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不属自己的东西丝毫不可强求

静波法师  2021/05/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不属自己的东西丝毫不可强求

作为一个学佛的人,应该知道我们所居住的娑婆世界,因为众生的共业所招感,才是苦的根源。要摆脱这些苦,最终要有出离之心,求生西方净土。

共业招感共同的苦,这就要求学佛人,不只是为了个人摆脱这些求不得苦,而是要有一颗同体大悲之心,为他人解除所求不得的痛苦。我们既知道苦的根源,就要有一种新理念来对待它,首先是要认它,甘心承受它。转苦境为乐境。

我淡泊人生,无所求,就无所谓苦。有些人求美衣肉食,贪洒、色、财、气,要高官厚禄。为得到这些,拼命的追逐,不择手段,受尽了苦头,虽有一时得逞,满足其欲望,到头来坐牢、杀人,其苦复倍。试看古往今来之贪的下场,世人须当警醒。

我甘守清贫,淡泊名利,我无忧无虑,所谓半夜敲门心不惊,这不是苦而是真正的快乐。

有人为满足口腹之欲,天上飞的、地下爬的、水中游的,什么都吃,杀无数生命而养自己之身,花天洒地,暴饮暴食,殊不知到头来怪病、癌症皆从口入,导致身虽未死、已先受炼狱之苦,早早天亡,抵它命债,这是求不得也苦,求得又何尝不是苦。

我青菜豆腐、小米稻香、自然的绿色食品,啖纯净之清泉、饮浓香之绿茶、真可谓肠道洁净,身心康健,这不是受苦,而是其乐无穷。

奉劝世人:属于你自己的东西,终会归你,不属自己的东西丝毫不可强求。所求不得会招至无限烦恼,强求得来,还将以十倍奉还,这才是“苦”。须知:

因果分明定不差,古今种豆岂生麻。及早回头苦变乐,身心康健步莲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静波法师文章列表

仅贪求极乐世界的享受,是否会障碍往生

问: 《大宝积经》说,时一比丘,闻佛赞扬不动如来佛刹...

比丘闻花香遭呵斥——香欲的过患

三、诃香欲者:所谓男女身香,世间饮食馨香,及一切薰...

想求得「好死」,不容易

五福的最后一福是考终命。考终命就是善终,或一般人所...

为什么有人活得快乐,有人活得痛苦

第六意识在受用外境时,包括了受用跟想像,也就是受用...

佛陀为何把成佛之道分成两阶段

佛陀来到人世间以后,他看到了两件事情:第一个,就是...

没有厌离心是否是修净土的障碍

问: 净土三资粮讲的是信、愿、行,莲池大师特别提到...

界诠法师三十多年的出家心路

我本来是1978年农历七月初五来到平兴寺,准备出家,师...

世间最大的苦是自己想不开

凡夫经常有分别心,有特别亲爱的人,就有特别讨厌的人...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放下对死亡的担忧

面对现实,任何生命都怕死!但不死又不行,谁又不死呢...

佛教徒不可欺骗蒙蔽共同财产

所谓欺罔共财,就是欺骗蒙蔽共同的财产。比如两人合伙...

静波法师:浴佛法会开示

我们都害怕死。当我们吃饱的时候,将不思人生苦恼。所...

【推荐】静波法师《如何学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

【佛教词典】主命鬼

(异类)主人寿命之鬼神也。地藏本愿经曰:主命鬼游行...

【佛教词典】三聚戒

(术语)一摄律仪戒。受持五八十具等一切之戒律者。二...

以能护持正法因缘,故得成就金刚身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来成就如是功德,其身云何?...

生气的乌龟

有一天,佛陀对比丘们开示:很久以前,在阿练若池水边...

在家诵经而不护持寺院,已经在谤僧了

有人说,身布施的功德大,有的居士每天在寺院干活,但...

因果才是人间最公平的仲裁者

心平气和;不平则鸣。人因为经常互相比较、计较,觉得...

四个事实证明素食能让儿童健康成长

科学最终表明了素食饮食可以帮助人们避免肥胖、心脏病...

优波离尊者-持戒第一

出身首陀罗族 优波离尊者能被列入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

能造的心,所造的境全部是虚妄的

在唯识学当中它告诉我们说,人生的无奈来自于第八识的...

你不相信又如何能求感应呢

不管读那一部经,都是功德无量,特别是地藏经,当你遇...

宏海法师:云水见闻九华山

缘起 好,阿弥陀佛,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诸位有缘,大...

高声念佛诵经的十种功德

《业报差别经》: 高声念佛诵经,有十种功德。一 能排...

如何建立美满婚姻

(一)前言 很多人以为,佛教是出世的,不主张有家庭...

怎样才能恶业消灭,善根增长菩提不退

问: 我有一个佛友诵《地藏经》五六年了,但从未回向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