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大般涅槃经义记卷第七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涅槃义记卷第七

隋净影寺沙门释慧远述

上来难破闻不闻义。自下第二辩实异相明不可闻。然今且就涅槃一法明不可闻。余类可知。于中有二。一明涅槃不同色声故不可闻。二明涅槃非三世摄故不可闻。前中两句。一举麁显细明色与声可得见闻。凡是色法或是可见不可见者。色有三种。一可见有对谓眼所行。二不可见有对谓耳鼻舌身所对之色。三不可见无对谓法尘中无作之色。此三种中初一可见余不可见是以言惑。又色尘中现在可见过未叵见亦得言惑。声亦如是。惑是可闻不可闻者现在可闻过未叵闻。二辨细异麁明大涅槃不同色声。云何而言可得见闻。

后中亦二。一就三世音声推求。明其不得闻于涅槃。过去已灭不可闻者过声已灭不可寻之闻于涅槃。未来求至亦不闻者未来音声以未至故不可寻之闻于涅槃。现在听时不名闻者当现听时耳但闻声未得寻声取彼涅槃。是故听时亦不得名闻于涅槃。闻已声灭更不闻者听竟声灭更无取寻。故亦不得闻于涅槃。二就涅槃法体推求明三世故不可闻涅槃。亦非过去现未。正明涅槃体非三世。若非三下明叵说闻。云何言下结非圣说。

上来第一德王为难。下佛叹之。善哉总叹。汝今下别。别中有二。一叹其所解。二叹其所同。解中汝知一切诸法如幻炎等叹其解空。画水迹等叹解无常。如泡沫等叹解无我。无苦乐等叹其解苦。无乐苦相无苦苦实。故经说言五阴洞达空无所起是苦义矣。问曰。德王上来难佛闻不闻义。如来何故叹知幻等。以前德王知法虚幻无常生灭三世推求都无闻义。故为此叹。次叹所同明如十地之所知见。德王自位在于何处如十地乎。下说德王久已成就菩提功德化无量生令住菩提。初地已上皆名成就菩提功德。然今德王或可是佛示居学地或在学穷。所解同余十住菩萨故言如也。如经叹佛如三世佛所说不变。此亦似彼。如来是中何故不答。有言客至无客不答。圣化容豫岂有此妨。但佛巧化为留此答兼益新来诸菩萨等故此不答。

自下第二瑠璃为问如来酬答。于中有六。一瑠璃将来先现光相。二辨光所从。三琉璃身至设供奉佛。四问答拂遣来去之相。五问答辨法。六琉璃闻法欢喜领解。文别可知。圣化有由故先现相。相有所从故次辨之。现相须应故次身来。来相覆真故次拂遣。来为显法故次辨法。得法称心故须领解。

先辨光相。时大众中明现光处。忽然之顷明现光时。有大光明正明现光。非青色下显其光相。琉璃菩萨从于平等实证身中放阿含光令人覩见。是故大众非青见青乃至非见而得见也。大众过光身心快乐明光利益。先法后喻。问曰。何故无边放光令此众怖。瑠璃放光令此众乐。盖随化宜不同故尔。云何不同。无边将来为表圣灭。欲使此众觉世不安故令众怖。今此琉璃所放光者为欲显法令众证入。胜益将至故使众乐。

自下第二辨光所从。文别有二。一明此光从其平等实证中发。二就其化相明从东方瑠璃边来。前中初先寄默彰寂。尔时世尊问文殊下以言显实。前寄默中初文殊问佛默不答。光来之处寂灭离言故默显之。佛证穷深故先默显。文殊从佛悟解寂义。故次第二迦叶转问文殊不答。迦叶复从文殊悟解。故次第三无边转问迦叶不答。无边复从迦叶悟解。故次第四净住王问无边不答。众圣同证。是故乃至五百相问皆默不答。以言显中如来先问。文殊下以七句广辨。前之六句就实显实明无因缘。后之一句约相显实明有因缘。因灭无明得菩提灯故有此光。

上来显实。下就化辨。于中如来初先教说莫入第一。应以世谛而解说之。文殊下辨。于中有三。一此彰彼事。二彼彰此事。三结答如来。此彰彼中文别有四。一彰彼国土人民之事。二彰彼化主。三随所住下彰彼所说共此不殊。四琉璃光问满月光下彰彼所问与此不异。

彼彰此中文别有五。一满月光佛彰此世界人民之事。二彰此化主。三大悲纯下彰此所说共彼不殊。四彼有菩萨名光明下彰此所问与彼不异。五佛今答下彼劝瑠璃令来至此。问曰。何故不此劝向彼。解有五义。一彼土众生于此佛所有宿因缘故劝来此。此众于彼未必有缘故不劝往。二此土众生宜见彼来请法获益故劝来此。彼众于此未必有宜故不劝往。三欲令彼诸菩萨来导引此众往生净土化益弘多故劝来此。此众若往无如是利故不劝往。四欲令彼新行菩萨来此恶界增长悲愿故劝来此。此众若往无如是利故不劝往。五德王于彼若有化益佛亦劝往。非起此说故不论之。

彼琉璃下是第三段文殊举彼琉璃将来结答如来。此第二竟。第三大段琉璃来至供佛可知。

自下第四问答拂遣来去之相。佛先试问。为到者来不到者来。瑠璃下答。初先就身以明无来。次就法辨。后就心显明诸过尽故无有来。初中世尊到亦不来不到亦不来者解有二义。一就应身无常以释。应身达此名之为到。在路灭者名为不到。论其到者此处新生不从彼来故不名来。其不到者在路即灭不来至此故亦不来。二就真身常义以释。向来应身到与不到于真常寂由来不动故并不来。我观此义都无有来总以结之。到与不到二俱无来故曰都无。次就法辨。诸行若常亦不来者同向后解。若是无常亦无来者如向前释。此名五阴以为诸行。下就心显。句别有八。前三远离凡夫之过故无去来。初离我见。次离憍慢。后离取行。或见二取名为取行。后五远离二乘之过。初二后一迷大之过。中间二句执小之过。

自下第五问答辨法。于中有二。一欲问求听如来听许。二琉璃正问如来为辨。前中初先琉璃欲问请佛求听。且置斯事息止前言不来去之义。且说叵尽故言且置。欲有所问自宣己心。唯垂哀等请佛听许。下佛听之。随意问者正听其问。今正是时催令速问。我当已下许说于后。所以下释。所以我言今正是时以佛难值法难闻故。诸佛难值如优昙华佛难值也。法亦如是难可闻等法难闻也。于中先明小法难闻。难闻如佛是以言亦。十二部中方等复难明大难闻。是故已下结劝专听。

琉璃正问如来答中文别有二。一琉璃自为问闻不闻如来为解。二琉璃为他问生不生如来为释。此云何知。下文自辨。故下琉璃领解之中云我蒙佛解闻不闻。故闻不闻偏是自为。亦令八万四千菩萨知生不生。明生不生偏是为他。问曰。何故闻与不闻偏是自为。生与不生偏是为他。以闻不闻就真分别其义渊深故偏自为。彼生不生辨其世谛因缘法相其义麁近故偏为他。理实所问无不为他。为分自利利他行异故为此别。问曰。等为差别两行。以何义故不先为他。解有三义。一起行次第。要先自行方能利他故先自为。二闻不闻琉璃菩萨本国先问。今乘彼请是以先问。三闻不闻是初德体乘。上所辨是故先问。问曰。若言起行次第要先自为。何故如来下诫琉璃先为他人后为自身。释言。生心起行各异。若论生心要先为他。一切所行悲为本故。若论起行要先自行后方益他。下就起心。此就起行。故别不同。

就初段中琉璃先请。既蒙听许兼被诫勅经家序列。如来前言随意所问是蒙听也。是故应当专心能受是诫勅也。即白云何闻所不闻正是请辞佛答有四。一赞其善问明已能答。二勅听许说。三教示听义。四随问正解。初中善哉是叹辞也。汝今欲等明已能答。于中六句。前四明已有其说能。次一有心。后一有法。就前四中汝欲尽海举其所求。正值已下明已能说。汝有疑镞举其所患。我为医等明已能治。汝于佛等举其所迷。我有慧等明已能示。汝欲渡等举其所出。我能为等明已能运。明有心中。汝于我等举彼亲爱。我于汝等显已慈怜。明有法中。汝贪法宝举其所须。值我有等。明已能施。

第二勅中先勅次许后教善听严励其心。

第三教中先别后结。别中有其二十一句。相从为三。初有八句教离凡心。次七教舍二乘之心。后六教修菩萨之心。

教离凡中初闻法敬信教离疑谤。二至心听受教离宽怠。三恭敬尊重教离轻末。四于正法下教离憎恶。五莫念贪下教离垢心。六莫观下教离嫌心。七既闻法下教离慢心。八莫为已下教离妄想异求之心。

次七教离二乘心中。初四教离二乘狭心。亦莫生念我听法已先自度身然后度人苦中狭也。前教离凡兼劝舍小故云亦莫。先自解身然后解人集中狭也。先自安身然后安人道中狭也。先自涅槃后令他人灭中狭也。后三教离二乘小心。于佛法僧应生等想教舍别心。于生死中生大苦想教舍着心。变易生死实是大苦。莫谓为乐于中乐着。于大涅槃应生常等教离倒心。

下六教修菩萨心中。初先为他教修广心。亦名教修念众生心。当为大乘莫为二乘教修大心。亦名教修求佛智心。后之四句教修深心。亦名教修离有为心。于中初二教离见心。于一切法当无所住不住无也。亦莫专执一切法相不执有也。于法莫贪教离爱心。常生知法见法之心教离痴心。若能如是名闻不闻总结彰益。

自下第四随问正解。初先解释闻不闻义。后以生列类以显之。前中四句。有何差别。准下释之法有二种。一是生死可闻之法。二是涅槃离闻之法。人亦有二。一凡二圣。将凡将圣对彼涅槃为前两句。圣于涅槃不闻之法堪能听受名不闻闻。凡于涅槃不闻之法不能听受名不闻不闻。将凡将圣。对彼生死为后两句。圣于生死可闻之法不复飡受名闻不闻。凡于生死可闻之法飡受不息故曰闻闻。四中初句正答前问。举凡显圣故有第二。举染显净故有第三及与第四。

就后类中先生后到各有四句。下文自释。

自下第二瑠璃自前问生不生令佛解释。使彼新来菩萨解知。其到不到。下答德王初问之中佛自广释今此不论。文中有四。一问二答三难四通。世尊云何不生生者是初问也。向前四句理应齐问。就始言耳。

第二答中先就内论。后就外辩。众生是内非情为外。内中先释。后总结之。释中初言安住世谛初出胎时名不生生解上初句。在世谛者方乃受生故说住世。又世谛中受身不坏亦名住世。初出胎时正解生义。初则简后。出胎异前。是名下结。本未生时名为不生。出时名生。前后合说名不生生。云何不生不生问第二句。是大涅槃无生相者涅槃体寂是一不生。而复不为生相所生是二不生。是名下结。是中不欲明涅槃法。约涅槃法明生死身不生不生。要得涅槃方乃得为不生不生。故就论之。云何生不生问第三句。世谛死时释显其相。此名现报以为世谛。世谛是生死名不生。是名下结。云何生生问第四句。下释有四。一就人总指。一切凡夫名为生生。良以圣人生不相续故指凡夫。二何以下释。先问次解。生生不断就分段无常解生生义。一切有漏念念生者就念无常解生生义。是名下结。三从四住菩萨已下举圣显凡。四住菩萨名生不生故凡名生生。炎地菩萨名为四住。地相入之中三地已还名为世间。四地已上名为出世。四住菩萨舍彼世间证入出世无生行慧名生不生。四何以下释彼四住生不生义。先问次解。以彼于生除断自在。故本生者今更不生。是名下结。是名内法。后就外法中先问起发。云何外法未生生者问上初句。不生不生问第二句。生不生者问第三句。言生生者问第四句。后释其相。解初问中如种未生解未生义。得四大等解其生义。是名下结。解第二中先问次解。譬如败种解前未生。及未遇缘解后未生。如是等辈举此类余。名未下结。解第三中先问次解。如牙生已解初生义。不增长者解后未生。是名下结。释第四句中先问次解。如牙增长正解生生。若生不生则无增长举生不生显前生生。义与上相似。如是一切举此类余。是名下结。问曰。何故就内外事明此四义。为彰诸法义无偏定无偏定故一切可空。

瑠璃白下第三设难。难有六句。初二难上一切有漏念念有生。前有何隐而须难乎。解言前说有漏法体念念有生。法外生相前犹未辨。故此难之令佛解释。后四难上不生生等四句之义。前何不尽而复重难。前就内外麁事以释。未将生相对法而辩。故此重难令佛辩之。

前中初言有漏之法若有生者就前有漏牒举生相。此乃举彼法外生相非法体生欲就设难所以举之。为常无常进退审定。下就设难。五句分别。一定法体。色心及与非色非心是有漏法。二约前法辩四相义。四相有二。一法体四相。色心等法念念之间各有四相。初生次住终异后灭。二法外四相。色等法边同时别有生等四相。总相论四。细分有八。谓四大相及四随相。亦名小相。彼大生边有一小生。乃至灭边有一小灭。以前四种相法宽多故名为大。后之四种相用狭少名为小。此八相从说以为四。此之四相就能为名。所言生者能生他故名之为生。非是住前始起之生。乃至灭相能灭他故名之为灭。非是异后尽坏之灭。剋论体性此八皆有。初生次住终异后灭。四相如是。今此偏就法外四相以论生义。三就生相明常无常当知此生亦常无常。如下文说。于事分齐色等法边恒有此生故名为常。于法分齐此之生相运运起尽一谢往者更不重现故曰无常。四显难意。瑠璃今者次使如来就生解释常无常有无之义。令彼新来菩萨解知故反难之。五随文解释。先难常义。生若是常举前所定。有漏之法则无有生约法难破。有漏无常。无常法边云何得有常住之生。有漏边有明知无常。下难无常。生若无常牒前所定。一起谢往更不重来故曰无常。则有漏是常约法难破。生若无常一起谢往更不重来。有漏法边便无有生。无生迁改为是应常。然有漏法性是无常恒有生相随而迁改。明知生相非是无常。

后四难中。第一难上生生之义。第二难上生不生义。第三难上不生生义。第四难上不生不生义。此将生相对法为难。以何义故不依前次。良以初二自他相对。后二幼时有无相对。随此便故不依前次。

就前二中初句偏就能生设难。后句约对所生设难。初难云何。若彼生相还能自生可名生生。生不自生云何得名为生生乎。难意如是。然彼生相但能生于色心等法不能自生故今反举。若生自生生无自性以理难破。若有自性可以生起故可白生。生无自性云何自生。问曰。前说色等法边别有非色非心生相。今云何言生无自性。解云此相判为能生。能生之外更无所生法之自性故日无也。第二云何。若彼生相能得生他非生之法。如来可说为生不生。不能生他非生之法。云何得名为生不生。难意如是。然彼生相但能生于自家共起可生之法。不能生他无为无漏不可生法。故今反举。若能生他以何因缘不生无漏以理难破。若能生他以何因缘不生无为无漏之法。不能生故非生不生。

就后二中初句约就未生之时难破有生。后句约就未生之时难破无生。初句云何。若未生时已有其生。如来可就说不生生。未生之时不得有生。如来云何说不生生。难意如是。然色等法起时名生。未起之时不得名生。故今反举。未生有生云何于今乃名为生以理难破。未生之时已先有生。云何于今现起之时方名为生。后句云何。若未生时全无生性。如来可说不生不生。未生之时已有生性。云何佛说不生不生。难意如是。然有为法先未生时虽无生事已有生性。故今反举。未生无生何故不说虚空为生以理难破。若有为法本无生性后得生者。虚空本来亦无生性何故不生。虚空不生。可先无生有为可生明本有生。本有生故非不生不生。

自下第四如来释通。善哉叹问。下正辩释。文别有四。一牒前六难明不可说遣人定执。二有因缘下明前可说令人求解。三从云何不生生下释前第一不可说义。四云何有因亦可说下释前第二可说之义。

就初段中言不生生不可说者牒前瑠璃第五所难明不可说。道言生生不可说者牒前琉璃第三所难明不可说。言生不生不可说者牒前琉璃第四所难明不可说。不生不生不可说者牒上琉璃第六所难明不可说。生不可说者明前瑠璃第一所难常有之生不可定说。言不生不可说者明前瑠璃第二所难生相灭后有漏法边一向无生不可定说。此等皆悉不可定说名不可说非全不说。问曰。何故明此六句皆不可说。为显诸法义无偏定。不偏定故六义并具。是义云何。以不生生不可定故有生生义。是义云何。下以后生破初不生。明有为法未生之时有可生性。不可定说以为不生。非不生故将彼生相生如是等可生法时。即得名为生于可生。是故得有生生之义。以彼生生不可定故有生不生义。是义云何。下约初生破却后生。明有为法为他生相之所生故名之为生。体性非生体非生故将彼生相生此法时即得名为生于不生。是故得有生不生义。以生不生不可说故有生生义及不生不生义。是义云何。下以初生破后不生。明有为法与他生相之所生故体非不生。非不生故将彼生相生此法时即名生生。是故得有生生之义。下文复以后句不生破却初生。明初生相能生色等非生法故名之为生。体性非生。能生所生性皆非生即得名为不生不生。是故得有不生不生义。以不生不生不可说故有不生生义。是义云何。下说涅槃不生之法亦有生故。不生之法得有生义。涅槃既然余法类尔。是故得有不生生义。复以生义不偏定故有不生义。不生不定故有生义。问曰。何故立此六义。为明诸法义不偏定。以不定故一切可空。

