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果报有四种,有的是定,有的是不定

梦参老和尚  2021/03/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果报有四种,有的是定,有的是不定

《优婆塞戒经》这部持五戒的经说报有四种报:

第一种是现报,也就是你今生做的业,现就受报,现世现报,现在这个时候做的业马上就受报。

第二种是生报,今生不受了,转一生,现在做的业今生没有受,那就等来生受。

第三种是后报,今生做的业要经过三生、四生、五生或多生以后才受报。

第四种,有些做的业并没有报。什么业呢?像我刚才说的,说人家是龟儿子,那是无意的,虽然他自己恶口,对别人没有什么损害,只是说话占人家便宜,像这样不会受报。同样的,我们有些做的业不够——善业得有程度,无记业就不受报,不记善、不记恶。

详细说起来这个报太复杂了。有的是定;有的是不定;有的是将要受报的时候他改了,而且特别地猛利,补过补得特别强,因为把业转了就不受报。报不定报,就像我们念地藏王圣号,或念一部《地藏经》能得到好处,明明该受报的,转了。只是自己还不知道,平平安安地过这一生。不知今生要受什么报,但由于求佛菩萨加被、修行的关系,得到冥报——冥冥加持,不是很明显的,但是业转了。

有一种业,你的报是非受不可,是定的,只是什么时候受,时间不定。报是定的,时间不定,因为你做的业力,这个报绝不能改,但时间能转化,也就是延到以后再来还。但这也得靠有定力、你做的功夫力。有一种时也定了,报也定了,又没有转变的办法,那就按时按业受报,绝对要受。

所以经上教导我们,念了《地藏经》、供了地藏像,就不下地狱、不堕三途,这就是转业了。本来一定会堕三途,一定要受报,但转化了。怎么转化呢?一者是地藏菩萨的加持力,一者是恶习改善习,你这个报就可以不受,两种结合。

还有我们正做业时,想杀害他,做到一半后悔了,那么这个报轻微了。

【是诸众生。先受如是等报。后堕地狱。动经劫数。无有出期。是故汝等护人护国。无令是诸众业迷惑众生。】

这一段话是释迦牟尼佛嘱咐四天王说的,说你们要护持一个国家,使这个国家没有危难,护持每一个人不令他迷惑、造业,千万别让造业的众生,让业来迷惑他。假使他受到业的迷惑,不知业的因缘怎样产生,不知怎样流浪生死,报是怎样受的,你们也要跟他说。

这是嘱累四天王向众生说的。说这些众生做了那些业因,将来要受报的,这个报属于“华报”,完了一定要下地狱。华报就是现生受的转了,之后,你的业没有转重时,还是照样受。华报如欠命还命、欠债还钱。

还有另一个罪——这是附加罪——你一定得下地狱,地狱出来或转畜生,或转饿鬼六道轮回,这是华报,受完了要受地狱的果报,一到地狱就经无数劫了。

所以报的因缘很复杂,众生之所以在六道中不停轮回,受的时间长的原因就在此。生天了或又到人间,因为有福报的关系;你的福尽了,在人间没有做善事,新的福还没有造,又造了新业,那么你的福报尽了又堕下去了,又去流转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过失与功德能否相抵呢

功过是不能抵销的,我们用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来做比喻...

临终障碍重重,平时念佛是否白费了呢

问: 有同修吃斋念佛多年,一直辛勤为道场服务,然临终...

都是归于你

有一天,佛陀在竹林精舍的时候,忽有一个婆罗门愤怒恶...

开玩笑的话说多了,以后你讲话没有力量

按照蕅益大师说法,两舌、绮语、妄言、恶口,得果报的...

定不定业对净土宗的往生有什么启示

定业就是说,这个业的结构非常坚固,它有主动得果报的...

地狱是你自己的业所现,实际上没有

《地藏菩萨本愿经》云:狱中有床。遍满万里。一人受罪...

【推荐】因地发心的不同,便感召了不同的果报

所以一般受戒学律,听教看经,参宗坐禅。这个是讲到我...

追查来世的因果,不如谨慎当下的行为

有兄弟三人喜好打坐参禅,为了求更高的悟境,相约出外...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大佛顶首楞严咒...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

【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印光大师校印版本)...

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到临命终时,就是凭本事了

你平常的功力如果不是坚定的,到临终的时候,你的冤亲...

这人好像很富有,但是这个不是福德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

身上带这个咒,一切灾害毒害皆不能害

【阿难。若诸世界。随所国土。所有众生。随国所生。桦...

众生轮回的三大根本原因

【富楼那。想爱同结。爱不能离。则诸世间。父母子孙。...

【佛教词典】十种愚痴

【十种愚痴】 p0108 瑜伽六十卷十七页云:又有十种愚痴...

【佛教词典】离系子

(流派)旧云尼虔子。裸形外道也。离一切系缚而修苦行...

空有不二契真如

古印大乘佛法东传震旦,主流乃是般若与净土两大法系并...

不要购买有佛像标签的香烛

卖香这件事,最容易培福,也最容易造罪业。制造粗劣、...

「小年」的佛教意义

忽尔一年,小年又来了。曾经记得,年少时的故乡风俗,...

啰嗦唠叨对孩子成长有没有影响呢

问: 师父,我是一个孩子的母亲,为了关心孩子,平时...

念佛虽易,殊不知为真实出生死之要路

【原文】 念佛虽易,世人不知,都轻视为寻常,殊不知为...

三十三观音

杨柳观音 又称药王观音。左手结施无畏印,右手持杨柳...

芝麻紫菜补钙不输牛奶

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固定印象:说到补铁就想到猪肝、提...

三宝门中好求福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这会儿呢,我们上到法雨寺的这个...

为什么要移民到极乐净土

我们了解净土总要,首先要了解净土是怎么生起来的,秽...

佛门秘传除病健身法

佛门僧侣,素有苦行僧之称,他们生活虽清苦,但长寿者...

星云大师《如何与人相处》

人与人相处之道,看起来很难,但下列四点意见只要你做...

觉悟和慈悲永远是形影不离的

当我们观看孩子们玩耍时,我们大多数时候会想到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