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大乘义章卷第十四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大乘义章卷第十四

远法师撰

净法聚因法中此卷有二十一门(十想义 十一切入义 十圣处义 十种慰喻义 十愿义 十种供养义 十无尽藏义 信等十行义 十明义 十忍义 十无生忍义 十住义 十行义 十回向义 十地义 十功德义 见性十法义 涅槃十因义 菩萨十力义 菩萨十无畏义 三乘共十地义)。

十想义五门分别(释名辨相一 体性二 就处分别三 就人分别四 约受分别五)

初释名辨相。观心于法取相名想。想别不同一门说十。十名是何。一无常想。二苦想。三无我想。四厌食想。五一切世间不可乐想。六死想。七不净想。八断想。九离想。十灭想。亦名尽想。无常想者。观有为法迁流非恒。故曰无常。无常有三。一分段无常。六道果报三世分异。于中有二。一者有余身死名在。二者无余身死名灭。二念无常。有为念念四相迁变。三者自性不成实无常。有为之法因缘虚集。无有定性。生即无生。灭即无灭。如龙树说。见身尽灭。即是第一分段无常。新新生灭。是念无常。生时无来。灭时无去。是其自性不成实无常。以此三观能灭烦恼。问曰。有人由见无常更增烦恼。惧盛年不久。深起染着。今云何言无常之想能灭烦恼。龙树释言。如是见者名少分见。不名具足。若具见者则破烦恼。云何具足。如佛昔告舍利弗言。当具修习无常之想。无常故空。得空之时无常亦无。生住灭等不可得故。见生住灭不可得时名为究竟自性无常。性既无常。何乐可贪。问曰。若言得空之时无常亦无。何故佛说无常之义为苦谛实。论言。佛为邪见之人谓世间常。故说无常为苦谛实。不为无常是实故说。言苦想者。观有为法无常故苦。苦有三种。所谓苦苦坏苦行苦。是义如前四谛章中具广分别。问曰。若言法皆是苦者。云何得有苦乐及舍三受差别。如涅槃说凡夫苦中妄生乐想。理实是苦。问曰。若法无常故苦。圣道无常体是苦不。龙树释言。无常故苦。为于有漏五受阴说。不为圣道。所以然者。道能破苦与空无我实义相应。故虽无常而非是苦。问曰。圣人五阴无常。五阴坏时圣人苦不。龙树释言。有着心者法坏则苦。圣人无着故虽无常而不生苦。问曰。若言圣无苦者。如经中说舍利弗患风病苦。毕陵伽婆蹉患眼病苦。罗婆那比丘患痔病苦。云何言无。论言。圣人但无心苦。非无身苦。问曰。圣人若无心苦何故灭智而取灭度。释言。无者但无追变败坏之苦。非无苦苦厌行之苦。无我想者。有为之法无常苦故不得自在。故无有我。又一切法皆无定性。故无有我。无我有二。一众生无我。二法无我。此义如前无我章中具广分别。问曰。现见有所为作。云何无我。论言。但是五阴和合因缘起作。实无有我。问曰。无常苦与无我为一为异。体若是一不应说三。体若是异佛不应说无常即苦苦即无我。论言。事一随义分三。五义分之。一随观分三。为无常行。所观察者说为无常。苦行观者说之为苦。无我行观名为无我。二所为分三。修无常想为不入三界。修习苦想为知三界过。修无我想为舍三界。三治见说三。修无常想对治常见。修习苦想对治乐见。修无我想对治我见。四除障说三。修无常想断除爱心。修习苦想断除慢高。修无我想断除诸见。五本末分三。论说。五阴是其无常。无常是苦。苦是无我。以此诸义故分三种。厌食想者。观所食物多从不净因缘而生。如肉从于精血而生。乳酪之属从于血生。余食多为虫鼠垢污。种种污秽至其口中。胸涎流下与唾和合。入腹成粪。无可贪乐。又观所食多功力得。为求是食受种种苦。故应厌离。复应观察食贪罪过。生地狱中吞铁饮铜。生饿鬼中受饥渴苦。生畜生中食诸粪秽。如是一切无量诸苦多由食生。故应生厌。一切世间不可乐者。观诸世间皆无常苦。无可贪乐。此世间中有其二种。一众生世间。二器世间。众生世间有五种事。不可贪乐。一具八苦故不可乐。二具无量烦恼结使故不可乐。三具诸恶业故不可乐。四难具好事故不可乐。或有行善而身苦恼。或身安乐而行不是。或好施而贫。或有富而悭。或柔濡而贪。或少欲而多瞋。如是一切难可具备。五难称可故不可乐。或见卑下而谓谄曲。或见端直而谓慢高。或见亲附而谓贪求。或见疎远而谓憎嫌。如是一切众生世间有是五事不可贪乐。器世间中亦有多种不可贪乐。或热或寒或水或旱或厄或嶮或增不善或多恐怖。如是一切故不可乐。问曰。前说无常苦等即是叵乐。何须别说一切世间不可乐乎。论言。观行有总有别。前无常苦是其总观。此是别观。又复前说无常苦等为呵法过。此不可乐观众生过。又前有漏此是无漏。又前见道。此是修道。故复说之。言死想者。观察是身。不久摩灭。当为无量狐狼野干之所食噉。不净想者。观察是身五种不净。一种子不净。是身过去业烦恼等以为种子。现以父母精血为种。二住处不净。在母腹中生藏之下熟藏之上安置己身。三自体不净。三十六物集成己体。四自相不净。九孔常流。五终竟不净。是身死已埋则成土。烧则为灰。虫食成粪。竟无一净。断离灭想释有通别。所言通者如成实说。断一切行。名之为断。离一切行。说之为离。灭一切行。目之为灭。此等同体随义分三。龙树亦言。缘涅槃法断诸结使。名之为断。离诸结使。说之为离。灭诸结使。名之为灭。同体义分如苦无常无我法等同体义分。所言别者如成实中。五义辨之。一勤断已生未生之恶。名之为断。断恶业也。令其欲尽更不重生说之为离。离烦恼也。以断因故五阴不生。名之为灭。二断无明漏。名之为断。离欲漏有漏。说之为离。灭此二果。称之为灭。三断无明得慧解脱。名之为断。除离贪爱得心解脱。名之为离。断除离贪爱得心解脱。名之为离。得俱解脱灭尽痴爱。说以为灭。四以圣道断诸烦恼。名之为断。得有余涅槃。说以为离。得无余涅槃。称之为灭。五得尽智。名之为断。得无生智。说以为离。身智俱亡。说以为灭。依大智论三义辨异。一断三毒。名之为断。断三涂因。离爱名离。离人天因。苦尽名灭。灭五趣果。二修四现忍远离烦恼。名之为离。修无漏道断诸烦恼。说之为断。入涅槃时灭尽诸苦。说名为灭。三得有余涅槃断诸烦恼。名之为断。得无余涅槃灭尽诸苦。说之为灭。此二方便说名为离(此一门竟)。

次辨体性。于中有二。一就心法分别。如论中说。此十是其智慧自性。问曰。若此是智慧性何故名想。释有三义。一心心法更相受名。如四念处。体实是慧而名为念。此亦如是。体实是慧而名为想。二从伴为名。慧与想俱故名为想。故论释言。与观无常慧相应之想名无常想。余亦如是。第三义者随时受名。行有三时。初习善法受法不失。名之为念。修行之次转相转心。说之为想。言转相者转昔凡时所取定相。言转心者转先凡时定计之心。行修终成。于诸法中决定无疑。名为智慧。二就有漏无漏分别。论自释言。初三后三通漏无漏。初学有漏终成无漏。中间四种一向有漏(此二门竟)。

次就处论。处别有二。一禅地处。初三后三。若有漏者在十一地。谓欲界地八禅未来中间。若无漏者诸宗不同。毗昙法中唯在九地。根本四禅未来中间及三无色。成实法中在七依处及欲界电光。大乘法中在十一地。与有漏同。大乘欲界及非想地有无漏故。中间四种是有漏故。在十一地。二境界处。厌食不净唯缘欲界。余通三界。三道位处。如龙树说。初三见道。次四修道。后三无学。处别如是(此三门竟)。

次就人论。如龙树说。凡圣通起(此四门竟)。

次约五受分别十想。如龙树说。初三后三若无漏者喜乐及舍三根相应。在初二禅喜根相应。在第三禅乐根相应。在余禅中舍根相应。自余一切四根相应。除一切苦根。十想如是。

十一切入义四门分别(一释名辨相 二体性 三就处分别 四约对余门辨定优劣)

初释名辨相。一切入者。经中亦名一切处也。入者犹是处之别称。定心自在。能令所缘相无不在。名一切处。处别不同一门说十。十名是何。一青二黄三赤四白五地六水七火八风九空十识。若依涅槃去火一切。加无所有令以为十。行者初先系意。安静于己身分取少青相。极令明了如明镜中见诸色像。以渐广之。周满世界。同为一青。名青一切处。黄赤白等类亦同然。此青黄等。由四大造故次观之。始于自身观少地相。极令明了。以渐广之。周满世界。悉为一地。名一切处。水火风等类亦同然。患色多过。次舍色相缘无边虚空。先缘咽喉鼻口等空。极令明了。以渐广之。见一切界。同为一空。名空一切处。患彼空观外缘之恼。次舍空相缘无边识。始观一识。极令明了。所谓观于缘一空识。以渐广之。缘无边识。皆令明了。名识一切处。问曰。心识云何无边。论言。以其空无边故。缘空之识亦复无边。问曰。何故不观受等。成实释言。取于地等其唯心识。故偏观识。又识是主。故偏观识。问曰。何故偏说空识。为一切处。不说非想及无所有。为一切处。杂心释言。行者先入前三解脱。不能胜进。次入八胜。虽入胜处不能无边。故入青等四一切处。此青黄等何所依止。依四大造。故观地等四一切处。云何于此而得胜进。所谓觉知知无边空。此知依何。谓。依心识。识复何依。便无所依。故上不立。龙树释言。虚空广多。佛说虚空无量无边。故说虚空。为一切处。向前九种一切观中。皆有心识。心识能缘一切诸法。一切法中皆见有识。故说心识。为一切处。无所有中。略去多识。唯缘一识。一识不广。是故不说为一切处。非想地中。心志微细。而复精纯。难得取相。难可令广。故亦不说为一切处。又复空处方便道中。能缘下地无边之色。就之观空。识处方便能缘下地无边色空。就之观识。故此二地名一切处。上不如是。为是不立。涅槃何故除火一切。立无所有。为一切处。如增集论释。彼为事火婆罗门。故作如是说。若当宣说火一切处。增彼耶见。是以去之。无所有处。虽无多识非无少识。为成十数。故通说之。为一切处(此一门竟)。

次辨体性。于中有二。一心法分别。随相别分。前之八种是无贪性。贪欲治故。后二想性。通则十种皆想自性。假想观故。成实亦云。十皆慧性。以观法故。二就有漏无漏分别。此十有漏。意解观故(此二门竟)。

