明显感密应。显感者谓众生三业兴感。密应者观音不现身。不说法而令得解脱也。普门即是密感显应。显应观察其心现身说法。密感者不明众生三业兴感。但有应以言。谓根缘真发故。即为现身说法也。然显密感应具通四句。可以意知也。初章明密应。后章明显应。应章虽多不出显密。今经正明感应。故四句之中但明期二也。非但此品明期义。乃总摄一切众经应感义也。九者慈悲一双。观音即是大悲。谓拔七难三毒等苦。令其得脱。普门即是大慈。说法现身令其得果。十者二身一双。观音是药树王身。根茎枝叶华菓皆能愈病。普门谓如意珠王身。能与一切乐。二身义出十地论释文无心能灭物苦。如药树王无心而与物乐如意珠王也。十一者谓二智一双。观音即是实智。普门即从实智起方便智益物也。十二者三业。观音谓菩萨意业。普门谓身业口业。十三者三德。观音谓波若德。以观察即是智慧智慧名为波若。普门谓现一切身。即是法身。为调伏一切众生令得解脱。即是解脱也。十四者二益一双。观音谓众生与世间乐拔世间苦。故有七难及无男女难等。即是世间获益。普门现一切身说一切法令其得度。即是出世间益也。十五者释二德。观音即是明菩萨字义门。普门即是实德门。字义门者。释论云菩萨字有无量义。今释观音字有无量功德义。故是字义门。普门明三密实德。故是实德门也。十六者神通示现。观音六通中他心宿命天眼天耳。普门者谓如意通漏尽通。漏尽通即是说法也。观音名虽摄四通而文正主天耳通也。示现者可具二句。一者神通非示现。谓天眼天耳宿命也。二者亦示现亦神通。谓他心如意及漏尽。故六通中三是示现。三非示现。所以大品云三事示现。下文即云普门示现。今普门即是三事示现。观音既是天耳故不名示现。即是示现不示现一双。十七者观音是十力。十力是内照故。普门谓四无畏。四无畏外用故也。十八者观音即是四等。谓慈心欲与乐。悲心欲拔苦。喜心庆脱苦得乐。舍心修于平等。普门即是四摄。摄取众生。应以布施摄者即以布施摄之。余亦如是也。十九即是解行一双。观音谓智慧智慧解也。普门救度。救度谓行也。二十者悲慧一双。华严云观音说大悲经光明之行。悲者欲救也。光明之行是智慧能救也。世间父母见子受苦欲救。而无智不能救拔。世医有智慧能救。无悲心故不欲救。菩萨有悲故欲救。有智慧故能拔也。又始行菩萨欲救而无道力故不能救。二乘有道力能救。无悲故不欲拔也。观音悲慧合行。悲故欲救智慧故能拔也。

次论观音名。观音可具二义。一者智境合题二者应感双举。观谓能观之智。世音即所观之境。故名境智也。观即是观察赴应。世音即是众生机感。故名应感也。

问。境智为名具几智耶。

答。正是实方便智耳。知世间音声即不有有不闻闻义。既了世间音不有有。即知有不有。若识不闻闻。即知闻不闻。以识不有有不闻闻义。名为实方便。若知有不有名为方便实。不有有岂是有。有不有岂是不有。故非有亦非不有。非实非方便。名为中道观。故观音之名具三观。世谛观.真谛观.非真俗中道观也。

