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阿弥陀佛临终接引,这是自力法门没有的

大安法师  2019/10/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阿弥陀佛临终接引,这是自力法门没有的

在通途教理当中,你靠自力在这个浊恶的秽土修行,别说一般修行功夫不得力的,就是大修行人,在生死关头都难以作主。这点是我们要高度重视的,你看我们中国宗门教下的大修行人,往往就在这一点上耽搁了。

禅宗有一个公案。禅宗石霜禅师是尊宿大老了,他圆寂之后,大家就推举泰首座继位作住持。石霜禅师有一个侍者,叫九峰虔禅师,这个侍者是很厉害的,是开悟了的,就是开眼了的。

他在旁边就说:“如果你要继位作住持,首先要明白先师意”。泰首座说:“先师有什么意我会不得呀?”

这就是要勘验了,九峰虔禅师就要勘验他是不是会对了这个意,他说:“先师在生的时候,常常教我们几句话,叫‘休去歇去,冷湫湫去,古庙香炉去,一条白练去,万年一念去’,我其余的都不问,什么是一条白练去?”这一问,这泰首座就回答:“只是阐明,一色边事”,说明一色边事。

这一回答,九峰虔禅师就知道他的底细了,就马上一针见血地说:“原来未会先师意”,你没有会到先师的意思,也就是说你还不够资格作住持。作住持要开堂接众,你自己都没有开悟,你不是要误导众生吗?这对泰首座是一个很严峻的考验了,当着大众的面被勘验,下不了台。

他这时候就说:“装香来”,就是点香,点一枝香,说:“香烟烧完之处,我如果去不得,即不会先师意”。左右的比丘赶紧点上香,泰首座就一打坐,香还没点完,他真的就走了。

走是走了,九峰虔禅师就抚慰着他的背说:“坐脱立亡即不无,先师意未梦见在”,虽然你有坐脱立亡的功夫,但是先师意,你梦都没有梦到。

所以他的功夫是了不起,连先师的意(都没有会到),都没有开悟,更何况断见惑、思惑,那就更遥遥无期了。禅宗这方面例子太多了。

《净土十要》里面也登了一个例子。禅宗在江西一带自古以来是非常兴旺发达的,很多祖庭也在江西。当时江西有一个诚公,也是老禅师了,是开悟了的。他就住山从来不到世间上来。座下有七个弟子,跟他发誓,终身跟随他,来习禅。

其中一个年纪最小,但是他的悟性很高。诚公就勘验三关语,过三关,勘验三关,他回答非常敏捷,都是非常到位。不幸这个年轻的禅师去世得比较早,他就生到什么地方呢?出生到山下的一个老百姓家里投生,他去的时候父母都有梦,梦见他过来。真的是生下来五岁,就是童年的时候悟性就很高,只要看四书五经,只要看一遍就能背得下来,非常聪明。

所以他的父亲就把这个小孩子带到山上来见诚公。因为他父母告诉他,这个小孩就是你山上的某个比丘下来投生的,所以诚公就问,说:“你前生曾经回答我三转语,现在你还记得吗?”这个小孩子说:“那你说说看”。

诚公就把这个说出来了,这个小孩子点点头,是我的语言。他都点头是他的语言,所以诚公就知道是他的徒弟转世的,就告诉他的父亲:“你好好的把他抚养,这是个人才”。

但是,其他寺院的僧人听说了这桩事情,这就挖人才,给了他的父母一大笔钱,求这个小孩到他的寺院去做沙弥,出家。他父母得了一大笔钱也就同意了,他就到另外一个寺院做沙弥。这个寺院就让他习梵呗,唱念,他学得很好很快,人也长得很庄严,然后就到处应赴赶经忏。

这一赶经忏,钱就很多了,钱很多他就骄傲奢侈的心就起来了。所以行为上极为不检点,世间上的什么不法的事情他都做,变成这样一个人。

这个事情被诚公老禅师知道了,他就常常以此作为例子,告诉所有学禅的人,说:“大凡学禅人,于寂定处得个欢喜,这只是尘劳乍息,慧光少现”,是慧光少现,但这不是究竟,为什么呢?因为八识田中无明的业力种子还在,所以得点慧光显现,就好像石头压草,就是这样的。

如果把这石头搬掉了,草又起来了。所以靠这个想了生脱死太难太难。

如果这些人能够相信念佛法门,以他那种刻苦精进修行的功夫(禅和子都是很精进修行的),以及他这样的悟性来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那他们这些人都是上品上生。

所以,自古以来修净土法门的人,就显得比较自在了,往生的时候非常从容,了生脱死。

清代有一位和尚,非常有意思,号称冬瓜和尚。冬瓜和尚他喜欢吃冬瓜。在一个不大的寺院,在华严庵那里住,平时也不太讲话,但他有一个特点,喜欢逛街,每天逛街,人家都不知道他怎么回事,都对他有一点讥嫌。