第二段中有因缘故亦可说者明从因缘六皆可说。是义云何。法外生相能生色等可生之法是故得有生生之义。即彼色等体非生相名为不生。法外生相生此色等非生之法名生不生。于未生时已有生性是故得有不生生义。于未生时未有生事故有不生不生之义。于事分齐色等法边恒有生相故有生义。于法分齐运运起尽一谢往者更无来理是故得有无生之义。

第三段中依前六句次第释之。云何不生生不可说者牒问初句。下释其相。偏以后生破初不生成不可说。言不生者牒初不生。名为生者是后生也。不生之时有可生义。云何可得定说不生。下重显之。何故问也。以生故者以可生故不可一向定说不生。

云何生生不可说者牒问第二。下释其相。以前生相破后法生成不可说。生生故生明前起后。初一生字牒举生相。次言生者明前生相能生诸法。言故生者彰彼诸法由相生故方始得生。生生故不生以前破后。有为诸法由彼相生方得生故无定生性故言不生。不可说者以不生故不可说生。亦可前后二生俱破。生生故生破前生也。前一相生。生诸法故说之为生。自体非生。非生故不生破后生也。后一法生。为他生故说之为生。自体非生。不可说者前后二生皆不可说。云何生不生不可说者牒问第三。生即名生以前破后。良以生者即名生故非定不生。生不自生以后破前。向前生相但能生他故名为生。自体非生。体非生故名为不生。以不生故不可定说以之为生。不可说者生与不生皆悉不定故不可说。

云何不生不生不可说者牒问第四。言不生者名为涅槃。辩前不生涅槃常寂故曰不生。涅槃不生故不可说。释后不生不可说也。涅槃从缘有可生故不可定说为以不生。何以下释。从修证得义说为生。非是办无令有名生。是中不欲明涅槃生。举彼涅槃不生之法有可生义。类显世间不生之法有生义矣。生不可说牒问第五。以生无者生相无常。一灭去者更不重来故曰生无。是故不可定说为生。云何不生不可说者牒问第六。以有得者随事恒有。生相可得是故不可定说不生。

第四段中云何有缘亦可说者牒问前门。下对释之。十因缘法为生作因。以是义故亦可得说是总释也。十二缘中前十因缘与第十一生支作因故得说生。亦可名彼持地论中所说十因以之为十。此能遍与诸法作因故得说生。下别释之。先教听仪莫入空定大众钝故。下正为解。前六难中但解初二及释第四。余略不论。解初二中因论生相剩辨余三。文中先别。后总显之。别中初先汎辨四相常无常义。然后释文。就事分齐四相名常。恒与色等诸法俱故。于法分齐四俱无常。四相相催无停住故。是义云何。如上所辨四相细分差别有八。此八同时互相催切。大生力故除其自体令余七相及所随法一时俱生。小生力故令大生生。大住力故除其自体令余七相及所随法一时俱住。小住力故令大住住。乃至第四大灭力故除其自体令余七相及所随法一时俱灭。小灭力故令大灭灭。是故诸相及彼法体皆有初生次住终异后灭之义故是无常。次释其文。先解生相有为之法生亦常者法边恒有以住无常。生无常者住虽恒有为用暂尔名住无常。由此迁生故生无常。生之无常具由四相住用近生是故偏说。住亦常者法边恒有以生无常。住无常者生虽恒有用亦暂尔名生无常。由斯迁住故住无常。住之无常亦由诸相生用近住故偏说之。下异与坏义类可知。上来别解。下总释之。言以性故生住异坏皆是常者随事分齐各自守性恒有为常。念念灭故不说常者于法分齐运运迁灭故是无常。理实念念亦生住异。据终说灭。是大涅槃能断灭故名无常者治灭无常。

有漏法下释上文中第四难也。向前难言若能生他以何因缘不生无漏。故今释之。有漏之法未生之时已有生性故生能生。无为无漏本无生性是故生相不能得生。文中初法。后举三喻类以显之。问曰。何故不释余难解此难竟即知生相生有漏法非是自生。故第三难不劳更释。又此文中说有漏法未生之时已有生性。第五第六未生之时有生无生。其难已遣故更不论。

上来第五问答辩法。自下第六瑠璃领解。先踊在空七多罗树。下正领解。我蒙教诲因大涅槃解闻不闻自身领解。领佛向前教已听仪名蒙如来殷勤教诲。领佛向前解闻不闻名因涅槃解闻不闻。亦令八万四千菩萨解生不生代众领解。准此定知闻与不闻为已故问。生与不生为他故问。此二是前知密藏中两种义也。

自下第三无畏请问生净土义如来为辩。文别有四。一瑠璃菩萨结前举后以为起发。我今已解是结前也。无畏欲谘唯垂听许是举后也。二如来听许。三无畏正问。先起后问。问有四句。初造何业生不动界问其下人所修福因。二其土菩萨云何而得智慧成等问下品人所修智因。此往生者即名以为其土菩萨。三人中下问上品人所修福因。此文略少。若具应言此造何业生彼得为人中象王有大威德具修诸行。四利智下问其上人所修智因。此文亦略。若具应言此造何业生彼国土利智捷疾闻则能解。上来第三无畏正问。

四如来为辩。于中文有二十一偈。初十二偈答上初问明下品人所修福因。次有两偈答上第二问明下品人所修智因。次有五偈答前第三明上品人所修福因。末后两偈答前第四明上品人所修智因。就初段中前之十偈明离恶行。谓离十恶。偈别论一。文显可知。问曰此十应是上业何故名下。为世修习故不名上。回求净土故得往生。后之两偈明作善行。第二段中初偈明为悕利世福书写是经以为智因。后偈明为悕利世福读诵是经以为智因。为世修习所以非上。回之求去故得往生。第三段中初之两偈明修戒行以为福因。于中前偈自身无犯。后偈明其能治他过。后之三偈明修施行以为福因。第四段中初偈明其供养说者以为智因。后偈明其自身书写受持读诵以为智因。

自下第四远答德王最初所问。无畏初先领前举上请佛酬答。我今已知造业得生是领前也。光明遍照普为怜等是举上也。如来若等是请答也。下佛答之。先赞德王勅听许说。有因缘下正为宣说。于中先举到不到等类答前问。闻所不闻亦如是下当问正答。问曰。何不望直正答在先类乎。释言如来兼欲使人解知向前到不到义故先类之。于中初先开列四门。四中前二对彼涅槃不到之法明凡未到圣人已到。后二约对生死恶法明圣不到凡夫人到。下广释之。何因缘故未到不到牒问初门。夫不到者是大涅槃解后不到。凡夫未下释初未到。凡夫未到总以标举。以有贪下别以显之。以有贪等有惑不到。身业已下恶业不到。以是下结。何因缘故不到到者牒问第二。言不到者名大涅槃解初不到。何义到下解释后到。永断贪等无惑故到。永断身等离业故到。以是下结。须陀洹下就人辨之。何因缘故名到不到牒问第三。到者名为二十五有释初到义。次别显之。是名下结。声闻已下解后不到。于中先明自行不到。为化度下明诸菩萨下化众生示现处中亦名为到。何因缘故名到到者牒问第四。到者即是二十五有解初到义。一切凡下解释后到也。

下正答之。闻所不闻亦复如是者总举类前。次列四名。义如上解。问曰。此四云何答上德王六难。释言德王难别三对。一一对中义皆有四。两立两破。一立闻闻。二即约此难破如来闻不闻义。三立不闻不闻。四即约此难破如来不闻闻义。佛今随其所立所破并为存之。故列四门以答上难。云何下释。但释初门。余三类上到不到等其义可知。故略不论。于中有三。一就涅槃解不闻闻。二云何菩萨不闻闻下就彼三宝佛性等义解不闻闻。三如佛先说修大涅槃闻不闻中有涅槃下于前义中有难解者问答重明。初中复三。一正就涅槃解不闻闻。二德王白下问答重论。三德王白佛云何布施不得名为波罗蜜下于前第二重显义中有难解者问答重释。

初中先问。次对释之。先解不闻名大涅槃出不闻体。何故已下释不闻义。先徵后解。非有为者不同生死有为之法可以言论故不可闻。非音声者不同能诠音声性故不可得闻。不可说者不同名字可宣说故不可得闻。下释闻义。先徵后解。以是下结。

自下第二问答重显。德王先难。佛说涅槃不可得闻云何复言常乐我净而可得闻略徵前言。何以故下广显不应。先自徵责。我以何故呵佛不应。下对显非。难意有三。一明涅槃体是无常不应宣说有常可闻。二明涅槃有名可闻即是无常。三明是常无名可闻。难意如是。

难辞有七。一明涅槃断烦恼得本无今有故是无常。二因庄严得故是无常。三有故无常。四以可见故是无常。五不平等故所以无常。六因恭敬得是以无常。七有名故当知无常。七中初六显初难意。末后一番显后二意。

就初难中断烦恼者名得涅槃若未断者名为不得辩涅槃相。以是义下明此涅槃本无今有。若世间下彰其无常类以显之。初先汎举。譬如瓶下即事以显。涅槃若下约之徵法。第二难中。初先汎明一切世法因庄严得悉名无常。次约显法。涅槃若尔应是无常。何等已下辨庄严相。

第三难中。初先汎明一切有法悉皆无常。若涅槃下约之显法。如佛昔下引佛昔言明涅槃有。以是义下结成无常。

第四难中。初先汎明可见之法悉是无常。如佛已下约之显法。

第五难中句别有四。一立等喻。譬如虚空等无障碍故名为常。二约喻徵法。若涅槃等何故众生有得不得责其不等。若不等下以其不等结成无常。三重立等喻。四约喻徵法。若涅槃等一人得时多人应得一人断结多人亦断徵令齐等。若不如是云何名常以其不等徵破常义。

第六难中。初先汎明因恭敬得悉是无常。次约显法。涅槃亦尔不名为常。何以故下广明涅槃因恭敬得。以是义下结成无常。第七难中。初先辩列有名无常。如其无下明常无名故不可说。云何已下结破可闻。

下佛答之。前七难中但答五问。第五第七略而不答。答初难中答意如何。明诸众生因断烦恼始见涅槃。而彼涅槃本有非今故得为常。文中初法次喻后合。法中有四。一明涅槃本有非今。二明众生不见谓无。三明菩萨修道始见。四明虽始见法非今有。初中有二。一明涅槃体非本无。文有反顺。涅槃体非本无今有是其顺也。若涅槃体本无今有则非无漏常住之法是其反也。问曰。方便断结涅槃。本无今有岂非无漏。释言。此等实是方便断结无漏。但非自体本净无漏故云非也。二有佛下明其常有约佛显之。随相论之。有佛成道证会始有。无佛证会涅槃则无。实则涅槃古今不变故曰常住。此初段竟。后三可知。问曰。下说涅槃是其了因之果。能了之因既非本有。所了涅槃何容非始。解有三义。一就一人始终分别。涅槃既是了因之果。明在显时。果虽显时性是本有。今据果德反谈本性故言本有。二就凡佛二人分别。凡佛虽殊实性无二。以无二故众生佛性即是诸佛大涅槃果。何故如是。彼大涅槃众生迷覆未得显了。是故不得名涅槃果。然所迷法与后显时净德为本故名佛性。故下文言涅槃因者所谓佛性。即此佛性据佛望之由来清净无障无染。是故即名大涅槃果。故经说言一切众生毕竟寂灭即涅槃相不复更灭。良以于佛本来常净是涅槃故。今说非是本无今有。于凡未得是涅槃故。下文宣说了因所得。第三约缘就实分别。缘有染净。实则常湛。实从染缘说之为因。因在凡时。实从净缘说之为果。果在显时。废缘论实。实外无缘。知复约何说因说果。良以就实非因果故。今说涅槃本有非今随缘当显。故下宣说了因所得。上来法说。次以喻况。于中还四。先喻初段明大涅槃本有非今。闇室喻于众生之身。井及七宝喻涅槃法。人亦知者寄知显有。闇故不见喻前第二恼覆不见。有智人下喻上第三。是人于此终不念下喻上第四。合中亦四。涅槃亦尔本有非今合上初段。烦恼闇故众生不见合前第二。大智已下合上第三。是故已下合前第四。

次答第二。先牒总非。何以下释。先徵后解。解意如何。明诸众生因于庄严往见涅槃。非大涅槃假于庄严故得为常。文中有三。一明涅槃体绝众相。二以是义下结成常义。三见以无量阿僧祇下明诸众生因严乃见。初中涅槃非生出者涅槃无有始生终出。又非因生亦非缘出。非实虚者妙出情妄故曰非虚。虚既不有知复对何以说其实故曰非实。是以经言。其实见者尚不见实何况非实。又涅槃体不同妄情所取定实故曰非实。不同世俗虚假之相故曰非虚。非作生者如下文说。非作因起非生因生。非是有漏有为法者体性常净故非有漏。体无生灭名非有为。不同色声故非见闻。不可退散。故曰非堕。体无终尽所以非死。万义同体故非别异。义别千殊故曰非同。体无动转故非往还。体无流变非三世摄是故名为非去来今。义别尘算所以非一。体如一味所以非多。不同质像故非长短方圆尖斜。不同所取故言非相。不同能取故曰非想。不同四阴故曰非名。不同色阴故名非色。不作生因生于他法故曰非因。不从他生是以非果。以非神生故言非我。非我所有名非我所。后二可知譬如盲下答第四难。明虽始见见于本有故非无常。于中两喻二合可知。

汝言因下答第六难。先牒总非。何以下释。先徵后解。解意如何。明大涅槃非五因成。从了因显所以是常。于中初明非五因成。先举五因。次列后释。下明涅槃非作因生是了因显。先举二因。次列。后释。下持涅槃对因辩之。于中先明涅槃之法非作因生唯了因显。次出了因所谓三十七道品法六波罗蜜。下复约对涅槃大小明因不同。布施持戒乃至波若是涅槃因。不得名为大涅槃因。六波罗蜜乃得名为大涅槃因。道品亦尔。三十七品是涅槃因。无量僧祇助菩提法方得名为大涅槃因。此等差别下文自释。问曰。向前第五句难何故不答。如来解前第一难中明诸众生闇故不见修故始见。众生虽有见与不见涅槃恒有故得名常。彼难即遣所以不释。又问向前第七句难何故不解。下文宣说涅槃无名强与立名。此难即遣为是不释。

自下第三重辩向前布施等行是波罗蜜非波罗蜜。并复显其涅槃大小。德王先问。佛答有二。一教修正解令其自知。二云何施下随问为释。前中有三。一教舍着心。于施等法不见不闻。二教修生解心。解知二谛。三由前二自知檀等。初段可知。第二段中解法唯二一知世谛。二知真谛。文别有三。一略开二门。知见法界是第一门明知真谛。界名为性。悟解法性名知法界。解了实相是第二门明知世谛知法虚幻是其世谛。诸法之实名解实相。二广辩释。先解初门。句别有二。一明所知。知二无我空无所有是法无我。无有和合觉知之相是人无我。二明所离。得无漏相无所作相。不着檀等名无漏相。不见檀等可以作起名无作相。如幻已下解释后门。句别有二。一明所知。知法如幻乃至空虚。先别后结。二明所离。无贪瞋痴不闻不见。解法虚妄灭诸法故无贪瞋痴。于彼檀等心无分别名不见闻。上来释竟。三双结之。是名真实结前真谛。安住实相结后世谛。顺观名安。上来第二教生解心。自下第三明由前二便能自知是波罗蜜非波罗蜜。乃至能知涅槃大小。

上来第一教修正解。自下第二随问为解。于中但释施等差别。涅槃大小在后别论此须记知。就所释中广解檀行。余指杂华。就解檀中先广后结。广中约就四修辩之。言四修者如地持说。一决定修正意不动。二专心修不杂余想。三者常修恒作不息。四无罪修行时离过。文中初言见乞乃与非波罗蜜无乞自与是波罗蜜。就专心修以别是非。若时时修非波罗蜜若修常施是波罗蜜。此就常修以别是非。若施已悔非波罗蜜施已无悔是波罗蜜。就决定修以别是非。菩萨于财生四怖心欢喜施者显前菩萨不悔所以。以于己财常怖王贼水火侵。夺于舍不悔。下有二对。就无罪修以别是非。一望报有罪非波罗蜜。不望无罪是波罗蜜。二若为恐下杂过有罪非波罗蜜。离过无罪是波罗蜜。就辩非中为恐怖者或畏前人舍财与之。或畏世间种种衰恼施求脆脱问曰。前说生怖行施是波罗蜜。此亦生怖何故非也。解言前者于财生怖喜施无悔。是故得名檀波罗蜜。此无舍意为脱衰恼而行布施是故非也。为名闻者施求称誉。为利养者以利求利。家法施者承袭父祖自无诚意。为天欲者求报心施。为憍慢者为令乞人于己敬畏。为胜他者为欲胜过其余施主。为来报者为得未来人中乐果并期他人交来报已。如市易下喻以显过。若人修下结以显非。下明是中先法后喻。法中初明离有为心。为方等下求无为心为利已下念众生心。喻中有五。文皆可知。上来广辩大涅槃中。如是义下总以结之。余戒忍等具释难尽故指杂华。涅槃大小此应具辩。经文言广故留在后。此略不论。上来第一偏就涅槃一法之中明闻不闻。自下第二更就余法明不闻闻。于中有二。一正就佛等明不闻闻。二德王白下问答重显前中云何牒问起发。下对辩之。文别有四。一总标举。十二部中深邃之义昔所不闻今具闻之。二对昔辩异。昔唯闻名今得闻义。三约人分异。二乘之人唯闻十二部经名字不闻其义今得闻之。四就法正辩。法别有四。第一如来常乐我净。第二如来不毕竟灭。第三三宝佛性无差。第四犯重乃至阐提悉有佛性。于此文中。先明二乘昔所不闻。后明今闻。

