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一生受苦很多,是不是前世修的不好

慧律法师  2013/04/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有的人一生受苦很多,如果按照因果来说,是因为此人前世一定修行不好吗?

慧律法师答:不要这样讲,一辈子受了很多苦,反而容易入道。不要把苦当作苦,一定要把苦当作是一种增上缘,这是观念的问题。一个人没有经过痛苦的洗礼,我们本身就不会珍惜我们的生命,也不懂得该怎么样修行。

所以吃苦在佛教来讲的话,不见得不好,逆境越多,成就它就会越大,是观念的问题。如果一个人的一生没有吃过苦,没有痛苦的人生是不值得活下来的。这是上苍给我们一个痛苦,但是它后面有很重要的礼物,那就是能够自觉,能够觉悟,能够成佛。所以用痛苦来包装,然后打开痛苦的礼盒,里面却含有佛性,清净自在的佛性。所以这个是观念的问题。

不要把今天所受的苦,包括婚姻、经济、病苦,种种的,或者是儿女不孝顺、孤苦无依,把它当作一定是前世的业。当然佛教讲业的话,讲起来非常复杂,非常复杂。

所以,没有痛苦的人生是不值得活下来的,要想活得更灿烂,你必需要经过很多的痛苦。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如果没有经过痛苦、挫折,我们怎么能够动心忍性?我们怎么能够更成熟的、更进步的理解人生?

所以,苦,它是成就圣贤的阶段,就像你爬楼梯一样,每经过一个阶梯往上爬,你会气喘如牛,可是登到最高峰的时候,却看到那么漂亮的风景。没有一个圣贤没有经过吃苦他可以成就的,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现在是观念的问题,不要把吃苦当作是吃苦,要把吃苦当作是吃补。

问:是不是因为未成就某些人或某些事而自己受到痛苦?

慧律法师答:这个当然每种事情都是息息相关的。你今天你受苦,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佛法,不要白白的受苦。也不一定说是成就某一个人,其实人的生命里面都是环环相扣的,因缘生的东西谁也不能说它是独立的东西。所以你个人一定会影响别人,别人也会影响到你自己。

所以我不认为说是一定怎么样,只能成就某一个人所以我来受苦,应该用一个比较更高超的,就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个世间没有真实性的东西,没有你、我、他。

简单讲所有的缘起法、因缘生的东西都是因为执着,因为主观意识承认客观,所以客观环境一直存在,存在你就一直误认为它是事实,这个就会迷茫我们的清净心。

所以师父还是劝导大家:云南这个区块,佛教比较弱,希望大家好好的听经闻法,不要说只懂得念佛而没有开智慧,这样不行的。一个人只有念一句佛号‘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那烦恼来了你怎么办?人家讲也不听,劝也劝不来。佛教重视要念佛很重要,可是智慧也很重要啊。我们念佛很重要,智慧也很重要。你有智慧,你才有办法解决生命的迷茫跟你今天所发生的种种的疑惑。知道吧?

所以,今天所有存在的主观跟客观,自相跟共相的问题,自相就是你、我、他,共相就是存在的共业所感的世间,其实都是虚妄的东西,没有实在的东西。不要太在意这个世间的缘起缘灭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好不好?不要太在意这个世间的主、客二观所产生的对立的东西,这都是妄想。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慧律法师文章列表

听自己的念佛声,还要同时返闻自性吗

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

定时定点去放生,这样如法吗

问: 现在很多地方上的念佛团队会定时定点去放生,但...

佛陀的福报可以跟众生分享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寿终之后...

可以跟着念佛音频旋律唱念佛号而不计数吗

问: 如果跟着念佛音频一起念佛,此时是否可以专心忆念...

负债的人可以出家吗

问: 负债的人可以出家吗? 道坚法师答: 负债的人是...

情关难过,欲界难出

佛陀告诉我们:爱不重,不生娑婆。又称我们人类是有情...

悭贪是众苦之根本

《大庄严论经》中马鸣菩萨提到,过去有一位大商主子名...

应具备何种参访心态才能受用

问: 佛弟子应该具备何种参访心态,才能真正受用? 慧...

在家菩萨戒本

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

阿閦佛国经

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

佛说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

【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如何念佛方能往生极乐世界

问: 念什么佛、如何念佛方能往生极乐世界? 慧律法师...

烦恼不懂得摆平,有谁能保佑你呢

没有正知正见,你会去求神、掷杯筊、烧香,烧很多的冥...

慧律法师:学佛并非都要出家

谈到出世,连带就会说到出家。好多人都误以为信仰佛教...

互相嫉妒猜忌,导致无谓的纷争忧扰

人花在批评、毁谤、伤害他人的时间,胜过于冷静思考了...

【佛教词典】怛相续暗色

【怛相续暗色】 p0883   瑜伽三卷三页云:谓世界中间...

【佛教词典】无明病

(譬喻)无明能伤人,故以譬于病。止观六曰:无明为病...

学佛不为了生死,那是糊涂蛋

学佛,末法时期很乱,大家要用心简别邪正。学佛是为了...

懂得因祸得福

一粒沙子嵌入了蚌的体内,蚌无法将其排除体外,就分泌...

出家人用功办道,越艰苦道心越坚固

当时,我们在云居山,生活很清苦,工作劳动量很大。每...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

转五蕴为五智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

小女孩的白日梦

「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去除妄想,才能认清...

法会中为何有红黄两种牌位

佛教法会中经常会见红色、黄色两种牌位,它们是做什么...

律航法师《持名念佛要义十则》

一、念佛须明真理 生死何来?因有妄念;欲了生死,须断...

大安法师:经常做梦睡眠质量差怎么办

问: 我经常在睡梦中做很多梦,造成睡眠质量很差,这...

人得好意,其福难量

不杀生是佛法中的大戒,杀罪有大有小,是不一样的。而...

施石生天

有一位长者,想发心兴建一座佛寺,供佛安僧。他把建寺...

忏悔依教理有三种

忏者忏前愆,悔者悔后过,忏无始至今所造罪业,期仗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