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念《地藏经》灵与不灵的原因

梦参老和尚  2020/01/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念《地藏经》灵与不灵的原因

“能于十斋日每转一遍。现世令此居家无诸横病。衣食丰溢。”

也有人问过我,他每十斋日都念,甚至于天天都念,不但方圆周围,就连他自己的家庭内好像都不灵似的。他问我,这是什么道理、什么原因呢?

这有两种情形。一者是共业,过去的宿业共业,凑到一块了,业特别重。因为业特别重,靠你读经时的力量是感不动的,因为感不动,业报还是照样现。失火、遭了窃贼、诸种不吉祥事还是会发生,好像念经的效果不大了,这是一种。

二者,念的人心不同故,诵持的人心不一样。就是念完经了,回向时所想的是什么? 现在心不至诚,诵经的力量薄弱,没有力量,因此就看见周围的环境好像转不动。

我们有时候做一件事情,你得先问问自己对这件事情投了多少的毅力,下了多少的功夫、多少的资本?完了才问效果。想要轻而易举的,什么事都不费心,那样你得有特殊的福德、因缘巧合。

在美国,就我所知,在纽约市买乐透奖的有好多,除了得奖的人得到那么多,我看没得奖的人,得到好多呢?我上回讲过一次了,得到比没有得到还着急,这就是业,没有那个福报,没有那个福德,想轻而易举享有是不可能的。

何况我们多生累劫所造的业,想一下子消失,你得付出力量。什么力量呢?就是至诚心,你连至诚心都没有,恐怕效果不大。

还有最基本的信不信,你自己的心在那甩着,一边念着《地藏经》,一边心里想:“可能吗?那怎么可能,不可能啦!”一怀疑,什么都不可能。你自己都不稳当,那怎么可能呢?所以效果不大有很多是这个原因。

也有很多是灵的,为什么灵呢? 他的心猛烈、至诚。一般而言,我们没有什么痛苦逼迫,所以做起这件事来,成功也好,不成功也可以,我念一念你加持也好,反正不会开悟。有没有得到福报?一定有,但是不一定是在今生。

因为你的心不猛利,心不猛利感应也不猛利,随你的愿望可以转到来生。为什么有的很灵呢,一念就灵?他的心很猛利,并且夹杂着过去的善根成熟了,他一念,求什么就感应。两个人同时修的就不一样,效果不一样。

我们修行要特别注意什么呢?现前的一念心。随时检点你自己的心,看看入道不入道,淫、怒、痴,一点事情就发火,这个效果就不大了。因为在愚痴当中所做的事情效果不太大,必须得有智慧。智慧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经常明明白白地照料这个心,不要让它放逸了,但是我们一般做不到。

如果你能制止你的心念,后果是没有的,刚一起念,你就制止了。什么叫菩萨?菩萨跟我们有什么区别呢?觉知前念起恶,能止其后念不起者,这就是菩萨。

前面起了不好的思想,这个不好的思想包括很多,怀疑心、嗔恨心、嫉妒、障碍心,听到人家说别人好,你心里总是不舒服,总是要大家都说你好才高兴。你很好的朋友、你的弟兄,或者你父母赞叹你哥哥好,爱给你哥哥买东西,你的嫉妒心、嗔恨心全都来了,人人皆有之。

还有,这些思想念头复杂得很,你要是能够在刚一起心动念的时候就能制止,你的功夫就差不多了,就有修行了。你能够觉察得到,这个念头不合乎佛所要求的,名也好、利也好,除了名利还有很多,所以自己要检点身心。

这个时候你要以这种思想,以这种用心在十斋日念经,才能使你的家庭安定,周围的环境百由旬内无诸灾难,否则做不到。这就是修行的法门。

能够在十斋日诵经,又能够有至心,那就更好了。诵经的时候心里能够观想,心能够跟经上所说的合了,那么你就是地藏王菩萨了,这部经等于是你说的,这个效果就大了。这个时候你求什么得什么。不过,你求什么得什么,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利益众生,为了要让一切众生成佛,这就是佛心。

如果利益众生、行菩萨道、行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禅定、智慧,你就是菩萨。反正一天当中我们这个心在十法界不晓得转了好多圈,一下想成佛,一下想利益众生,一下想造业,一下心里很黑暗,想吃的、想穿的、想舒服、想怎么样快乐,这个心念都是罪业。

想完了要去打主意,想办法怎么得到它,所以你一念之间就能造很多的罪,是这样的原因。

梦参老和尚《地藏菩萨本愿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取之不尽的二枚金币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之时,常随弟子有千二百...

杀食巨蟒灵龟引发怪事连连

本文是我同事亲口所讲,全是他当年在安哥拉时的真实经...

为什么痛苦时念观音菩萨却未有见效

问: 法师你好!弟子便秘时痛苦不堪,默念、大声念南无...

癌症父亲得观音菩萨加持的故事

关于佛力加持的神奇感应,我说一个真实的故事,是发生...

现生读诵楞严咒,永受好命安乐福

现生读诵楞严咒,永受好命安乐福。我们所要改造的命运...

冥阳两利的《药师经》

大多数佛教徒都知道地藏经是一部冥阳两利的佛经;其实...

念地藏菩萨名万遍,一切毒害不能损之

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或因治生...

拜佛念佛改变了爸爸

我的老爸一生历经磨难,平时经常唉声叹气,责怪老天的...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疑」是修行的最大障碍

我在五台山时候,有很多人到山上问我,说:师父,我念...

梦参老和尚讲《金刚经》

真如禅寺结夏安居讲经法会 2009-6-16 【第一天】 和尚...

读了很多经,还不知道怎么修行

大家都读诵大乘经典,或者是忏悔,或者是礼拜,或者是...

梦参老和尚自述

我从小就不服管,有叛逆性格,十三岁时小学没毕业,由...

【佛教词典】僧彻

唐末僧。生卒年、籍贯均不详。幼年聪颖,因仰慕悟达国...

【佛教词典】事不厌细

禅林用语。即谓对各种事物皆不厌审慎,行事须细心严谨...

放出自己被困住的心

所谓困境,指的往往不是艰困的情境,而是你的心被情境...

如何避免「说四众过」

问: 破邪显正要如何避免犯说四众过戒? 净界法师答:...

想往生的人,是否需要戒掉手机和电脑

《维摩诘经》当中说:心净则国土净。往生净土需要以清...

修行的功德来自于「我愿意」,自然而然引发欢喜踊跃心

我们在长时间地修,无量劫来累劫地修,最容易的就是生...

菩萨有十种自在

观自在菩萨是指谁?依照字义来看,观是观察的意思。观...

净业者如何处理专修与圆修的关系

修行唯随己身分而立功课,非可执一以论。但决定不可不...

拜忏的方法

我们看拜忏的方法: 一、请圣明证。二、说己罪名。三、...

星云大师《走出阴影》

一条黑漆漆的通路,深更半夜行走其间,四周和前后好象...

般若的空性,并不破斥缘起法的因果

般若的空性当中,也并不破斥缘起法的因果。谈因果是从...

法闻法师法语

一 人身难得 六道众生中人身最为难得,为什么人身难得...

拯饥救溺福绵长,骄横欺人遭恶报

古语云: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恶者天报之以祸,福祸无...

【佛学漫画】龙树菩萨

这位大乘佛教的先驱,一生著作丰硕,经典绝伦。中观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