下重显中德王先难。如来次答。德王白佛诚如圣下德王领解。就初难中难辞有二。一难破向前罪人有性。二犯四重禁名不定下难破向前佛有常乐我净之义。显成如来不毕竟灭。就难性中句别有三。一约堕地狱难破有性。若犯重等有佛性者性是善法应遮地狱。此等云何复堕地狱。以堕地狱明知无性。二约无常等难破有性。若使此等有佛性者性是常乐我净之法。云何此等无常无乐无我不净。以无常等明知无性。三约断善难破有性。于中三句。一约相徵性。若使此等有佛性者性是善法。一阐提人断善根人所有佛性云何不断。二从相徵性。佛性若断云何复言常乐我净。三约性徵相。若性不断即是有善云何得名一阐提耶。此之三句下文别答。宜审记知。此初难竟。

第二难中论其难辞。将下类上明佛不定。难意有三。一明佛不定破前佛有常乐我净。二明佛不定欲使如来述已所问。显成如来不毕竟灭。故下文中德王领解。如是如是诚如圣教一切诸法悉皆不定以不定故如来亦不毕竟涅槃。三明佛不定彰阐提等当无所得成现无性。故下文言若无常等云何说言一阐提等当得涅槃。

文中有二。一以下类上明佛不定。二云何不定下就佛不定。难破常等。前中有四。一明凡不定。先明不定若。决定下难破定。义二明须陀至辟支佛一切不定。先明不定。若须陀下难破定义。三若犯四重不决定下牒前凡夫二乘不定类佛不定。四若佛不定涅槃体性亦不定下以佛不定类佛所得一切诸法明皆不定。

上来一段明佛不定。自下第二就前不定难破常等。云何不定。徵前起后。下对辩之。句前有五。一重明前阐提不定。若一阐提除谤法心则成佛道故知不定。前所辩中阐提最下故偏举之。余类可知。二以阐提不定类佛不定。如来亦应入涅槃已还出不入。三以佛不定类涅槃不定。若佛如是入已还出涅槃之性则为不定。四以涅槃不定难破常等涅槃不定。当知无有常乐我净。五云何下结以显过。涅槃若无常乐我净云何佛说一阐提等当得涅槃。佛答有三。一叹其能问。二勅听许说。三正答之。叹中初言善哉总叹。为欲下别。别中有三。一叹问所为。二汝已亲下叹问所因。三我不见下叹问殊胜。问所为中为益众生怜念世间明其为益。凡夫二乘为欲利益令得乐也。怜愍慈念使出苦也。为欲增长偏益菩萨故问总结。问所因中因福因智。汝已亲近是因福也。久已通等是因智也。福中初先明其自利。汝已亲近无量诸佛自利始也。于佛种善自利次也。成就菩提自利终也。准法华论。初地已上名得菩提。德王今已住第十地故说久成。降伏已下明其利他。降魔邪耶令得菩提化令入正。智中久通诸佛秘藏明具证智。已问过佛明具教智。叹问胜中言我不见若天人等能问是义举劣显胜。此初段竟。勅听可知。

下正答中对问唯二。文别有三。一述成向前第二难中阐提不定。二如汝言下正答初难。三犯四重下答其后难。问曰。阐提不定之义依问未至何故先述。解言先明阐提不定能得菩提。显后所释一阐提人佛性不断。义便故尔。

就初段中一阐提者亦不决定略述前问。若定不得反显不定。不定故得顺显不定。

第二段中释难不尽。前难有三。一举堕地狱难破有性。二举无常等难破有性。三约断善难破有性。今答第三。初二不答。初难与下第九德中难辞相似。释不异彼故此不答。其第二难如后师子品中解释故此不答。答第三中先举难辞。难辞之中备有三句。就后以举。下正辩释。难中三句备如上辩。一约相徵性。若犯重等有佛性辩。一阐提人断善根时所有佛性云何不断。二从相徵性。佛性若断云何复言常乐我净。三约性徵相。佛性不断何故名为一阐提耶。此文之中先答初句。答意如何。明其佛性不入一切方便善中为是不断。于中约对三种二善明性不同。第一约对内外二善明性不同。先举次列。如下文说意善名内身口名外此二可断。下明佛性不同此二所以不断。第二约对漏无漏善明性不同。先举次列。三有善法名为有漏。三乘圣道名为无漏此二可断。问曰。无漏云何可断。应生不生故名为断。非断已生。下明佛性不同此二是故不断。第三约对常无常善明性不同。先举次列。妄善无常真善是常此二可断。问曰。常善如何可断。义同无漏不生名断。非断已生。下明佛性不同此二是以不断。

下次答其第二句难。答意如何。明性不断故得名为常乐我净。于中初言若是断者则应还得反释不断。若不还得则不名断顺释不断。约得显之。凡是一切可断之法当时虽断后必还得。佛性无有还得之义明知不断。以不断故如来说为常乐我净。下次答其第三句难。答意如何。明其佛性虽不可断其余善根是可断故名一阐提。文中说言若断已得名阐提者。余方便善可断已得未得之间名一阐提。非已得竟名一阐提。

自下第三答上后段不定之难论其答辞。述前所问明佛不定。语其答意备有三义。一明如来体不定故虽现世间而常不同以不同故常乐我净。二明如来体不定故虽得涅槃不舍世间常随诸有。常随有故不毕竟灭。三明如来不决定故在有恒常。以其常故一阐提等当必得之。以当得故现有佛性。

文中先广。以是因缘佛不定下总以结之。广中随人要唯有三。一明凡夫不定。二明二乘不定。三明佛不定。文别有四。一明凡不定终得涅槃。二明诸佛涅槃法定彰彼凡夫当有所得。三明声闻缘觉不定终得菩提。四明佛不定用而常寂彰彼二乘当有所得。

就初段中先法后喻。法中初明凡人不定。后论凡法。人中但明犯重谤法五逆不定。阐提不定前已辩竟故此不论。法中初就四尘法门以说不定。色与色相俱不定者。碍是色性。青黄赤等形现可覩名为色相。香味触中亦有性相。性皆是碍与色体同故略不举。相别各异故偏举之。生至无明就十二缘以明不定。十二缘中观法多途。依彼七十七智观门。先观生相能起老死。如是逆推乃至最后。观察无明能起诸行。今依此门以举因缘故言生相至无明相。阴者是其五阴法门。入者是其十二入门。界者是其十八界门。二十五有及与四生各是一门。前七别举。法相众多不可备列故复通举。乃至一切此等皆悉从缘集起缘离散坏故皆不定。下以喻况。喻别有三。皆先立喻后合显法。上来第一明凡不定。自下第二明佛所得涅槃法定。亦定略举。下重显之。云何为定问其定义。常乐我净对问辩之。在何处耶问其定体。所谓涅槃就法指斥。第三二乘不定可知。

第四明佛不定之中文别有二。一明如来化灭不定灭而常存。二当知如来亦不定下辩明如来化现不定用而常寂。前中有四。一明如来随化现灭。二一切所有声闻已下明二乘人不知佛化取为定灭。三当知下明实不灭。四以是义下结成不定。初中先明如来现灭。令诸已下彰灭所为。所为有四。一欲令诸人恋慕如来生大忧苦。二欲使诸众设大供养。三欲令诸人阇维佛身。以何义故千端[叠*毛]中唯留二端。即事以求。在外一端为遮灰土。儭身一端为净舍利。若论所表。为显如来外离尘染内德常净。亦得表佛真应恒在。四为使众生分散舍利广兴供养。余三可知。

第二段中当知如来亦复不定总以标举。下别显之。别中初先开列章门。后广辩释。前开门中若合地狱畜生饿鬼。有十九门。分之则有二十一门。就初门中。先明非天。次明非非。下双结之。明非天中如来非天总以标举。何以下释。上来数说佛天中天。今以何故言佛非天。下对释之。先举四天。次列四名。世间天者智度论中名假合天。净天义天智度论中通名净天。次辩其相。下将如来对之显非。然众生下明非非天。是故下结。余门可知。

下广解中解之不尽而复不次。于前门中非有非无非名非说及非如来四门不释故言不尽。十九门中第十二门非漏无漏回之在后故云不次。问曰。何故不释此四非有非无非名非说。此三种门解释非常非非常中其义具显为是不释。其非如来与非众生非非众生其义大同故亦不论。非漏无漏以何义故回之在后。以其义广故在后释。

就解非常非无常中有七复次释彼非常。有八复次解非非常。文皆可知。

就解非漏非无漏中先解非漏开合不定。总之唯一。或分为二。一是见漏。二谓修漏。或说为三。如经中说欲有无明是其三也。或分为七。如下师子吼品中说。成实论中具列其名。一是见漏。谓见谛惑。二是修漏。谓修道惑。三是根漏。谓眼等根能生诸漏。故名根漏。四名恶漏。所谓一切恶象恶马恶知识等。生烦恼者悉名为恶。恶能生漏故名恶漏。五亲近漏。谓衣食等生贪因缘近而生漏名亲近漏。六名受漏。如下文说受三恶觉能生诸漏故名受漏。不名受数以为受漏。三恶觉者如地经说。欲觉瞋觉及以恼觉是其三也。七名念漏。邪念起漏故名念漏。七中前二是其漏体。后五是其生漏因缘。根恶亲近是生漏缘。受念二种是生漏因。细分有十。见中分二。谓见与疑。修中分三。欲有无明。通余根等故合有十。若依下说受想触欲具有十四。广则无量。

今此所论别分有十。合之为七。对此七门明佛无之。

先对修道三漏为说。如来无漏标牒前门。断三故无略释其相。下广辩之。先列三漏。若摄见惑通入三中。是则欲界一切烦恼除却无明悉名欲漏。色无色界一切烦恼除去无明斯名有漏。三界无明名无明漏。若分见惑在修惑外。是则欲界一切烦恼除无明见疑名为欲漏。色无色界一切烦恼除无明见疑名为有漏。三界无明除迷谛者名无明漏。今依后门。下明佛无。

自下第二明无见漏。先辩漏相。后明佛无。就明漏中初疑后见。疑中初言凡不见漏生疑所由。由于无明不见故疑。云何已下明由不见故生疑心。先问后辩。辩中初总次别后结。如是疑见覆生心者疑心推求故曰疑见。下明起见。疑后心决即名见也。生六总举。下别显之。有我有见。无我空见。良以疑心疑有疑无故从疑后生此二见。我见我者从前微我生重我见。如地持中从我妄想生身见事。我见无我从前我见生于空见。推有不得故还计无。与前因断起常相似。前执法体。我作我受执有我用见神有能作业受报。是名下结。上来明漏。下明佛无。如来永断正明佛无。菩萨永下举劣显胜。

自下第三明无根漏。于中有三。一辨漏过。二明菩萨修道断漏。三况如来明佛无漏。就初过中有七复次。初二明离第一义乐。后五复次明具诸苦。于前二中初一明离涅槃之因。先法次喻后合可知。后一明离涅槃之果。先喻后合。就后五中初二造业。皆先立喻。后合可知。次一令人受三涂苦。先法后喻。次一起惑。驰骋五尘生烦恼故。先法后喻。后一令人沉没三有受人天苦。单法无喻。

第二菩萨修道断中文别有三。一明护根。二有念慧故不见我下明其离尘。三菩萨尔时五根净下总结彰益。初中有四。一善护根。二怖畏下明护根所为。为畏烦恼为得诸善。三若能下明护有宜。若能护根则能摄心。若能摄心则能护根。于中初法次喻后合。四若得闻下修治护根。先修念慧为护根法。闻经得智是修慧也。则得专念是修念也。下明护根。初法次喻下合可知。

次明离尘。于中有二。一修正治。二如屋下用之离过。前修治中。初观真谛。生土石下观察世谛。观真谛中先观生空。见一切下观察法空。观生空中句别有四。一不见我。二不见我所。三不见众生。四不见所用。前二一对破离我性。于五阴中不取色阴以为我体名不见我。无我体状名不见相。不取余阴为我所有名不见所。无所体状名不见相。将色对余分别既然。余阴相望分别亦尔。后二一对破遣因缘假名我相。于内不见众生之相。于外不见我所受用。上来观察无我我所通名我空。见一切法同法性相明见法空。法性本寂。今见色等同彼法性本来常寂。名见一切同法性相。此观真谛。生于土石瓦砾之相明观世谛。知彼世谛虚诳不真。故生土石瓦砾等相。

上来修治。下用离过。分别有二。一对前治中众生空观明众生中对治离过。二知五欲下对前治中法空之观明诸法中对治离过。前中文有四句两对。初依前治中不见我相不见我所断除见惑。先喻后合如屋喻也。见众生等合以显法。二依前治中不见我相不见我所断除爱慧。于中初明菩萨不贪。一切凡下举凡显圣。凡见众生故起烦恼明凡异圣。菩萨念慧于生不贪辩圣异凡。此前一对。三依前治中不见众生及所受用断除见惑。于中初法次喻后合。法中不着众生相者以别分总。无生可着作种种者唯见五阴差别法也。喻中画师以众杂彩作众像者喻诸菩萨观察五阴成众生也。若男女等喻彼六道众生差别。凡无智等喻凡所有。画师子等喻圣知无。合中菩萨亦如是者合前画师。于法异相观于一相合以众彩画作众像若男女等。谓于五阴异法之相观察成于一众生相。凡夫无智生男女相略而不合。终不生于众生之相合前画师知无男女。先合后释。四依前治中不见众生及所受用断除爱患。由观五阴无人相故虽复覩见端正女人不生贪着。何以下释。此后一对。

上来第一依生空观对治离过。自下第二依法空观对治离过。于中有三。一观五欲无常苦过。二复次下观察五欲能令众生轮转之过。三以是生死行苦已下念慧舍离。初中观欲无有欢乐法说明苦。不得暂停法说无常。如犬囓等喻说明苦。如水泡等喻说无常。观欲如是多诸过恶总以结之。

第二段中初观众生为五欲故人天之中受苦无穷。无量劫来或在已下于三涂中受苦无极。菩萨如是深观下结。

第三段中初先法说。次喻。后合。以是行苦不失念慧是法说也。以是五欲生死因行多受苦故坚守念慧。喻中三句。一五欲充满喻。大众喻于五欲境界。宽多名大。满二十里明其所在。于彼二十五有之中除下地狱及四空处。是故但言满二十里。亦有经言二十五里通相具论。二王勅下佛教菩萨坚守念慧喻王喻如来。臣喻菩萨。教守念慧名勅一臣持一油钵。令度五欲名经中过。教其坚守名莫倾覆。举过遮防故言若弃当断汝命。失一念慧慧命不续名弃一渧断汝命也。说涅槃经名遣一人。显过示人。名为拔刀。于所背处说过令厌名为在后随而怖之。三臣受下菩萨奉行喻。于中三句。一奉教坚持喻。二经历下对境自防喻。三是人以是怖因缘下念慧成就喻。合中但合菩萨奉行喻。于中三句次第合之。菩萨如是于生死中不失念慧合臣受教尽心坚持。虽见已下合第二句。若见下已合第三句。念慧成故虽见净色不生色相。乃至不作和合之相。

前明护根。次明离尘。

自下第三总结彰益。先明所成成护根戒。后明所离离于根漏。于中初先举凡显圣。菩萨永下辨圣异凡。

下明佛无。

自下第四明离恶漏。于中先明菩萨离漏。后明佛无。菩萨离中初总。次别。后总结之。复有离漏是初总也。复更有一离漏之行名有离漏。非举漏体。欲为下别。别中欲为甘露佛果明离所为。云何离下正明离相。先问后辩。辩中有四。第一观人修经离漏。二所谓恶者谓恶象下观恶得失失者离之。三自观身如病已下护身离漏。四观恶象及恶知识等无二下观恶轻重重者离之初中复四。一观自修经。二如良师。下明修有益。三汝信我下观供持人。四我念过下引昔类。今明供有益初中若能修大涅槃是名为离正劝修经。何以下释。以此经胜故偏劝修。举小显大彰其胜也。

第二益中曲有三段。一明修经有离恶益。二如善咒下明修经者有脱苦益。三若有人能书写已下明修经者为佛忆念摄受之益。初中先喻。良师喻佛。说大涅槃劝人修学名教弟子。众生依行便能离过故言受者心不造恶。下合可知。

第二益中初先正辩。后总结叹。辩中先喻。下合显法。涅槃如是合善咒术。若一经耳七劫不堕合前一闻七年不为毒药中等。此句明其始闻之益。若有书等必得菩提合前诵者乃至命尽无有众恶此句明其久学之益结叹可知。

第三益中亦初正辩。后总结叹。辩中有五。一明书写乃至思义真佛弟子。二为佛所见。三为佛所念。四为佛随逐与其同住。五受其施。先明受施。后以梦验。结叹可知。

上来第二明修有益。自下第三劝供持人。汝信我语总劝生信。供人获益相在难知故劝生信。欲见我下明供所为。所为有九。初三对佛明供所为。次四对法。次一对障。言八魔者烦恼阴死及与天魔是其四种。无常无乐无我无常无为四倒。复以为四。八中前四大小通论。后之四种唯大非小。以其小乘未说无常苦无我等为颠倒故。下一对彼人天之乐明供所为。见有受下正劝供养。先劝后释。

第四辩明供养益中。先举往事用以类今。以是因缘涅槃不思结叹经胜。以是义下明持离漏。

上来四段合为第一劝人持经以离恶漏。自下第二观恶得失失者偏离。先出恶体。如是等下辩其得失。有三复次。初二约对烦恼分别。前因后缘。后一约对业行分别。云何离下出其治行。先问次辩。是故下结。为生喜下明离所为。

