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大安法师:如何恒顺众生

大安法师  2011/11/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我们为什么要恒顺众生?是由于众生跟我们同体,我们要对苦难众生生起大悲心,由大悲心才能引发菩提心,由菩提心才能引导我们的六度万行,由于六度万行才能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所以说一切菩萨修行最终得到的佛果是属于众生的,由于属于众生,我们就要对众生感恩,要恒顺。但恒顺众生不是恒顺众生的烦恼习气,是要将众生作为一个主体,去宽容他,帮助他,关爱他,而且要摄受他,改变他。恒顺众生不是说众生叫你去抢银行你也去抢银行。恒顺众生是要让一切行善的人最终都能成就佛果,让一切造恶的人都能终止造恶。

恒顺众生有个特点就是要恭敬对方。要以对方的需求为需求,不要让众生来恒顺自己,而是自己去恒顺众生。在恒顺众生过程当中自己可能吃点亏。吃亏是福,而且这符合好事与他人,坏事给自己的菩萨道精神。这样我们就能让众生欢喜。众生欢喜,诸佛就欢喜。因为诸佛无心,以众生心为心。所以恒顺众生也是报答佛恩。

但一般的人为什么很难修呢?就是因为有我执、我见、我慢。我执重的人需要众生为自己服务,众生都要随我的心,这种人的人际关系比较紧张,在人群当中也不受欢迎。所以,恒顺众生能够改善人际关系,降服我执、我慢,它是修行的一个重要科目。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为什么菩萨要历事炼心

为什么菩萨要历事炼心?因为要改造你的想象力。其实布...

广钦老和尚100句行持语录

1、我们修行主要是专心于佛号,心心念念不离佛号,四...

什么是真正的平静呢

为了找到平静,我们已下定决心成为佛教中的比丘和沙弥...

修行的过程中如何让自己一心不乱

问: 法师,修行的过程中如何让自己一心不乱? 宏海法...

圣严法师《解铃系铃》

问:法眼文益禅师有一次问弟子:虎头金铃,是谁解得?...

惟贤长老《实修问答集》

1. 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与佛在涅槃境界上是否有程度上的...

没有一朵莲花能否定淤泥

徒弟去见师父:我终于悟了!觉得今是而昨非,以前的几...

内心的安住跟平常的生活怎样协调

问: 请问师父,那种安住跟平常生活怎么协调?我们安...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真为生死来学佛

我们学佛是为什么?是真为生死来学佛。对于佛教徒来说...

家里人爱钓鱼,应怎样对待此事

问: 请问师父,家里爱人爱钓鱼,应该怎样对待此事?...

行时正好念弥陀,心头念念绝娑婆

行时正好念弥陀,一步还随一佛过。 足下时时游净土,心...

大安法师:无量劫来稀有难逢的一时

今生有幸,我们闻到了释迦的遗教,听闻到念佛法门,又...

【佛教词典】七十五法

一切诸法,可以七十五法括之。立七十五法者,以一切诸...

【佛教词典】周祥

(杂语)一周忌也。佛之一周忌即儒家之小祥忌,故谓之...

在爱欲的执着中,不断辛苦追逐无有厌足

过去,佛陀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阿难尊...

先超越妄想,再面对妄想

圆顿止观就是顿观。如果你觉得人生怎么处理都不是办法...

星云大师《不杀生与护生》

佛教提倡不杀生,不杀生是一种慈悲,不杀生而护生,进...

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气补

云何息相?不声、不结、不粗,出入绵绵,若存若亡,资...

三福怎样操作才有把握往生

问: 《观经》中佛告韦提希,欲往生彼国(西方极乐)者...

生活在别人的口中,这样的人多没智慧

我们学《地藏经》就知道,佛菩萨都是在利益众生,而凡...

印光大师:修行人降魔的方法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是一定的。修行到功夫深了,难免...

虚云老和尚山居诗六首

稍得清幽处。头头总自然。 一间茅草屋。半亩藕花田。 ...

把握当下,做就对了

在一个大丛林中,有位七十几岁的老和尚。他从十几岁到...

慧律法师《举弊救偏》

佛教的原貌是清净光明的,是反求诸己的,是绝对平等无...

专一念佛之章程

手书备悉。丧中如此办法,不但于亡人有益,实令阖家均...

善男子善女人的解释

善男女者,不论出家在家,贵贱老少,六趣四生,但闻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