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因为有贪心,所以才会上当受骗

静波法师  2018/03/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因为有贪心,所以才会上当受骗

来到极乐寺,都是有缘人,佛说缘起甚深甚深!为什么说甚深?因为缘起无自性,没有实在性。我们最大的困扰、苦恼其实就是执著:我们执著我们自己是实在的,我们执著外在都是实在的。但是请注意:它们都不是实在的!因为它们无常——变化;无我——没有固定性、主宰性、实在性。佛教三法印中的第三个名词叫“涅槃”,就是解脱、超越、升华,不要纠结。

我们今天的国家领导人说,我们都是“命运共同体”,所以刚才我们敲钟时,首先要祈祷世界和平、国泰民安,然后要祈祷我们省市人民幸福健康,最后要祈祷我们的信仰要正知正见、正信正行。

只有利益别人,才能够利益自己,这是一个辩证法。有人认为说:“法师!我总是利益别人,我如何利益自己?”请注意:利益别人的同时就正在利益自己。《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它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这个道理就是辩证法,它说:诸佛菩萨把一切众生当作树根,如果没有这个树根就不会有诸佛菩萨,于是诸佛菩萨用大悲水来饶益这些众生。为什么饶益?感同身受,你就是我,所以我要利益你。“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所以佛菩萨和众生是彼此相互在成就的。可见,我们帮助别人,正在帮助我们自己。

我们今天面对这样一个祈福法会,告别过去,把握当下,其实就是“因”上要努力,“果”上要随缘。现在就是因,现在我们要努力;现在就是果,现在我们要坦然地放下。但不是放弃,是要面对、接受、处理,去转化,去消化,这样才有意义。

但是,很长时间以来,佛教被扭曲了,变得迷信,所以佛教坚决反对五种邪命外道。八正道第五就是正命,正命的对立就是邪命。什么叫邪命?有五种表现形式:第一,诈现奇特;第二,自赞功德;第三,占相吉凶;第四,高声示威;第五,称得供养。什么意思?

1 诈现奇特

所谓“诈现奇特”,就是故弄玄虚,你不懂就好办了,把你忽悠瘸了。这是不可以的!我们的戒律不允许。

2 自赞功德

自赞功德,自吹自擂,就是我行,别人都不行。这也是不可以的!命运共同体,别人行了我们才行!同体大悲,无缘大慈,把别人当作自己,我们才有希望!

3 占相吉凶

佛教坚决反对看相算命,无论有任何借口、任何理由都不可以,因为佛教的戒律和佛陀最后的《遗教经》里边明确规定:不得占相吉凶,仰观星宿。不可以这样!凡是这样做的就属于诈骗。

4 高声示威

高声示威,就是到处宣传炫耀自己是什么!我想说,这种张扬、这种张狂的人,命运不会有任何好的结果,所以要谦卑,不可以任性。

5 称得供养

称得供养,就是到处去宣传、炫耀,说别人供养我什么了。这个佛教坚决反对。大街上那些个给人家看相算命的,任何拉拢别人的、化缘的,一概都是假和尚。

大家想一想,既然是假的,那我们为什么不知道呢?因为我们有欲望,因为我们有贪心,所以我们才会上当受骗。有抵抗力的人绝不会上当受骗!如此看来,正是因为利益众生,才成就自己。

我们刚才敲钟,一会儿大家也要去敲钟。我们参与了,其实通过外在要改变内在;通过内在,我们要担当、面对外在,历事炼心。所以顺境要感恩,逆境更要感恩,因为它会锻炼我们,成就我们。大家想一想,一个人要想有一点点成就,要靠父母、靠朋友;要想有更大的成就,必须要有敌人,否则他不会长大的。

我们现在的孩子娇生惯养,那么大家想想看,父母可以惯着他,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可以惯着他,请问到社会上还会有人惯着他吗?这是一个严峻的现实。但是我们的心里不忍,所以将来要麻烦的。怎么样?要面对,要接受,要处理,要放下。