自下第三护身离漏。文别有四。一明护身。观身多过而犹护之。二何以下释。释中七句。三常当下明须常护。四何以下释。释中初法。先反后顺。次立八喻。下合可知。

自下第四观漏轻重。于中有四。一观恶友与恶象等。二何以下释。俱坏身者彼恶象等坏现在身。恶知识者坏未来身。三观恶友过恶象等。是故菩萨于恶象等心不怖惧。于恶知识生怖畏心。四何以下释。于中先作六句校量。是故已下随重偏离。先总。次别。下总结之。凡夫不离是故生漏举凡显圣。菩萨离等辨圣异凡。菩萨尚下以因况果明佛无漏。

自下第五明佛如来无亲近漏。文别有三。一明漏体。二菩萨断。三明佛无。明漏体中先问次辩后结可知。菩萨断中先辩后结。辩中初明见过舍离。若须衣下所须皆受。先别后总。别中别就衣食房舍医药四事明受所为。于中初法次喻后合。受四供养为菩提下是其总也。先受。后释。是故下结。举凡显圣明菩萨断。佛无可知。

自下第六明无受漏。文别有三。一明漏体。二菩萨断。三明佛无。明漏体中初先法说。一切凡夫虽护身心犹生三觉正明漏体。何者三觉。一是欲觉。思求一切可意之事。二是瞋觉亦名慧觉。念他违己思欲瞋彼。三者恼觉亦名害觉。念欲加害。广有八觉。此三过重故偏论之。以是缘下明其漏过。次喻后合下释可知。菩萨断中先别后结。广中有三。一观过生厌。二菩萨或时有因缘下裁而不受。三何以故下释不受意。厌中初总次别后结。菩萨眼净见三觉过有种种恶是初总也。常与下别。别中十句初七远离第一义乐后三具苦。就前七中常与众生作三乘怨明违行过。次有五句明违解过。于中初句迷于理法令无量生不见佛性。其次两句迷于生死涅槃之法生颠倒心。谓佛世尊无常乐等是迷涅槃。一切众生有常乐等是迷生死。下有两句迷于行法。无三言有迷其权法。一乘言无迷其实法。此五违解。下一违圣。为佛菩萨之所呵责。就后三中是三恶觉害我及他起业之过。诸恶常随生烦恼过。即为三缚连缀众生招苦之过。菩萨常作如是下结。

上来生厌。下次不受于中初法。三中就始是故且言生欲不受。次立五喻。下合可知。

自下第三明不受意。先同后释。于中有二。一为他不受。二我常自称为出家下自为不受。为他有四。一坏世福田。二欺诳施主。三为世同呵。四损他施果。众生知我是良田等是初句也。我自不下第二句也。于中初明受三恶觉欺诳施主。我于往下举本类今明欺有损。流转生死堕三恶道。我若恶心受人施下是第三句为世同呵。若我恶觉受人施下是第四句损他施果。或令施主果减无报正明损他。恶觉在心身非净田故令施主果报减少。为恶外彰生彼邪见故令施主空无果报。恶心受施则与施主而为怨雠结以显过。失彼施报故言怨雠。施主于我起子想等举彼责己明诳不应。何以故下释以显过。

就自为中文亦有四。一念自己是出家人不应为恶。二人身难得如优昙下明其善时难逢易失不应起恶。三从我名沙门已下显前第一明己高人不应为恶。四世有六处难可值下显前第二明逢善时不应为恶。

初中有三。一念自己是出家人不应起恶起恶则非。二明出家身口相应不应则非。三念己出家原为起善取恶则非。于中初法。次举六喻。下合可知。

第二段中人身难得如来难值法难见闻。此等明其善时难逢。人命不停过山水下好时易失四喻显之。第三段中始从沙门乃至比丘念己是此五种高人不应起恶。

第四段中六处难值我今已得总以标举。次别后结。下总结之于中初明菩萨能断一切凡下举凡显圣。佛无可知。

自下第七明无念漏。文别有三。一明漏体。二明菩萨断。三明佛无。明漏体中。凡夫若遇身心苦恼起种种恶总明凡夫邪念起漏。若得身下别明起漏。以作恶下明恶有损。何以下释。无念慧故。是名下结。

菩萨断中初法次喻后合下结。法中初思昔来造恶流转生死远三乘路。次生怖畏。下明修断。舍恶所厌。向善所欣。

喻中有六。始从四蛇乃至大河。初以四蛇喻于四大。于中有二。一喻如来说大怖人。王喻如来佛说四大集成己身。以总收别故说为盛。四大性反又能害人故说为蛇。佛说四大易动难调必须将护名令人养。一大不调名一生瞋。佛说随大生患各异名我准法。患起杀人众情共覩名戮都市。二喻菩萨闻过厌舍。人喻菩萨。闻佛向前示过之言名闻切令畏厌名怖。修离称走。

次以旃陀喻于五阴。于中亦二。一喻如来说阴怖人。王还喻佛。如来复说五阴怖人名遣旃陀。阴有何义似于旃陀。其旃陀罗杀人为事。五阴前后共相摧灭其义像彼故以为喻。五阴生灭伤切如刀。圣说示人显露名拔。对其所欣说此为后。二喻菩萨闻过厌舍。人喻菩萨。反观生死名为回。顾知五阴过名见五人。专情厌背名疾舍去。次以诈亲喻其爱心。五阴相续生灭难觉名恶方便藏所持刀。五阴生爱名遣一人。生爱难觉故复称密。实危害相顺人情名诈亲善。爱能留连寄言显之故曰语言汝可还来。其人不信喻明菩萨知过不从。

次以空聚喻于六入。归心六入名投一聚。六根是其神识依处故名聚落。望观六入以免其过名欲自隐。正意观察名入聚中。自观六根求我不得名看诸舍。都不见人观他六根亦空无人名执瓦器悉空无物。既不见人求物不得双牒前二。停止不进名即坐地。次以大贼喻于六尘。诸佛如来悬言教授名闻空声。呵其中住故言咄哉。牒前呵诫故言此聚空无居民。举彼六尘怖之令进故言是夜六大贼来。六尘害善故名为贼。闇心中现名为夜来。取着六尘伤失慧命故言设遇命将不全。当云何勉令求出意。下喻菩萨闻过生厌。

下以大河喻诸烦恼。烦恼漂没故说为河。修中始觉故言路值。教起不贳名为漂急。无道能越名无船筏。厌过情深故言怖畏。修习诸行以为对治名取种种草木为筏。重观得失名更思惟。观住多失故言设住当为蛇等之所危害。虑进有苦故言若渡筏不可依。为断烦恼乃至丧身名没水死。舍退从进故言宁死终不为彼蛇贼所害。举初取后且言蛇贼。修治拟障名推草筏置之水中。人依行进名身倚上。求心手抱。厌观脚蹋。正断截流渐进名去。到大涅槃名达彼岸。受乐安隐。离苦无患。心意泰然显前安隐。恐怖消除彰前无患。

下次合之。先合初喻。菩萨合前惶怖之人。得闻涅槃合闻切令观身如箧合下四蛇。地水火风如四毒蛇举以略合。

下广合之。有九复次。初三如蛇。次一过蛇。次四如蛇。后一过蛇。初三如中初一复次能害如蛇。言见毒等辩喻显法。见毒喻火。热增赤现故说为见。触毒喻蛇。地增身重故名为触。嘘毒喻风。风吹曰嘘。亦有经本说为气毒其义相似。齧毒喻水。水渍名齧。四大亦可彰法同喻。二性别如蛇。三常害如蛇。次一过者四蛇杀人不至三恶。四大杀人必至三恶。以身病时多作罪故。次四如中初一明其牵人作恶。为四大身多作罪故。第二明其独能为害。第三明其性相乖反。第四明其难可亲近。后一过者四蛇可以咒药疗治。四大不尔。如自喜下合人舍走。于中先举诸佛菩萨同皆舍离明其可厌。菩萨思下修治舍离。

次合第二。先合旃陀。后合舍去。前中初言五旃陀罗即是五阴举喻略合。云何下广。广中有其十六复次。初七观阴如旃陀罗。菩萨观阴过旃陀下有九复次。观察五阴过旃陀罗。有智人下合去可知。次合第三诈亲之喻。先合诈亲。后合不信。前中初言诈亲名爱举喻略合。下七复次广以合之。七中前五明如诈亲。后二明过。前中初一不觉害人。第二明其常伺人便。第三覆心令无见闻。见不见者凡夫二乘见生死过。以爱覆心还复不见。闻不闻者闻大菩提功德福利。以爱覆心还复不闻。第四明其无善诈现。第五明其相虚无实。后二过中初一明其始终难离。后一明其远近难知。

一切众生以爱结下合上不信。于中初先反明凡夫信爱故住。后明菩萨不信故去。前中初言众生以爱远大涅槃近生死等正显其过。是故我下引说显过。言三垢者当应是其三毒垢也。以彼爱结远大涅槃近生死故。世尊说之为三垢中贪欲垢也。于现在事以无明下彰彼凡夫不离所以。怨诈不害有智人下辩明菩萨不信故去。

次合空聚。于中先合空聚之喻。后明菩萨修治舍离。前中初言聚即六人举喻略合。下广合中有六复次。前五如聚。后一过聚。就前五中初空无人。观内六入空无所有犹如空聚合投一聚。如彼怖下合入聚中闚看诸舍不见人等。先牒前喻。下合显法。菩萨如是合上怖人。谛观六入空无所有合看诸舍都不见人。不见众生。一物之实合捉瓦器悉空无物。是故下结。二明凡所迷。三菩萨方觉。四烦恼住处。于中三句。一明烦恼处中安乐。二明烦恼处之不怖。三明烦恼同依。五明空无物生人有想。后一过者世间聚落或时有人或时无人。六入不尔一向无人。智者知下辩明菩萨修治舍离。何故是中已言六贼。舍远空聚元由畏贼故此举之。

次合六贼。先合六贼。后合舍去。前中初言贼即六尘举喻略合。下广合中。有十四复次。初五复次明尘如贼。次一过贼。能劫三世一切善故。次六复如。后二复过。能劫三界一切善故。合去可知。

下合河喻。先合彼河。后合求渡。前中初言河即烦恼举喻略合。下广合之。于中有其十二复次。初五如河。次三过河。于中初一明坏身心及诸善法。二能漂溺三界人天。三唯菩萨六行能渡。世河不尔。次二如河。后二过河。于中初明阐提没中余不能救。后明二乘七觉不竭。河不如是。是以言过。如畏人下合上求度文别有三。一合畏故取草为筏。先牒前喻。后合可知。二依乘此下超合向前推筏水中身倚而去。三修涅槃者作是思下却合更思我设住此当为蛇等之所危害。宁没水死终不为彼蛇贼所害。以忍受故不生漏者结明菩萨能断念漏。菩萨尚下举因况果明佛无漏。

上来广明如来非漏。云何如来非无漏下明非无漏。先问后辩。

上来广明一切不定。以是缘下总以结之。先结如来。后结凡夫。二乘不定略而不结。

前问次答。德王白下德王领解。诚如圣教一切不定领佛前言。以不定故当知如来亦不毕竟入于涅槃领佛前意。以斯验求。前说不定宗显如来不毕竟灭以成上义。

前就涅槃明不闻闻。次就如来佛性等法明不闻闻。

自下第三于前文中有未解者问答重显。显前何义。前就涅槃不闻闻中明布施等是涅槃因六波罗蜜大涅槃因。德王前者牒问如来。如来于彼但为解释布施等行是波罗蜜非波罗蜜。未为解释涅槃大小。故今此中问答显之。德王先问。如佛先说修大涅槃不闻闻中有涅槃大涅槃领佛前言。云何涅槃云何大涅槃请佛解释。

下佛先叹。后正答之。答中初先分小异大。大名不可思议已下释大异小。前中有四。一立喻以分。二约喻显法。三释前法。四解前喻。初列十喻是第一段。涅槃亦尔有涅槃大涅槃是第二段。

云何已下是第三段。于中初先明小异大。常乐我净乃名大下彰大异小。前中初问云何涅槃。下对释之。释中初明欲界涅槃是小非大。若凡夫下明凡二乘断结涅槃是小非大。

前中初列五种涅槃。五中前四说欲界乐以为涅槃。后一宣说欲界善法以为涅槃。观骨去贪云何欲善。此欲界中思慧观行伏结非断故名欲界。次明此五是小非大。何以下释。明此五种翻对疾过故名涅槃。非毕竟尽所以非大。以饥渴故显初非大。病显第二。怖显第三。略不举贫。贪显第五。

下次明其凡夫二乘断结涅槃是小非大。先举后释。举中先就欲界辨之。若凡声闻标人别法。或因世俗或因圣道约治显灭。六行断结名世俗道。十六行断名为圣道。分相论之。凡用世俗。声闻偏用圣道断结。以实具论。凡夫如上。声闻通用。于中分别曲有三义。一见修分别。断见谛惑但用圣道。断修道惑二道并用。二就修中约地分别。断欲界结至无取有二道并治。非想一地唯局圣道。等智断结攀上断下。非想一地无上可攀所以不断。三就欲界至无所有约人分别。利人偏用圣道断结。钝人不定。或用圣道或世俗道。今且分相。凡用世俗圣用圣道断欲界结亦名涅槃。约障辩灭。能断初禅至非想等。举上二界结尽涅槃。凡夫断结至无所有。声闻断结通尽非想。此皆非大。

上来举竟。下次释之。言何以故徵前起后。此等能断三界烦恼何故非大。下对释之。还生烦恼释前凡夫断结非大。不能永尽所以非大。有习气下释前声闻断结非大。四义释之。一残结未尽所以非大。二迷同执别所以非大。三迷别执同所以非大。四所得非是常乐我净所以非大。就初段中有习气故略以标举。云何下广。先问次释。声闻缘觉有烦恼气对问总释。所谓下别。谓我身等有为法中烦恼余习。诸佛如来入于涅槃等无为法中烦恼余习。诸佛如来入于涅槃谓佛实灭。此迷如来涅槃之性。无乐无我唯有常净四义不具此迷涅槃。二乘何故计佛涅槃无我无乐唯在常净。彼不见实。又谓如来无常迁逼不得自在故说无我。谓佛心灭无所觉知故说无乐。言佛永灭故说为常。灭去惑累所以言净。问曰。上说声闻于佛具起四倒。今以何故但言起二。释言声闻实于佛身具起四倒。佛身有故于佛涅槃唯起二倒。涅槃无为是常净故。问曰。下说二乘涅槃但有乐净而无我常。今此文中何故异彼。解云。二乘说佛涅槃同已所得有寂灭乐。谓佛灭后同已灰尽无觉知乐故言无乐。大乘说彼小乘涅槃终须迁转。又所灭心当必还生。故曰无常。小乘谓已所得涅槃究竟永寂。将已所得类佛涅槃故说为常。问曰。此倒二乘正起。云何名为烦恼习气。解云。前明凡夫邪曲具起八倒。学小凡夫亦于如来起此倒心。二乘犹起故说为习。又对二乘所断烦恼有此残结故说为习。是名下结。此初段竟。

佛法众僧有差别相是第二段迷同执别。如来毕竟入涅槃下是第三段迷别执同。不知如来别异二乘谓同二乘毕竟涅槃。声闻缘觉诸佛涅槃等无差别。以是义下结明非大。何以故下是第四段明其所得。体非常乐我净法故所以非大。先徵后辩。问曰。下说二乘涅槃有乐有净。今以何故说之皆无。此通宣说身智等故。又设分有少故名无。

上来一段明小异大常乐我净乃名大者彰大异小。

自下第四广释前喻。释之不尽。前十喻中但释海河山城众生及人六门。地王天道四门不释。王之大小辩城具显不劳更释。就所释中皆初立喻后约显法。

辩河喻中。声闻缘觉乃至十住不见佛性名为涅槃非大涅槃者涅槃大小进退不定乃有三阶。一简圣异凡。凡夫所得一向是小。三乘贤圣所得皆大。问曰。二乘所得涅槃云何名大。分大为小故小即大。故经说言汝等所行是菩萨道。所行既尔所得亦然二简大异小。凡夫二乘所得名小。佛菩萨得通名为大。故上文言菩萨住于大般涅槃种种示观。三简果异因。凡夫二乘菩萨所得斯名为小。以未见 断惑不穷不得常乐我净等故。诸佛所得独名为大。以见佛性断惑究竟具足常乐我净法故。此义如下。第七德中具广分别。今此所论义当后门。

辩城喻中八万乃至一万处者。此就三昧法门辨处。就解人中结名大夫。

上来第一分小异大。自下第二释大异小。三义释之。一叹深显大。二对因显大。三备德显大。初中大名不可思议总叹显深。下别显之。众生不信对下显深。佛菩萨见寄上显深。前言菩萨所得非大。今以何义言菩萨见。以诸菩萨未能穷证前说非大。随分契会故此云见。

对因显中先问后释。多因缘得故名为大。于中初法次喻后合。

备德显中云何复名重问起发。下对释之。明具常乐我净义故名之为大。先明我义。初法后喻。法中有四。一举大我释大涅槃。二举自在释成大我。三广显自在成彼大我。四就大我结大涅槃。有大我故名大涅槃是初段也。涅槃无我大自在故名为大我第二段也。宣说有我惧同情取故说无我。虽无神主而有自在故名为我。云何名为大自在下第三段也。先徵后辩。有八举数。进任由己故名自在。下辩其相。一多少自在。二大小自在。三轻举自在。四自在自在。亦得名为所作自在。于中有三。一示无量形各令有心。佛心充遍故令有之。二作一事令人异辩。三住一土十方齐现。五根用自在。一一根中具一切用。六知法自在一切诸法自然现心而无分别。七起说自在于教于义说之无尽。虽有所说心无分别。八遍满自在。身充法界。此第三竟。如是大我名涅槃下是第四段。就我结成涅槃大义。下以喻显。大涅槃中具八自在名多珍异。德义旷周名曰无边。皆先立喻后合可知。