问。今文但言观世音耳。何处有三观。

答。观音受记经出观音所解具三观音也。又论云。因缘所生法。即是空。即是中道者。明世间音声即是因缘即空即中道。故具得三观也。所言世音者。世有三种。一者众生世间。二者五阴世间。三者国土世间。众生世间者谓之五阴十二入十八界众法中生故云众生。五阴世间。谓能成众生之法。即是色之与心。三国土世间即是色法为体。谓国土风俗。今菩萨正观众生世间。但五阴能成众生。国土是众生所託。不得相离。故总名世间也。世音者世间语通。音是世间中之别。子夏毛诗序云。以声成文谓之音。寻大小经论明音与声不异。杂心界品云。声有三种。一因受四大声。谓有情物声。二因不受四大声。谓外物如钟铃等声。三因俱声。如人吹管等声。此则但解声不明音。故知音与声不异也。成实论云。如人欲听钟铃等声则以耳就铃。此品云即时观其音声。化城品云迦陵频伽声。如是等皆明音不异声。普者上明观其声未必周普。故今明普门。普以周普为义。但普有二种。一心普二事普。凡夫二乘俱无二普。始行菩萨心虽周普而事不普。观音心事俱普。大悲欲普拔众众苦。大慈欲普与物乐。谓心普也。外现一切身说一切声。谓事普也。门者以心事二普为法门。故云门。又令众生悟入能通正道。故名为门。

问。观世音有几名。

答。古经云光世音。今云观世音也。未详方言。故为此号耳。若欲释者光犹是智慧如大经云光明者即是智慧智慧即是观也。又菩萨智慧光明照于世间故云光也。华严云。观音菩萨说大悲经光明之行。大悲即是功德光明谓智慧。则知光世音不失此意也。罗什注净名经明有三名。观世音观世意观世身。什今所以作此释者。见普门品具释三名。故有三号耳。

问。何故立三名耶。

答。立此三名则遍察众生事尽。众生唯有三业。菩萨具观其三业。故立三名也。又随众生好乐不同。又众生或口不能言。或身不能礼。故具说三名。又众生忌讳不同。故备三名。

问。何故具观三业。

答。欲遍生三业善。故若口称名乃至身礼拜者。皆为观音所照。必得脱苦也。

问。众生三业兴感。三业具几业耶。

答。口业称名具三业。发声即口业。动舌即身业。经意则意业。身礼拜但身意二业。意存念唯意业也。

问。菩萨观者但意业能观。身口二业亦能观耶。

答。菩萨三业无碍皆能观也。

问。观是智慧。意地可能观耳。身口云何能观耶。

答。阿修罗琴无心尚能应物出声。天宝无情随诸天意而走使。况菩萨身口光明不能观物耶。

问。既有三名何故今但称观世音。

答。此越举一名也。二者众生称名具动三业。今欲遍生三业善故偏名观音也。三者娑婆以音声为佛事。四称名得自行化他。余但自行。五者称名便易。若遭难之时身礼意念为难。六者直称名尚脱苦。何况意念身礼拜耶。如妙药但得闻能治病。况意念身触耶。七者弘勐海惠经明。观音过去世值空王观世音佛发愿。愿未来名观世音。余二名无有愿也。则观音名有二。一行二愿。行者观名救苦。愿者过去发愿也。论脱难不脱难。

问。称菩萨名何故有脱苦不脱苦耶。

答。至心则脱。不至心故不脱。

问。菩萨自应救之何须至心。

答。以至心故则罪灭。菩萨方得应之耳。故须至心。二者罪轻则脱苦。罪重则不脱苦。三者习因有厚薄。薄者脱苦厚者不脱苦。四者业有定不定。定者不脱不定者脱。

问。不定者可称名。定者应不用称名。

答。今虽无益作后世因也。五者有密益显益。则脱苦者谓显益。则不脱者谓密益。六者有利益者脱苦。无利益者不令脱也。

问。称观世音复有以神力杀害众生以不。

答。如前明以利益为定。余悉不定。若尔者或令脱火。或令不脱。或故烧杀之也。今称名而不脱死苦者。此事难知也。

二种次第义释妙庄严等品

三世诸佛唯有二种次第。一根缘次第。二随义次第。随义次第者如先说苦谛次说集谛也。根缘次第者如先说苦谛后说十善等。非四谛之次但随根缘也。佛说法具此二种次第。而多就根缘次第。诸菩萨造论亦具二种次第。但弟子欲解佛语多依义门次第。择集佛语次第释之。

问。二次第何者为正。

答。以根缘次第为正。所以然者。佛及弟子说经造论。唯令人悟而教无有定。

问。叵有定义以不。

答。如前云。唯以悟人故教则不定。如大经云。三十余事诤论门皆是如来就根缘说。以此众生非一国土一种根性一善知识。是故如来不作一说。但令取悟耳。若尔者前说法身寿量。后则明诸菩萨。又前说陀罗尼咒。后说妙庄严王本事。根缘次第。不必辨咒居第一。妙庄严王为第二。故非义次第。此通释二十八品经及八万四千法藏也。

