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持戒对念佛往生的意义

大安法师  2014/11/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持戒对念佛往生的意义

若人无善心,不得闻此经,清净有戒者,乃获闻正法。

曾更见世尊,乃能信此事,谦敬闻奉行,踊跃大欢喜。

——《佛说无量寿经》

首先,你要产生对净土法门的信心跟持戒有关系。

《佛说无量寿经》说你往昔曾经有过持戒供佛的善根,今生才能得人身,并且遇到净土法门进而产生信心。“若不往昔修福慧,于此正法不能闻,已曾供养诸如来,则能欢喜信此事。”

第二,你今生念佛要得到感应要持戒。

因为阿弥陀佛在因地当中身口意三业都是以戒律获致清净,连贪嗔瞋痴的念头都不让它起来,这句万德洪号是清净持戒的结晶,所以我们持戒的心才能跟具足清净功德的弥陀名号相应。如果你不持戒反而犯戒,念念都是贪瞋痴,那当下你能念的心跟这句名号不相应,不相应就感应不上弥陀愿力,就得不到佛力加持,也就难以往生。

第三,持戒是末法众生住持佛法的重要条件。

戒律是佛法的幢相,关系到佛教的寿命。四众弟子能够奉持戒律就是在住持佛法,令佛法在世间发扬光大;如果四众弟子不持戒就会令佛教在世间提前消亡。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煮菜时放一点料酒吃了犯酒戒吗

问: 请问第五条戒,酤酒戒当中提到药酒不犯,但生活中...

六字洪名的实相之道,一刻也不要离开

阿弥陀佛彻证法界实相理体,同时又把他无央数劫的积功...

以戒为师的底线是什么

戒是佛亲制的,我们后人,现在也有人提倡说要改戒相,...

念佛蒙佛护念,所以不会着魔,有这么回事吗

有人问省庵大师:参禅全靠己力,所以多易着魔。念佛则...

只此数语,便是念佛三昧秘要

前有数行奉寄,想已尘览。顷接手书,乃有尘业情缘,卒...

纵能名满天下,还能以此了生死否

光无状,自光绪七年离家,至今已五十年,依然故我。业...

不小心谤法还能往生吗

问: 谤法的罪很重,我们都很害怕。我们是以好心来弘...

净土五经格局的由来

《阿弥陀经》、《观无量寿佛经》、《佛说无量寿经》在...

解深密经

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

【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尔时喜王...

【注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地藏十轮经...

净土往生者的宿命通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 第五愿】 生者皆得宿命愿: 【设...

愿罪业悉消灭

我们一生都是为了身见,为了享乐为了这些东西,一生为...

为耳聋昏迷痴呆者助念,有功效吗

问: 若有耳聋或重听之人,或昏迷,或患老年痴呆症者,...

感念施主恩德

贫穷布施难,这里特别谈到贫穷的人对于僧人的布施,我...

【佛教词典】国师

(职位)谓一国之师也。原非专封佛徒,如王莽以刘歆为...

【佛教词典】慧恺

(人名)又作智恺。乡贯未详。姓曹氏。陈天嘉四年,奉...

婢女皈依三宝而生天的因缘

《杂宝藏经》经文: 尔时。舍卫国须达长者以十万两金雇...

【推荐】人死后有三种力量决定他的去向

人当在出生的时候,就已决定了死亡的命运。所以,生的...

障碍我们学佛修道的五住烦恼

苦与乐是没有一定分界线的,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何谓...

大器晚成

姜子牙是商朝末年人,他的始祖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而被封...

发心应学二事

发心应学二事, 一智慧,二慈悲方便。 欲学智慧,莫若...

证严法师《在人群中修行》

我们应该要时时警惕,知道自己是很渺小的一个人,进而...

众苦煎迫的「娑婆世界」

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名叫娑婆世界。娑婆意为堪忍,...

如何能躲过三灾八难

要成功任何一件事,都必须因缘具足,用现代话来讲,就...

念生死苦,功夫才用得起来

大家念佛的时候要观想生老病死苦。生老病死苦,这四种...

浅谈天台宗与净土的关系

灵岩山办学宗旨的来由 教学天台,修归净土,这是我们灵...

供养出家人的功德

一、佛经中说供僧功德 《俱舍论》云:若能一昼夜持不...

修行中出现的不思议境界,为何不能随便向外人说

我们看这里有一段很重要,看蕅益大师的补充说明。蕅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