次就处论。处中有三。一禅地处。十中前八依第四禅。空处识处皆当地说。彼前八种依第四禅解脱道起。为防过故。后二是其空处识处方便道摄。方便道中能广缘故。二境界处。依阿毗昙及大智论。前八欲界净色为境。为防欲界贪欲过故。成实前八欲色界中色法为境。故彼成实一切入品云。若缘欲界色界之色复有何咎。后二皆缘当地之法。问曰。所缘为虚为实。论言。初实后则虚假。意解见故。问曰。所见与彼神通所作何别。释言。神通所作色像能令他见。此但自见。又通所作得实受用。此但意解不得实用。有斯异耳。三人位处。凡夫圣人皆得修起(此二门竟)。

次对余门辨定优劣。于中以初八一切处对八胜处及八解中初三解脱辨定优劣。依如成实一切处下。一向有漏。起在外凡。八胜为中。初学有漏。终成无漏。起在内凡。解脱最上。一向无漏。起在修道。若依毗昙前三解脱总相观。故说为最下。八胜次广。说以为中。一切八入者最为广观。说为上。大智论中亦同此说。故彼文言。下品之行名为背舍。中品行名为胜处。上品之行名一切处。是义云何。始修背舍。五欲事中不须喜乐。未尽漏故。中间生结。爱着净色。复勤精进断此着心。知此净色从心想生。譬如幻师见于幻事不生着心。是时背舍转名胜处。然此虽胜未能宽广。是时行者。还取净相。以渐广之。周遍虚空。悉见青黄赤白等相。及见地水火风等相。是时胜处。转名一切处。十一切处。辨之略尔。

十圣处义

十圣处义如成实说。生圣之处名为圣处。又圣依处亦名圣处。圣处不同一门说十。十名是何。一断五法。二成六法。三守一法。四依四法。五舍伪谛。六舍诸求。七不浊思惟。八离身行。九善得心解脱。十善得慧解脱。断五法者。断五上分结。得阿罗汉。五上结义如前广释。成六法者。成六妙行。广如前解。守一法者。系念观身无常苦等。依四法者。依四圣种。尽形乞食。乃至有病服陈弃药。舍伪谛者。能达实相。断一切见。证得初果。舍诸求者。如彼论说。求有三种。一者欲求。求欲界法。二者有求。求上二界。三梵行求。求于学道。舍此三求。得无学果。名舍诸求。不浊思惟者。灭欲界中修道烦恼。得前三果。离身行者。除欲界结。获得四禅。心解脱者。谓得尽智。慧解脱者。得无生智。十中前二从阿那含。得阿罗汉。次四圣处。从外凡夫次第增进得阿罗汉。后四圣处。从须陀果终得罗汉。十圣处义略之云尔。

十种慰喻义

十种慰喻出中阿含舍利弗教化病经。彼有长者。名须达多。身遇重病。遂便遣使问讯世尊。并请舍利弗。愿垂一顾。舍利遂往。须达遥见。即欲下床。舍利止之。别坐一床。慰喻之曰。长者莫怖莫怖。所以者何。愚痴凡夫成就不信。身坏命终堕于恶道。生地狱中。长者今日无有不信。唯有上信。因上信故。或灭苦痛。生极快乐。或得斯陀。或得那含。长者先得须陀洹果。为是不说。此初慰喻。具足善戒以为第二。多闻第三。惠施第四。善慧第五。正见第六。正志第七。正解第八。正脱第九。正智第十。一一之中。慰喻之法与初相似。十中前五。是世间善。后五出世。就出世中正见正志是无碍道。慧名正见。正思惟者名为正志。正解正脱是解脱道。慧名正解。余心心法名为正脱。学等见者名为正智。学人重观四谛之理。名学等见。十种慰喻。释之麁尔。

十愿义五门分别(一释名义 二据修分别 三就行分别 四行位分别 五因果分别)

第一释名十愿之义出十地经。随求义名之为愿。愿别不同一门说十。十名是何。一供养佛愿。亦名摄功德愿。二护正法愿。亦名摄智慧愿。三摄法上首愿。四增长众生心行愿。五知众生愿。亦名化众生愿。六知世界愿。七净佛土愿。八同心同行愿。九三业不空愿。十成菩提愿。第一愿以一切乐具供养一切佛。名供养愿。以此功德摄胜功德。是故亦名摄功德愿。问曰。五度皆是功德。何故是中偏愿供养。以摄功德。释言。初地檀度为宗。供养是其檀度所收。故偏论之。理实齐具。又问。诸处多供养三实。今此何故偏愿供佛。释言。道理愿供三宝。就初就胜略言供佛。又佛是其所求之果。示所趣求偏言供佛。第二愿于诸佛教法行法证法摄持不失。名护法愿。以此护法增长智慧。是故亦名摄智慧愿。第三愿于一切诸佛八相成时尽往供养。摄法为首。名摄法上首愿。第四愿以一切菩萨所修诸行教化一切。令其受行心得增长。名增长众生心行愿。第五愿知一切所化众生差别。名知众生愿。随其所知化。令生信入三乘道。是故亦名化众生愿。第六愿知众生所居一切世界净秽差别。名知世界愿。第七愿求诸佛净土摄取众生。名净佛土愿。第八愿与一切菩萨同心同行。名同心同行愿。言同心者智慧心同。言同行者功德行同。第九常愿身口意中益物不空。名三业不空愿。第十愿成无上菩提。以菩提道利益众生。名成菩提愿。名义如此(此一门竟)。

次据修义分别十愿。修不顿成。必藉以渐。初七修始。次二修熟。后一修成究竟得果(此二门竟)。

次就行论。行谓自利利他之道。十中初二是自行。始自行无出功德智慧。次五是其外化行愿。约化中初一为物求法。第二依法化增善心。第三知其所化众生。第四知其所化住处。第五自求清净佛土。摄取众生。后之三愿自他不定。随相别分。第八一愿自利行成。第九一愿利他行成。第十自利利他得。果菩提自体是自利果。菩提作业是利他果。通论后三皆是自利。并是利他故。地论释言。此后三种显示自身并利他。故地论释言。此后三种得如实教。若复通论十俱自利。十俱利他。故地论中解释大愿有二种胜。一常勤行无量行。故即是自利。二与一切众生同行。言同行者十尽示现。即是利他(此三门竟)。

次就行位分别十愿。十中前七就行分别。行如上辨。后之三种就位分别。位在何处。如地论说。第八愿者得地校量胜。第九愿者得菩萨地尽校量胜。第十愿者得一切地尽校量胜。始从初地乃至九地。行修渐增。名地校量胜。十地学穷名为地尽校量。佛地穷满名为一切地尽校量。此等皆就所愿言耳(此四门竟)。

次就因果分别所愿。前九求因。后一愿果。亦可前七以为一分。初六为因。后一为果。后三一分前二为因。后一为果。前果依报。后是正果。十愿如是。

十种供养义两门分别(一明供养 二明供心)

十种供养出地持论。十名是何。一身供养。二支提供养。三现前供养。四不现前供养。五自作供养。六他作供养。七财物供养。八胜供养。九无染供养。十至处道供养。十中初二所供差别。于佛色身而设供养。名身供养。供佛灵庙。名支提供养。依僧祇律有舍利者名为塔婆。无舍利者说为支提。地持论中通名支提。次二约就时处分别。门别虽二。随事分三。一现前供养。面对佛身及与支提而设供养。二不现前供养。于不现前佛及支提广设供养。三共现前不现前供养现前供养佛及支提。并供不现佛及支提。现前供养得大大功德。不现供养得大大功德。境界宽广故。共现前不现前者得最大大功德。次二就其供人分别。门别虽二随事分三。一自作供养。自身供养佛及支提。二他作供养。有小财物不依懈怠教化施作。三自他供养。彼此同为。自作供养得大功德。教化供养得大大功德。自他供养得最大大功德。次二一对心事分别。以己财事而为供养。名财物供养。财有三种。一资具供养。谓衣食等。二敬具供养。谓香华等。三严具供养。谓余一切宝庄严等。以殊胜心为前供养。名胜供养。胜心有三。一专精解心。善解施设种种供养。二纯净信心。信佛德重理合供养。三回向心。求佛心中而设供养。后二一对就行分别。供行离过名无染供养。无染有二。如地持说。一心无染。离一切过。二财物无染。离非法过。供行顺果名至处道供养。佛果是其所至之处。供养之行能至彼处。名至处道。此至处道供养。维摩经中名法供养。地论之中名行供养。于中有三。一财物供养。为至处道。二随喜供养。为至处道。三修行供养。为至处道。于佛供养既有此十。于法僧类亦同然。供养法十者。一供养法。供佛所说理教行法。二供养经卷。余八如上。供僧十者。一供养僧。谓供一切三乘圣众。二支提供养。供三乘众形像塔庙。又供圣僧及凡夫僧。亦得分二。余八同前(此一门竟)。

次明供心。供心有六。如地持说。一福田无上心。生福中胜。二恩德无上心。一切善乐依三宝出。三生一切众生最胜心。四如优昙钵华难遇心。五三千世界独一心。六一切世间出世间具足依义心。此明如来具足世间出世间法。能与众生为依止处。名具依义。以此六心少物供养。能获无量无边功德。何况多。供养之义略辨如是。

十无尽藏义

十藏之义出华严经无尽藏品。德广难穷。名为无尽。无尽之德苞含曰藏。藏别不同一门说十。十名是何。一信二戒三渐四愧五多闻六惠施七慧八念九闻持十辨。于法决定名之为信。信何等法。如彼经说。信一切法空无相愿。及闻种种差别法门。闻不可思议。皆能生信。防禁曰戒。戒有十种。一饶益戒。饶益众生。二不受戒。不受一切外道邪法。三无着戒。不着三有。四安住戒。安住净法。五不诤戒。常令他喜。不与物诤。六不恼害戒。不学咒术诸药草等恼害众生。七不杂戒。不杂异见。八离邪命戒。菩萨不作持净戒相。欲使他知亦非无实。诈现德相。专为正法心无异求。九离轻慢戒。不自慢高轻贱他人。十清净戒。舍离十恶。具斯十种。名为戒藏。于过自羞。名之为渐。过有多种。广如经说。作过羞他。称之为愧。亦有多种。备如经说。于一切法具足闻知。名多闻藏。所闻如经。惠舍名施。施有十种。一者施法。菩萨施仪所畜诸物。悉为众生不自为己。二最后难施法。菩萨有物自用则乐施他。即死宁自身死施与众生。名最后难施。三内施法。菩萨所受上妙之身他求施与四外施法。有求王位及外财物菩萨施与。五内外施法。身及外财并皆施与。六一切施法。若他所求国城妻子头目支节一切诸物悉皆尽施。七过去施法。闻过去法心无取着。但为化生随顺说法。八未来施法。闻未来法心无取着。九现在施法闻现在法心无取着。十究竟施法。见有众生来求身分。则自观察当必摩灭。毕竟无有一念贪惜。而施与彼。名究竟施。具斯十种名为施藏。于一切法悉如实知。名为慧藏。于过去世一切诸法悉能念知。名为念藏。于佛所说一切教法悉能忆持不失一句。名闻持藏。得深广智说一切法。无碍自在不违一切诸佛所说。名为辨藏。十无尽义。释之略尔。

