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何才是决定往生之道

大安法师  2012/03/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我们陕西这边,很多学佛多年的同修,因为念佛至今也没有达到功夫成片,而终日担心,怕不能往生。有些人甚至由此退失信心,不再念佛。请慈悲开示。是否必须念到功夫成片才能决定往生。究竟如何才是决定往生之道?

大安法师答:对于往生的条件,《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观无量寿经》中,佛开示的是非常清楚了,祖师们也解释得非常明晰了。我们要按照佛言祖语,来建立我们往生的条件。经典当中告诉我们,往生这桩事情,是靠信愿感通的。

《观经》讲,一个即将下地狱的众生,临命终时遇到善知识开导,以恐惧的心、感恩的心念南无阿弥陀佛十声乃至一声,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四十八愿的第十八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没有说一定要功夫成片。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开示的也非常清楚,“得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你能不能往生,全靠你是否具足信愿。往生品位的高下,才看你持名功夫的浅深。如果你具足信愿,虽然是散乱心念佛,也能往生。如果你不具足信愿,就是到达功夫成片、一心不乱的程度,也不能往生。

那功夫成片是什么功夫?就是伏住烦恼的功夫。伏住烦恼,凡夫众生谈何容易?智者大师在临命终时所示现的位次就是观行即佛,圆教五品位。圆教五品位的位次,就是伏住烦恼,把见思惑伏住,不起现行。智者大师才只是做到功夫成片。蕅益大师临命终时所示现的位次,是名字即佛。“名字位中真佛眼,未知毕竟付何人。”这个名字位只是见解与佛同齐,开悟了,但他不仅没有断见思惑,伏都伏不住。蕅益大师所示现的都不是功夫成片呢!没有伏住烦恼。所以我们就不要在功夫成片不成片当中去计较。你能功夫成片固然好,但功夫成片不是决定往生的条件。一方面我们很难做到功夫成片,另一方面即便功夫成片,你没有信愿,也不能往生。我们只要具足信愿,能做到功夫成片,当然品位高;就是没有功夫成片,只要具足信愿,还是散乱心念佛,照样可以往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明末高僧蕅益大师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我们一直在讲净土宗的祖师简介,...

可以给家人吃三净肉吗

问: 如果家庭里婆婆和丈夫都不信佛,吃肉,现在婆婆...

印祖文钞--与大兴善寺体安和尚书

教理行果,乃佛法之纲宗。忆佛念佛,实得道之捷径。在...

往生极乐是靠超度去还是自己信愿念佛去

问: 弟子以为,念佛行人勤修净业三福,以至诚恳切心...

有两种人念佛最老实

念佛是我们的生命,那什么是养分呢?就是法义的学习。...

人的贫富贵贱,到底是由谁来主宰

问: 同样是人,为什么有的人天生聪明,家世显赫,富...

临终开示的技巧

还有一件事要提醒大家的:我们常常会劝临终人万缘放下...

不顾家人生病,自己到寺院做义工有功德吗

问: 有个女孩家里父亲和弟弟生病了她不管不顾,自己...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

在家菩萨戒本

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

【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佛说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

持名念佛功德殊胜

[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分陀利华。观世音菩萨,...

临终时听闻到佛号,就一定不堕三恶道吗

问: 《地藏经》中说现在未来一切众生,若天若人,若男...

认真念佛,自然就有成就的那一天

在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中,周利槃陀伽是最笨的一个人。他...

万一犯了五逆和谤法,就不能往生吗

问: 关于往生的条件,在于深信切愿,弟子对这点也是...

【佛教词典】华林寺

(一)位于广东广州西关之“西来初地”。据本寺第二代住...

【佛教词典】波罗提提舍尼悔法

亦名:提舍尼悔法 戒本疏·四提舍尼法:“僧祇悔法,乃...

了幻法师:如何正确地看待欲望

问: 如何正确地看待欲望? 了幻法师答: 欲望,通常...

坐禅就能开悟吗

我们要学证到空性、实相般若,离不开文字。就是要多闻...

念佛如何回向

念佛回向,不可偏废,回向即信愿之发於口者。然回向祗...

念佛现生定得往生

当时别时意的观点就出于这样的一个状态,别时意是在《...

信佛力的同时,也要注重信自力

前面从大乘通途佛法的角度阐述了信心的内涵及其功能作...

地藏菩萨能满众生一切所求,还能灭一切重罪

【 彼从十一劫来。庄严此世界成熟众生。是故在斯会中。...

五分法身香

在《六祖坛经》忏悔品中,六祖首先开示:善知识,此事...

无道心

文道是个云水僧,因久仰慧薰禅师的道风,故爬山涉水不...

磨练自己内心的光明

修佛的人,我们磨练自己内心的光明,不是和别人斗的,...

劝人不可遽指其过,必须先美其长

凡劝人不可遽指其过,必须先美其长。盖人喜则言易入,...

明心见性的方法

问: 明心见性的方法。 梦参老和尚答: 明心见性方法...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四种摄受

在经典上说,菩萨发了菩提心以后,在娑婆世界求增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