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要照顾自己的心,不要在意外面的境界

广钦老和尚  2017/05/3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要照顾自己的心,不要在意外面的境界

我们这个色身会生老病死,终有一天要丢弃,是没有用的东西,我们要舍身,利用这躯壳来修苦行,磨炼它,不要太顾惜它,以去掉对这个形相的执着。一个苦行修圆满的人,他的心会照出自性的灵光,会照出过去的事情来。

出家了非比在家人,要看破名利、澹泊一切、不去攀缘。修行是自自然然的,你修到那里,韦陀菩萨自然拥护你到那里。要尽心常住的事情,才能增加福慧,否则一辈子不能了脱。

如果生死已经了脱,能弘法利生,到那时候,虽然我们不求名利,名利自然也会跟着而来。

如果我们能把这个心修得清净,那么临终时,这个心便投入莲花,由西方莲池自然化生,而不是经由父母精血而来的秽体。如果由父母体生的还是有生死轮回。

虽然我们现在生在娑婆世界,但是如果念佛,心净则国土净,心清净无烦恼、无妄想,则也是净土。此是娑婆净土,心即是西方。

出家人一样仍需要地理,但是要看道行,道行如果有修到那里,就能感化,则地理、人理、天理,都包含在修行中,所以说出家人修行是根本。

受戒是受什么?是受忍辱,依忍辱修行是根本。照这样去做,到那里都能感化人,修忍辱就有德行,不但人见生欢喜,也可感化人。

修行是要到那里都一样,都能自在,修行就是要修这些。

照师父的话修行,边做事边念佛,去除我执和法执,智慧才会开,智慧是无色相的,抓也抓不到,智慧开时自己也不知道,碰到事情一动,就知道如何去处理,这才是智慧。

经藏在那里?经藏在我们的心中。但这要开智慧才有办法,智慧不开,看经书是迷迷煳煳的。若智慧开,则看经书会觉得很熟,而且又会领悟出一些真理来。

打法器、唱诵梵呗,这些都是自然会的,不是刻意去学的,智慧开了自然而然就会了。

人有生、老、病、死、爱别离等八苦,如果有愿力修苦行,以后会有小神通,什么事到那里都知道,自己会有所觉,自己就有主。

现在承天寺,来的人什么样子都有,但闹中取静,才是真修行。有的人还跑去大马路旁修行,甚至车子开过去,他也没有感觉。

要注意自己的心,要的是内心自然生法喜,不要因外面环境好而欢喜,要照顾自己的心,不要在意外面的境界,要修到我没有怎么样。

凡事不是光用嘴巴说,或是去分别的,而是自己开智慧体会出来的。

不要祈望施主送东西来,不要依靠施主,只要努力修行,有了成就,天龙八部都会拥护我们。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广钦老和尚文章列表

善识其心,善用其心

一个人去邻居家借斧头,边走边想:会借给我么?难说!...

持咒不可作降魔想,起嗔恨心,魔是妄想

一切境界都是幻境,由于轻昏觉照不明,出现种种虚幻现...

念佛是人人本分的事,也是人人本能的事

修净土法门,唯一的行持,就是诚心念佛。如果有人要问...

【推荐】圣严法师《觉察自己的偏听偏执》

如果不能觉察自己的偏执,就会被自己的好恶所蒙蔽;...

见自身微尘与世界所有微尘等无差别

时国大王延佛设斋,我于尔时平地待佛,毗舍如来摩顶谓...

林则徐:十无益格言

1、【父母不孝,奉神无益】 一个人,假如连父母都不孝...

星云大师:如何「看心观静」

《楞伽经》云:「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

老是走神,静不下心来怎么办

问: 阿弥陀佛,师父,我老是走神,静不下心来怎么办...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

你快乐吗

你快乐吗?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出家不是职业,而是生活方式

出家,真的是一种职业吗? 出家是一种职业,许多人都...

佛经中关于「人身难得」的譬喻

在短暂的人生中,有的执著于事业、有的执著于爱情、有...

戒律是万善的根本,能够决定我们的成就

戒律,是万善的根本。持戒品位的高下,能够决定我们的...

【佛教词典】慢坑

比喻憍慢之心如深坑。摩诃止观卷十下(大四六·一三六...

【佛教词典】大

(一)梵语 mahā。音译摩诃、么贺,指自体宽广、周遍含...

格言联璧

学问类 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

净土诸祖师对「信」的阐述

净土法门以仰仗弥陀愿力往生安养为本质内涵,所以深信...

念佛鬼敬

【原文】 海昌村民某,有老媪死,附家人言平生事,及阴...

临终的时候,拼的就是决心了

佛陀对我们面对五阴魔镜的一个很重要的开示。他说 然彼...

雷阳公问地府官吏

族叔祖雷阳公说,从前有个人遇见阴曹地府的官吏,便乘...

星云大师《尊重异己》

世间上的万事万物,只要有两个以上,就不会有绝对相同...

才发一念,池内便生莲花一朵

问:今发愿但可云当生,何名今生? 答:此亦二义:一约...

如何去认知多善根多福德

什么样的人才能往生呢?在净土法门如何去认知多善根多...

却到莲池更回首,世间蝼蚁尽纷纷

贵人虽贵未为欣,死后还他一个坟。 三谢园亭空燕子,五...

不同答案回答相同的问题

某个清晨,当佛陀正与弟子齐聚一堂时,一名男子前来请...

若疾病缠绵者,当力修净业誓求往生

相晤已来,忽满六年。不但星霜屡更,即国历已非其旧。...

汝能修净土,安隐无惊疑

请看第八段:往西方得安稳。这是对多年修行的人,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