信等十行义九门分别(一释名 二辨相 三对治 四因起次第 五修行分别 六所成分别 七约对六度共相收摄 八离合废立 九浅深分齐)

第一释名。信等十行如地经说。名字是何。一信二悲三慈四舍五不疲倦六知经书。亦名知经论。七知世智八惭愧九坚固力。亦名不动力。亦名勇勐力。亦名勇健力。十供养诸佛。如说修行决定名信。恻怆称悲。爱怜曰慈。惠施名舍。策修不惰。名不疲倦。善达五明。名知经书。亦名知经论。善解时宜。名知世智。于过羞耻。称曰惭愧。所修善根不为缘坏。名坚固力。不随缘变。称曰不动。于缘不退。名勇勐力。心不怯弱。名勇健力。行修上顺。名供养佛。顺教奉修。名如说行。此等十种造缘。集起故通名行(此一门竟)。

次辨其相。依如地经。信有二种。一者信因。二者信果。地持论中说信有八。一者信佛。二者信法。三者信僧。四信诸佛菩萨神通之力。五信真实义。六信种种因果。七信得义。义谓菩提。八信得方便。谓信菩萨所修学道。悲有三种。一众生缘悲。缘苦众生欲为济拔。依如地经。观诸众生十二因缘生死流转。而起悲心。依地持论。缘诸众生百一十苦。而修悲心。二法缘悲。观诸众生俱是五阴因缘法数无我无人。而起悲心。观无我人云何起悲。释有两义。一念众生妄为我人之所系缚。受生死苦。深可哀愍故起悲心。二为众生说如斯法。是则真实拔众生苦。故名为悲。三无缘悲。观诸众生五阴法数毕竟空寂。而起悲心。观法空寂。云何起悲。还有两义。一念众生妄为有法之所缠缚。受生死苦。故起悲心。二念为众生说如斯法。是则真实拔众生苦。故名为悲。慈亦有三。一众生缘慈。缘诸众生欲与其乐。二法缘慈。缘诸众生但是五阴因缘法数无我无人。而起慈心。三无缘慈。观一切法毕竟空寂。而起慈心。法缘无缘云何起慈。释与悲同。舍有二种。一者内施。谓舍一切头目支节手足耳鼻。二者外施。施余资生。不倦有二。一世间行中精勤不倦。二出世行中精勤不倦。广则无量。智论有四。如地持说。一于五明处成就闻慧。二成思慧。三成修慧。四成证行。知世智中有其二种。如地持说。一如世间知。二如世间转。如世间知是其解也。如世间转是其行也。知世知中有其二种。一知世间事。谓知众生及器世间。二知世间义及第一义。谓于世间八行观察。何者八行。广如上说。谓观世间苦世间集世间灭世间道世间味世间过世间出世间第一义。此八行中前七观察世间之义。后一观察世第一义。如世转中亦有二种。一随自所宜。二随他所宜。量宜摄他。惭愧有四。如地持说。一所不应作而故为之。心生惭愧。二所应作不随建立。心生惭愧。三所不应作作已覆藏。而生惭愧。四所应作作已反悔。而生惭愧。勇勐力中有其二种。一不退力自分不失。二不转力胜进能入。供养有二。如地论说。一利养供养。财物奉施。二行供养。行修上顺亦得分三。如地经说。一利养供养。谓衣食等。二敬供养。谓香华等。三行供养。所谓修行信戒施等。或说十种。如地持论(此二门竟)。

次明对治。如地持说。放逸懈怠不受菩萨戒。违佛菩提。以信对治。问曰。信心应治不信。何缘乃治放逸懈怠不受戒等乎。释言。以其内心不信故为放逸。不受禁戒。举此为彰内心不信。于诸众生有杀害想。违于大悲。大悲以对治。于诸众生有瞋恚心。违于大慈。以慈对治。顾身命财。违于惠施。以舍对治。于诸众生多求众具。违于不倦。不倦对治。问曰。不倦应治懈怠。何缘对治多求众具。释言。以求世间事故。妨修出道故。以不倦对治求众具。无方便智违于知论。以知论对治。不善随顺违随顺他。以随顺对治。于修善法放逸懈怠违于惭愧。以惭愧对治。于生死苦其心怯弱违于勇勐。勇勐对治。于佛疑惑违于供养。以供养对治。对治如是(此三门竟)。

次明因起次第之义。如地持说。闻菩萨藏。信有菩提。故先明信。信菩提故。念诸众生在生死苦。不得彼法。故起悲心。悲众生故。欲度脱之。故起慈心。以悲慈故修行慧施。故次明舍。为法施故。修行正义。心无厌惰。故次不倦。以不倦故能知圣教。故次知论。知经论故善解时宜。故知世间。知世间故久在世间。喜生深过。故起惭愧。以惭愧故不随烦恼。得勇健力。勇健力故能修善法。多获财利供养如来。次第如是(此四门竟)。

次据行修分别十行。行谓自利利他之道。如地论说。初一信心是自利行。信诸佛法求必得故。悲慈利他。以能安稳与乐心故。舍者以财摄利他行。不疲倦者自摄法行。知经知世者。以法摄他行。后之三种摄护前七。通利自他。惭愧勇勐护前七种。问曰。惭愧云何护前。以惭愧故令前七种离障清净。故名为护。问曰。信心能治不信。乃至知世能治不知。何须惭愧。而言惭愧护前七种。令其离障。释言。对治有远有近。信治不信。乃至知世对治不知。是近对治。以惭愧故令前离障。是远对治。治相云何。以惭愧故修起信心。远离不信。以惭愧故起悲慈心。远离瞋恚。乃至以有惭愧心故学知世间。远离不知。如六度中。以精进故修施治悭。乃至以有精进心故修慧离痴。此亦如是。问曰。勇勐云何护前。以勇勐故令前七种善法不坏。故名为护。第十供养。如说修行摄前七种。问曰。供养云何摄前。释有两义。一摄之令生菩萨为修行供养故起前七种。二摄令得果。二种供养得二种身。令前七种同得二身。何者二身。如地论说。一利养供养。得上妙身。此亦名为功德色身。二行供养。得调柔心。此亦名为智慧法身。问曰。修行云何摄前。释言。菩萨如说行故起前七种。若复通论十俱自利。修此自求菩提果故。十俱利他。修此求佛。利众生故(此五门竟)。

次就所成分别十行。如地论说。初之三种深心成就。后之七种修行成就。地持论中说为二净。前三心净。后七名为行方便净。善法建立名为成就。出障无染故云清净。通则十种俱皆是心。并是其行。但今分相。前三是其行方便心。说为心成。后七是其造缘正行。故名行成行方便净。所成如是(此六门竟)。

次约六度共相收摄。初一信心起行方便。六度不收。余九是其六度所摄。悲慈二门是禅度摄故。彼十二门禅之中。八禅及与四无量心通名为禅。舍是檀度。不疲倦者是精进度。知经知世是其慧度。惭愧戒度。坚固力中义有两兼。处苦不动。是其忍度。于诸善法勇勐不退。是精进度。第十门中如说修行通摄六度。供养诸佛义有两兼。财物供养是其檀度。行供养者通摄六度(此七门竟)。

次辨离合废立之义。先释离合。问曰。悲慈心数法中一无瞋性。何故分二。惭之与愧心数法中是别心数。何故合乎。释言。悲慈心法虽一四义不同。故分二种。一功能不同。悲能拔苦。慈能与乐。二治患不同。悲止害觉。慈息贪欲。又悲能除微细之瞋。慈遣麁重。三境界不同。悲心多缘苦众生起。慈缘无乐众生而起。四得报不同。悲得空处。慈生遍净。惭之与愧心法虽别四义同。故合之为一。一功能同。同令诸行出障清净。二治过同。同离杀盗邪淫等过。三境界同。同于离过集善行中生惭愧心。四果报同。所得果报无异处故。离合如是。次辨废立。问曰。经说四无量心。为利他行。今此何故偏说悲慈不论喜舍。释言。法门有其二种。一具义门。有行皆说。二隐显门。有立有废。今据隐显偏立悲慈。废其喜舍。良以悲慈正是拔苦与乐行。故所以偏立。喜舍助行不能正益。故废不论(此八门竟)。

次明十行浅深分齐。分齐有三。一缘修十行。谓于六识七识心中修行信等。二是真实有作十行。谓于六识七识心中修习诸行。勳发真心。令真心中诸德集起。三者真实无作十行。真识之心体是一切功德之性。烦恼覆故于己无用。后修对治断烦恼时。本隐真心显成今德。说为信等。德从缘显。不从缘生。故名无作。三中初一义等如火。次一如似金庄严具。后一如金。故地论言。信等善法犹如真金。摄德从体。后之二种通说如金。如真金故说为地体。十行如是。

十明义

十明之义出华严经。知法显了故名为明。明义不同一门说十。十名是何。一他心智明。一切众生心心数法悉如实知。二天眼智明。一切色像明了无碍。三宿命智明。于过去世他及自身八种事六种同行皆如实知。四入未来际无碍智明。一切众生未来世中生死流转若出若没皆如实知。五天耳智明。于十方界一切音声。若闻不闻随意自在。六安住无畏神力智明。具足无量不可思议大神通力。于十方界若来若去自在无碍。七分别一切音声智明。一切众生语言差别皆如实知。八出生无量色身智明。种种色像悉能现化。九知一切法真实智明。于一切法悉如实知。十入一切法灭定智明。入一切法寂灭正受。而不舍于一切所行。此十犹是六通所摄。初一是其他心智通。第二第四是天眼通。第三是其宿命智通。第五第七是天耳通。第六第八是其身通。后二是其漏尽智通。若分第九为法智通。此十便是七通所摄。十明如是。

十忍义

十忍之义出华严经。慧心安法。名之为忍。忍行不同。一门说十。十名是何。一随顺音声忍。二顺忍。三无生忍。四如幻忍。五如炎忍。六如梦忍。七如嚮忍。八如电忍。九如化忍。十如空忍。随声忍者。闻说一切真实之法不惊不怖。信解受持。爱乐顺入。修习安忍。名随声忍。言顺忍者。随一切法。若深若浅若理若事若真若忘如实观察。不违诸法。故名顺忍。无生忍者。观一切法无生无灭平等寂静。名无生忍。如幻忍者。观一切法皆悉如幻。一备一切一切成一。因缘虚集无有定性。名如幻忍。如炎忍者。菩萨觉悟一切世间如热时炎。诳相虚集无有真实。无定方处。名如炎忍。如梦忍者。菩萨解知一切世间如梦所见。非有非无。不坏不着。名如梦忍。如嚮忍者。菩萨善觉究竟彼岸。知一切法皆悉如嚮。分别众声如呼声嚮。不从内出。不从外出。不从内外出。但从缘起。而能巧便种种说法。名如嚮忍。如电忍者。如世电光照众色像。而无分别。菩萨如是照一切法。而无分别。名如电忍。如化忍者。如世化法非有非无。菩萨如是知一切法非有非无。不取不舍。名如化忍。如空忍者。如世虚空寂无所有。菩萨如是知一切法空无所有。又如虚空体性清净。菩萨如是知一切法体性清净。又如虚空无有差别。菩萨如是知一切法等无差别。又如虚空不生不灭。菩萨如是知一切法不生不灭。又如虚空无所分别。菩萨如是心无分别。又如虚空无所不容。菩萨如是于一切法无不摄受。又如虚空广大无边。菩萨如是身口及意广大无边。又如虚空不生不死。菩萨如是不生不死。有如是等无量种义。如世虚空。名如空忍。十中初一寻诠悟解。后之九种依义以成。十忍之义广释如经。但随名字略举宗况。

