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星云大师《如何与人相处》

星云法师  2010/06/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人与人相处之道,看起来很难,但下列四点意见只要你做到以后,必能受益无穷:

一、你好我坏。 二、你对我错。 三、你大我小。 四、你有我无。

在一般人的观念里,都不喜欢你好我坏,而喜欢我好你坏。但如果我什么都好,别人都坏,人家会饶我吗?所以,有时让别人做好人,我当坏人,反而能获得别人的同情与好感。比方说:有两户人家,张姓人家经常吵架,李姓人家却是相安无事、和乐融融。张家因此问李家,是什么原因使家里能不发生争吵?李家回答说:因为你们家都是好人,所以吵架;我们家人都是坏人,因而不吵架。为什么呢?举个例子说:桌上放了一个茶杯,张家有人打破了,他不承认自己错误,反而责怪放茶杯的人;同样地,放茶杯的人也说:茶杯是我放的,谁叫你打破了?全家人都要做好人,都不承认自己错误,因此就争吵不休了。李家的人则是自愿做坏人,打破的人立刻就说:“对不起!对不起!是我不小心把茶杯打破了。”而放茶杯的人也会说:“不能怪你,是我不应该把茶杯放在桌上。”如此一来,李家的每个人都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所以也就不吵架。


总之,如能做到你好我坏,便可解决很多的纷争与问题。此外,你好我坏,你对我错,你大我小,你有我无,看起来似乎很难实行,实际上,只要你去实践,就能发现其中蕴藏了许多微妙的道理,而在人我相处中,你一定会因为以上的几项方法,而与人相处得更融洽。

人是群居的动物,在家庭里有父母兄弟,学校里有老师同学,机关里有长官同事,街道上人和人摩肩擦踵,所以不管你走到哪里里,总离不开人群。在人群中如何与人和睦相处,有四句话供大家参考:

一、忍一句,祸根从此无生处:古德说:“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礼。”一个人在盛怒时所说的话,容易伤害到别人,也容易造成磨擦,所以如果我们能忍一时之气,就不会造成无谓的纷争。就像拳头,不要急着打出去,才能凝聚力量;眼泪,不要轻易流出来,才是真正的悲愤。一时的气话往往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因此千万不要在盛气之下轻易发言,能忍一句,自然祸根从此无生处。

二、饶一着,切莫与人争强弱:有首偈语说:“何必争强来斗胜,百千浑是戏文场;顷刻一声锣鼓歇,不知何处是家乡。”人生就像一场戏,尽管剧中曾经风光、繁华过,一旦落幕,一切归于寂静。所以在人生的舞台上实在没有什么值得争强好胜的,有时候让人一步就是自己的胜利,所以做人要有“得饶人处且饶人”的涵养与心量。

三、耐一时,火坑变作白莲池:忍,不是懦弱的表示;忍,是勇者的象征。一个人能够忍耐一时,坚持下去,纵使一时的不如意,终将成为过去。纵然处身“火坑”,也会因你的忍耐而变成清凉的莲池。所以我们与人相处,只要能忍耐,就能转逆境为顺境。

四、退一步,便是人生修行路:人生的旅途上,不一定要每一步都向前。回头是岸,能退一步想,海阔天空;凡事退一点,不但留给别人一点余地,也是自己的一种修行。

所以,与人和谐相处的方法是:

一、忍一句,祸根从此无生处。

二、饶一着,切莫与人争强弱。

三、耐一时,火坑变作白莲池。

四、退一步,便是人生修行路。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星云大师文章列表

要照顾自己的心,不要在意外面的境界

我们这个色身会生老病死,终有一天要丢弃,是没有用的...

现在人学佛不得力的原因

第一、心外求法,遇事即求佛、求法、求僧,殊不知向外...

深思此二十一事,可得道矣

过去,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为众多比丘弟子...

修一切法门都离不开观心

说到开示,讲来讲去,都是剩语,因为讲不出什么新鲜的...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修行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修行人每天都在与自己的...

不受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古云:学道犹如守禁城,紧把城头战一场。不受一番寒彻...

修行是注重形式还是不注重形式呢

问: 师父,修行是注重形式重要,还是不注重形式重要...

生活中修行的四句偈

无论那一种宗教,都是讲究自我的修行。好比衣服破了要...

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

从心的牢狱里解脱出来

一个人,如果做了违法的事,被人一状告到法院,就要接...

星云大师《佛教对知见的看法》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 今天是佛学讲座的第三天,...

星云大师《面对问题,不要退缩》

人从出生下来之后,就会慢慢地感受到人间有很多问题,...

爱,就是惜

数十年来,走访世界各地,常听人歌颂「爱」的伟大,并...

【佛教词典】自言治释名

戒本疏·七灭诤法:“自言治者,罪是自生,还须自露。...

【佛教词典】二种法性

出自地持经卷一。法即轨则之义;性即不改之义。一切法...

【佛学漫画】真能放下才是真信切愿

嵩安法师的往生故事...

各宗派的代表性经典

佛教的三藏十二部经典浩如烟海,博大精深,卷数达二万...

在家居士对「四种清净明诲」应该如何理解和处理

问: 在师父讲到的《四种清净明诲》中,淫、杀、盗、妄...

烦恼不断,无非就是没有智慧

问: 阿弥陀佛!请问师父,为什么有的人总是有病,总...

如何证明人是素食动物

对于素食的另一种争论,在于人类是素食动物还是杂(肉...

关于死后葬法及其意义

人生世间,直同幻化,纵寿百年,亦弹指顷。其生也随夙...

圣严法师《信心不退转》

很多人在参加法会的时候,一唱到发愿文或忏悔偈,就忍...

老来无三昧

我说几句话。我是说过,年轻人发心修行是容易一点,但...

升迁如何避免被嫉妒

被上司赏识、升迁,本来是件好事,却惹得同事眼红、流...

如何去报佛恩?

问: 如何去报佛恩? 大安法师答: 要思惟佛对我们的...

如瑞法师追忆梦参老和尚:老和尚是为众生而活

壹: 老和尚弘法路经香港,入住宾馆即问:此房一夜何价...

天天伴佛眠,朝朝从佛起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阿弥陀佛全体的功德都在我们的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