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三世因果错综复杂 唯佛与佛方能究竟

大安法师  2022/06/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三世因果错综复杂 唯佛与佛方能究竟

请试论之:夫善恶之兴,由其有渐。渐以之极,则有九品之论。——慧远大师《三报论》

三世因果错综复杂的格局,唯佛与佛方能究竟,它是很难了解的一个事情。你只要看《无量寿经》下半卷五恶、五痛、五烧的这个情况,释迦牟尼佛把我们三界众生尤其是阎浮提众生,这种造恶以及他的果报以及他的因缘的错综复杂的格局,那真的是展示得非常全面,但是我们不一定把握得很准。

但透过那些去读一读才知道,我们凡夫的心是充满着机诈的,充满着深刻的毒的。所以他表现的形态、他的虚伪、他的狡诈、他的复杂、他的轻重,在果上就太复杂了。这些唯有五眼圆明的佛眼曲尽人情,关照过去、现在无量劫以来的这种善善恶恶的情形,才能够现量地把它说出来。

所以这个因果的情况,确实是一个深邃的学问,这个学问都不是我们在语言文句、概念当中去建构一个所谓的体系的。众生种种性、种种业、种种报,真是无量无边,只有无尽的智慧才能了解。所以慧远大师他自己都说“请试论之”。

首先一个人行善还是作恶,他这种行为生起来也不是偶然的,他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他是受他的观念的影响——知见、念头。所以这些“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比如一个人遭受了巨大的恶果的时候,真的这个远因是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种下了,不是一天就能够冻成一个很大的坚冰的。所以其由来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这渐进的过程,他或者是一生、两生、百生、千生,乃至动经无量劫以前的一个远因,所逐步、逐步、逐步酿成的一个东西。

今生你碰到一个大的冤家对头,也许多少年来就是你一个最亲密的丈夫,或者你最宠爱的儿子,是怨和亲里面的那种错综复杂的情况。大的怨气往往是最亲爱的那个地方发起来的,所以佛教为什么讲冤亲平等啊!那这个行为的因,就好像它开始是一个涓涓的细流,你不在意,但是涓涓细流汇集成一个滔天的瀑布、滔天的大江,你是挡不住的。但是它来自涓涓的细流呀,所以这就是“渐之以及”,到了它的终极的时候,果报就自然地现前了。

果报自然现前这里就有“九品之论”,这九品指什么?我看有的翻译白话文,他就把九品认为是“九品往生”的九品,还有些写论文也是这么写的。但是“九品往生”这是畺良耶舍尊者翻译的,慧远大师做这个论文的时候,《观无量寿经》还没有翻译出来呢,怎么会有九品的概念呢?所以跟“九品往生”没有关系。

魏晋南北朝时是选官制度,它有个九品中正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贵族”。九品:上至达官贵族,下至贩夫走卒,这种社会福报的差异用九品来概述。就是他前生或者多少生的善善恶恶的因果,导致了他今生的贫富贵贱的差异。本人是这样理解“九品之论”,权且这么理解,大家可以讨论。

那凡是在这种现世的福报范围当中,贫富贵贱、社会地位的高低是由于过去的因导致的,不是现在的因导致的现在的果报,所以它不是现报的范围。是不是啊?现报就是今生的善恶行为导致今生的果报。今生比如投生到个富人家,你一投生就是享福的;你一投生到边远地区、山区里面贫贱之家,你的社会地位决定了你一辈子就很潦倒的。那为什么一下子到富贵的贵族家,一下到贫贱的家?

这里面是由你的因果决定的,不是偶然的。不是像那个范缜写《神灭论》,觉得这个因果是偶然的,就好像树上的花一飘,风一吹。他跟当时的齐竟陵王——齐武帝的儿子在辩论的时候,他觉得:“我们有什么因果呀?风吹的花,吹到那个地毯上、华丽的屋子里面,就好像殿下你的命运;那么风吹的花落在厕所里面,就好像我的命比较低贱。”他认为这是偶然的,但是三世因果告诉我们:你在社会贫贱的地位,它不是偶然的,不是现报的范围,它是我们以前的微细的因在一个渐进的过程当中,自然产生的一个果报。这就是讲“由其有渐。渐以之极,则有九品之论”。是这么一个理解。

《三报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被饿死的阿罗汉

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候,城中有一位婆罗门以乞讨为生,...

吃狗肉会投胎成狗吗

偶读《来果禅师语录》,看到一桩动人的公案:坐香一枝...

【推荐】杨满爹捕蛇的恶报

父亲年轻时想学捕蛇与蛇伤治疗,他找了位师傅,人称杨...

印光大师《因果》

一、因果的普遍性 世无无因之果,亦无无果之因。喻如...

不孝父母不敬三宝的苦报

地藏菩萨首先说到南阎浮提典型的罪报情形,不同于其他...

宝莲香比丘尼为什么会堕无间狱

世尊!如宝莲香比丘尼,持菩萨戒私行淫欲,妄言行淫非...

发光的手指

佛陀在世的僧团,名为「六和僧团」,何以称为「六和僧...

阿赖耶识是如何变现出果报的

阿赖耶识有两个功能:第一个保存种子,第二个把种子成...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普贤菩萨行愿赞...

教观纲宗

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

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

蕅益大师的心路历程

蕅益大师是一个发了大菩提心的人,出家之后径山参禅就...

佛用什么态度来对待众生呢

针对我们这些背性、遭苦的众生,佛是用什么态度来对待...

如何看待人间佛教与净土法门的关系

问: 如何看待人间佛教与净土法门的关系? 大安法师答...

助念时家属杀猪办席,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问: 请法师开示,亡者的家属请求助念,在助念中途,...

【佛教词典】真善

(术语)善之善者曰真善。延命地藏经曰:真善菩萨。又...

【佛教词典】感梦求法说

乃有关佛教初传我国,最著名、最早之说法。关于感梦求...

星云大师《谈禅》

各位教授、各位同学: 刚才承蒙唐教授介绍,并且多溢...

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极乐国土

《经》: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

如何才算是真正的供养如来

现在,有不少信佛的人,捐了很多很多钱,给寺院和住持...

种小因得大果

有一天,佛陀走出王舍城,到多根树村。村中有一个妇人...

修行千万不能懒

又是一天了,今天是十二月初一,第三个七现在开始了。...

大安法师:念佛如何才能专心

这是正常情况,不能说你一念佛就能做到一心不乱,这是...

念佛的利益超过拜忏水陆太多了

【原文】 至于保病荐亡,今人率以诵经拜忏做水陆为事。...

适当的休息,能走得更长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说:我本不是一个生来适于研究学问...

净界法师:摄大乘论

本论在唯识学的一个特色就是:它同时在知见的建立方面...

人生的三条主线和一个目标

末学障重福薄,无缘出家,烦恼深重,无有智慧。不过靠...

无论粗细妄念,均须起灭随无而善护修

故无论粗细妄念,均须起灭随无而善护修。 妄念有粗有细...

大安法师:持名念佛的方法

问:念佛法门下手易而得效速,三根普被,利钝全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