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阿弥陀一句,万法之总持

大安法师  2021/07/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阿弥陀一句,万法之总持

阿弥陀一句,万法之总持。身与心相依,念兹复在兹。感应不思议,莲开七宝池。

好,这六句话。阿弥陀佛这一句佛号,是万法之总持。大家看看这句话是非常了不起的一种赞叹。万法——所有世间的善法和出世间的善法,都在一句阿弥陀佛名号里面。所以阿弥陀佛名号是大总持法门。

为什么是总持法门?这里从阿弥陀佛发愿的功德可以证明。以及还有《无量寿经》,还有《法灭尽经》,特意强调的一点是:末法的最后,所有的佛法都灭掉了,独留这部《无量寿经》住持,留在这个世间一百年,对苦难众生作最后的救度。那么这段经文是寓意深刻,就是在末法苦难的众生、罪恶的众生难度的时候——所有的法门都产生不了效果,唯有这句阿弥陀佛才能起死回生,这种妙法才产生作用。所以这句阿弥陀佛就总持末法的最后。

所有的正法——佛通途八万四千法门——全部都灭掉的时候,那么最后有一个方法就是“以总持持余尊法”。就是以一个总持的法,来把所有的佛法浓缩、凝聚在里面。那么通过这样情况来看,所有的大小乘经典全都灭掉了,但这句阿弥陀佛还存在。只要阿弥陀佛这个名号还存在,众生还能够相信,虽然佛法已灭,但实际上并没有灭。

为什么?是以阿弥陀佛这一法,把所有的法都保存下来了,让它流转无尽——救度众生的佛事没有终止。这就是总持的根本内容。所以也就知道,无论是《无量寿经》还是《阿弥陀经》,净土经典所阐释的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这个法门,是十方诸佛相传的慧命,是九法界众生出世的本源。

所以只要有阿弥陀佛这个名号存在,也就是在大乘圆顿的佛法,普度九法界众生的法以及十方诸佛的大慈悲、大智慧还没有消失,就是大夜方沉,还能作一盏智慧的明灯。众生烦恼波翻浪卷,这个法门——阿弥陀佛名号,还能做中流砥柱。可见这句阿弥陀佛名号跟末法的罪恶众生偏有因缘,跟娑婆世界众生偏有因缘。要在这里理解这个“万法之总持”的涵义。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持名念佛——下手容易,成就也高

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 说...

信是世间最稀缺的资源

净土往生法门的宗旨就是信愿行,我们一定要在信愿行三...

如何对净土法门生起信心

念佛法门是难信之法,生真信极难。释尊说,我这次来娑...

能如是者,寿已尽则决定往生西方

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印光大师有一篇开示《与方圣胤居士...

高声念佛面向西方门

【原文】 问曰:想即无想,谨闻之矣!然《方等经》中,...

八种方法使净土法门成就

在过去好多祖师大德,为众生示现一生勤苦办道,一生成...

彻悟大师净土开示录

一、赞法门殊胜 观经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二语。较之禅宗...

善导大师睡眠念佛法

善导大师有一段文字,是净土梦修的一种很好的方法。若...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烧一万个元宝,就可以免除灾难吗

问: 有个自称天人的人,说我孩子过去世是个猎人,将来...

念「阿弥」也比念「弥陀」要好

阿弥陀佛的核心意思是无量寿、无量光。阿是一个否定性...

这是我们修行的第一个心态

信的四种内涵。首先是信我此世界是苦,信我们所处的这...

「至信」与「至乐」的含义

至信就是深信,里面不夹杂怀疑。法相宗里说信是一个善...

【佛教词典】七漏

谓七种有漏烦恼。即见漏、修漏、根漏、恶漏、亲近漏、...

【佛教词典】无寻无伺

(术语)色界二禅已上,无寻之心所与伺之心所也。...

训练你的心

在定力的训练里,是以修行使心能安定和坚毅,这能带来...

观世音圣号应何而得名

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这句俗语千百年来的广泛流传,...

释提桓因的真诚无妄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说法。有一次,阿修罗...

身体不能自主的时候要靠谁

我们学佛需要明白,做任何事情,必须心口如一。比如我...

爱情就是一坨屎

讲一个生活中最尖锐的问题,最难以放下的东西:我们的...

锲而不舍地坚持不忍圣教衰

问: 顶礼法师!弟子出家三年,目前在佛学院读书。学习...

病患的意外收获

有一对夫妻新婚没几天就发生车祸,新郎伤得非常严重,...

破除的是心中的执着,而不是破除相

我讲一个禅宗的公案,诸位体会一下。禅宗平常都是打坐...

庄严自己,也要庄严世界

「庄严」这两个字,我们常常都会听到许多佛弟子在说,...

星云大师《佛教的财富观》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们: 记得不久前,在南部的高...

投生到施主家

宗门下常常有些公案。比如宋代的草堂青禅师。草堂青禅...

不要认为一悟即了,不需要再修行

不要认为一悟即了,不需要再修行。要知道,开悟后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