佛教告诉我们,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未来的还没有来,现在也不会停留,怎么办?把握当下,本地风光。现在就要慈悲,要有智慧。学佛就学两点:一个是慈悲,一个是智慧。它们俩是同时的,就像两只脚一样,缺一个都不行。慈悲,就是善待别人,告诉你结缘,不怕受委屈;智慧,心里平衡坦荡,逍遥自在,没有觉得吃亏。这样的学佛才是有说服力的。

元代有一个石屋禅师,他告诉我们,学佛应该这样:从当下开始。他有一首禅诗就告诉我们说:“过去事已过去了”,过去的事已经过去了;“未来不必预思量”,不必胡思乱想将来如何?那没有用的;“只今便道即今句”,现在就说这一句,哪一句?“梅子熟时栀子香”,就这么一句,那个梅子熟了,栀子花正在茂盛地开放,散发香气。

怎么办呢?我们今天这些有缘人呢,就告诉大家三点:第一个,说好话;第二个,讲良心;第三个,做好人。如果我们做不到这三点,我们的命好不了!投机取巧、任性、傲慢、胡来,不会有好的命运,所以要谦卑地活着,不要嚣张,不要任性。我们就会在当下用功,改变了自己的心态:原来每个人都微不足道,因为微不足道,我们的谦卑就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如此,不仅仅在社会上、在世间上,我们会越走自己的路越宽;在解脱的路上,我们也会具备智慧、慈悲。

所以我们今天在这儿敲钟,就是要通过外在改变内在,通过内在负责任外在。佛教不是逃避现实的!当我们可爱的时候,别人才会爱我们。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静波法师文章列表

什么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财富

你是月光族吗?你是否认为钱只有花掉了,才是自己的?...

舍利弗五百世堕为毒蛇

我们讲一个实际的公案给大家参考。佛陀的弟子有一个叫...

化贪婪为恬淡

贪婪是一种饥渴的心态,它的本质是不安,在心理上患了...

【佛学漫画】贪小便宜损福报

贪小便宜损福报...

努力工作,但不能混杂贪念

佛陀教导我们要努力工作,但是我们的行为不能混杂贪念...

世世生生,除办慧业外,其余尽是办痴业

修慧一事,极为重大;满世间人只说聪明、不说智慧者,...

闻到净土法门而不能信受——非愚即狂

世间人对净土法门常常会小看,认为是浅近之法。怎么概...

贪婪是最真实的贫穷

有一个人想拥有一块自己的土地,上帝就对他说,清早,...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

【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印光大师校印版本)...

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

如是因如是果,还要去问谁啊

佛法中关于宿命通的一些看法,应该说,这是所有佛教徒...

学佛人为什么要恭敬三宝

《诸经要集》引用《宝性论》说:三宝有六义,故须敬也...

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背后无人说

有一些人,他怎么去骂我,怎么诽谤我、诬陷我,我也会...

佛教徒的五条准则你做到了吗

第一种,我们要感恩。感恩就必须要明白我们生活在这个...

【佛教词典】取

(术语)取着所对之境界谓之取。爱之异名也。又为烦恼...

【佛教词典】顺清净作意

【顺清净作意】 p1108 如四种作意中说。 二解 瑜伽十一...

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简析

普贤大士之德集中就体现在他的十大愿王。在《普贤行愿...

人死有后世,为何不见有人回来报告

一天,佛和弟子们在罗阅祇城外的一颗大树下休息,有一...

广化老和尚亲述杀生的现世报应

就拿我自己的经历来说,我的腿是怎么摔断的?就是我过...

【佛学漫画】入门不是家

佛门中还有一个名词叫作标月指,也就是指向月亮的手指...

财富的应用

经济学是研究经济的活动。经济活动是广义的说法。从某...

远离三有,如鸟出笼

【远离三有,如鸟出笼】 。这个比喻得很好!鸟,表示我...

开悟是怎样的一种境界

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

挨打不如找打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如何进步,避免挨...

修行的重点和方式有哪些

问: 您认为修行的重点是什么?有哪些方式? 慧律法师...

无这「四心」不能参禅

参禅人,有一坐三十年铁志,可以办道。 此一法无长远心...

真假出家人

什么叫沙门?沙门翻咱们华言叫勤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

肉鸡,来自地狱的「美食」

导语:鸡是最早被大规模人工饲养的家禽。今天,美国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