问。直闻妙庄严王本事。云何悟道耶。

答。佛见根缘说必得道。无论事理及以古今。设不见机虽说妙道于缘无益。

问。上说妙音来往得悟无生。今闻往古事复得净眼。然大小二悟要见空然后得道。今说有事云何成圣。

答。虽质小疑实壮哉大问。成论人云。见空得道。数人云见有成圣。诤论纷然由来久矣。今明如数论等四句皆不得道。何以知之。释论解波若度中云。不得波若方便力故学阿毗昙堕有见中。学空门堕空见。学有无门堕亦空亦有见中。学非有非无门堕愚痴论。故知四句皆不得道也。若得波若方便学此四句。不堕四见。若尔者善巧学四句四句皆得道。不善巧学四句四句皆不得道。又即此明菩萨往来而得道者。即是善巧方便学有故得道。

问。云何善巧。

答。菩萨来者此是不来相来。虽来不来。悟解此来即生二慧。是以得道。

问。见有得道为作有解故得道。为作空解故得道。

答。已如前说。作有解即有见。作空解即空见。如是四空皆不得道。识有是空。有虽有而不有。因此得入道。有终非道乃是道门耳。空等亦然。

正像义 此义总释诸受记中法住久近。

问。释迦佛法住世凡得几年。

答。正法千年像法千年末法万年。出祇洹精舍碑善见毗婆沙中亦有此说。但度女人出家。损正法五百年。有人言都失五百年。正法但五百像法千年。故摩耶经但明千五百耳。中论文亦尔。有人言损正法五百流入像法。便有千五百年。有人言修八敬故正法还复千年。

问。何故三时复但言像法。

答。但言像正者摄末法入像也。言末法者开像为二。谓像及末也。

问。何以知像即末耶。

答。十二门论云。末世众生薄福钝根。即名像为末也。

问。云何为像正。

答。此具多义。一者佛在世为正。佛灭后为像。二者未有异部为正。有异部为像。则百十六年后方为像法耳。三者得道多为正。得道少为像。故释迦前五百年得道多。不得道少。后五百年得道少不得者多。四者破正法未破正法分像正。大经邪正品云。我灭后七百年中是魔波旬渐当破坏我之正法。则六百年未破为正。七百年破为像。五者诸恶法起未起分像正。像法决疑经云。千一百年诸恶法起名像。若千年内恶法未起为正。然千年内虽有恶法起。犹未盛故属正法也。恶盛为像。六者二千年皆属正法。万年转衰微为像法。七者诸菩萨见如来法无有灭。常见诸佛。则万二千乃至一切时皆是正法。二乘人见佛法有兴衰。故有像正耳。

问。何故释迦正法但得千年耶。

答。过去释迦佛正法千年住世。而释迦本作陶师因发愿。愿我作佛为释迦。令我正法亦千年住世。以是事故正法但千年。

问。佛灭度以来凡得几年。

答。至今已得一千五百九十六年。

问。经何故云正法千年住世。复何故千年外别有佛法。

答。此不相违。所以然者。佛法有二种。一正得二正教。正得者得道人也。正教者佛正法教也。言千年佛法灭者此就正得为言耳。千年内有得道人多。千年外得道人少。故名佛法灭也。正教法者乃至万年住世也。