次以大乐显涅槃大。先总标举。下别显之。初举四数大涅槃中无有受乐。但有此下四种乐故名之为乐。下辩其相。先问后释。一断受乐。二寂静乐。三觉知乐。四不坏乐。亦名常乐。断受乐者地持论中说灭尽定以为断受。此说涅槃。文中有三。一正明断受以之为乐。二乐有二下对彼凡夫乐受辩异。三有三受下对彼凡夫舍受辩异。前中断乐列其名字。此言即显断受义也。诸受皆断乐受最胜。对胜以彰偏言断乐。不断乐下释彼断受以为乐义。先反后顺。以不断乐名为苦故。断去乐受得名为乐。反中初言不断乐者则名为苦。如上文说名为坏苦名为行苦。若有苦者不名大乐不得名为涅槃大乐。顺中断乐则无有苦翻向初句。无苦无乐名为大乐翻向后句。无彼乐受则无行坏二种苦故名无苦乐。涅槃之性无苦乐下明断受乐是涅槃。以是义下将义显体成涅槃大。

次对凡夫乐受辩异。说乐滥彼故须辩异。先举。次列。下辩其异。凡乐无常是故无乐简凡异圣。诸佛常乐故名大乐彰圣异凡。

下对凡夫舍受辩异。前说断乐相同舍受故须辩异。先举三受。次列三名。下就辩异。不苦不乐是亦为苦舍异涅槃。是亦名为行苦坏苦。涅槃虽同不苦不乐然名大乐涅槃异舍。以大乐下将义显体成涅槃大。

寂静乐中先列其名。此犹是前寂灭乐也。息苦名寂。涅槃性寂彰彼寂乐是涅槃乐。何以下释。以大寂下将义显体成涅槃大。

觉知乐中先列其名。非一切下释知为乐。先反后顺。以大乐下将义显体成涅槃大。

不坏乐中先列其名。生死法中破坏名苦。是故涅槃不坏名乐。身若坏下释彼不坏以为乐义。先反后顺。以大乐下将义显体成涅槃大。

世间名下释难显常成涅槃大。释何等难。德王上言涅槃有名即是无常。佛今释之。涅槃之名无而强立故得为常。常故名大。经文之中虽不言常其义正当。文中有二。一明涅槃无名强立。二譬如有法不可称下约前所显彰涅槃大。前中初先汎明一切世俗名字置立不同。先举二门。后辩可知。下约显法。涅槃如是无因强立同向后门。于中初法次喻后合。下明大中。先喻后合。

下以净义显涅槃大。净故名大总以标举。下别显之。先问举数。何等四下问以辩相。初一果净。第二因净。此二断德。第三身净。第四心净。此二行德。如地持中亦说四净。一者身净。二者心净。三境界净。四者智净。彼身与心与此相似。境净智净与此不同。法门差别不可一等。

初果净中二十五有名为不净。能断名净正解净义。净即涅槃摄德归体。亦名有下拂疑显德。疑有二种。一无。二有。闻前永断二十五有谓言全无。故今拂遣如是涅槃亦得名有。闻其说有谓同世有。故复拂遣涅槃非有随俗说有。于中初法次喻后合。此论断德故言非有。若据身心二净以论实有非无。

第二门中业净列名。次辩其相。凡业不净举秽显净。佛业清净彰净异秽。以大净下将义显体成涅槃大。

第三门中身净列名。次辩其相。身若无常举秽显净。如来常下彰净异秽。以大净下将义显体成涅槃大。

第四门中心净列名。次辩其相。有漏不净举秽显净。佛无漏下彰净异秽。以大净下将义显体成涅槃大。

是名初德总以结之。

第二德中初问。次辩。后总结之。辩中宣说五通为体。义如别章。此应具论。文中初先开列章门。昔所不得而今得者是身通中转变神通。凡夫二乘所不能得菩萨得之。余皆如是。不见而见是天眼通。不闻而闻是天耳通。不到而到是身通中飞行神通。十方远处余人不到菩萨能到。此与初门同是身通。何不一处在此别列。为彰身中作用别故。不知今知是其他心宿命二通。下辩其相。解初门中文别有三。一问答总显。二别对二乘彰昔不得而今得义。三别对凡夫。初中先问。所谓神通对问略辩。

第二段中先举二数。内外列名。随事作用名之为外。依理发通说之为内。下辩其相。明其外者与外道共。不说以为昔所未得。内中有于大小之别。大与小异是故名为昔所未得。辩外可知。内中初先牒以举数。次列二名。下显不同。菩萨所得不与声闻辟支佛共略显不同。下广显之。先问次辩。二乘神通一心一作不得众多明小异大。菩萨不下彰大异小。先辩后释。以得涅槃之势力故。是则下结。

自下第三别对凡夫明昔不得。又复云何重问起发。身心自在对问略辩。何以下释。于中初先明凡异圣。凡夫身心不得自在总明异圣。或心随身或身随心别显异圣。云何下释。菩萨不下辩圣异凡。是则下结。

复次菩萨所现身下超释第四不到而到。何故不次。此与初门同是身通。故因向前辩明菩萨身心自在不相随逐。乘即就之明能到也。于此文中有七复次。一明菩萨所现身相多如微尘遍至十方。二能变身细如微尘遍至十方。三能化大身入一尘中。四能以一声遍闻十方。五能身心大小自在不相随逐。六能身心作业自在不相随逐。七能以一身令人异见。初中先辩。后总结之。

第二段中何故复名昔所未到重问起发。下对释之。声闻辟支所不能到举小显大。菩萨能到明大异小。是故下结。一切声闻辟支佛等重显前小。声闻辟支不能变身如细微尘至恒沙界是一不及。身若动时心亦随动是二不及。菩萨不下重显前大。菩萨不尔心虽不动翻向后句。身无不至翻向初句。是名下结。第三段中初明菩萨能化大身入一尘中。菩萨化身如三千界是其一能。以此大身入一尘身是其二能。其身尔时亦不随小是其三能。次举小显大声闻缘觉虽复化身如三千界同向初能。不能以此入微尘身翻前第二。于此事中尚不能下翻前第三。是名下结。第四段中初明菩萨能以一音令三千界众生悉闻。次明菩萨心不自念。后明菩萨口不自说。于中初先正明不说。若言已下举过彰离。先举其过。后彰离也。以是下结。第五段中明能身心大小自在不相随逐。一切凡夫身心相随举凡显圣。菩萨不下彰圣异凡。先辩。次释。以是下结。

第六段中辩明菩萨作业自在不相随逐。先辩后结。辩中三对。菩萨无量阿僧祇劫远酒不饮而心亦动是第一对。远酒不饮明身寂静。心无不为故称亦动。心无悲苦身亦流泪是第二对。心常住于第一义中不见众生故无悲苦。随化忧酸故身流泪。实无恐怖身亦战慄是第三对。心常安寂故无恐怖。为物惊恐故身战慄。

第七可知。

下次解释不闻而闻。初先正辩。德王言下问答重显。前中云何牒问发起。下释有四。一取相修。先取声相而为方便。是义云何。菩萨先得四根本禅极令纯熟。然后取彼种种声相。或小作大想或远作近相还入定中。定后复作。如是多返。后入定中发生智慧。以一无碍断障通壅。然后随意欲闻即闻。二以修集下明取相成。能闻无量三千界声。三复转下明破相修。四得异耳下明离相成。得异耳根异声闻等总明所成。何以下释。释中有三。一上下不同。二乘依于初禅四大所成耳根。唯闻初禅已下音声。上则不闻。余地类然。菩萨随依何地发通上下普闻。二宽狭不同。二乘唯闻一三千界所有音声不能无量。菩萨悉能。以是下结。三缘心不同。二乘取相。菩萨初无闻声之相。乃至不作定相果相。以是下结。

自下第二问答重显。前有何难而复显乎。前说菩萨虽闻音声不作闻相乃至不作定相果相。此义难解故须更明。有两问答。初难向前无定无果如来为解。德王下复乘言重难如来为解。

就初难中若佛所说不作定果是义不然牒以直非。何以下释。释中先徵。下对辩非。于中先就善果设难。后就恶果。善中初言如来先说若闻是经必得菩提牒佛上言。佛前如来性品之中言闻是经定得菩提故今牒之。今云何下徵破此言。若得菩提牒举前义。即是定下徵此所说。就恶难中闻恶声故则生恶心生恶心故则至三涂直立道理。若至已下徵破不定。

下佛先叹。后为辩释。先答善果。答其所问后酬恶果。善中初先释通此语明无定果。汝言若人闻我说下解通上言明其闻经得菩提义。前中初明诸佛如来不作定说。夫涅槃者非声果下明其法体定不定义。

前中初先反举说非明佛不说。先举佛说。下显其非。非佛是魔明其人非。生死之相远涅槃相明其行非。何以故下正明不说。先徵后辩。辩中初明佛说不定。譬如刀下破他定说。先举刀喻。次就破定。以是义下约之显法。

下明法体定不定中。先明不定。亦可定下明其定义。明不定中初辩后结。辩中四句。一正明涅槃体非声果。性出自古不依言教。方便修生故非声果。二若使涅槃是声果下破邪显正。若是声果本无今有。方便修生故非常法。三譬如下显向后句。先喻后合。喻中初言譬如世间从因生法举其喻事。有因有果无因无果因无常故果亦无常显其喻相。所以下释。先问后解。因果相作故是无常。因亦作果明因无常。如三月穀望后名因望前名果。以是果故因非定因所以无常。果亦作因明果无常。如八月穀望前名果望后是因。以是因故果非定果所以无常。以是下结。以是因果迭相作故诸法不定。法不定故一切无常。若使涅槃从因生下合之显法。此第三竟。四而是涅槃不从因下显前第一明非声果。不从因生故非声果。上来广辩。以是义下结成不定。

上明不定。下次明定。涅槃亦定亦可言果略以标举。定如下释。了因所显故名为果。云何下释。先问后解。三义释之。常乐我净就德辩定。无生老等离过论定。一阐提等约人明定。

上来解释此德之中无定无果。

自下释上闻涅槃经得菩提义。先牒难词噵其不解。次勅许说。下正为释。谓闻是经不作字相不作句相。乃至不取一切法相方得菩提。非取相得。

上来就善释通其难。下次就恶。先牒直非。何以下释。于中三句。初非恶声乃是恶心对问略释。二者何下重为显之。虽闻恶声心不生恶是故当知非因恶声释前非以恶声而至。而诸众生因烦恼下释前是果乃是恶心。三若声定下破其定义。若声有定诸有闻者悉应生恶以声徵心。或生不生当知无定以心破声。以无定下约心显声。

自下第二德王重难。声若不定云何菩萨不闻而闻。佛答可知。

次释天眼。先问后解。解中初言菩萨修经先取明等。修通方便。修之方法与天耳同。以修习故得异眼。下明修所成。准前天耳亦应有其两修两成。今略不辩。得异眼根异声闻等略明不同。云何异下广显不同。先问后辩。辩中有二。一明小异大。二彰大异小。小异大中略有三种。一依地不同。始从欲界乃至四禅随用何地四大成眼。但见自地及下地色不见上地。问曰天眼依于四禅根本定生。欲界无定不起天眼。今云何言若依欲界四大眼根不见初禅。释言此义论者不同。若依毗昙。身在欲界修天眼者。依于上禅发得上地清净四大所造眼根。与欲界眼同在一处。用之远见。一向不用欲果之眼而见远色。如在欲界。乃至三禅修上天眼类之同尔。若依成实。身在欲界修天眼者以依上禅修天眼故令欲界眼清净远见。不说上禅别生眼根与下地眼一处远见。如人服药令眼明净。彼亦同尔。如在欲界乃至三禅修上天眼类亦同然。此经所说多同毗昙。欲界地中实无依禅所生天眼非无欲界有报天眼。六欲诸天亦有修道得罗汉故今通说之。故言欲界四大眼根不见初禅。二自他不同。声闻缘觉但见外色不见自眼。三宽狭不同。声闻缘觉极远唯见一三千界不能宽多。

大异小中有八复次。一明菩萨报得眼根不修从习常能见己微妙色身悉是骨相不同二乘。

二虽见他下明能远见心无取着。先辩后结。辩中虽见恒河沙世界能远见也。不作色等无取着也。无取有四。一于色中不取有相。二作因缘相知非有无。三不作见下于见及眼不取有相。四唯见缘下于眼见中知非有无。为明眼见非定有无。约色显示。唯见缘者见色是其眼见家缘。若无此色眼则不见故名为缘。非因缘者见色空寂。无法可为眼见家缘。下广显之。云何因缘牒问初门。色是眼缘当义正解。色是眼家生见缘也。若色非下难破非缘以成缘义。以是义下结色为缘。非因缘者牒向后门。菩萨虽见不生色想故曰非缘。以是义下结异二乘。此第二竟。

三以是义故一时遍下明能顿见不同二乘。顿见十方一切佛故。

四以是义故能见尘下所见微细不同二乘。

五以是异故虽见自下能见自眼不同二乘。

六见色无常不同二乘。

七见众生三十六物不净充满不同二乘。

八见色知相不同二乘。于中乘明触衣知根。此一复次义有两兼。从前犹明不见能见。从后即显不知能知。文别有四。一明眼见色知根大小。二明触衣知根善恶。三以是义下结成知义。以是义故昔所不知而今知者结前触衣知根为知。以一见故昔所不知而今知者结前见色知根为知。简触衣知根故言一见。四以此知下结成见义。良以见色知根义故昔所不见而今见也。

下次解释不知能知。于此门中义分有二。一知他心。二知宿命。文别有三。一知他心性。二知宿命。三知他心相。

初中先问。下释有二。一破情显理知有常无。二云何知下破空显实知无常有。前中初言虽知贪等是知有也。辩有兼无是以言虽。心法无量且举烦恼。初不作下是知无也。于中有二。一离有相。不取心王名不作心。不取想等名不作数。不见有人能起彼心名不作众生。亦不见心攀缘境界名不作物。二修空相。修第一义毕竟空相正明修空。何以下释。以常修集性相空故名毕竟空。于因缘中无有定实名为空性。因缘亦无故曰空相。以修下结。

就后破空显实门中云何为知。知无有我无有我所是知无也。知诸众生皆有性下是知有也。知生有性正明知有。以佛性下约果显有。如此皆下就人辩异。以是下结。准验斯文以空为穷判知不了。

次论宿命。先问次辩。菩萨修经念过去等修通方便。于一念下明其所成异于二乘。得殊异智异声闻等总明其异。云何下别。别有多门。然今且明缘心不同。声闻缘觉念过去世而作种性至怨憎相明小异大。彼知性空未能空于因缘之相。缘相不泯人相还立故有种性怨憎等相。菩萨不下明大异小。法相既无人相安寄。故无种性至怨憎相。于中初先明离有相后修空相。是名下结。

下次明知他心之相。先问次辩。菩萨修经得他心智异声闻等总显其异。下别显之。别中初约凡心辩异。二乘别知。菩萨能顿。于中初问次辩后结。下约圣心。初举次辩。菩萨一念知须陀洹十六心别。二乘不能。依成实论。亦约须陀十六圣心明知差别。与此少异。彼中乃就迟速辩异。菩萨之人欲知初心即能知之。余心亦尔。缘觉之人欲知第三至第七心方乃知之。何故偏言欲知第三。第三心者是苦比忍。其他心通依上禅起。欲知他人无漏心时还缘观上无漏之心同地易知。于彼观上无漏心中苦比为首故偏言之。以何义故至第七心方乃知乎。第七心者是集此忍。缘觉欲知苦比忍心拟意观察。彼心已谢起苦比智。缘觉寻观追而不及。即于上界集上伺之。彼须陀洹已舍上苦。缘欲界集起集法忍及集法智。从比智后复缘上集起集比忍及集比智。彼缘觉人由前集上伺求之力集比忍生即便觉知。是故偏言至第七心方能知矣。声闻之人欲知第三次第急寻。至第十六道比智心方始得知。有此不同是为第二是总结也。

第三德中初问。次辩。后总结之。辩中宣说慈无量心以为德体。四无量心皆是此德且就初举。又复诸行有分相门有摄相门。若据分别四行各别。若据摄相举一为首余皆入中。今就摄相故举一慈统收余三。文中初言舍慈得慈得慈不从缘略以标举。谓舍一切攀缘之慈得彼平等无缘大慈。此无缘慈证实以成。据实反望由来无缘知从何生。故说得时不从因缘。下别显之。别中有四。初番约法舍相得实。后三约人舍伪会真。就初番中先问后辩。辩中约境舍世谛慈得真谛慈。若约心识舍妄识慈得真识慈。若据行修舍缘观慈得无缘慈。后三何别。初舍凡夫善法之慈得菩萨慈。第二舍彼凡夫之人不善之慈得如来慈。彼阐提等何处有慈而言舍乎。解云。此等同类同行亦相亲爱名为慈矣。问曰菩萨云何已得如来之慈。于佛深慈随分剋证故名为得。问曰。所得如来之慈与前句中菩萨之慈有何差别。解言顺化巧益之义是菩萨慈。行非通道名如来慈。故维摩中菩萨行非名通佛道。第三舍彼凡夫二乘取相之慈得无缘慈。先问后辩。凡夫取着众生之相。二乘取着诸法之相。故须舍之。彼黄门等云何名慈。黄门无根二根女人淫情相爱名之为慈。屠脍猎师养猪鸡等爱好所杀亦名为慈。明所得中初辩后释。是名下结。