十无生忍义三门分别(一释名 二辨相 三就位分别)

十无生忍如地经说。言无生忍者。汎释有三。一就法分别。二就因分别。三就果分别。法中有二。一妄想法互相集起。名之为生。生体虚无故曰无生。此即经中空如来藏。二真实法用起名生。体寂无生。此即不空如来藏也。因中有四。一据修分别。六地已还次第修道。地地之中诸行新起。名之为生。七地已上诸行顿修无新起者。故曰无生。二约空有二行分别。六地已前空有间起。名之为生。七地已上寂用双行无间起者。称曰无生。三就修行始终分别。七地已还行修未熟。名之为生。如菓未熟说为生菓。八地已上行报纯熟。故名无生。四随义分别。教行集起。名之为生。证行寂灭。名为无生。果中有三。一体用分别。化用集起。名之为生。德体常寂故号无生。二体德分别。有作行德本无今有。方便修起。名之为生。性净之体本隐今显。不从缘造。故号无生。三智断分别。智德集起。名之为生。断德寂灭。说为无生。今此所论就法言耳。法中亦有无成无出及无灭等。今据一门且说无生。又此十中无生在初。从始为名。故名无生。心安此理。名无生忍(此一门竟)。

次辨其相。无生一味随诠分十。十名是何。一者无生。二者无成。大本之中说为无起。三名无相。四名无出。大本之中名为无成。五名无失。六名无尽。七名无行。八非有有性。九初中后本等。十真如无分别入一切智智。如地论说。十中前七名事无生。第八名为自性无性。第九名为数差别无生。第十名为作业无生。四中初二破相入如。破遣染净差别事相以入无生。名事无生。破遣一切诸法体性以入无生。名性无生。后之二种契实离相。离彼因中三世分异。名数差别无生。舍其果中佛智作业。名作业无生。事无生中初无生者。遣初地相。于事分齐初地净起。名之为生。就理恒如故曰无生。言无成者遣其二地至七地相。若有初地净法始生。则有二地乃至七地行修渐成。彼生既无。宁有此成。故曰无成。以无行修渐次相起故。大本中说为无起。言无相者遣八地上无功用相。若有生成则可从彼得八地上无功用相。生成既无焉有此相。故曰无相。言无出者遣佛地相。若有前相则可从彼得后际果。名之为出。彼相既无焉有后出。故言无出。以无究竟所成之果故。大本中亦名无成。言无失者遣外凡相。据事外凡有其染过。名之为失。理实本无故曰无失。言无尽者遣内凡地断烦恼相。若有染失则可断尽。染失本无宁有所尽。故曰无尽。言无行者遣内外凡地对治行相。若有所尽则有能尽对治之行。所尽既无宁有治行。故曰无行。问曰于事既有生成乃至尽行。何故于理得无所有。释言。如人梦中所作。于其寤者观之本无。此亦如是故。得就理说为无失。性无生中非有有性者遣法体性。于世谛中一切诸法各有体性。如色碍性心知性等。据理此性本无所有。是故名为非有有性。此非有性论中说之为法无我。我犹性矣。数差别中初中后等遣其因中时差别相。以实从缘因中则有三世分异。名数差别。七地已前名为过去。于八地中起观之处说为现在。九地十地名为未来。废缘论实三世无及。名初中后一切时等。业无生中真如无分别入一切智者。实从缘起成佛果德。名一切智。此智能解一切诸法。说之为入。废缘论实如性平等无有分别。佛智可得。故言真如无分别入一切智。谓真如中无有分别一切智矣。体相如是(此二门竟)。

次就位论。此无生忍位在何处。义释有三。一约五忍分别。五忍如上。此无生忍在于七地八地九地。七地始得。八地清净。九地满足。二简胜异劣。六地已前一切未得。七地已上一切得之。问曰。无生与空无我同。是道理空与无我前地已得。何故无生要七地上方乃得乎。释言。通论体一名异。得无先后。随义分别。观因缘相。破遣定性。名为无我。初地中得遣因缘相入法平等。名之为空。谓。前四五六地中。得证法本如无相可起。方名无生。故七地上始能证会。三就实通辨。初地已上皆得无生。故释论中说。初地上得无生忍。初地菩萨亦能见法不生灭。故若复通论。种性已上亦分得之。十无生忍略辨如是。

十住义四门分别(一释名 二辨相 三定位 四起说因缘)

第一释名。十住之义出华严经。行成不退名之为住。又复自德相应处所亦名为住。通则诸位位莫不是住。故地持中说十三住。别则习种初入住分。离退之首偏名为住。故地持云。善趣之人数退数进。种性菩萨决定坚固无有退转。住义不同。一门说十。十名是何。一初发心住。二治地住。三修行住。四生贵住。五方便具足住。六正心住。七不退住。八童真住。九法王子住。十灌顶住。住分之始于大菩提起意趣求名初发心住。善修自利利他之道净治住处名治地住。修护烦恼离小乘行。名修行住。圣法中生种性尊贵。名生贵住。具足善巧度众生行。名方便具足住。得决定智。于佛法中虽闻邪说正见不动。名正心住。虽闻异说正愿不动。名不退住。所行真实离过清净。如世童子心无欲染。名童真住。亦可。菩萨行业清净。如世童子真净无染。名童真住。于佛法王所行住处出生正智。堪住究竟无上菩提。名法王子住。行修上顺佛智现前。名灌顶住。亦可。菩萨学一切智能受佛记。名灌顶住。名字如是(此一门竟)。

次辨其相。住有二分。一是修分。二是成分。于诸住前方便造修。名为修分。德成证实广大不动。名为成分。故经说言。菩萨种性甚深广大。与法界虚空等。成则证实。分非可言。造修在缘。可以言显。故地持云。种性麁相我已略说。诸余实义唯佛世尊能决定知。修分不同略有二种。一者同相。二者别相。于佛所说一切法中解观成就。名为同相。故经于彼十住之中皆云。菩萨随所闻法即自开解。不由他悟。一一住中所修各异。名为别相。发心住中相别有三。一发心相。缘佛法僧及缘众生起菩提心。二所成相。因前发心得十力分。从处非处乃至漏尽。三所学相。学十种法令菩提心转胜坚固成无上道。如经广说。治地住中相别有二。一利他行。于诸众生发十种心。如经广说。二自利行。学十种法始从多闻乃至安住。亦如经说。修行住中相别有二。一护烦恼行。于一切法十种观察。谓苦无常空无我等。二护小乘行。于众生界法界世界十种分别。生贵住中相别有二。一圣法中出生具足行。如彼经说。圣教中生修十种法。一信佛不坏。二究竟于法。三寂然定意。四分别众生。五分别佛刹。六分别世界。七分别诸业。八分别果报。九分别生死。十分别涅槃。十中初一是同敬智。第二一句是自住处毕竟智。第三一句是真如智。后七是其分别所说智。二上求佛法无有厌足学十种法。谓于三世诸佛法中能解能修。堪能具足。即以为九。等观诸佛以为第十。方便具足住中相别有二。一化众生行。广有十种。谓救众生饶益安乐一切生等。如经广说。二知众生行。修学十种知众生法。备如经说。正心住中相别有二。一决定信。虽闻异说于佛法中正信不动。二决定智。学十种智观一切法无相无性不可修等。不退住中相别有二。一不退愿。虽闻异说于佛法中求心不退。广有十种。备如经说。二不退智。具有十种知一切法。亦如经说。童真住中相别有二。一得胜行。于十种法心得安住。谓身行净口行净意行。净随物受生知众生等。二净佛国土。于一切佛刹皆悉能知能动。能持能观。能诣能遍至等。法王子住中相别有二。一化众生行。善解十种化众生法。二求菩提行。于法王处学十种智。权顶住中相别有三。一度众生堪能修行。成十种智能度众生。二得甚深所入境界。一切众生乃至第九法王子菩萨不能测量。三所知广学十种智知一切法。十住位中旷备法界一切行德。略举斯耳。体相如是(此二门竟)。

次定其位。位在何处。有人释言。菩萨十住即是十地。所行与彼十地同故。问曰。若此是十地者。何故经言是菩萨种性甚深广大与法界虚空等。经言种性明非十地。今正论之在于习种。良以习种离退之始故说为住。问曰。若尔何故所行与十地同。释言。地法上下同依。依之生信。说为贤首。依之生解。说为十住。依之起行。说为十行。依之以起如实正观。说为解行。依之证得。说为十地。故地经言。譬如一切书字数说皆初章摄初章为本。十地如是。是一切佛之根本也。行是能得一切佛法。以是所学虽是地法行在习种(此三门竟)。

次明起说因缘之相。六句分别。一明说时。经虽不论准依地经应在第二七日宣说。二明说处。在忉利天妙胜殿上。三明说人。法慧菩萨之所宣说。四明说人所入三昧。法慧菩萨承佛神力入菩萨无量方便三昧。五明加人。十方各千佛世界外。各有千佛世界尘数诸佛。同名法慧。相与加被。六明证人。十方各万佛世界外。有十佛世界尘数菩萨。同名法慧。云集作证。十住之义辨之云尔。

十行义六门分别(一释名 二辨体 三修起所为 四起行所依 五定位 六起说因缘)

一门说十。十名是何。一欢喜行。二饶益行。三无恚恨行。四无尽行。五离痴乱行。六善现行。七无着行。八尊重行。九善法行。十真实行。喜心行施亦令他喜。名欢喜行。以持净戒饶益自他。名饶益行。修忍离瞋。名无恚恨行。勤修精进广摄善法。名无尽行。常修定意远离愚痴虚妄分别。名离痴乱行。知法实相般若现前。名善现行。以无着心起诸所行。名无着行。成就种种殊胜善根。名尊重行。成就种种化他善法。名善法行。成就第一诚实之语。如说能行如行能说。名真实行。名义如是(此一门竟)。

