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圣严法师《觉察自己的偏听偏执》

圣严法师  2010/06/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如果不能觉察自己的偏执,就会被自己的好恶所蒙蔽;
也就会理直气壮的拿着自己所执着的价值标准,去衡量外在环境。

人生在世,总有许多烦恼。佛法的根本精神就是要教人断除烦恼,怎么做呢?方法很多。当我们追究烦恼的根源时,会发现有一种烦恼,是来自于自己主观的立场,不能得到外在环境或周围的人认同。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接纳,甚至能控制别人;却很少有人会心甘情愿接受别人的意见,更甭提受到别人的控制了。如此,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的冲突、矛盾就来了。

有一对恩爱夫妻,在结婚多年以后,还是离婚了。办离婚手续时,两个人都很难过,连他们自己都想不通:明明两个人感情很好,怎么可能走到这一步呢?原来这位太太弱不禁风,大热天里也受不了一点点风,不能吹冷气、不能吹电扇,连窗户都不能开;偏偏这位先生最怕热,没有冷气睡不着。所以,这对虽然恩爱却无法相处的夫妻,最后只好分道扬镳。这是人生的悲剧,不过,这也是人生的常态。

佛陀在楞严会上曾对大众说法时,曾经举起自己的手来问阿难说:“阿难!你看我的手是正的还是倒的?”阿难自恃多闻,被佛陀连番训斥几次之后,再也不敢逞强,只得含糊应答说:“世间一般人都认为手指向下就是倒;我也不知道究竟如何为正?如何为倒?”佛陀就说了:“手臂就是手臂,哪有一定的正或倒?只是世间的人一定要执着上竖为正,下垂为倒,这是执迷不悟的看法。”

所以,以佛的眼光来看,世间所见的许多价值标准,都是人的执着妄想,是非善恶,本来没有绝对的标准。一个人从某个角度看是大坏蛋,可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可能是个大好人。这些标准都是人定出来的,未必放诸四海而皆准。我们如果不能觉察自己的偏执,就会被自己的好恶所蒙蔽,也就会理直气壮地拿着自己所执着的价值标准,去衡量外在环境。合乎自己的标准,就起了贪爱心,不合标准,就起了厌恶心,这个分别心,就是烦恼的根源。其实,外在的境界根本是一样的,就像佛陀的手臂,非正非倒;可是,不同的人来看,就有不同的评价和反应。我们若能时时反省自己的偏执,在待人处事上,就会比较圆融了。

有一个妈妈告诉我,她的孩子在学校跟人家打架了,结果老师重重的处罚她的孩子,另一个打群架的同学因为功课好,逃过了处罚。老师不问青红皂白,就责怪她的孩子把人家好学生给带坏了,其实真正带头打架的是那个成绩好的学生。大家看!明明同样犯错,成绩好就没事,成绩差就该罚,老师把成绩好坏当作衡量品德的标准,在我们看来是很明显的错误,可是那位老师却浑然不觉。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就是这样,对自己的错误浑然不知。

因此,佛法教导我们时时观察自己微细的念头,不要被自己蒙蔽,不论外在的境界如何变化,情绪都不会受到牵动,那么,就可以断除烦恼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活在当下

从前,寺院里住着一老一少两个僧人。老僧才学广博,声...

在家居士怎样正确称呼出家人

关于居士对出家师父的称谓 所谓佛法于恭敬中求,身为一...

大寂法师:三种情形会让你生起退转心

一、学佛多年的居士为什么会在重病下对佛法失去信心?...

行善才能得福报

一位风水名师,为人看坟断宅非常准确,经过调理的宅墓...

信佛会让你损失什么

多年前,有个学者在某大会场向人们讲佛祖绝对不可能存在...

佛教小常识

【一、寺、院、庵】 寺,在古代本是朝庭机构的名称,...

蕅益大师警训略录

流俗知见,不可入道。我慢习气,不可求道。未会先会,...

佛法修学的目的---破妄显真

唯识学在整个大乘佛法当中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课程,它跟...

【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

杂譬喻经

(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

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

圣严法师《回家的感觉真好》

我们要用爱心营造温馨的家庭,温馨的意涵是指温暖,令...

圣严法师《谁惹谁生气》

有些人认为自己内心没有问题,却又常常生气,常常难过...

圣严法师:让爱情发挥正面的力量

「爱」本是一种值得歌颂的高贵情操,人间也因为有爱而...

圣严法师:整容能改命吗

问: 整形美容在台湾很风行,甚至有母亲送给女儿的生...

【佛教词典】结库藏法

亦名:库藏界结法 羯磨疏·集法缘成篇:“结库藏者,僧...

【佛教词典】二因

(一)生因、了因。(一)生因,乃本具法性之理,能生一切...

八个与人相处的技巧

人在世间生活,不可能不和人接触,接触就要讲究相处之...

《印公画传》纪念印光大师往生八十周年

公元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农历十二月十二日辰时,大师生...

念佛就是听自己念出的声音

问: 从《楞严经》所看到说,山河大地都是佛的法身所变...

五祖投胎拜师

五祖大师弘忍,前生是破头山下的栽松老者,非常仰慕四...

人生不过一个「赢」字

赢由五个汉字组成:亡、口、月、贝、凡,包含着赢家必...

星云大师《从四圣谛到四弘誓愿》

前言 佛陀证悟的宇宙真理是「苦、集、灭、道」,由苦...

娑婆众生吃饱不是奔走尘务,就是昏沉睡眠,都是轮回的业

饭食经行者,念食食至,不假安排,食毕钵去,不劳举拭...

身处生死轮回,我们该怎么办

《楞严经》的整个观念就是返妄归真。返妄归真当然你要...

若实无我,谁能造业,谁受果报

首先我们要先从空性的角度来解释人生,这个中道它也是...

爱的表达有时不用语言

总有一些平凡的人、平凡的事让我们感动。而那些发生的...

印光大师:净业行持

凡修净业,以决志求生西方为本,而净土法门以信愿行三...

【佛学漫画】人生十善

古人说从善如流,对于正确的指引理当如流水向下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