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学佛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昌臻法师  2021/10/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学佛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我们大家都在学佛,究竟学佛为什么?不少人对这问题认识模糊,不加重视,有的甚至是错误的。一般人学佛的目的,常见的有三种:

一种人,学佛为求消灾免难,保家庭平安,这也是合情理的要求。

如小孩遇到危险必定唤父母求保护,佛是众生的父母,众生在危难中必定要求佛菩萨保佑。从古到今,众生在各种天灾人祸中,称念佛名,获得感应的事迹,不可胜数。现在还有不少人正是因为这样祈求而消灾免难,得保平安,因此对学佛才生起信心。

但是,必须认识这不是佛陀度众生的目的,而是度众生的一种方便。“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就是让我们凡夫先尝点甜头,生起信心,进一步才提高到了生死、生净土、成佛道、度众生的境界。明白这个道理,求消灾免难,并非不可以。如果把这当作学佛的目的,就全错了。好像把一个价值很高的宝珠,换个糖吃,这太不合算了。

有的人,求无病无痛,健康长寿。

病苦对人的折磨很厉害,不少人因为受病苦而信佛、念佛;也有不少人因信佛、念佛,而疾病痊愈,信念增加;也有不少人因信佛、念佛而健康长寿。这是什么道理呢?一句弥陀,是“阿伽陀药”,是万病总持的特效药。还有,学佛人清心寡欲,饮食清淡,思想包袱轻,免疫功能强。再加上平时种戒杀、放生等善因,必定能获得疾病消除,健康长寿的福报。

但是,这些只算是学佛的副产品,并不是学佛的目的,更不是佛陀度众生的本怀。因为你纵然活到120岁,不能了生死,出轮回,有什么用呢?

有的人,求世间福报,有的求今生享福,有的求来生的福报。

这些人感到人生太苦,实在不想再活下去,想好好修来生,下一世才有好日子过。

有这种想法的人,从根本上说,对于人生的苦,轮回的苦,并没搞清楚。还想下一世来享福,这太糊涂,也太危险!因为,你今生修福,来世享福,福报愈大,造的恶业(杀、盗、淫)也越大。享福即消福,到第三世,福报享完,恶业造就,你就到三恶道受报。所以,叫它“三世冤。第一世,修福德,第二世,享福报,第三世,受恶报。

修念佛法门的人,当然要修福德(念佛是正行,修福德是助行)。

没有福德也不能往生。但是,印祖教导说:“真能念佛,不求世间福报,而自得世间福报。若求世间福报,不肯回向往生,则所得世间福报,反为下劣(很差,很少);而心不专一,往生便难决定矣。”

以上说的,求消灾免难、健康长寿和求世间福报,其实都是学佛的副产品,只要我们至诚念佛,不求都能得到的。如果只去追求这些,决不能了生死,出轮回。

所以,必须明白:只有“真为生死”才是学佛的目的,也是念佛求生净土的目的。

了生死的捷径,是念佛求生净土。

佛所说的一切法门,都能了生死。为什么劝修念佛法门呢?

因为,念佛求生净土是末法最为契时契机,也是最直接、最稳当的法门。佛在《大集经》中说:“末法亿亿人修行,罕(少)一得道,惟依念佛,得度生死。”可知,我们“末法时代的众生,非念佛无以了生死,非念佛无以度有情”(道源法师语)。

关于这个问题,净宗经论和祖师大德开示不少,不多引证。这里只引用禅宗、密宗大德的开示,更能说明念佛求生净土,对末法众生非常契时契机。

禅宗大德有关开示二则:

宋死心禅师,是大彻悟人。他说:“参禅人正好念佛,根机或钝,恐今生未能大悟,且假(借)弥陀愿力,接引往生。”(见《劝修净土文》)

又如,现代本焕禅师,为禅门耆旧,虚云和尚传法弟子,临济宗第44代传人,现年98岁。他说:“印老(指印光法师)讲这个故事(指唐圆泽禅师未能了生死之事),就是劝我们要好好念佛,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算是下品下生,也不会堕落……我现在也念佛,也想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见阿弥陀佛,闻佛说法,证无生法忍,然后乘愿再来,普度众生。”(见2004年5月23日,庐山东林寺《净土》期刊载,题为《为法忘躯》的专访报道。)

