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损人利己是表面现象,其实真相是什么

静波法师  2020/12/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损人利己是表面现象,其实真相是什么

如果我们就未来的因果报应而言,会把自己的快乐凌驾在别人的烦恼之上。损人利己是表面现象,其实真相是什么?损人并不利己。大家想想看,本来我们会得到一杯茶,通过“损人”是会早得到了一段时间,但有一天我们因此会堕落,而这杯茶迟早应该是我们的。

因为我们的处心积虑造了很多的业,虽然我们提前得到了,但也因此付出了代价,所以损人并不利己,这一点大家也要清楚。

造种种恶业,于是此生结束之后,便会遭受到地狱、饿鬼、畜牲的三恶道果报之苦。

不论我们愿不愿意接受,并不能改变这个结果,因为在贪求财色名食睡拥有的整个过程之中,我们必然要去造业,凭着惯性就必然要轮回。所以说,每个人要清楚,不要被暂时刀刃上那点点蜂蜜所诱惑,否则当我们去舔它的时候,会把舌头丢掉了。因为这也是《四十二章经》告诉我们的道理,所以不要因小失大。

换一个角度,如果追求五欲之乐,而不损及他人,进而也以五欲之乐与他人共享,来生就会有人间或者天上的果报。

如果我们追求财、色、名、食、睡的快乐,但是没有损害到他人,不是损人利己的内容,而且能够同别人分享五欲之乐,能够在得到五欲之乐后同他人共享,那么我们将来能够生到人间或者天上。

你有这样的果报,就会享受欲乐的福报。这样的行为虽然会享受人天福报,但是一切都会无常,都会结束,都会是过程的时候。这就像大家最初凑在一起吃饭,没有不散的宴席,迟早会是这样。等着福报享尽了,依然会堕落,还会受报。

我们的福报会享没了,因为不知道去耕耘、珍惜,然后还会去堕落。因为人天福报,用永嘉禅师《证道歌》里的一句话说:“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所谓“犹如仰箭射虚空”,就像拿着箭往虚空上射,所谓“势力尽,箭还坠”;当箭到达顶点的时候还会再落下来。

同理,我们享受到最顶点了就要下来。这是真理,它把人生说得非常透彻。所谓“招得来生不如意”,我们堕落了,来生还能怎么样?不会像原来那样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静波法师文章列表

遇到冤家对头千万不要生气

我们每个人都有冤家对头,但碰到冤家对头我们千万不要...

牛舌与哑巴

《法苑珠林》记载着一个故事。 说在唐朝武德年间,在大...

六道的每一道中又各含有六道

【原文】 六道之中,复有六道。 且以人言之:有人而天...

卖本命佛只是冰山一角,更多骗术知多少

近些日子,很多群里出了一些怪事:常有一些莫名其妙的...

印光大师示戒杀之要

【原文】 天地之大德曰生,如来之大道曰慈。人物虽异,...

如是因如是果,烦恼痛苦是没必要的

1、自作自受, 佛在《百业经》中开示我们:一切善恶业...

屠夫、妓女皈依佛后就能不堕地狱吗

问: 昔有某居士问,皈依佛不堕地狱,捨身后不堕耶,...

有三种钱花得越多就赚得越多

世界上有三种钱非常奥妙,你花得越多,就赚得越多。这...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吉祥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

观无量寿佛经疏

观无量寿佛经善导疏重刻序 印光法师 人生世间,祸福吉...

【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观音菩萨为何会示现成面然鬼王

《梵网经菩萨戒本》说:人命无常,过于山水,壮色不停...

拔苗助长急功近利,都是有副作用的行为

佛法告诉我们的是:向佛陀学习,常随佛学。现实需要提...

积蓄的终会散失,享受的就此没有

我们布施给别人:别人正是需要的,我们来帮助他;我们...

观音菩萨能不能让彩票中奖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我是孤独的,我是自由的,我是我自...

【佛教词典】摩崖

又作摩崖石刻、磨崖。将自然之悬崖或大石表面磨光,刻...

【佛教词典】眼识身

【眼识身】 p0998 集异门论十五卷二页云:云何眼识身?...

心总是被烦恼围绕怎么办

问: 每天茶饭不思就是不开心,总是被烦恼围绕怎么办...

观想佛陀的方法

(四)修观之法 是故应当一心系念、谛观彼佛,多陀阿伽...

出家人不能和俗人一样,光为这三个字忙

世界上人由少至老,都离不了衣、食、住三个字,这三个...

圣严法师《永不疲倦》

不寐夜长,疲倦道长,愚生死长,莫知正法。(大智度论...

出世与入世

无相禅师行脚时,口渴寻水,这时看到一个青年在池塘里...

各宗要略——真言宗

史略 密宗又称真言宗。以大日如来所说的《大日经》为一...

没有福报,如何才能发财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和尚去挑水,却发现水缸怎么都...

把烦恼送给他

有一对年轻夫妇同在一所小学里教书,虽然待遇不高,但...

佛陀讲出例证来说明受持楞严咒的功德

佛陀讲出一个实际的例证,说明受持楞严咒的功德──阿...

佛眼看战争

佛教故事中,当动物之间为了生存而争斗的时候,佛不惜...

念佛就是在修止观

念佛就是在修止观啊!而且不是修一般的止观,是修大乘...

生气是对自己施酷刑

这世上,我们很难找到一个从来没生过气的人,却能很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