次辨行体。行有二分。一者修分。随缘进习。二者成分。证实平等广大不动。故经说言。是菩萨行业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成分即实难以言论。修分在缘。易以言晓。今依修分次第辨释。欢喜行者布施为体。故经说言。行欢喜时为大施主。悉舍所有等施众生。但行施时生喜有二。一生自喜。故经说言。施已无悔。不以烦重而生忧恼。倍复欢喜我得善利。二生他喜。故经说言。修欢喜时一切众生欢喜爱敬。饶益行者以戒为体。故经说言。持戒清净于色声等心无染着。设有诸魔将诸天女及余乐具不起恶念。但持戒时所益有二。一者自益。故经说言。我持净戒离一切缠忧悲苦恼成就菩提。二者益他。故经说言。一切众生未度者度未解者解。如是一切无恚恨者以忍为体。故经说言。常修忍辱。设有无量无数众生一一各以无数舌无数手毁辱菩萨不生瞋恼。无尽行者精进为体。故经说言。勤修精进最胜第一大精进等。离痴乱者以定为体。故彼经言。第一正念未曾散乱。于一切行一切法中皆无痴乱。善现行者智慧为体。于中分别略有二种。一顺空行。成就寂静身口意业。知一切法皆无所有。故经说言。知一切众生无性为性。一切诸法无为为性。一切佛刹无相为相。究竟三世皆悉无性。如是一切。二随有行。故彼经言。亦复不舍菩提之心。不舍教化一切众生。增长悲慈。如是一切。无着行者。大方便慧发起胜行。以之为体。故彼经说。以无着心起诸所行。无着心者是方便智。于有不染。于空不住。故能起行。所起诸行即是发起殊胜行也。尊重行者。以一切种成就善根为体。故经说言。菩萨成就尊重善根不坏善根最胜善根不可思议无尽无退无比寂静乃至一切佛法善根。于中分别略有二种。一报行成。先修今熟。二发起胜。旷集众行趣向菩提。善法行者。以一切种化众生行为体。故经说言。为人天等一切众生作清凉池。具一切种陀罗尼门无碍辨才种种音声种种身等。真实行者。以所修习诸佛如来一切种德为体。故经说言。学三世诸佛真实语。入三世诸佛性。与三世诸佛善根等具佛十力四无畏等。如是一切。体相如是(此二门竟)。

次辨所为。所为有四。一为厌有为故修诸行。二为求菩提满足佛德故修诸行。三为益众生欲于现在及未来世救度众生故修诸行。四为求实际为证法如故修诸行。故彼经言。欲知清净平等法故修行精进。理实诸行皆具此四。但经文中有说不说。隐显故尔。四中前三为求世法。后一求理。所为如是(此三门竟)。

次明所依。所依有二。一依世谛修习诸行。二依真谛。如欢喜中依于施者受者财物修行布施。是依世谛。不见施者受者财物若业若果。如是一切名依真谛。欢喜既然。诸行类尔(此四门竟)。

次定其位。位在何处。有人释言。在初地上。所行即是十地法。故问曰。若此是十地者何故。经言。欲令菩萨种性清净愿种不转行种不断。以偈颂乎。经中说云种性清净。明非十地。今正论之位在性种。以性种中行种建立故名十行。问曰。经中直云欲令种性清净。云何得知。偏在性种。释言。文中虽无此判准说因缘。过前十住劣后回向及与十地。明在性种。问曰。若此是性种者何故所行与十地同。释言。此义前十住中已广分别。十地之法上下同依故。此所学虽是地法不妨成行。在于性种。位分如是(此五门竟)。

次明起说因缘之相。六句辨之。一明说时。文虽不辨准依地经当应亦在第二七日。二明说处。在炎摩天宫宝庄严殿。三明说人。功德林菩萨之所宣说。四明说人所入三昧。说此法时承佛威神入菩萨善伏三昧。五明加人。十方各过万佛世界尘数界外。各有万佛世界尘数诸佛。同名功德林。相与加被。六明证人。十方各过十万佛刹尘数界外。各有十万佛刹尘数菩萨。同名功德林。云集作证。十行如是。

十回向义四门分别(一释名义 二辨相 三定从 四起说因缘)

十回向义出华严经。回已善法有所趣向。故名回向。回向不同。一门说十。十名是何。一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二不坏回向。三等一切佛回向。四至一切处回向。五无尽功德藏回向。六随顺一切坚固善根回向。七等心随顺一切众生回向。八如相回向。九无缚无着解脱回向。十法界无量回向。救护众生离众生相者。就所回以名。菩萨修行六波罗蜜摄取众生。令离一切烦恼业苦安住菩提。名救众生。等救济不简怨亲善恶等别。名离众生相。回此善根有所趣向。名救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不坏回向者亦就所回以名。如经中说。于佛菩萨及一切法得不坏信。名为不坏。回此善根有所趣向。名不坏回向。等一切佛回向者就所学为名。经言。菩萨学过去未来现在诸佛所作回向。名等一切佛回向。于此门中上愿诸佛具一切佛十种快乐。谓不思议三昧解脱大悲乐。广如经说。次愿菩萨满一切行究竟佛德。下愿众生出离一切烦恼业苦。具菩萨行备佛功德。至一切处回向者。就其所成行益为名。如经中说。菩萨所修一切善根用以回向。以回向力令此善根至一切处。譬如实际无所不至。名至一切处回向。谓至一切佛法僧处无尽供养。至一切行处具足修习。至一切果处具足成满。至一切佛刹处具足庄严。至一切众生处具足摄化。至一切法处具足解知。如是等也。无尽功德藏回向者。就所回向为名。如经中说。回己所修无尽功德有所趣向。名无尽功德藏回向。亦得从于所求所成以立其名。求佛菩萨无尽功德能成无尽功德善根。名无尽功德藏回向。随顺一切坚固善根回向者。从所成彰名。回己所修施等善根有所趣向。为佛守护能成一切坚固善根。名随顺一切坚固善根回向。故经说言。住此回向为无量佛之所守护。得坚固法坚固善根坚固愿。等心随顺一切众生回向者。就所益彰名。菩萨增长一切善根回。以等益一切众生。名等心随顺一切众生回向。如相回向者。就所依彰名。菩萨所成种种善根同证一切。故曰如相。故经中说。种种善根一观不二。回此善根有所趣向。名如相回向。又复菩萨回向之心依于种种真如门起。是故亦名如相回向。亦可。此就譬况为名。随一切法以辨真如。如义无边。如经广说。所谓性如相如法如行如境界安立如量如充满如久住如等。回向善根同彼如相。于一切法差别异求名如相回向。故经说言。如性如善根亦尔。回向求知一切法性。如相如善根亦尔。回向求知一切法相。如是等也。无缚无着解脱回向者。就回向心以立名也。于一切法心无取执。名无缚无着。于法自在称曰解脱。菩萨不轻一切善法。以无缚无着解脱之心回向彼善法。求普贤行能具普贤一切种德。名无缚无着解脱回向。法界无量回向者。就所求彰名。菩萨修习无尽善根。回之愿求法界差别无量功德。名为法界无量回向。名义如是(此一门竟)。

次辨其相。此十回向大别有三。一回向众生所修善根。回向施众生。愿令出离一切烦恼业苦。具菩萨行满足佛德。二回向菩提所修善根。求一切智。三回向实际所修善法。愿证实际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回向虽众要不出此。体相如是(此二门竟)。

次定其位。随义通论回向之心无处不有。今此所辨在于解行。过前种性劣于十地。以此测寻明在解行。以解行中隣于出道故修回向。随顺趣入。位别如是(此三门竟)。

次明起说因缘之相。六句辨之。一明说时。文中不辨。准依地经当应亦在第二七日。二明说处。在兜率天一切宝庄严殿。三明说人。金刚幢菩萨之所宣说。四明说人所入三昧。入菩萨明智三昧。五明加人。十方各过百万佛刹尘数界外。各有百万佛刹尘数诸佛。同名金刚幢。相与加被。六明证人。十方各过百万佛刹尘数界外。各有百万佛刹尘数菩萨。同名金刚幢。云集作证。回向义广难以具论。今随宗要辨之略尔。

十地义四门分别(一释名 二辨体 三论位 四起说因缘)

第一释名。所言地者论释不同。依毗婆娑住处解地。故彼论言。十阶住处名为十地。若依地持两义辨释。一持义解地。故彼论首标举地法。以持释之。二能生释地。彼论言。自受行故名之为住。摄受众生。因之为地。若依地论四义辨释。一生二成三住四持。故彼论言。生成佛智住持名地。生之与成望于佛果。始起名生。终满曰成。亦可。望佛为因名生。为缘称成。地之一法云何为因。而复称缘。据今因时果全未有。辨无令有。故名为因。据彼当果果是可有。可有之法地能令现。目之为缘。亦可。地有证教之别。果有性净方便之异。望性净果证道为因。教道为缘。望方便果教道为因。证道为缘。故得就地说因说缘。所言住者当分为言。德成之处名之为住。所言持者通望因果。如似初地望二地说持。乃至望佛诸地望后次第例然。良以地中备含多义故。致释者种种别异。地法不同。一门说十。十名是何。一欢喜地二离垢地三名明地四名炎地五难胜地六现前地七远行地八不动地九善慧地十法云地。欢喜地者经中亦名净心地也。成就无上自利利他行。初证圣处多生欢喜。故名欢喜。住此地时于真如中证心清净。名净心地。又于三宝得清净信。亦名净心。然此初地对前凡位应名圣地。对彼凡夫取我之障应名无我地。对前位应名证地。对后修道应名见地。如是多义不可并陈。且就利益名为欢喜。离垢地者起信论中名具戒地。地持名增上戒地。离能起误心犯戒烦恼垢等。清净戒具足名离垢地。具净戒故名具戒地。戒行殊胜名增上戒。言明地者释有三义。一得他上地证光明相。故名明地。地持论言。彼四地上无生行慧。此名光明。因彼光明故名明地。二此地中得禅方便决定慧明。故名明地。故地持言。三昧照明名为明地。二随闻思修照法显现。故名明地。故地持云。法照明故名为明地。言炎地者释有两义。一就证体释。如地论说。不忘烦恼薪智火能烧。故名炎地。前三地中分别之解名为不忘。此为四地智火。所焚义说为薪。四地证智对前惑薪义说为火。舍前分别故曰能烧。此之治能如世火炎焚烧诸物。故名炎地。二就用解释。如地论说。证智法明摩尼宝中放阿含光。故名炎地。此明菩萨依证智体所起阿含教知作用如殊光炎名为炎矣。难胜地者论释不同。若依地持得决定智难可胜过。故名难胜。若依地论得出世智方便善巧能度难度。名难胜地。得出世智方便善巧释其难也。能度难度解其胜也。度名为到。到出世难胜前三地。到彼方便善巧之难胜第四地。以彼不能随世间故。现前地者般若波罗蜜有间大智现前名现前地。远行地者起信论中名方便具足地。地持名为有行有开发无相住。善修无相行功用究竟。能过世间二乘出世间道名远行地。修道毕竟行方便具足。功用未舍名有行有开。有功用行故名有行。有功用修共相开发名为有开。寂用双行离间隔相故名无相。不动地者起信论中名色自在地。地持论中名决定地。亦名无行无开发无相住。报行纯熟无相无间名不动地。于此地中修净土行。色中自在名色自在。法流水中决定上昇名决定地。舍离功用名无行无开。离其间隔及功用相故名无相。善慧地者起信论中名心自在地。地持名为决定行地。亦名无碍住。无碍力说法成就利他行。慧用善巧名善慧地。于此地中善知物心名心自在。依前决定上上进求名决定行。具足此无碍辨才名无碍住。法云地者地持论中名究竟地。亦名最上住。菩萨得大法身具足自在名法云地。学中穷满名究竟地。菩萨中极名最上住。名义如是(此一门竟)。