问。佛法灭时有几因缘。

答。有七因缘如思益经广说。

问。有三大劫三小劫。法华经中身子正法住世三十二小劫。像法亦三十二小劫。何故但言小劫非大劫耶。

答。应是小劫。所以然者。大劫则无复世界。岂有佛法住耶。而今云三十二劫者此是小劫耳。

问。三大劫通净秽土。三小劫但是秽土。若尔身子成佛时皆是净土。云何有小劫起耶。

答。外国名劫波。此云分别时节。今但有时节久近。如小劫起尽之数故名小劫耳。实无小劫起也。

问。小劫时节云何。

答。从八万四千岁渐减。至十岁名一小劫。

问。一大劫唯有八十小劫耳。常不轻品中云。彼佛正法住世如四天下微尘劫耶。

答。大劫有长短不同。短大劫者但有八十小劫耳。长大劫者其事不定。如娑婆一劫比西方为一日一夜。如是乃有百万阿僧祇品。如华严广说。以此推之无所疑也。

论佛入涅槃。释此经诸佛入灭事。诸佛有六事故入涅槃。一为所应成就。众生已竟故入涅槃。二者令二乘人舍小涅槃令归大涅槃故。所以然者。如来舍此身归法身者。二乘之人亦应舍此身求佛法身也。三者为除众生轻慢心故。浅识之流取信耳目。谓如来身有生老病死。与己身同。于如来身起轻劣想。是故今明。佛有二身。一反化身舍之入灭。此与人同。二者法身。无生老病死。此与物异。四者为令众生生渴仰心。若恒见不灭必生厌薄。示现舍灭故生渴仰心。五者令众生勤加精进悟世非常。诸佛有三种力胜一切人。一父母生身力胜一切人天。二神通力胜一切人。三解脱力胜一切人。虽有三力为无常所灭。故知无常其力最大。因此悟世勤修道。六者为已勤修道者速令成就。是故现灭也。

法华玄论卷第十(终)

 

上篇:法华玄论

下篇:法华义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经疏部目录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六度集经

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佛说百佛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

阿弥陀经疏

阿弥陀经疏 京兆慈恩寺基法师撰 窃闻,三宝之宝理超系...

弥勒经游意

弥勒经游意 有十重。  第一序王 第二释名 第三辨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注解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注解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奉 诏译...

大般涅槃经义记

大般涅槃经义记卷第一(之上) 隋净影寺沙门释慧远述 圣...

大般泥洹经

佛说大般泥洹经卷第一 东晋平阳沙门法显译 序品第一...

异出菩萨本起经

异出菩萨本起经 西晋居士聂道真译 释迦文佛,前世宿命...

佛说了义般若波罗蜜多经

佛说了义般若波罗蜜多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鸿胪...

佛说斋经

佛说斋经 吴月氏国居士支谦译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

佛说浴像功德经

佛说浴像功德经 大唐天竺三藏宝思惟译 如是我闻:一时...

【注音版】八名普密陀罗尼经

八名普密陀罗尼经...

佛说灭十方冥经

佛说灭十方冥经一卷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

佛说净意优婆塞所问经

佛说净意优婆塞所问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

佛说转女身经

佛说转女身经 宋罽宾三藏昙摩蜜多译 如是我闻: 一时...

佛教有「夫妻相克」的说法吗

古代民间女子若是婚姻不好,尤其是夫死再嫁、寡居等,...

【佛学漫画】怎样和阿弥陀佛相应

我们只要发愿往生就是和阿弥陀佛相应啦...

人间佛教的人情味

法师与小食客 慈惠、慈嘉二位法师留日期间,一天相约...

为什么为人处事要诚实信誉

问: 为什么为人处事要诚实信誉? 方海权答: 经中说...

事必躬亲成就不了大事

问: 领导是门艺术。如果弟子做事不积极,让他做不如...

错过净土,出离无期

生死海深,菩提路远,常常是你还没有断尽见思惑,还没...

为何五蕴的身心世界,本质却是真如本性呢

菩萨遇到因缘的假相,第一件事情,不是马上处理,先观...

圣严法师《观自在菩萨》

菩萨 菩萨是发了菩提心,以慈悲广度众生的人。菩萨不...

神通究竟何价

有二位师兄弟结伴同行,到各个名山去参学,希望得到名...

自己善良和别人无关

暑假里的一天,同事的孩子在路上,遇到了一个怀抱婴儿...

有八种话不能讲

古人说:覆水难收。讲话就像泼水,泼出去的水无法再收...

梦参老和尚对现今各种社会问题的开示

梦参老和尚月前来港弘法,先后应邀到几个道场作精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