他有一个同参道友,就是他附近的寺院的同参道友,叫慧照,俩个人常常有来往。这个冬瓜和尚有一天告诉慧照比丘,说:“我正月初六要走了,你来送我一送吧”。到了初六那一天,这个慧照比丘就到了华严庵,一看,冬瓜和尚刚刚回来,一个居士请他赴斋,他刚刚回来,身体很好,刚刚回来。

这个冬瓜和尚看到慧照道友在,他说:“你怎么来了”?这个慧照比丘笑着说:“你不是跟我有约定吗?要我今天来送你”,这个冬瓜和尚听了:“哎呀,不是你说我差不多都忘了”,都忘了这个事了。他马上就沐浴,沐浴好了就礼佛,就跟慧照比丘说:“我要走了,走之前不可没有一个偈子,我给你写下来吧”,就写了偈子,写完偈子,放下笔,念佛号就走了。

这个偈子是四句话,叫:“终日走街坊,心中念佛忙。世人都不识,别有一天堂。”你看这个冬瓜和尚好像不怎么修行,仰靠佛力,预知时至。我们说净土法门他修得精进,是能预知时至。预知时至就是阿弥陀佛在梦中告诉,或是观音势至告诉日期。所以他是身体非常健康,很潇洒地走。

这比泰首座的那个走,那就不止天壤之别了。因为泰首座虽然他坐着走了,他不知到哪去了,还在轮回里面。这个冬瓜和尚走,他是走到极乐世界里去了。

所以,阿弥陀佛临命终时来接引我们,这是自力法门没有的。

0:00 / 0:00
自力与他力
隐藏音频列表
播放音频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如何做佛事

所谓佛事是学佛之事,弘扬佛法之事,主要物件是人。课...

临终往生有两种说法该如何抉择

问: 有关临终往生有两种说法,一直困扰着净业行人。...

心生好乐,然不念佛,得往生否

问:有人闻说西方净土,心生好乐,然不念佛,得往生否...

飘云衣于八极,泛香风以穷年

然复妙觐大仪,启心贞照。识以悟新,形由化革。藉芙蓉...

十三岁长斋念佛,二十岁成就肉身不腐

民国蒋妙静居士,江苏常熟人,蒋炳坤的小女儿。生来聪...

信愿不真的四类净业行人

佛告阿难:其有众生,生彼国者,皆悉住于正定之聚。所...

有严大师示「净土易生」之理

有严。俗姓胡,台州临海人(今浙江临海镇),六岁时,...

为众生为三宝做事,哪会耽误你的往生呢

如果德亮法师不能往生,大概我也没什么希望了。是吧?...

【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嘉兴藏流通本)...

佛说玉耶女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

临终助念应以何心态来念佛

问: 在为临终人助念过程中,应当持什么样的心态念佛...

临终正念是往生的决定因素吗

问: 印祖多次提临终助念及佛化家庭的重要性,尤其强...

不经中阴身,顷刻做菩萨

如果我们都没有接引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我们都是很昏迷...

在这个五浊恶世,唯有念佛才能解脱

宗门教下,纯靠自力来解决生死问题。如果说在晋唐之际...

【佛教词典】四种他胜处法

【四种他胜处法】 p0451 瑜伽四十卷十八页云:如是菩萨...

【佛教词典】僧祇物

僧祇译为众,即比丘、比丘尼之大众,此大众共有之物,...

若能以此修持,百人修持即百人往生

若能如上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

五浊是哪五个

《桃花源记》中有这样的描述: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

【推荐】心中一无牵挂 才能得大自在

有一个人搭船去英国,途中忽遇风暴,全船的人都惊惶失...

惟觉老和尚:放纵欲念及嗔心的后果

佛法里有句话: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又说:火烧功...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个很奇妙的格式

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

看清自己的缺点是很不容易的

要看清自己的缺点是很不容易的,大部分的人都认为自己...

为什么要断离偷盗

汝修三昧,本出尘劳,偷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

每一项快乐都含带着日后的痛苦

日常生活里让人不如意、不开心、痛苦、烦恼的因缘那样...

业力的累积,让我们看不到真相

我给大家讲一个记录在经典里面的真实故事,主角是佛教...

人人都往生到遥远的极乐,那人间有情众生有谁来度

问: 佛法是超世间,也是救世间的,若念佛人都往生到遥...

星云大师《六波罗蜜自他两利之评析》

前言 佛教是举世公认的世界宗教之一,但是佛教的教义...

善恶有报的科学实证

现代的实证科学很讲究依据,当有了大量的科学依据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