次辨体相。十地是位。位无别体。揽行以成。成位之行开合不定。或总为一。所谓菩萨愿善决定海纳众行。备苞万德诸德相摄。皆得为一。以愿行主故偏论之。或分为二。所谓菩萨证教两行备如前解。或离为三。谓同相三道。一证二助三是不住。亦如上释。又戒定慧亦得分三。或别为四。谓。闻思修证。飡教名闻。求义曰思。进行名修。得实云证。或说为五。谓。闻思修报生识智及与证行。又五方便亦得分五。如地论说。一观方便诸地观解。二得方便诸地得证。三增上方便依证所成一切行德。四不退方便前三坚固。五尽至方便前三满足。或分为六。谓。六决定如前六种决定章中具广分别。又六波罗蜜亦得分六。或说为八。如彼相续解脱经说。一方便净。趣地方便。二者心净。初入地心。三悲心净。正住地中起行方便四波罗蜜净。于诸地中所修诸度。五见佛净。于地果中多见诸佛。六成熟众生净。见诸佛时起四摄法成熟众生。七者生净。谓。十王等。八者力净。谓。摄根中神力十事及愿智果。或说为十。谓。信等十行故。地持云。信等十法净一切地。又十波罗蜜亦得分十。并如前释。或复分为三十七品。亦得离为八万四千诸度法门。广则无量。此等开合各据一门。广无量异盈狭无减小。地体如是(此二门竟)。

次辨地位。开合不定。或说为一。如彼证信二地分别。初地已上同名证地。或分为二。谓。见与修。初地名见。二地已上同名为修。又复功用及无功用亦得分二。七地已还名为功用。八地已上名无功用。或分为三。所谓见修及无功用。广如上释。或离为四。四中乃有四门不同。一约解分别。如仁王说。初二三地名为信忍。四五六地名为顺忍。七八九地名无生忍。十地名为寂灭忍矣。二据修分别。如地持说。初至五地名无相修。六地七地无相修净。八地九地无相修果。亦名为广。十地名为无相修果成。三就所净以分四种。如彼相续解脱经说。一者愿净。谓。初地中起十大愿。二者戒净。第二地中净戒成就。三者定净。第三地中禅定增上。四增上慧及上上出生净。谓。四地上所起行德。四五六地名增上慧。余名上上出生净矣。四就位相以别四种。如地持说。一净心地。局在欢喜。二行迹地。谓。从二地乃至七地。此起修道故曰行迹。三决定地。谓。八地上。四究竟地。谓。第十地。或分为五。如地持说。就前末后四种之中分决定地以为二种。第八一地名决定地。第九一地名决定行。通余说五。或说为八。如地持说。四五六地同名正见。余各为一。故得为八。或说为十。始从欢喜乃至法云。随行细分亦可无量。今据一门且论十种。此十难分。故经与论十门阶别。其十是何。一者趣他方便不同。如地持说。菩萨先于解行地中依世俗禅。修习一切菩提分法。广兴大愿转恶趣报入欢喜地。余地方便如地持说。修十真心入离垢地。修习十种深念之心入第三地。起十思量入第四地。修十平等深净之心入第五地。修十平等法入第六地。十方便慧发起胜行入第七地。总前诸地以为方便。及修十种无生忍行入第八地。修十自利利他之行入第九地。总修方便以满地分入第十地。二初住有异。欢喜地中菩提心生以为初住。第二地中律仪戒净以为初住。第三地中修护烦恼护小乘心方便摄行以为初住。第四地中十种法智教化成就以为初住。第五地中成就十种顺如道行以为初住。第六地中大悲为首。大悲增上大悲满足。观世生灭以为初住。第七地中修无量种无功用行以为初住。第八地中无生忍净及得胜行以为初住。第九地中得智成就以为初住。第十地中三昧满足以为初住。三正住有殊。欢喜地中修信精进回向善根以为正住。第二地中摄善根戒净及摄众生方便之行以为正住。第三地中修世八禅以为正住。第四地中道品行观以为正住。第五地中修不住道以为正住。第六地中广观因缘以为正住。第七地中二行无间以为正住。第八地中修净佛土及十自在以为正住。第九地中善知十一稠林之行以为正住。第十地中受佛智识职以为正住。四地果有别。欢喜地中起十大愿修行十行以为地满。第二地中摄生戒成以为地满。第三地中得四无量五神通等以为地满。第四中离烦恼业起增上欲。报恩精进本心界满以为地满。第五地中摄德起修。化生随世以为地满。第六地中对治灭障修行三昧。不坏自在以为地满。第七地中业净三昧过地胜行以为地满。第八地中大胜之行以为地满。第九地中智成口成法师自在以为地满。第十地中智慧解脱三昧总持神通行等以为地满。广如经说。五据修以分。初地修愿。二地修戒。三地习定。四地修习道品之慧。五地修行谛相应慧。六地修习缘起之慧。第七地中修无量种及无功用。第八地中修净佛土。第九地修习说法智行。第十地修习微细智行。六就行以别。行谓檀等十波罗蜜。初地起檀。二地起戒。乃至十地智波罗蜜。广如经说。七就报显异。初地多作阎浮提王。二地多作转轮圣王。乃至十地多作摩醯首罗天王。八寄数彰别。初地得百三昧知百佛神力等。乃至十地得十不可说百千佛国土微尘三昧等。九就喻论差。喻别有六。谓。胎藏练金山河海珠。胎藏一喻论家为况。后之五喻经家为譬。十对障以分。障有十种。始从凡夫我相障乃至第十于诸法中不得自在障。广如上释。翻对此障故说十地。位别如是(此三门竟)。

次明起说因缘之相。七句辨之。一明说时。佛成道已第二七日即便宣说。二明说处。在他化天自在王宫摩尼藏殿。三明说人。是金刚藏菩萨宣说。四明请主。谓解脱月。五明说人所入三昧。入大智慧光明三昧。亦名大乘光明三昧。六明加人。十方各过十亿佛土微尘数世界有十亿佛土微尘数佛。同名金刚藏相与加被。七明证人。十方各过十亿佛土微尘数界有十亿佛土尘数菩萨。同名金刚藏云集作证。十地之相辨之麁尔。

十功德义三门分别(一释名 二辨相 三约对五行定其位分)

初释其名。十功德义出涅槃经。功谓功能。能破生死能得涅槃能度众生。名之为功。此功是其善行家德。故云功德。如清冷等是水之德。此德渊深妙过情取。体寂无为诸相不及。故经说言。不与声闻辟支佛共。不可思议闻者惊怖。非内非外非难非易。非相非非相。非是世法无有相貌世间所无。然德体虽寂而义充法界。法界体德难以定论。今据一门且说十种。其十是何。一入智功德。二起通功德。三大无量功德。四十利益成就功德。五者五事报果功德。六心自在功德。七修习对治功德。八对治成就功德。九修习正道功德。十正道成就功德。此乃释者随义以名。经中不辨。十中前六自分功德。后四胜进观解。趣实名为入智。妙用随缘称曰起通。化心深广名大无量。行德建立名利益成。胜报圆具名报果成。具金刚定所为无碍名心自在。善修四种之离过道名修对治。解脱德立名对治成。起修上顺名习正道。道品德备名正道成。名义如是(此一门竟)。

