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守此四法,结局通达

大安法师  2014/04/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守此四法,结局通达

陈永寿问结局。菩萨示偈曰:“节欲戒瞋,是保身法。收敛安静,是作家法。随力婚嫁,是省事法。行善念佛,是出世法。守此四法,结局通达。” ——《西方确指》

好,请看下面。第三十九段:守此四法,结局通达。这是陈永寿来问菩萨自己的结局。结局就是:我一生的命运怎么样啊?最后的结果怎么样呀?就是问这个事情。菩萨给他示了一个偈。这个偈颂对我们——无论日常生活,还是我们的修行道业,都是很好的开示。“节欲戒瞋,是保身法”。我们每个人都想保养身体,延年益寿,身体健康。历来都有养生之学,实际上说了很多养生的方法,最核心的:节欲、戒瞋两种。“欲”,五欲,要少欲,尤其是男女的欲望,不能纵欲。纵欲,你消耗了很多的精、气、神,你身体是很空虚的,所以身体容易生病。放纵自己的欲望,常常使你命中的寿命都不能保证——中途夭折。再就是瞋恨的心不能有,要制怒。你能够知道少欲知足,知足常乐,瞋恨心不起,你的身体——身心就会安乐,就能延年益寿。这就是保身法。

第二是“收敛安静,是作家法”。“作”就是造作,做某件事业,“家”是到家、成功的意思。就是你做世间的事业——无论做什么事情,一定心性要收敛,要安静,才能成办事业。这也是很好的开示,大家不要以为一天到晚奔波就能办成事,实际上一定要安静下来。安静下来就能汲取我们心性的能量,开发我们的智慧,然后你做什么事情就非常到位,非常有力量,就能成办这件事情。所以你看港台包括日本那些企业家,他们知道这个道理,基本上每年再忙都得抽一个月到寺院去进修一段时间,或者坐禅,或者念佛。你一年到头都在外面忙,没有一刻回到内心安静下来,它最终就好像你的拳头打到外面都是散的。你要有力量,往往要收回来再打出去一样。磨刀不误砍柴功。所以要做一定程度上收摄心性、安定心性的工作,你才能把事情做成功。这是“收敛安静,是作家法”。

“随力婚嫁,是省事法”。世间有很多事物,其中最重要的是: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如果处在一个大家攀缘的情况,这个婚嫁相互攀比,非要讲排场不可,超出自己能力之外,到处借债,搞得很忙——一头雾水:这些都是烦恼重重。所以随着自己的力量,有多大力量办多少事。人家有钱的人要在五星级宾馆请酒,你是一个工薪阶层、小康之家,不一定非得要像那些豪富不可——在那个最顶级的宾馆请酒。你非得要打肿脸充胖子不可,那就借了很多债,又何苦来着呢?!随着自己的经济条件,随分随力来娶亲,来嫁女,这是省事之法。对于一个有智慧的人来说,一定要省事,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处理,不要搞得那么复杂。尤其不要超出自己的能力之外,那种攀缘、那种排场都把它放下。无非那个排场还是个我执——一个虚荣心嘛。实际上我们用节俭的方式来做事,对自己节省福报以及节约自然资源都有极大的好处。用随力婚嫁,来代表我们对一切事情都要用这种态度去做。随分随力,越省越好——省事法。

最后是“行善念佛,是出世法”。我们处在世间,要把世间法做好。世间法:保养自己的身体,事业上得到成功,做事比较节省。最后出世间法就是行善,念佛。行善体现在净业三福,首先从孝道开始——孝顺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你行好这个善,专门念“南无阿弥陀佛”,临命终时阿弥陀佛来接引,让我们直接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出离三界的轮回。

如果能够坚守这四种法,你的结局、命运就会通达。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我们看人生,要把今生当一个过客

我们讲到一种智慧的观照。生命本身没有错误,生命的本...

有大企图心,也要做好眼前的事

在中国佛学院,常对学生讲起古人的一句话:志不立,天...

人生三百岁

最近常有信徒对我关心,他们有两种问候方式,一种是:...

恶业要使它消除,善业要使它增长

善业力深难造恶 大家要勉力多修善业,善业深了,往昔恶...

什么是成功呢

什么是成功呢? 在古人看来,封侯拜相,加官晋爵,都...

人都在为什么而奔忙

有一次,我到繁华的首都北京出差,晚上路过一座天桥,...

知恩感恩报恩的人生观

用心思惟──知恩感恩 佛法言: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了脱生死超凡入圣才是真命好

那天,和信法师独对坐谈说道,信法师谈到世间一切福泽...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

楞严咒注音版

楞严咒注音版...

【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八大人觉经...

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

吾常谓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消...

八德之孝悌

人者,任也。力任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之八德,俾无...

怀孕的胎儿有缺陷该怎么办

问: 我和妻子都信佛,妻子怀孕五个月了,胎儿都能动...

凡有愿者,终必能满

净土法门,是以信愿行三资粮作为往生的条件。这三者是...

【佛教词典】火聚

梵语 alātacakra。又作火转、旋火轮。即点燃木片,将...

【佛教词典】难引

【难引】 p1443 瑜伽八十四卷二页云:难引者:老病死等...

圣严法师《四大皆空》

四大皆空,空去那四个大呢? 不懂佛法的人,他会脱口...

堕胎后的身心状态、补救与预防

随着西方的种种价值观渐渐被许多人接受。有许多人竟然...

素食是一种绿色慈善

素食对动物是一种慈善 今天的肉、牛奶和奶制品都已经...

不能了解生命的根本而错乱用心

我们在明白整个生命的道理当中,最重要的先要了解生死...

佛教称谓的分类及其含义

中国人素重礼仪,在称谓方面亦十分讲究。而佛教的称谓...

「小年」的佛教意义

忽尔一年,小年又来了。曾经记得,年少时的故乡风俗,...

显光老和尚:略述天台宗六即佛义

余四十年前,在苏州胥门外小日晖硚放生池(灵岩山下院...

诸恶已作,业报已现者易生净土

因其实惭惧故,你造作了很多的恶业,已经造了,临命终...

佛陀看病比丘的因缘

问:在戒律中,佛陀说:你们若不互相看视病人,那么谁...

用赚来的暴利做功德是否如法

问: 用赚来的暴利做功德是否如法? 大安法师答: 佛...

【推荐】一片诚心,三支清香,如此便好

冷泉的一涧溪水,环着古寺静谧,黛瓦黄墙外,小沙弥挥...

深信切愿定得往生的原理是什么

问: 请问法师,深信切愿定得往生,我相信佛无虚言。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