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在世间上要完成四个缘

静波法师  2021/02/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在世间上要完成四个缘

通过跟三宝学,你就是世间的楷模,就是菩萨。摄律仪戒,你要守法,守戒;摄善法戒,所有的善法,你要去行动,如果你做不到,那你要随喜,要赞叹;摄众生戒(饶益有情戒),你很欢喜地帮助别人,这就是菩萨戒的三个标准。

在现实中,有号称受了菩萨戒的人,除了吓唬人、骗人,没有给人信心、希望、欢喜和方便……那么,我告诉你,受菩萨戒是要名实相副!受菩萨戒是要看你的行动,不是看你说的,这个才有意义。

这样的模范,在世间上要完成四个缘:

1、随缘

你不能同现实对立、叫板!需要随缘,好事要感恩,坏事当锻炼;能改就去改,能变就去变。

2、惜缘

学会珍惜,这是我无量劫来有这个因缘,所以我今天才要面对,如果是逆境,那就是考验。我们今天不要说,“那是我的冤亲债主”,你这样说会造成误会,即使如此的话。要这样想:这是佛菩萨来加持我,来考验我的。

3、结缘

不结缘是没有机会的,如果不结缘,你怎么可能有福德因缘呢?

4、了缘

我讲完课,就走了,就没有挂碍了。你不要左顾右盼,“有没有人鼓掌、供养我啊?”告诉你:那是挂碍!与佛法的解脱不相应!因为“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因为“有求皆苦”!因为“心安理得”!

没有希望!我们做的任何事情,不应该有希望,菩萨就应该是这样的。你是众生的楷模嘛!无论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只要他学佛,他就应该是这样的。时间久了,人到无求品自高!所以不用到处去宣传,说这人好,那人不好。我想说,什么都不求的人,会有尊严和自在!走路坦荡无畏!这就是自在解脱。要不然,那名缰利锁就把你拴住了。

如果你爱名,我告诉你,就给你扣一顶帽子,现实中,两个人还要当组长,就是这样嘛。给你铁的手铐,你不干,“我没犯法”;弄个金的,你马上就自动把手伸进去了……很多人都是这样的。

当然,如果那是我应该得的,而且确确实实不违背法律、不违背道德、不违背佛教的戒律,可以随缘自在!权当游戏了,无所谓。佛经里边有很多这样的故事,那就是可以结缘,可以惜缘,也可以了缘,那是做佛事的。谁能永恒地拥有啊?该结缘的要结缘,该了缘的要了缘,但是千万不要攀缘。攀缘,苦苦地去求。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静波法师文章列表

人生的三条主线和一个目标

末学障重福薄,无缘出家,烦恼深重,无有智慧。不过靠...

七不出八不归,你误解了多少年

年关已过,启程出门工作的人多了起来,与此同时,有一...

圣严法师《人生如戏》

有位太太跟先生吵架,到我这里来诉苦了半天,听她讲完...

人生是苦,化苦为乐

初步接触佛法的人都知道这句话人生是苦,但通常人们对...

幸与不幸,完全由自己而定

佛陀在世时,波斯匿王来到佛陀讲经说法的祇树给孤独园...

做一个不后悔的人

一个落第的青年,穷途潦倒,后来春风得意,青云直上做...

善良成就未来

弗莱明是一个穷苦的苏格兰农夫,有一天当他在田里工作...

人生四件可悲的事情

第一件可悲之事:干坏事 此十分难得之清净人身,如果...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佛教反对的五种邪命

大家要明白,佛教反对五种邪命,哪五种? 第一种乍现奇...

七字诗句说出了我们的本来面目

唐朝有一位叫乐休的禅师,曾经作过这样一首诗: 几见春...

静波法师于百年妇女节座谈会上的开示

尊敬的市宗教局的领导、市妇女联合会的领导、各位法师...

欲望永无止境没完没了

一旦追求得到而正在享乐的同时,又会为了不能每一件事...

【佛教词典】穿井

(譬喻)渐见佛性,譬之穿井而见湿土。法华经法师品曰...

【佛教词典】十虑

(名数)释论所说之十识也。性灵集七曰:十虑心灭休游...

用智慧来化解脾气

根据一份调查报告指出,台湾地区的人民非常容易生气,...

如何看待「无奸不成商」

问: 对于无奸不成商这句话,法师有什么看法与见解呢...

勿近愚痴人,应与智者交

勿近愚痴人、应与智者交、尊敬有德者、是为最吉祥! 不...

三条鱼的寓言

三条鱼的寓言十分耐人寻味。古时候,波罗奈河里有三条...

依因性来显现功德

我们现在讲这个净土缘起门呢,今天的内容讲到这个依因...

星云大师:用四句话指点处世迷津

我现在用四本佛教的经典,里面四句话贡献给各位。 第...

如何用最小的力气去积累最大的福报

如何善巧方便地去修?如何迅速地用最小的力气去积累最...

东林高贤记——佛驮跋陀罗尊者

佛驮跋陀罗尊者,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人,其塔现存庐山东...

一生行善但不知道阿弥陀佛,最后会往生吗

问: 如果一个人从不知道佛教,也不知道阿弥陀佛,却...

净土法门不仅利益身后且益生前

【净土起信一:净土之说,多见于日用之间。而其余功,...

星云大师《从阿弥陀经说到净土思想的建立》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 今天我要讲的题目是:从阿...

事持和理持的差别在哪里

所谓的事持和理持的差别在哪里呢?并不是在念与不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