次辨其相。初功德中差别有五。一所不闻者而能得闻。二者闻已能为利益。三者能断疑惑之心。四者慧心正直不曲。五者能知如来密藏。五中初一是其闻慧。次二思慧。次一修慧。后一证智。初言不闻而能闻者。圣道佛性菩提涅槃三宝性相。诸余凡夫二乘法中所未曾闻。今因此经悉得闻之。是名不闻而能得闻。就思慧中初门成益。后门遣疑。所言闻已能为益者。闻此经已书写读诵。为他广说思惟其义能见一切诸法义理。自知得近无上菩提。具法具义二种无碍。于一切说得无所畏名为利益。断疑心者。以思义故于诸法中种种疑惑悉得永断。慧心正道直者。凡夫二乘虚妄分别斯名邪曲。菩萨依于大涅槃经修行圣行。见法实相邪曲永断。故云正直。能知如来深密藏者。菩提涅槃佛性业果是其密藏。依于此经穷证相应故曰能知。第二德中差别有五。一昔所不得而今得之。二昔所不到而今到之。三昔所不闻而今闻之。四昔所不见而今见之。五昔所不知而今知之。五中初二是其身通。次一天耳。次一天眼。后一他心及与宿命。昔所不得而今得者。是身通中转变神通。此通不与外道声闻辟支等共。名昔不得而今得之。云何不共。略有六种。一缘心不同用。虽百变都无分别。余人不尔。二心不随身异于余人。菩萨虽复变身为小心亦不小。化身为大心亦不大。余人不尔。三多少不同。菩萨一心一时能作五趣之身。余人不堪。四所入不同。菩萨能以广大之身入一尘中。余人不能。五应现不同。菩萨一身能令众生种种异见。余人不堪。六虚实不同。菩萨变化一切种物皆得实用。余人不能。昔所不到而今到者。是身通中飞行神通。菩萨神通一念能至恒河沙刹而无去心。余人不尔。昔所不闻而今闻者。十方诸声近远麁细一时悉闻而无分别。昔所不见而今见者。于十方界一切色像近远麁细一时悉见都无见想。昔时不知而今知者。于中有二。一他心通。能知十方诸众生心。二宿命通。从今现在及过去世他及自身八种事六种同行一切悉知。第三德者。所谓菩萨无缘大悲心如虚空无所分别。而能普益一切众生。第四德中差别有十。一根深难拔。二于自身生决定想。三不观福田及非福田。四修佛净土。五灭除有余。六断除业缘。七修清净身。八了知诸缘。九离怨敌。十除二边。十中前二起行根本。后之八种所起行德。起行本中根深难拔明能立始。其体是何。谓菩萨不放逸根。般若离过名不放逸。能与无上菩提为本。故说为根。又与一切诸行为本。亦名为根。解穷实相目之为深。能增信戒施闻智慧忍进念定一切善法。不为恶败名为难拔。于自身中生定想者明能趣终。自念己身于未来世必为无上菩提法器。心亦如是终无异求。名于自身生决定想。就后八中前五是其摄功德行。后三是其摄智慧行。摄功德中初二是其净佛土行。后三是其起法身行。净土行中不观福田及非福田者明能等施。此即是其舍秽土行。以修等施故离凡夫障碍秽土。修净土者明能持戒。此即是其严净土行。以修十善离十恶故。得佛之时具众生来生其国。法身行中前二是其舍秽身行。后一是其严法身行。舍秽身中灭有余者离残苦也。断业缘者除残业因烦恼缘也。此等通时俱名有余。故涅槃中说余有三。一烦恼余报。二者余业。三者余有烦恼。余报就凡夫说。一切凡夫贪瞋痴慢增上力故堕于地狱。从地狱出于畜生中受种种身。乃至人中受恶果报犯四禁罪。言余业者就学人说。须陀洹人受七有业。斯陀含人于欲界中受二有业。阿那含人受于色有无色有业。言余有者就无学说。罗汉辟支无业无结。而有结业二家果在。更须转灭故。经说言。无业无结而转二果。此三种余菩萨皆舍。问曰。何处菩萨能舍。谓。初地上。地前虽舍而未能尽。舍初二种犹是向前断除业缘。舍后一种犹是向前灭除余有。修净身者修行十善远离十恶。得诸相好名修净身。于十善中一一各以五心修习。谓。下中上上中上上则为五十。始修五十终成五十合为百福。以此百福成于一相。如是具修三十二相。为破世间事八十神修八十好。下修智中初一摄治。后二离障。了知缘者知因缘法空无所有。不取因相不取生相。不取灭相不取一异。无有等相名了因缘。离怨对者有八种魔。是菩萨怨。菩萨离之。言八魔者一烦恼魔贪瞋痴等。二者阴魔。谓五阴身。三者死魔。谓身灭坏。四者天魔。第六天子无常无乐无我不净。此四倒心复为四魔。通前说八。魔罗胡语。此云杀者。此八害善故名杀者。又复四地已还菩萨观诸烦恼悉是己怨。常修远离。五住已上得不住道。随世化益不以一切烦恼为怨。随而受身化众生故。唯用诽谤方等经者以为大怨畏而离之。经说如是。离二边者生死有果是其一边。爱烦恼因复为一边。菩萨皆离。第五德中差别有五。一诸根完具六根不缺。二不生边地常处中国际化随物。三诸天爱念。四为一切人天大众恭敬供养。五得宿命智。初二是报中二是福。后一是智。第六德者谓金刚定。如前金刚三昧章中具广分别。第七德中差别有四。一近善知识。二专心听法。三系念思惟。四如法修行。以此四种对治诸过。故经说言。譬如病人至良医所医为说药。至心善受随教合药服之病愈。病人喻于起行菩萨。至医喻于近善知识。受教喻于专心听法。合药喻思。服喻修行。病愈身。乐喻得涅槃。第八德中具有八门。一断五事。二离五事。三成六事。四修五事。五守一事。六近四事。七信顺一实。八心善解脱慧善解。脱断五事者所谓五阴。阴义如前五阴章中具广解释分别。菩萨推求知无所有。故能断之。离五事者所谓五见。身边邪见戒见二取是其五也。此义如前十使中释。菩萨离之。成六事者谓六念心。念佛法僧戒施及天是其六也。亦如前释。修五事者一是知定。所谓初禅。彼有觉观故名为知。二者寂定。谓第二禅。彼灭觉观故云寂定。三身心乐定。谓第三禅。彼乐殊胜故云快乐。四无乐定。谓从四禅乃至非想彼绝四受故云无乐。此四事定。五首楞严是其理定。首楞严者此名一切事竟。严者此云坚固。守一事者谓菩提之心。亦如前释。近四事者谓四无量。亦如上解。信一实者谓一大乘随化说三。实唯一大故云一实。心慧脱者灭贪嗔痴心得解脱。于一切法知无碍故。慧得解脱。灭贪嗔痴即是五住性结亡也。所得名为真谛心慧。于一切法知无碍者。即是事中无知尽也。所得名为世谛慧脱。第九德别差别有五。一者信心二者直心三者戒心四者近善友五者多闻。故经说言。修大涅槃初发五事。以初发故判为胜进。信者谓信三宝二谛施有果报及善方便究竟一乘。此等犹是地持论中信八解处。三宝为三。言二谛者地持论中名真实义。施有报者地持名为种种因果。善方便者地持论中名得方便。究竟一乘地持论中名为得义。彼菩提因名得方便。菩提之果名为得义。此中略无诸佛菩萨神通之力。言直心者于自所犯发露悔除。无藏过意故名直心。又以实心覆众生过赞其善事。所谓佛性令其发心亦名直心。戒者菩萨坚持禁戒。正向菩提心无异求。不受外道乌鸡戒等。近善友者诸佛菩萨是其善友常亲近之。言多闻者凡有六种。一为涅槃受持读诵十二部经书写供养名具多闻。二除十一部唯持方广名具多闻。三除十二部但持涅槃名具多闻。四除涅槃具足全体。其唯受持一四句偈名为多闻。五除一四句偈但持如来常住不变名为多闻。六除是事若知如来常不说法亦名多闻。云何不说经。自释言。诸法无性。虽说诸法常无所说。第十德者所谓菩萨三十七品。是义如后道品章中具广辨释(此二门竟)。

次对五行定其位分。言五行者一是圣行。二是梵行。三是天行。四是病行。五婴儿行。此义如前五行章中已广解释。通而论之五行十德皆遍始终。是诸菩萨常所修故随相别分。五行地前。十德地上。云何得知。五行地前。如涅槃中说。初地上不动之地堪忍无畏极爱之地空平等地为五行果。明是地前。云何得知。十德地上。如经中说。菩萨十德不可思议非是世法。世间所无。明非地前。十德如是。

见性十法义

见性十法如涅槃说。一者少欲。二者知足。三者寂静。四者精进。五者正念。六者正定。七者正慧。八者解脱。九赞叹解脱。十以大涅槃教化众生。此十名中备含多义。如来自以五番释之。于中义杂难以别名。第一番中少欲知足相对辨释。经中先对不善之法辨明菩萨少欲知足。后对善法明其菩萨多欲不足。就不善中四义辨异。其一义者少有所求名为少欲。若有乏少但念善法。心无愁恼说为知足。第二义者不从他求。亦不自取名为少欲。得少之时心不悔恨说为知足。第三义者未得法中能破三欲名为少欲。得而不着说为知足。言三欲者。一是恶欲。欲为一切大众上首。令一切僧随逐于己。令我所说四众信受一切天人尊敬赞叹供养于我。二是大欲。欲令世人咸皆谓已得须陀洹乃至罗汉。得住初地乃至佛果。得禅解脱一切功德。三是欲欲。愿生刹利婆罗门家。愿生天上乃至梵天。第四义者不求他敬名为少欲。所得之物不为积聚说为知足。上来对恶辨明菩萨少欲知足。今次对善明其多欲不知足义。四句辨之。一少欲不知足。谓须陀洹求小涅槃故。学心未止名不知足。且论须陀洹。斯陀那含类亦同然。二者知足而非少欲。谓辟支佛于自所得生究竟想故名知足。辟支化人但现神通不知说法。求说心多故非少欲。三亦少欲亦是知足。谓阿罗汉更无所求名为少欲。自谓究竟故曰知足。四不少欲亦不知足。所谓菩萨求大菩提无量善法故非少欲。于自所得不生足想名不知足。然此二行有善不善。凡夫所行名为不善。求他知故。圣人行者名之为善。所行不欲令他知故。言寂静者泛论有四。一者身静而心不静。谓有比丘在空闲处。而心积聚贪瞋痴等。二者心静而身不静。谓有比丘亲近四众心无烦恼。三者身心俱不寂静。谓余凡夫。四者身心二俱寂静。谓佛菩萨。身寂静故离杀盗淫。心寂静故离贪瞋痴。又复菩萨三业无过亦名寂静。三业策勤离过。修善名为精进。具六念心故云正念。得胜三昧名为正定。观诸法空说为正慧。断诸烦恼名为解脱。为诸众生称美解脱常恒不变名赞解脱。断烦恼故得大涅槃。不舍大愿力故教化众生(此一门竟)。

第二番中修习四依。破四恶欲名为少欲。四恶欲者。一为衣恶欲。着粪扫衣而对治之。二为食恶欲。乞食治之。三卧具恶欲。树下治之。四为有恶欲。为有造业身心寂静而对治之。住四圣种说为知足。住四种乐名为寂静。言四乐者。一出寂乐。谓持戒乐。二寂静乐。地持论中名远离乐。所谓初禅离欲恶不善故名寂静。三永灭乐。地持论中名寂静灭乐。二禅已上觉观止息故云永灭。四毕竟乐。地持论中名菩提乐。出世圣道一得不退故云毕竟。具四正勤名为精进。具四念处名为正念。得四禅故名为正定。具四圣谛名为正慧。永断烦恼名为解脱。呵烦恼过显解脱胜名叹解脱。第十如前(此两门竟)。

第三番中离世间事名为少欲。既出家已不生悔心是名知足。近空闲处说为寂静。念已未得沙门道果。妄令他人谓己已得。生惭愧心疾疾勤修名为精进。近大涅槃说为正念。随顺天行名为正定。菩萨八禅是其天行。正见正知说为正慧。正知见故能破烦恼名为解脱。十住菩萨为众生故称美涅槃名叹解脱。第十如上(此三门竟)。

第四番中行十二头陀名为少欲。行是事时不生悔心说为知足。修空三昧名为寂静。得四果已于大菩提心不休息名为精进。思惟如来常恒不变说为正念。修八解脱名为正定。得四无碍是名正慧。远离七漏称曰解脱。七漏如前烦恼聚中具广分别。叹美涅槃名赞解脱。第十如前(此四门竟)。

第五番中破坏谄曲名为少欲。学如来行称曰知足。近涅槃门及五种乐说为寂静。言五乐者如地持论说。一者同乐二者受乐三苦对治乐四断受乐五无罪乐。亦可。四禅及首楞严名五乐矣。坚持禁戒名为精进。有惭愧者说为正念。不见心想名为正定。不求诸法因缘性相名为正慧。断诸烦恼说为解脱。为他称美名叹解脱。第十如上。如是十法虽见佛性而不明了。未同佛故。十法如是。

涅槃十因义

涅槃十因如涅槃说。一信二戒三近善友四者寂静五者精进六正念具足七者濡语八者护法九者布施十者正慧。信者菩萨信佛法僧常恒不变。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戒者菩萨坚持禁戒不为一切。唯为最上第一义故。近善友者若有能说信戒施闻智慧等法令人行者常亲近之。言寂静者深观法界身心不动。言精进者常观四谛投头火燃终不放逸舍。正念具者具六念心。念佛法僧戒施及天。言濡语者离口四过与众生语。言护法者常自乐法。受持读诵书写供养。思惟其义为他广说。见人护法种种供养。施者菩萨于同法者随其所须一切给与。慧者观察如来常住无有变易。一切众生悉有佛性。观一切法若空若有若常若无常。如是二谛种种差别。以此十种能见涅槃。十因如是。