第四德中初问起发。次释。后结。有难解者问答重显。释中宣说十事为体。先初举数。次列其名。根深难拔明能立始。不放逸心能为佛本故名为根。与实相俱增长不坏名深难拔。二于自身生定想者彰能趣终。自念己身定得菩提名生定想。下八具行。前五摄福。后三摄智。福中初二修净土行。不观福田及非福田修施净土。心有分别得土不净故不观田及与非田。平等心施能净佛土。修净土者修戒净土。以修戒故得土严净。后三是其起法身行。灭除有余断除业缘离秽身行。除断残苦名灭有余。断离残集名除业缘。业是正因。烦恼为缘。下文释中此之二门通名有余。有余有三。一烦恼余犹此缘也。二是余业犹此业也。三是余苦犹此有余。修净身者摄净身行。精修十善故能净身。后摄智中了知。诸缘明摄对治。下二离障。离诸怨敌。除障道过。断业烦恼及破八魔名离怨敌。断除二过离生死过。亡因绝果名除二边。

下广释之。解初门中初问次辩。根名不放正出根体。谨摄之心是不放逸。次解根义。先问后辩。谓菩提根对果正论。诸佛善本皆不放逸重复显之。不放逸故余善增下解深难拔。拔则不增。增故不拔。于中初举余善转增正明难拔。以能增下叹以显胜。此二为门。如诸迹下显向后门最胜之义。十二复次。皆初立喻后合可知。以是义下显向初门令善增长。于中初先乘前显后。以前门中不放逸法令余善增故深难拔。云何下释。先问次辩。以增长下结成难拔。以是义下总结初行。

第二行中初问次辩。辩中于身生决定等明起定心。不作狭等离不定心。先开三门。不狭一门。不小第二。不变第三。下重显之。不作声闻辟支佛心释前不小。不作魔心及自乐心乐生死心释前不变。常为众生求慈悲心释前不狭。是名下结。初先略结。我于来下牒以重结。

第三门中初问次辩后总结之。辩中有二。一举劣显胜。先辩福田。若有念下明偏执过。偏执此等为福田故。福田至少名为狭劣。

二辩胜过劣。于中初明菩萨观生无非福田。常观诸佛所说已下观一切施齐得净报。前中初言观一切生无非福田总翻前过。何以下释。先问后解。以善修集。异念处故对问略释。平等法性是众生体。菩萨独观余人不见名异念处。菩萨修此故观一切无非福田。下重显之。修异念故见诸众生本性皆净故无持戒毁禁之别观一切施得净报中。说施虽四后得净故总以标举。下别显之。先明四施。初问次列。下广释之。解初问中初门次辩。施者具有戒闻智慧有世谛行。知施及果有世谛解。受者破戒入第一义坏世谛行。专着邪见证第一义坏世谛解。是名下结。余门类尔。下次明其俱得净报。于此四中持戒正见得世净报。破戒邪见得出世间离相净报。持戒正见得世净报相显易知不劳解释。破戒邪见得净福报义隐难识今偏释之。文中初言若如是者云何复言得净果报徵前起后。若如向来施及受者破戒邪见是为极恶。云何说言俱得净报。下释有四。初言无施无报故净对问略释。坏世谛相证第一义故名为净。二若不见下翻犯为持成得净报见第一义。无施报者行无罪过解不远理。是故此人不名破戒专着邪见。三若依声闻言不见下释通向前持犯二言。以何义故不见施等前说以为破戒邪见。今复说为不名破戒专着邪见。故今释之。依声闻法不见施等名为破戒名为邪见。若依是经名持正见。四有异念下释大异小。何故依此大涅槃经偏得名为持戒正见。依小不尔故今须释。有异念处菩萨修集是故不见持戒破戒施及报等名持名正。

以是义下总结此行。

第四行中初问次辩。辩中菩萨自离十恶愿益众生故能净土。是名下结。

次解第五及第六门。前分二门。今此通合名为有余。于中初问次辩后结。辩中初举。次列三名。烦恼余报是生死缘。余业是因。此二犹前所断业缘。余有是其生死之果。此犹是前所灭有余。

下广释之。烦恼余报就凡夫说。余业就彼小乘人中学人宣说。余有就彼小乘人中无学人说。盖隐显耳。烦恼余中先问次辩。烦恼无量。今且就其贪瞋痴慢四使说之。以此四使缘事而起受恶果故。一一之中皆初习起。次堕三涂。后生人中受其余报。皆有在家出家之别。下明菩萨对治修断。

余业之中。先问次辩。凡夫所作名凡夫业。声闻所受名声闻业。下就声闻差别论之。须陀洹人七有业者总相论之。依智度论。须陀洹人天上人中七返往来受十四生。今就往来总言七有。斯陀二有细别论之。彼于欲界天上人中一往一来便般涅槃故说二有。阿那含人受色有者。那含亦受无色有业。就下论之。下明菩萨对治修断。

明余有中。初问次辩。言阿罗汉得阿罗汉果辟支佛得辟支果者标别其人。余有在于无学果处所以举之。无业无结而转二果正辩其相。分段结业无学已尽故无结业。而彼结业二家残果无学犹有。更须转灭名转二果。是名下结。如是三下总牒结断。

修净身中先问后释。释中有三。一明修习三十二相。于一一相百福修之。言百福者。五品心中修行十善即为五十。始修五十终成五十合为百福。用此成满三十二相名修净身。此明共因。下师子中说不共因。左右言耳。二明修习八十种好。先问后辩。今此但明修之所为不辩修法。诸经例无。文中初先明世众生事八十神。次明菩萨为之修好。何以下释。以是下结。三总明其修身所为。有四复次。明为菩提故修相好。皆初立喻后合可知。以是下结。

了知缘中先问次解。解中先就色法明知。不见相者不见青黄赤白等相。不见缘者不见生色之因缘也。又亦不见四大以为造色因缘。不见体者不见质碍以为色体。不见出者不见色法初生出也。不见法。灭者不见色法终尽灭也。不见一者不取总相。不见异者不取别相。不见见者不见有人能见色也。不见相者不见能见之相貌也。不见受者不见有人领受色也。何以下释。知法但是因缘虚集。如色一切亦如是者以色类余一切法也。是名下结。

离怨敌中初牒次解。解中先明离烦恼怨。次离业怨。后离魔怨。离烦恼中先明是怨。后明非怨。前就自行烦恼是怨。后就化他烦恼非怨。此怨非怨义通上下。大位分之。初至四住行修求出烦恼为怨。五地已上起化。随物烦恼非怨。今随位别。离业怨中先问后辩。辩中先出业怨之体。谓谤方等。下明菩萨畏而舍离。离魔怨中先举八魔。下明菩萨修治舍离。八魔如前恶漏中说。

离二边中先问次辩。二十五有是其果边。及爱因边。菩萨常离。是名下结。是名第四总结此德。

有难解者下重显之。德王先问。问意如何。如来向说修净佛土自居秽国事与言乖故今问之。如来何故但修九事不修净土。下佛答之。先明自己往修十事有净土因。若使已下明已现明净土之果。前中先明已修十事。一切已下举他类己。

明有果中句别有六。一明此非秽。若使世界不净充满佛于中出无有是处正明非秽。汝莫谓等诫舍秽想。二汝当知下明已他方更有净土。言我不出阎浮提界明更有也。三如有人下显向初句明此非秽。先喻后合。喻中假举愚人为说。日月喻净。有人宣说此有日月他方无者无有义理。若有宣说他方有净此方无者亦无义理。将此日月况他有净。乍读迷人。准义可知。四西方下显前第二明已他方更有净土。五为化众生故于此下明阎浮提之秽为化众生诸佛共俱。六慈氏已下明阎浮提之净诸佛同处。

第五德中初问次辩后总结之。辩中五事。报果为体。先举五数。次列五名。前四福德。后一智慧。福中初二。自报具足。后之二种为他敬养。以是下结。德王言下问答料简。问相可知。下佛先叹后正答之。各有异义。当为汝说总标许说。下以六番广辩可知。

第六德中初问次辩。辩中金刚三昧为体义如别章。此应具论。文中初言菩萨修得金刚三昧总以标举。下别显之。别中二十四复次文辩广其相。前二十一正辩其相。后三释名。前正辩中相从为四。初三复次明能破义。次七复次明最胜义。次四复次明能照义。后七复次明无分别义。

能破义中初一破法。第二破人。第三破障。就破法中安住是中悉。破诸法。总以标举。下别显之。别中见法无常动相以无常义破坏诸法。恐怖因等以苦破法。恐怖因缘是苦因也。病苦劫盗是苦果也。念念灭坏无有真实无我破法。一切魔境无可见相以空破法。次破人相。于中约就六度破之。先顺后反。明破障中初先立喻。譬如金刚拟无不碎明能破障。金刚无损障。不能坏。下合可知。

次七复次明最胜中。初一复次体精故胜。如宝立喻。下合可知。第二复次行主故胜。初先法说。何以故者徵前起后。何故最胜。下对释之。修是三昧一切来属。次喻后合。下五复次明其其破障摄善力胜。初二破障。前破四住。后破无明。破四住中先立其喻。如人喻于四住烦恼。违害众善名国怨雠。众善违背名人厌患。此定能断名有人杀。众行归仰名无不赞。下合可知。破无明中亦先立喻。如人喻于无明住地。无明力大故云盛壮。故胜鬘云无明住地其力最大。余行不治名无当者。更有人者喻金刚定。能破无明名能伏之。众行归依名世称美。下合显法。金刚如是合更有人。力能摧伏合力能伏。以是义下合世称美。次一摄善。如人在海立喻显法。下合可知。次一复次明破障力胜。前明能治。此明广治。先喻后合。下一复次明摄善力胜。前者明其以终摄始。此句明其以上摄下。先喻后合。此七复次明最胜义。

次四复次能照义中。初一复次见法无碍。先法。次喻。后明不着。第二复次见法生灭。如坐四衢立喻显法。人喻此定。安住正法名坐四衢。见生来去喻见一切诸法生灭。下合可知。第三复次能见远法。先喻后合。第四复次能见远国。先喻后合。文皆可知。

后七复次无分别中。前三复次于自行中心无分别。后四复次化他行中心无分别。前自行中初一复次明自灭障。如由乾陀立喻显法。下合可知。下二复次明于向前灭障行中心无分别。前复次中金刚为喻。后复次中池水火等六事为喻。合之可知。后四复次于化他行无分别中初二身业。次一口业。后一通于身口二业。于此三业心无分别。前身业中初一复次变身为佛满恒沙界心无分别。后一复次一念能至恒河沙界心无分别。次一口中一念说法能断十方恒沙世界众生烦恼心无分别。下一通明身口业中先明身口二种化相。以一音说是其口业。示现一色是其身业。安住一处复明身业。演说一法复明口业。下明菩萨心无分别。虽见生等不取人相。虽见色等不取法相。于中初辩。何以下释。辩中初言虽见色等不取苦相。见烦恼等不取集相。见八圣等不取道相。见涅槃等不取灭相。释中初问何故皆无。下对释之。法本无相正解前无。以三昧下明见所由。

上来辩相。下释名义。何故名为金刚三昧问以起发。如金刚下三义释之。一不定义。如世金刚若置日中色则不定。此定如是于大众中现种种身。二最胜义。如世金刚体精胜故无能平价。此定如是无能平量。三势力义。如世金刚除贫去毒有大势力。此定如是若有得者离烦恼苦诸魔邪毒。

是名总结上来六德是其自分。下四胜进。于胜进中初明修习对治功德。先问次辩。辩中初先总明四法为涅槃因。先思后知。知中初顺次反后释。即知四法为涅槃因是其顺也。若言勤等是其反也。所以下释。

次列四名。先问后列。

下广释之。释中五番随文以求。前三总释。后二别解。约行论之。初之一番明离过义。第二一番明摄善义。第三一番重明离过。后之两番复明摄善。

就初番中先喻后合。喻中如人有病至医喻近善友。医为说药喻闻正法。至心善受喻系念思。随教合等喻如说行。下合下知。

第二番中先喻后合。喻中如王乃至谘臣其法云何喻近善友。王喻行人。欲依正法修治行心名如法治。欲令已行出障安隐是故名为令民安乐。问友行义名谘智臣其法云何。诸臣即下喻闻正法。宣说过佛行法授与名以先王旧法为说。王既闻下喻系念思。如法治下喻如说行。下合可知。

第三番中重明离过。与初何别。前据菩萨明离轻恶。此就凡夫彰离重过。亦先立喻。初喻近友。如人遇病近友所以。有善知识喻其善友。略无近相。而语已下喻闻正法。其人至下喻系念思。即往彼下喻如说行。下合文中先合近友。闻法之喻略而不合。至心信等合明思惟。菩萨思量为益众生舍过求出。是故宣说四无量心为系念思。少者已下合明修行。文皆可知。

自下二番重明摄善。与前何别。前第二番总明摄善。下别显之。于中初番上下通论。后之一番简胜去劣。

就初番中先明近友。文别有二。一正明近友。二若有亲下明近友益。前中有六。一知识心。有聪明者常教不倦。二知识人。亦名为体。谓佛菩萨声闻辟支。三知识义。何故名为问以起发。下辩可知。四知识仪。如法而说如说而行是其仪也。先举后辩。辩中三番。初番约就离恶分别。后二约就教善分别。先果后因。五知识法。为生求乐见过不说是其法也。于中初举。何等下辩。不求自乐常为众生就心论法。见过不说就口明法。以是下结。六知识益。空月喻说。下合可知。

上来明友。下明近益。若近知识未有戒等起行之益。未有令有已有令广复得了达十二部等生解之益。

次明听法。于中有三。一大小通举。谓能听受十二部经名为听法。二简小取大。听方等经名为听法。三于大乘中简劣取胜。听涅槃经名为听法。于中初言真听法者听大涅槃总以标举。大涅槃中闻佛性下别显所闻。所闻有其六句三对。一闻佛性隐时之因。二闻如来毕竟不灭显时之果。此二一对。三闻八道能证之行。四闻十一空所证之理。此二一对。五闻发心得大菩提。六闻发心得大涅槃。此二一对。

次明思惟。文别有二。第一约就十二因缘对治之法明系念思。二约三三昧对治之行明系念思。前中先喻。病闻医教及药名字不能愈病喻简前闻。以服得差喻须后思。次合后结。后中初问复以何义名系念思。次辩后结。辩中初言谓三三昧略以标举。次列后辩。

下明修行。云何徵问。下对辩之。辩中初明依法修行。法者即是常乐我下明所行法。前中初言修行即檀乃至波若明修正行。知阴入等明修正解。后明法中初言。法者即常乐等明法体相。解大涅槃甚深义下约解显法。

上来一番上下通论。

自下一番简胜去劣先明近友。文别有二。一明佛菩萨以为善友。二以是亲友因缘已下明近有益。

前明友中有八复次。初一复次能调物心。中六复次巧为善益。后一复次内心平等。初中第一善知识者谓佛菩萨简胜去劣。简去声闻辟支佛等。何以下释。初先徵问。常以三种善调伏故对问略解。下别显之。先问。次列。以是下结。中六复次巧为益中初二复次能化离过。次二复次能教生善。次一复次复化离过。下一复次复教生善。初二复次化离过中。前一化人令离恶因。后一化人令渡若果。离恶因中佛及菩萨为大医故名善知识略以标举。何以下释。释中初法次喻后合。以是下结。令渡苦中如大船师立喻显法。次合后结。次二复次教生善中。前一复次教生善因。初法次喻后合下结。后一复次教得乐果。初先立喻。上药喻于诸佛菩萨。见喻覩形。触者喻于亲近听法。念喻依行。次合后结。文皆可知。次一复次化离过中。如香山中阿耨池等举妄显真。世人妄说阿耨达池浴能灭罪故今举之。除此已往何等实下辩真异妄。先问。次辩。所以下释。以是下结。下一复次教生善中先喻次合。以是下结。此六复次巧为善益。譬如良医善八术下第八复次明佛菩萨内心平等。先喻次合。以是下结。

上明善友。以是亲下明近有益。

次明听法。先问后辩。辩中初先正明闻法得近涅槃。我处处下引说彰益。前中经文有五复次。初一法说。后四喻况。法中初言以听法故则具信根。乃至佛果明听有益。是故下结。是中正明由听得佛。噵须陀等乘以论之。

下四喻中初长者喻明能诫远。第二镜喻明能示近。第三商喻明能导远。第四象喻明能制近。初中先喻。喻中初至亦莫交游喻所闻法。长者喻友。子喻行人。遣至他国喻教向佛。行因贸果名市所须。说诸地中障治之相名示道路通塞之处。教防诸过名复诫之。淫女喻于五欲境界。劝之舍离名无亲爱。习近五欲能坏法身绝其慧命失功德财。故言若亲丧身殒命及以财宝。弊恶之人喻恶知识。教其舍远名莫交游。其子敬下喻修行者闻法利益。次合显法。菩萨为生敷演法要亦复如是合前长者遣子他国市易所须。示诸众生诸道通塞合示道路通塞之处。而复诫之乃至莫交略而不合。是等闻法合敬父教。远离诸恶合身安隐。具足善法合获宝货。以是下结。后三门中皆先立喻次合后结。文显可知。