密宗大德有关开示二则:

近代密宗大德诺那活佛说:“故修密者,任修任何佛为本尊,均须兼修西方净土。因其他佛土,多赖自力,须修证至二地以上之菩萨果位,方可随愿自在往生。”(见《金刚上师诺那呼图克图法语开示录》二)现代密宗清定上师的弟子(也是能海上师的弟子)

修密法多年的上海倪老居士,临终时告诉家人,他不往生净土,就在娑婆转世度生。他家人将此事禀告上师,上师为作超度佛事,将其神识摄至坛场,告以应先往生极乐,见佛闻法,再回入娑婆度生。结果他同意往生了。(此事上海郑颂英居士,曾写一篇报道,九十年代,刊载《法音》。因手边无资料,回忆略述如上。)

以上说明,学佛的目的,不是其他,是真为生死。末法众生要想今生了生死,只有念佛求生净土,最为稳当可靠。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昌臻法师文章列表

苦乐双忘名极乐,死生俱尽说无生

西方极乐世界为什么又称为极乐?我们一般谈乐,都马上...

如何敬佛敬法敬僧

三宝者,佛、法、僧也。其义甚广,今唯举其少分之义耳...

身处生死轮回,我们该怎么办

《楞严经》的整个观念就是返妄归真。返妄归真当然你要...

你为什么要学佛

说起刘宏来,大家都很羡慕。大学毕业后就进入银行工作...

磨练自己内心的光明

修佛的人,我们磨练自己内心的光明,不是和别人斗的,...

六大免除障难方法

一、戒杀吃素 肉食有毒,以杀时恨心所结故。故凡瘟疫流...

「阿罗汉」的三层含义

第一杀贼: 意即杀掉烦恼之贼。阿罗汉在因地修行灭受想...

大安法师:佛教徒要常常准备

诸位莲友,新的一年就要到了,整个社会上都在忙碌着过...

瑜伽菩萨戒本

《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禅秘要法经

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肇论

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

昌臻法师《修念佛法门有密切关系的问题》

万修万人去。这个话是净土宗的祖师永明法师提出来的。...

昌臻法师《八关斋戒的意义与功德利益》

(一)八关斋戒的意义和为什么要受八关斋戒? 八关斋戒...

念佛必须持戒

不管修什么法门,都必须持戒,当然念佛也不例外。 戒律...

念佛必须要明理,千万不可忽视

教理不明,修行就不得力,说个不好听的话,就是盲修瞎...

【佛教词典】孔雀王杂神咒经

全一卷。又作佛说大金色孔雀王咒经、大孔雀王杂神咒经...

【佛教词典】宝思惟

(人名)北印度迦湿蜜罗国人,梵云阿你真那,此云宝思...

坛经与净土宗有无冲突?

来书云:《坛经》说东方人造罪求生西方等语,与莲宗有...

所有烦恼过患皆由此而生

过去,有位智光长者请佛为大众宣说出家与在家之胜劣,...

锻炼身体是执着自己的色身吗

问: 弟子深信净土,誓死不退,现在也很少运动了,觉得...

好坏是你自己想象出来的

正视自己的分别心,好坏是你自己想象出来的,我们大家...

不回向亦能获大益,此语欠妥

接手书,并闽佛化社书,及大纲大事记。备悉此社尚正当...

世亲菩萨得法因缘

禅宗第二十祖阇夜多尊者是北天竺人,他的智慧渊博,化...

做月下老人是助人堕生死欲坑

你很喜欢做月下老人?喜欢做月下老人,这完全是凡情,...

大安法师:是「万修一二去」还是「万修万人去」

问: 有人说,往生净土是万修一二去,而东林法音说,...

【推荐】厌离娑婆,要厌离全面的娑婆

学习,佛法的专有名词叫作熏习。它不是一次完成,它是...

久病不念佛,生日变忌日

【原文】 一僧瘵疾经年,久惫枕席,众知必死,而彼无死...

各宗要略——净土宗

史略 弥陀净土,源于晋代慧远大师,于庐山结白莲社,在...

尘埃里开出鲜花

低到尘埃里,并且在那里开出花来。这是张爱玲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