菩萨十力义

菩萨十力出大智论。行心坚固魔法不坏名之为力。力义不同。一门说十。十名是何。一发心坚固力。求一切智不退转故。二大慈力。常能不舍诸众生故。三大悲力。不求利养化众生故。四精进力。能信出生诸佛法故。五禅定力。虽起智慧威仪之行不失坏故。具智慧力。远离二边随十二缘。断诸邪见灭戏论故。七不厌力。常受生死教化众生。集诸善行无疲厌故。八无生忍力。观法实相知无我故。九解脱力。入三解脱门。及知二乘得解脱故。十无碍智力。于法自在知众生心所趣向故。又华严中更说十力。与前十种有同有异。十名是何。一直心力。一切世界无染着故。二深心力。不坏一切诸佛法故。三方便力。究竟一切菩萨行故。四智慧力。知众生心故。五者愿力。令一切众生愿满足故。六者行力。尽未来际不断绝故。七者乘力。出生普现一切乘故。八神通力。于一毛道示现一切清净世界一切如来出兴世故。九菩提力。觉悟菩提与一切众生心念等故。十转法轮力。于一句法分别演说。随顺一切众生悕望及诸根故。此十种中初直心力是前十中具智慧力及无生忍力。第二深心是前十中精进之力。第三方便第六行力是前十中不疲厌力。第四慧力第十转法轮力是前十中无碍智力。第五愿力是前十中初发心力。第七乘力是前十中解脱之力。以知三乘解脱法故。后十种中神通力菩提力前十不论。前十种中慈悲定力后十不说。又首楞严中更说十力。一菩提心力。坚守不失。二于不思议佛法得深信力。深信不疑。三于多闻得不妄力。坚持不失。四往来生死得无疲力。常能处之。五于众生得大悲力。常能摄化。六于布施得坚舍力。恒施不休。七于持戒得不坏力。坚持不犯。八于忍辱得坚受力。常能忍受。九魔不能坏得智慧力。不为魔动。十于诸深法得信乐力。乐求无厌。此之十种与大智论所说十力有同有异。初菩提心力是彼第一发心之力。第二深信是彼第四精进之力。能信出生诸佛之法。第四无疲是彼第七无厌力也。第五于生得大慈者。是彼第二大慈之力。及第三门大悲之力。第九于魔得智慧力。是彼第六具智慧力。及第十门无碍智力。第十深法得信乐者。是彼第八无生忍力。及第九门解脱之力。此中多闻布施持戒忍辱之力彼中不论。彼中定力此处不说。十力如是。

菩萨十无畏义两门分别(一辨相 二对四无畏辨其同异)

此十无畏出华严经。名字是何。一悉能闻持问答无畏。二除灭众生疑惑无畏。三见一切空离邪见无畏。四得佛威仪无畏。五三业清净离过无畏。六诸天善神一切诸佛护念无畏。七悉能受持一切佛法无畏。八示现受生不为生死惑乱无畏。九安住大乘悉能示现诸乘无畏。十随化众生普为应现不断菩萨愿行无畏(此一门竟)。

次对菩萨四种无畏辨其同异。四无畏义如前广说。一者总持说法无畏。二知法药及知众生根欲性心说法无畏。三善能问答说法无畏。四能断物疑说法无畏。十中第一即是四中第一第三。十中第二即是四中第四无畏。十中第三第七第九即是四中第二无畏。知法药故余者不同。无畏如是。

三乘共地义三门分别(一释名辨相 二约小论大 三辨明菩萨行之通别)

三乘共地如大品经灯炷品说。一切贤圣住处名地。地别不同。一门说十。说三乘地共为此十。名共十地。为别菩萨独法十地故云共矣。十名是何。一乾慧地。二者性地。三八人地。四者见地。五者薄地。六离欲地。七已作地。八辟支佛地。九菩萨地。十者佛地。于此十中得名有二。乘别分三。因果为六。地别说十。得名二者前之七种据法彰名。后之三种就人立称。互从皆得直。以立名不同故尔。乘别三者初七小乘。次一中乘。后二大乘。因果六者初七是其小乘因果。次一是其中乘因果。后二是其大乘因果。地别十者名如上列。言乾慧者谓声闻中五停心观总别念处。于此位中勤修精进持戒之行。或观不净或修慈悲。或观因缘或分别界。或为数息或复修习念佛三昧。于四念处总别观察。总别之相后道品中具广分别。此等皆是假总观行。虽有智慧未得定水故云乾慧。又此事观未得理水亦名乾慧。未观四谛十六行故。言性地者论言。从煗至世第一法。依禅修习四真谛观成圣人性故云性地。依何等禅。谓四根本未来中间。八人地者论言。苦忍至道比忍具修八忍名八人地。言见地者论自释言。初得圣果。谓。须陀洹道比智心见理周尽故云见地。问曰。何故见修无学三道之中。须陀洹向名为见道。此十地中须陀洹果名为见地。释言。见义有其二种。一推求名见。多在诸忍。二明白名见。多在诸智。须陀向中推求义足故。三道中名为见道。须陀洹果中明白方具说为见地。各据一义不相乖背。言薄地者论自释言。或须陀洹或斯陀含。能薄欲结故名薄地。言须陀者欲界九品修道惑中。从断一品乃至第六无碍道来。是其进向须陀洹果。故名须陀。斯陀含者从断六品乃至第九无碍道来。通名斯陀。断第六品守果斯陀。断第七品乃至第九无碍道来进向斯陀。离欲地者谓阿那含。从断欲界第九品结乃至那含金刚三昧通名那含。离欲界欲名离欲。地此人亦能断上烦恼。从始为言且云离欲。已作地者谓罗汉果。成就尽智无生智故名为已作。言尽智者现尽诸漏。无生智者保更不起。辟支地者缘觉人中。从因至果通名辟支。辟支胡语。此方翻译名因缘觉。藉现事缘而得觉悟。不假他教名因缘觉。又于十二因缘法中而得觉悟亦名缘觉。菩萨地者从初发心乃至法云菩萨胡语。此方翻译名道众生。具修自利利他之道名道众生。又复此人解会中道。从其所会名道众生。言佛地者金刚心后种智德备。觉穷法性名为佛地。问曰。何故小乘分七中乘为一。大乘说二。释言。此等互从皆得。但今且据离合法门故为此说。以声闻人行麁易别故分为七。缘觉之人一入无漏至果乃出。异相难分故合为一。大乘法中果德高出。特异众圣。理须别树。故分为二。盖乃且据一门说言耳。若入余门或分大乘而合中小。如地经说。声闻法行缘觉法行菩萨法行如来法行。或分小乘而合中大。如涅槃经。彼恒河中七人是也。彼分小乘以之为五。始从住人乃至第七。水陆俱行。辟支菩萨及与如来同皆说为水陆俱行。如此离合经中大多。不可具论(此一门竟)。

次第二门约小论大。如龙树说。声闻乾慧于菩萨中名初发心。种性已前善趣之人始求菩提名初发心。声闻性地于菩萨中名柔顺忍。种性解行随顺出道名柔顺忍。声闻八人于菩萨中名无生忍。入菩萨位此名初地。始入地心为无生忍。不同仁王地经论等七地已上方名无生。声闻见地于菩萨中名阿毗跋致。此乃初地正住已后。乃至地满安住不退名阿毗跋致。声闻薄地于菩萨中。过阿毗跋断诸烦恼余气亦薄。此从二地乃至七地。修道剪障名断烦恼。声闻离欲于菩萨中。离欲因缘得五神通。此从八地乃至十地爱佛心断名为离欲。净佛国土神变自在。知众生心如应说法名得五通。声闻已作于大乘中名为佛地。斯乃论主因解小中七地差别。乘以类显大乘位分。非前七中已含大乘。若前七中已含大乘。何须在后更说菩萨及与佛地。人惑在斯最须识知(此二门竟)。

次明菩萨行之通则。别则菩萨唯行第九。是故第九名菩萨地。通则十地菩萨皆行。故大品云。菩萨应当具行十地。始从乾慧乃至佛地。问曰。菩萨行后二地义则可知。以何义故行前八地。释有两义。一就自行以论。自所行中麁近之者相同二乘。故曰通行。二就外化以释。为化众生故现行之。故天女云。以声闻法化众生故我为声闻。以因缘法化众生故我为辟支。法华亦云。知众生乐小而畏大智。是故菩萨作声闻缘觉。龙树亦云。文殊过去七十亿反作辟支佛教化众生。且言过去作辟支佛。理实过去亦作声闻。三乘共地辨之略尔。

大乘义章卷第十四

 

上篇:大乘义章

下篇:三论玄义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诸宗部目录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正讹集

明古杭云栖寺沙门袾宏辑 千佛衣 近世袈裟上遍绣诸佛,...

蕅益大师:见闻录

见闻录 古吴沙门 智旭 随笔 楚中有一生员。心迹正直...

肇论疏

肇论疏卷上 序 释元康撰 肇论序小招提达法师作者 就...

法华三昧忏仪

法华三昧忏仪勘定元本序 宋天竺寺传天台教观沙门遵式...

佛说老母经

佛说老母经 僧祐录云阙译人名今附宋录 闻如是: 一时...

【注音版】佛说心明经

佛说心明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最上乘论

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

佛说海八德经

佛说海八德经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闻如是: 一...

【注音版】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

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

能显中边慧日论

能显中边慧日论第一 淄州大云寺苾刍慧沼撰  十力五眼...

佛说时非时经

佛说时非时经 天竺三藏若罗严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

大方广佛华严经(60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一 东晋天竺三藏佛驮跋陀罗译 世间...

往生咒的功德利益

「往生净土神咒」大家都知道,他的名字是什么呢?「拔...

曾国藩的《败经》—析败致胜的奇书

卷一本败 忧虞之际蓄气长智 [原文] 古人患难忧虞之际,...

浪费时间在世间事,那你没有做到至心信乐

临命终时,用这个至心信乐,欲生我国来庄严这句名号,...

不可忘失自己清净之心,这就是道

从前的人没有禅堂,坐什么香呢?没有。六祖说:生来坐...

修到什么程度才可受菩萨戒

问: 有些学佛多年的居士,不敢受菩萨戒,自认为不够...

僧人用斋时的观想和祝愿

为了修行自律和传教度人,佛陀根据当时的环境和修行的...

阿弥陀佛与我们众生的关系

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要了解阿弥陀佛跟我们这些众生是...

虚云老和尚《佛教律学入门》

甲、叙言 戒的意义,就是止恶生善的意思,止除十恶五...

《无量寿经》之衣食自然

阿难,彼佛国土诸往生者,具足如是清净色身、诸妙音声...

深信因果,正道发财

小富由勤,大富由命。 人世间很多的事情,都是注定,...

妙莲老和尚:劝人吃素菩萨道

诸位现在学佛觉悟了,假如想到过去吃肉伤的生命太多了...

【推荐】从净土宗的角度,要培养对弥陀皈依的心念

若先受尽不善业果而修善者,与上相违,当知如是补特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