上来广明闻法有益。自下引说证成有益。文别有四。一明听法能离五盖。二能离畏。三能离痴。四灭苦恼。就初段中我处处说听离五盖明有所离。修七觉分明有所起。以修七下明有所成。第二段中以听法故须陀离怖正明所离。者何已下即事以显。先徵后辩。四功德者如毗婆沙说。近友闻法思义修行是其四也。十慰谕者如中阿含舍利教化病经中说。彼有长者字须达多。身有重病。子时遣使问讯世尊并请舍利希屈一顾。舍利遂往。须达见来即欲下床。舍利便止别坐一床慰谕长者莫怖莫怖。所以者何诸凡夫人成就不信。身坏命终堕于恶道生地狱中。长者今日已有上信以是信故能灭苦痛生极乐处。或得斯陀或得阿那长者先得须陀洹果为是不说。此初慰谕。善戒第二。多闻第三。惠施第四。善慧第五。正见第六。正志第七。正解第八。正脱第九。正智第十。一一之中慰谕之辞皆与初同。十中前五是世间善。后五出世。就出世中正见正志是无碍道。慧名正见。正思惟者名为正志。正解正脱是解脱道。慧名正解。余心心法说名正脱。学等见者名为正智。学人重观四谛之理名学等见。以是下结。何以下释。此是第二听法离怖。自下第三明由听法能离愚痴。能知世人三种别故。先举三人。次列。下辩。后明听法能具了知。以是下结。自下第四明由听法能灭苦恼。先举舍利往事显之以是下结。

次明思惟。先问后辩。有五复次。初三离过。次一生善。后一通明离过生善。就前三中初离五欲次离四倒。后离四相。文皆可识。

下明修行。文有三番。第一总明离过修善以为修行。初问次辩后结可知。第二别明观法离过以为修行。初问次辩后结可知。

第三别明知法成善以为修行。先问后辩。有二举数。实与不实列其名字。

下释其相。先解不实。下解其实。先问后释。释中初先开列七门。后广辩释。前开门中涅槃是果。佛性是因。如来法僧即是菩提。实相世谛。虚空真谛。知此七法名实修行。有人一向说空为性。准此七门明空非性。

释中有二。一通就诸法以彰七别。二诸佛如来烦恼不起名涅槃下就佛论七明七无别。

初中先解涅槃之义。初问。次释。后总结之。释中初明八义涅槃知大异小。先问次辩后结可知。后八及六知小异大。于中有四。一举凡夫八事涅槃。二列小乘六事涅槃。具应有八。无常无我略而不举。三有凡下解凡涅槃。先举次释后结可知。四云何下解小涅槃。先问后释。前隐无常释中有之。若如是下结前异后。名知涅槃非佛性等。

次解佛性。先问次释。前六后七皆就因说。随相别分我是佛义在因不论。乐者是其涅槃之义。通则因中亦有涅槃。乐随涅槃因中亦有。故下文说菩萨涅槃有乐有净。别则涅槃唯在佛果。乐随涅槃在因不说。故下文言。诸佛如来不生烦恼故有涅槃。菩萨虽断非是不生故无涅槃。无涅槃故不说乐矣。据实通论因中性体亦有我乐。是名下结。

次解如来。先问次辩。有十一相。是觉相者如来是人。觉知法也。善等可知。是名下结。

次解知法。先问次辩。法通染净是故具有善不善等。亦十一对。是名下结。

次解知僧。先问次辩。辩中有九。常乐我净大乘僧也。弟子相下小乘僧也。现禀圣教名弟子相。人麁易覩故言可见。行顺名善。真与不实下文自解。先解善义。何故徵问。一切声闻当得佛道故名为善。下释是真。何故徵问。现悟法性故得名真。是名下结。次释实相。先问次辩。依大品经偏名真谛以为实相。此经下文亦说真谛以为实相。今此所论是其世谛。是世谛故生死涅槃染净诸法一切皆是。是故若常若无常等斯名实相。有十三对。是名下结。是名实相非涅槃等结此异余。是名菩萨修大涅槃知涅槃等差别之相结前异后。结前六门异后虚空名差别相。又知前六各各不同亦名差别。

次释虚空。初先正解。下举涅槃类显虚空。前中初明菩萨知空。后辩空相。

知中四句。初言菩萨修大涅槃不见虚空略明菩萨离相不见。证空之时不见空外别更有心。以无心故不见心外别更有空。空外无心即无能见。心外无空便无所见故不见空。二何以下释成不见。初先徵问。菩萨修经应当见空。今以何故噵其不见。佛及菩萨虽有五眼所不见者对问辩释。五眼名义备如上辩。五眼中慧实能见空。但见空时不见空外有眼能见。以无眼故亦无眼外有空可见。故曰不见。三唯有慧下就前不见略说为见。此慧犹前五中慧眼。此慧证空无所见时真名见空。故云唯慧乃能见耳。四慧眼所见。无可见下释前不见以为见义。良以有见乖前不见故今释之。此云见者无法可见故名为见。

上明能知。下次辩其虚空体相。麁分有二。细分有六。麁分二者。初至众生与虚空性俱无实来略辩空相。如人说下广显空相。细分六者。略中有三。一法说明空。二空名无下喻说明空。借世太虚类显理空。三众生性下举浅类深。以众生空类显法空。下广文中还广此三故有六分。

就前略中先释初段。若是无物名虚空者牒前慧眼所见无法说以为空。此说本来自体无法以为虚空。非是有物除以为空。如是虚空名为实者辩真异伪。不同妄情破法为空故名为实。以是实故名常无者明空非始本来常寂。不同对治破有始空故曰常无。又此空理不同诸佛果德常住故曰常无。以常无故无乐我净彰空异有。不同有法有我乐净是以言无。又亦不同妄情所取我乐及净故说为无。非无理净。第二喻中空名无法无法名空牒前法说。譬如世间无物名空举喻类显。世间太虚是其本来自体无物。与彼法性理空相似故举类之。虚空之性亦如是等辩法同喻。第三举浅类深之中。众生之性与虚空性俱无实者。生空是其众生之性。虚空是前所辩法空。浅深虽殊俱是本来自体无性故名为空。

上来三段略辩空义。

下重广之。文亦有三。一广显前法。二如世间下广显前喻。三犹如世下广前第三举浅类深。就初段中两徵两释。初何以故徵前法说以起于后。前法说中说言无物名为虚空。复言此空名为常无。故今徵问。无物名空何故言常。下对释之。如人说言除物作空举他异说。而是虚空实不可作破之显理。以不可作故名为无。言何以故乘言重徵。菩萨观解破相为空。今何以故言空叵作。下对释之。初先正解无作之义。若可作下破作成无。前中初言无所有故正解无作。空是无法云何可作。以无有故当知无空是虚空性牒以结之。以彼虚空无所有故当知自体无法之空是虚空性由是叵作。破有作中若可作者举他所立。则名无常徵以显过。若无常者不名虚空责以显非。

上来一段广前法说。自下第二广显前喻。何故须显。前举太虚以类理空。一切世人多说太虚别有体性。若别有性不得名空。便乖所说。今须破有以成无义。故须重显。文中初言如世人说虚空无色无碍不变。是故世称虚空之法为第五大举他所立。而是虚空实无有性破之显无。以光明故故名虚空实无虚空释有显无。光故名空是释有也。实无虚空是显无也。世人于彼日光明中见无异物便生空相说言有空。而此虚空实无所有。此说实无为虚空矣。

自下第三广前略中举浅类深。前举生性类空无性。今举世谛助以显之。如彼世谛实无其性为生说有。虚空如是实无其性。为众生故说有虚空。

前正辩空。下举涅槃类以显之。于中有五。一正举涅槃为类前空。二涅槃即下简有异空。三涅槃虽下因明涅槃常乐我净。乘彰涅槃寂乐非受。四诸佛下因明涅槃寂灭之乐。乘明佛等乐相差别。五德王白下于前义中有难解者问答重显。初中涅槃亦复如是总举类空。无相义齐故云如是无有住处。直是诸佛断烦恼处故名涅槃辩相续空。

第二句中涅槃即是常乐我净简有异空。何故须简。前说虚空无我乐净。今说涅槃亦如虚空。惧畏世人取彼涅槃全同虚空无我乐净故须简之。简之云何。空是无理无我乐净。涅槃果德体是有故具足四义。是故说言涅槃即是常乐我净。

第三句中涅槃虽乐非是受乐是寂乐者。前说是乐惧同世受故复辩之。于中先明虽乐非受。后明唯是寂灭之乐。分相如是。若据摄相。佛智即是大涅槃中波若所收。是即涅槃亦有知乐。故上文中宣说涅槃具足四乐断受寂灭觉知不坏。今说非受当前断受。今说寂灭当前寂乐。觉知是佛故今不论。不坏是常所以不辩。

自下第四因前宣说涅槃寂乐。乘明佛等乐相差别。佛有二乐。灭离诸苦故有寂乐。证法适神故有知乐。实相世谛义通染净故有三乐。就生死法宣说实相则有受乐。就佛果德宣说实相则有寂乐及觉知乐。佛性体寂唯一寂乐。以未显故无觉知乐。以当见故得菩提时亦有菩提觉知乐也。

自下第五于前义中隐者重释。何故须然。如来昔说身智尽处以为涅槃。今说诸佛烦恼尽处是其涅槃。二言相乖故须重释。又佛昔说烦恼断处身为涅槃。今此宣说涅槃如空体无所有。两言相异故须辩释。

德王先问。问中初别。后总结呵。别中有五。相从为三。尼连告魔是第一句。菩萨已断是第二句。昔告生名是第三句。毗舍告魔是第四句。为力士说后夜涅槃是第五句。相从三者。前之两句执彼身智尽灭之处以为涅槃。难破烦恼断处为是。第三一句执惑断处身之与智即为涅槃。难破向前涅槃如空无有住处。后之两句还执身智灭为涅槃。难破烦恼断处为是。

初句难中若烦恼断是涅槃者是义不然牒以总非。何以下释。先自徵责。如来往等举佛昔言徵以显非。如来昔日断烦恼竟而言未入明断非是。

第二句中曲有两句。若断是者诸菩萨等于无量劫已断烦恼何故不得称为涅槃。是第一句准上责下。佛断得是菩萨亦断以何义故不名涅槃。此亦即是准下徵上。菩萨断处不名涅槃明佛断处亦非涅槃。俱是断处何缘独称诸佛有之菩萨无耶。是第二句举同责别。断处不殊何故佛有菩萨偏无。此亦即是准下验上。菩萨有断而无涅槃明佛涅槃非是断处。此之二句下佛别答宜审记知。

第三问中执惑断处身之与智即为涅槃。难破向前涅槃如空无有住处。若断非者逆取佛意。恐佛被徵说惑断处身非涅槃。故举难之。何故如来昔告生名我今此身即是涅槃举说以徵。昔说身是云何上言涅槃如空无有住处。

第四句中先举魔请。次举佛答。下就设难。于中先难身尽为非。若断已下难其烦恼尽处为是。

第五句中若使尔时是涅槃者重审如来。云何以下徵已显非。断烦恼时已是涅槃。云何方为拘尸力士说言后夜当般涅槃。

上来别难。如来诚实云何发是虚妄之言总以结呵。

下佛释通。先对未后结呵之言而自免过。如汝言下依前别问而为广答。前中若言得广长舌当知如来于无量劫已离妄语正自免过彰已非虚一切佛下举他类已成已非虚。

后释难中答之不尽而复不次。前五难中但答三句。第三第五略而不答。故云不尽。不尽所以后当别解。就所答中先答第四次答第一后答第二故曰不次。

答第四中义意云何。明已先来断烦恼处实是涅槃。涅槃常恒无有变易随化众生唱言当般。就此答中先解魔昔请灭所由。尔时我诸声闻已下明已昔日许灭所以。初中汝言波旬请者牒上问辞。下对辩释。于中先明魔不知真故请我灭。初法次喻后合可知。如来不说佛法僧下明已体常成魔不知。文有三番。一就三宝明常无差。三宝相别故佛不说。佛等无差常净义等故说无差。常无差故佛体是常。魔不知此故请我灭。二就佛佛性及与涅槃明常无差。此三义异故佛不说此等无差。以其因果人法别故。常恒不变彼此齐等故说无差。常无差故佛体常住。魔不知此故请我灭。三就涅槃实相二法明常无差。此二义别故佛不说此二无差。义如上辩。常恒不变彼此齐等故说无老。魔不知此故请我灭释许灭中初为恶人许魔当灭。悬见已下明为善人许魔当灭。前中初先正为恶人斗诤违佛故佛唱灭。因如是下约前唱灭乘明愚智取舍得失。是故我于毗舍离下明已昔日唱灭所由。初段可知。

第二段中文别有六。一明如来因恶比丘唱言当灭声闻弟子不见不闻谓佛实灭。二 唯菩萨下明诸菩萨常见常闻不言佛灭。三声闻弟子虽复言下明前声闻所见不实虽言如来入般涅槃佛实不灭。此三为本。四若我所有声闻已下就前第一明妄取失非我弟子是魔伴党。五若言如来不入已下就前第二明正取得真佛弟子非魔伴党。先顺后反。六如长者下就前第三广明声闻所见不实。有五复次。皆先立喻。后合可知。

第三结中是故我于毗舍告言当涅槃者。前二段中就初以结。是我为彼恶比丘故告言涅槃。上来明为恶人唱灭。

自下明为善人唱灭。于中明为七种善人故唱当灭。始从迦叶乃至须那顺跋陀罗竟安居已至我所者过夏安居。桉此如来秋中涅槃。阿含经中说佛八月八日涅槃与此相应。而此经中上下多说二月涅槃。当是见闻不同故尔。此释德王第四难竟。

次释初难。答意云何。明已先来断烦恼处已是涅槃。为益众生未息化迹。故昔告魔未入涅槃。文中初言何缘我昔尼连告魔自问起发。下自解释。明已欲为七种善人宣说法要故不许灭。所为无量且举斯耳。

有名已下答第二难。难中两句。菩萨已断何故不得称为涅槃是第一句。俱是断处何故佛有菩萨无耶是第二句。今此别答。先答初句。涅言不下答第二句。就初句中答意如何。明诸菩萨断烦恼处得名涅槃。但不见性断烦恼故不得名大。就后句中答意云何。明其涅者但是不义非是断义。菩萨虽复断诸烦恼不能不生不得称可涅槃不义。是故佛有菩萨无也。答意如是。

就前句中先明菩萨断处非大。后明如来断处是大。明菩萨中有名涅槃非大涅槃略以标举。云何下释。先问后解。两义释之。一不见佛性而断烦恼断不究竟故不名大。二不见性故所得涅槃但有乐净而无我常。四义不备故不名大。下明佛中若见佛性断恼名大翻向初句。以见性故名常乐等翻向后句。

答后句中初先定其涅槃名义是不非断。断烦恼者不名已下依名显法。前中文有十一复次。初七后四如来自解第八一番取他所说证成不义。然此文中涅定名不。初句中辩余更不论。槃含多义句句皆异。

下显法中明断烦恼非是不义。故断烦恼不名涅槃。不生烦恼是其不义故名涅槃。断烦恼者不名涅槃释上难中菩萨无也。不生烦恼释上难中独佛有之。问曰何故菩萨断结不名不生。诸佛断处偏名不生。释有三义。一就惑分别。菩萨虽复随分断结断之不尽心中更起故非不生。佛断穷尽永更不起故曰不生。二约心分别。菩萨虽复断麁烦恼。七识心在心性生灭故非不生。佛唯真心。真心常住故曰不生。三约理分别。菩萨见有烦恼可断非本不起故非不生。佛证法如知诸烦恼由来不起亦无今灭故曰不生。问曰德王前为五难。上答其三。第三第五何故不释。答上第二第四难时余二可解为是不答。云何可解。如来答向第四难中言为力士告魔当灭。与第五中为力士说后夜当灭其言相似何劳更答。又复答前第二难中明烦恼断或名涅槃。或复说之为大涅槃。第三句中难破烦恼断处为非。其义已显何劳更释。故无别答。

上来第一通就诸法以彰七别。自下第二就佛论七明七无别。于中就佛但明五义。法僧二门略而不辩。佛不起恼名涅槃者就佛以明涅槃之义。智慧无碍名如来者就佛辩释如来之义。非凡夫等名佛性者就佛解释佛性之义。身心智慧满无量土名虚空者就佛解释虚空之义。常住不变名实相者就佛解释实相之义。以是如来不涅槃者以佛常住不变易故。实不毕竟永入涅槃是名第七总以结之。

第八德中初问起发。次辩。后结。辩中宣说八法为体。今先辩列。下广释之。八中前七摄行方便。后一成就。就前七中初二是其离有为行。次三是其求菩提行。后二是其摄众生行。就前二中除五事者断除五阴离生死果。离五事者远离五见灭生死因。又除五事离生死法。远离五事除障道法。又除五事离生漏处。远离五事正除漏体。次三种中成六修五趣菩提行。谓成六念修习五定。守护一事摄菩提愿。后二种中亲近四事化众生心谓四无量。信顺一实度众生法谓一乘道。此七方便。下一成德。断除五住性结烦恼。真心出障名心解脱。离事无知世智自在名慧解脱。

下广释之。

解初门中先问后释。释中有五。一总标举。二列五名。三总释阴义。先问次解。六义释之。能令众生生死相续不离重担。此之二义就过解释。依之造因故令众生生死相续。依之受报故令众生不离重担。分散聚合。此之二句当义正解。阴是众义亦是聚义。分散众也。聚合聚也。细分无量故曰分散。合说为五故云聚合。三世所摄。求义不得辩阴性相。阴相无常故三世摄。阴性虚假穷本无实故求不得。以是下结。

四别显阴相约智显之。先明色阴。色中初先明其非有。为世说下彰其非无。明非有中虽见色阴不见其相略明非有。辩有兼无是以言虽。何以下释。于十色中求性不得故不见相。五根五尘是其十色。此经上下多说十色不论无作。当以无作色相微隐成身不显故不说之。上明非有。为世界故说言为阴明其非无。

次明受阴。受有百八明受非无。受中离合多少不定。或总为一。唯一受阴。或分为二。身受心受。依五根生名为身受。依意根生名为心受。或说为三。谓苦乐舍。或离为五。所谓苦乐忧喜及舍。于五识中逼恼名苦。适悦称乐。意识地中逼恼名忧。适悦称喜。六识地中中容受心说之为舍。或分为六。所谓六识相应之受。或分十八。于六识中各具三受苦乐及舍。或复分为三十六受。前十八中各有染净。或分百八。如龙树说。前三十六三世分之。广则无量。今据一门且论百八。虽见已下明其非有。虽见初无略明非有。辩有兼无是以言虽。何以下释。无实故无。是故下结。

后想行等略举类前。同前色受非有非无故曰如是。此第四竟五明菩萨观过断除。深见五阴。生烦恼本方便断之。

次离五事。先问后辩。辩中有四。一举五数。二列五名。此义如彼十使章辩。初身见者亦名我见。取身为我。从其所取故名身见。计身为我。从其所立故称我见。言边见者断常差中故说为边。谤无因果乖违法理故名邪见。言戒取者亦名净见。取戒等法以为真道。从其所执故名戒取。取为真净。从其所立故名净见。今从所执说为戒取。然此非直取戒为道。亦取布施礼拜等善以为真道。取戒者多但名戒取。故杂心云此应名为戒等取也。经中略等但云戒取。言见取者取诸见。等以之为正以为第一故云见取。然此非直取着诸见。亦取梵天自在天等以为第一。出世之法取见者多且云见取。故杂心云此亦应名为见等取。经中略等但云见取。第三明其五见之过。因是能生六十二见增烦恼过。六十二见出梵动经。如别章说。因是诸见生死不绝生苦之过。四是故下明诸菩萨见过断除。以是五见增长烦恼生苦果故防之不近。

次解成六。初问。次辩。后总结之。

次辩修五。先问后释。释中五定总以标举。次列五名。五中前四是其事定。知定初禅。与觉观俱故名为知。寂定二禅。觉观止息故说为寂身心快乐是第三禅。彼乐最胜故名快乐。无乐四禅乃至非想。首楞严者是其理定。名如下释。修是五下明修利益。是故下结。

次明守一。先问后辩。辩中初言谓菩提心出一事体。菩提心义如别章辩。菩萨常下明其守护。初法次喻后合可知。因如是下明护利益。是故下结。

亲四事中先问后辩。谓四举数。慈等列名。因是四下明修利益。是故下结。次明信一。先问后辩。了知众生皆归一道一谓大乘正明信一。诸佛已下知一为三三而是一。是故下结。

下明二脱。初先正辩。德王言下问答重显。前中初言云何心脱问以起发。贪等永灭是名心脱对问辩释。贪恚痴等是其五住性结烦恼。断绝此故真心得脱。云何慧脱问以起发。于一切法知无障碍名慧解脱对问辩释。事中无知能障世智。以断彼故能于一切世谛法中知无障碍。下就其中开出五通显于一切无障碍义。因慧解脱不闻而闻是天耳通。不见而见是天眼通。不到而到是其身通。他心宿命略而不辩。

自下问答重显向前心解脱义。何故须显。心定有贪则不可脱。心定无贪则不须脱。性无相有方有脱义故须重辩。德王先问。如佛所说心脱不然牒以总非。何以故下广显非义。先徵非意。下对显之。文别有三。一约真心明本无贪难无解脱。二贪亦有下约就妄心明本有贪难无解脱。三心不定下明心及贪人及境界一切不定难无解脱。三毒之中约贪设难。余类可知。

就初难中有九复次。初一复次总明无贪亦无解脱。中六复次偏明无贪。后二复次单明无脱。初复次中先明无贪。后明无脱解。无贪中心本无系正明无贪。所以下释。先徵起发。现见有贪所以言无。下对释之。是心本性不为贪等诸结所缚故言无系。何者心性。废真论妄空为心性。穷其实体真识为性。如昏梦心报心为性。说空为性亦无系缚。说真为性亦无系缚。如人梦中虽被系缚于报实无。上明无缚。若本无系云何言脱明无解脱。

中六复次明无贪中。前五复次就真以求明心无贪。后一复次明妄异真贪不污心。先论前五初复次中初先法说明心无贪。次喻后合。法说可知。喻中初言如人[穀-禾+牛]角本无乳相虽加功力乳无由出顺喻明无。角喻真心。人喻惑境。惑境动心名为[穀-禾+牛]角。真心无贪名无乳相。虽对尘境贪结不生名加功力乳无由出。[穀-禾+牛]乳之者不如是下反喻明无。举有显无故说为反。乳喻妄心。妄境牵心名[穀-禾+牛]乳者。不同真心本性无贪名不如是。下显不相。暂对尘境名加功少。贪结多起名乳多出。亦可后句[穀-禾+牛]乳之喻举彼世间有事显无不须别合。下合显法。心亦如是合前角也。本无贪者合本无乳。今云何有约前加功乳无由出徵破有贪。

第二句中举佛菩萨类破凡有。若凡心中本无贪性后方有者。诸佛菩萨本无贪相今悉应有。佛菩萨无不可使有。凡心本无何缘得有。

后三句中皆先立喻。后合明无。文显可知。后一明妄不污真中当知贪心二理各异故复有之何能污心法说不污。贪妄心真。真妄两别故言各异。以各异故设有贪结不能污彼真识之心。次喻后合。此六复次偏明无贪。

下二复次单明无脱。于中初句以喻无贪难破有脱。若心无贪名解脱者诸佛菩萨何故不拔虚空中刺。空中无刺不可得拔。心中无贪云何辩脱。偏徵诸佛菩萨不拔。明空无刺毕竟叵拔。后句约就三世推求明无解脱。于中初法。过去世心不名脱者过心已灭故无解脱。未来世心亦无脱者未来未至故亦无脱。现在世心不与道共明现无脱。惑心现时道心不现云何得脱。何等世心名解脱者总以结徵。次以喻显。喻中与法言有左右。向前法中明所缚心三世无脱。喻中乃说能破之灯三世无破。有此左右。下合可知。

自下第二约就妄心明本有贪难无解脱。有七复次。前五明其心中有贪。后二明其缘中有贪。就前五中初一复次覩缘生染证贪是有。第二复次非缘生染证贪是有。第三复次举脱证有。第四复次释难成有。第五复次举无显有。

初复次中贪亦有者总相明有。若贪无下破无成有。若因女下约缘显有。见女生贪明贪实有。以贪堕恶举果证有。

如见画下第二复次非缘生染证贪是有。见画生贪正明贪有。画女非是可贪境界而见生贪。明知心中先有贪性。以生贪故得种种罪举罪显有。若本无下破无成有。破相可知。

若心无下第三复次举脱显有。若心无贪如来云何说心解脱。说心脱故明贪实有。

若心有下第四复次释难成有。若心有贪云何见相然后生贪举他难辞。我今现下对难释通明贪是有。现见贪心得恶果报明贪非无。瞋痴如是类显余结。

如众生下第五复次举无显有。举无神我显有贪也。如生无我凡夫横计不堕三恶是举无也。云何贪者于无女下是显有也。是义云何。众生身中无神我故凡夫于中虽横计我不堕三恶。若使贪结同我实无起贪之者亦应同前不堕三恶。云何贪者堕三恶道。贪者堕恶明贪是有不同我无。言意如是。然计我者论说不同。依如成实亦堕恶道。毗昙宣说身边二见是无记故不堕三恶。今说与彼毗昙义同。地持亦尔。故地持云起身见人不谤所知不因此见堕于恶道。正与此同。言无女中生女想者。画像非女世人见之生女想也。何故不举女中生贪堕三恶道偏举此乎。为显堕恶专由心中所有贪性不由境生。

上来广明心中有贪。下二复次明缘有贪。前一复次正明缘有。后一复次约人明有。前中先喻。譬如鑽木而生于火喻明缘有。然是火性众缘无下破无成有。下合显法。贪亦如是合鑽生火。色中无下合向后句破无成有。后复次中若缘无贪举他无义。云何已下破无成有。破之云何。色等缘中有贪性故凡近生贪。圣远不生。道理应然。若众缘中无贪性者凡夫近之亦应不生。云何众生偏独生贪佛等不生。众生近缘偏独生贪明缘有贪。

自下第三明心及贪人及贪境一切不定难无解脱。以不定故出则还没云何解脱。于中有三。一举心不定难破解脱。心亦不定立不定义。若心定下难破他定。定则不变云何得有贪瞋等别。若不定下以心不定难破解脱。心不定故出则。还没云何得脱。

二举贪不定难破解脱。贪亦不定立不定义。若不定者云何因之生三恶道以已不定难破佛定。贪既不定云何世尊说因贪心定生三恶。是中亦应以贪不定难破解脱。文中略无。

三举人举境二种不定难破解脱。贪者境界二俱不定立不定义。贪者是人。境是外缘。何以下释。俱缘一色生患各异故知不定。是故下结。若俱不下牒前不定难破解脱。

下佛答之。先叹后释。释中有二。一辩理总答。二有外道下随问别答。总中初言是心不为贪结系者心性净也。亦非不系心相染也。非解脱者对前不系明非除障始得解脱。非不脱者对非不系明其从缘有始脱也。言非有者心性本净无缚解也。言非无者从缘染净有缚脱也。言非现在非来来者体净平等离三世也。亦应说言非不过去未来现在。文中略无。何以下释。以一切法皆无自性是故不得一向定说。

下别答中大判有四。一破邪归正。二佛菩萨终不定说因有果下辩正异邪。三若言因中先定有下重非前邪。四诸佛菩萨显中道下重明前正。初中有三。一前举第二本有之执呵以显过。二复言凡夫心有贪下举前第三不定之执呵以显过。三有凡夫复言因中悉无果下举前第一本无之执呵以显过。何故不次。一切凡夫执有者多先举以非。执无过重后举广呵。不定之执无此两义据中而辩为是不次。

前中有二。一明凡计有。二一切。凡夫无明盲下呵以显过。前中有四。一执因有果。二若众缘中本无性下举空显有。三所以下显前第一。四唯有虚空无取已下显前第二。

初中外道作如是言因缘和合有果生者以因生果证本有性。

第二段中若众缘中本无生性而能生者举他无义。下将虚空对之显有。虚空无生亦应生果徵空齐有。俱是本无何故不生。虚空不生非因已下辩有异空。异相如何。空不生果由其非因。有法是因明有果性。以众缘中有果性故合则生果。

第三段中所以者何徵前起后。此有见人自徵立意。下对显之。句别有四。一以人取证因有果。二若无性下破无成有。三若是可取可作已下结成第一。四若无果下结破第二。就初句中先举世人所取之事。次以人取明能生果。后以生果证性本有。文皆可知。第二句中若无性者举他无义。一物之中应生一切破之成有。等是无性。彼泥土等一物之中何故不生彼牆壁等一切诸物。不生异物但生一物明知所生非本无性。第三句中若可取者彼泥土等是可取也。言可作者如彼泥土可作牆壁彩作画像缕作衣等。言可出者泥土出牆彩出像等。当知是中必先有果结成有性。第四句中若无果者举他无义。人不取等对之以破。翻前可知。所以至此合为第三。显成向前第一段中执因有果。

自下第四举空显有。显成向前第二段中举空显有。于中初言唯有虚空无取作故能生一切明空异有。无人取空空不作物名无取作。以有因下彰有异空即事显之。尼[牛*句]陀子唯得住于尼[牛*句]陀树不住余树明知彼树先有子性。此名树果以之为子非是种子。余亦如是。

上来广举凡夫有见。一切凡夫无明所盲作是定说色有着义心有贪性呵以显过。

自下第二举前德王不定之执呵以显非。复言凡夫心有贪性及解脱性遇缘生贪及解脱等举其所立。虽作此说是义不然呵以显非。此言似正而复非理故言虽说。心之体性随缘定缚遇缘永脱非全不定。所以不然。

自下第三对前德王本无之执呵以显非。先举无见。无见有二。一无果见。二有凡复言心无因下明无因见。无果见中有凡复言一切因中悉无有果总明无果。因有二下别释无果。揽因成果更无别体故言无果。先举二因。麁细列名。常与无常辨其二相。细者所谓隣空微尘。不可分张不可破坏故名为常。麁谓麁尘。可分可坏故曰无常。从微细下明因成果彰果无常。于中先明从微细因转成麁因如从细尘集成麁尘。次明麁因集成麁果如从麁尘成埿团等。后明麁因是无常故成果无常。以细微尘分于麁尘。麁尘不立名因无常。将此麁因分埿团等彼复不立名果无常。

下明无因。有凡复言心贪无因举他无义。以时节下释成无义。随时节生明本无因。

下佛呵之。偏就向前无因以呵。向前宣说心贪无因。今且说心明无因过。贪类可知。文中有三。一明宣说无因有损。二何以下彰彼凡夫说无所以。三以不观下结以显过。前中初先法说彰损。如枷下喻。喻别有五。初之一喻别举别合。后之四喻并举总合。第二段中初何以故徵问起发。何故凡夫说心无因。下对释之。唯观果报不观因故。初先法说。次喻。后合。结过可知。

上来第一破邪归正。自下第二辩正异邪。终不定说因中有果不同向前有见人也。因中无果不同向前无见人也。及有无果非有无果不同向前不定人也。

自下第三重非前邪若言因中先定有果及无果等牒上邪说。皆魔伴等非以显过。魔伴属魔明有结业。即是爱人明有烦恼。不断生死明有苦报。此明无行。不知心贪彰其无解。

自下第四重显前正。于中有三。一对前德王本有之执明其妄心因缘之法性非本有。二是心不与贪结合下对前德王本无之执明其真法性非本无。三一切众生从缘贪下对前德王不定之执明非不定。初中有二。一对前外道不知心相明心缘性非是本有。二终不说心有净下对前外道不知贪相明贪缘生非是本有。前中初言诸佛菩萨显示中道总以标举。何以故下以非有无释成中道者。何以下释非有无。六识心中且就一种眼识释之。余类可知。句别有四。一正明眼识非有非无。因眼色等而生眼识所以非无。不在眼等所以非有。二结非有无。非有结前不在眼等。非无结前因眼等生。三从缘下释非有无。四是故下结非有无。

涅槃义记卷第七

应永三年八月十日加修复拭老眼补阙字可哀可哀。

     法印权大僧都贤宝(生年六十四)

翌年十二月中出御室御经藏本誂隆禅僧都补阙字了颇以证本也可喜可喜。

 

上篇:大般涅槃经义记

下篇:大般涅槃经玄义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经疏部目录

佛说罪福报应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

【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晚课蒙山施食仪...

【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

佛说盂兰盆经疏

佛说盂兰盆经疏上 充国沙门宗密述 始于溷沌。塞乎天地...

观无量寿经义疏

无量寿经序 胡吉藏撰 夫法身虚玄非名相之形。净刹妙远...

金刚般若经疏

金刚般若经疏 隋天台智者大师说 略释经题。法譬标名。...

金光明最胜王经疏

金光明最胜王经疏卷第一 唐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 翻经...

佛说义足经

佛说义足经卷上(八双十六辈)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桀贪...

佛说马有三相经

佛说马有三相经(出杂阿含别译) 后汉沙门支曜译 闻如是...

五方便念佛门

五方便念佛门 天台智者大师撰 一凝心禅、二制心禅、三...

佛说阿鸠留经

佛说阿鸠留经 僧祐录云安公古典经今附汉录 闻如是:...

佛说菩萨修行经

佛说菩萨修行经(亦名威施长者问观身行经) 西晋河内沙...

佛说菩萨十住经

佛说菩萨十住经一卷 东晋三藏祇多蜜译 佛说菩萨戒十二...

大乘悲分陀利经

大乘悲分陀利经卷第一 失三藏名今附秦录 转法轮品第一...

【注音版】佛说灭十方冥经

佛说灭十方冥经...

力庄严三昧经

力庄严三昧经卷上 隋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 如是我闻:...

如本法师:为什么会做梦

真正达成无梦的境界,要修证到佛之果位才无梦,不但凡...

窦禹钧大积阴德,五子登科享高寿

窦禹钧(即《三字经》里提到的窦燕山),五代后晋时期...

忍力不坚固,而欲度众生的尴尬下场

为什么要往生西方?因为从佛教的根本情怀来讲,是为了...

阿赖耶识的可怕,很多人都忽略了

阿赖耶识的可怕,就是你平常不知道它存在。你平常就是...

邪淫乃以人身行畜生事

至于邪淫之事,无廉无耻,极秽极恶,乃以人身行畜生事...

野百合也有属于自己的春天

很多朋友都喜欢憨豆先生,该片票房在欧洲突破1亿美元...

读诵佛经不可不知的三件事

应该怎么样读诵佛经才能更好的受益呢?愚见以为,读诵...

百丈大智禅师的丛林要则二十条

丛林以无事为兴盛。修行以念佛为稳当。 精进以持戒为...

北周高僧静蔼大师

今天我们介绍给大家,净土宗的一位祖师,是特别的奇和...

如何看待人间佛教与净土法门的关系

问: 如何看待人间佛教与净土法门的关系? 大安法师答...

你要不动,外面的世界不会动

整个修行当中就是四个字:莫向外求!你一定心中有仁者...

沦为屠夫的修罗陀比丘

有位修罗陀比丘,初出家抱着坚定心志,日中一食、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