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梦参老和尚:法布施为一切布施之首

梦参法师  2011/06/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法布施为一切布施之首。说我也不能讲经,不会说法,念句阿弥陀佛总可以吧?我想每一位道友都会吧?现在夏天了,虫子,蚂蚁,路上到处有各种虫类。你见到给它念一句阿弥陀佛,这叫法布施!不要产生了分别心执着心。你见到一切众生,只要它有神识的,你给它念一句阿弥陀佛。咱们看到很多道友,见到一些众生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它只要一闻到这声音,给它种下善根去了。这个功德无量。这也叫不住色声布施。

当你对一个蚂蚁念念,你有什么希求吗?还需要蚂蚁感谢你吗?没有呀!所以,你在这个时侯什么心都不生,不住色布施,这叫法施啊。这法施比一个物质的布施的功德大多少倍!你给人家东西,那个随时就消灭了,他用完了就没有了,你给他说一句法,他永远享受。好比一个蚂蚁蚊虫,乃至一切的小生物,你给它念句佛,它来生就变成人了,它闻到这一句法的利益,使它就脱离畜生道。可不要把这看轻了!不要以为坐这讲经才是法施。你那就是法施!以法为施,以法布施。这个含义很广啊!含义很广啊!我们每位道友都是法师,你用法来布施给一些众生。

我们经常说:没有福德,没有智慧。那你修啊!既然没有福德那你修福德,没有智慧你修智慧啊。怎么样修法呢?就是我上来说的:利益一切众生。你给它念一句阿弥陀佛,念句观世音菩萨。如果你能够记得几个经的偈子,你给它念一念,你别认为它无知,你这一念啊,在它的神识里,入了它八识当中永远成为种子。它要产生,要发芽的。懂得这个含义吧?不要吝法,见一切众生,你所知道的好多,你能给它利益一点,就是要施给人!这叫法布施啊!不要执着讲经才是说法,不是的啦!你劝人念句阿弥陀佛,念念般若般罗蜜。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佛教度化众生的四种悉檀

众生的根器千差万别,所以佛教度化众生时,也会因势利...

运用佛法来布施

佛教有一个名词叫「四摄法」,其中有一项是「布施」,...

若非老僧定力够,几作驴儿被他骑

我们学佛的人,对于因果报应的道理,一定要牢牢记着,...

把「谢谢」带回去

诚拙禅师在圆觉寺弘法时,法缘非常兴盛,每次讲经时,...

解读印光大师的财富观

《印光法师文钞》涵盖了印光法师的各种思想,财富观即...

为何有人先富后贫,有人却先贫后富

复有业初乐后苦。若有众生。为人所劝。欢喜行施。施心...

在家人是否比出家人更能利益众生

问: 我认为我们修行实际上是修心的过程,要在生活中...

锲而不舍地坚持不忍圣教衰

问: 顶礼法师!弟子出家三年,目前在佛学院读书。学习...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

在家菩萨戒本

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

欲海漂流具众苦

讲苦,那佛说了种种方法,断苦的方法,但是我们用不上...

造了很多的罪,临终闻到佛的名号能解脱吗

【长者。未来现在诸众生等。临命终日。得闻一佛名。一...

梦参老和尚《用普贤十大愿念阿弥陀佛》

和尚慈悲,诸位执事慈悲,大众师父慈悲,请坐下。今天...

我们要发回向的愿,这种回向效果无穷

【次当复发回向之愿。愿我所修一切功德。资益一切诸众...

【佛教词典】着我

(术语)思五蕴假和合之身中,有我实在而执着之也。...

【佛教词典】上座十法

(名数)十诵律云:具十法者名上座:一、有住处,言住...

为何生到极乐世界,就是生到了十方佛国

我们看第五的闻法欢喜。前面是讲到极乐世界的受用,你...

惟贤长老《净土教的圆融、顿悟及其影响》

佛教传入中国,自后汉至魏晋南北朝,有关净土的经典翻...

云居山竺慎师身上发生的一个事情

你要是见到境界,也不能生欢喜。一生欢喜也同样找麻烦...

禅师是如何用功的

有人问大珠慧海禅师是怎么用功的,他答道:饥来吃饭困...

【推荐】就算贪恋一枝草,也还要再来轮回

一、那蜈蚣呢?被你一扔,不知道有没有摔伤啊?! 有一...

临终一念在净土,则必定往生净土

【原文】 净土传云:阿弥陀佛与观音势至二菩萨,乘大愿...

修学佛法不要永远停留在「知道」

这个地方为什么讲勤修加行呢?古德注解上说,一个菩萨...

世间的聚合与离散,皆应坦然面对

因缘的聚合与离散,我们要接受无常变化的自然法则。 这...

为何不能把心安住在外境

当我们在修学首楞严王三昧的时候,要把握两个很重要的...

【推荐】圣严法师《觉察自己的偏听偏执》

如果不能觉察自己的偏执,就会被自己的好恶所蒙蔽;...

用心诚恳

也许是离家的日了久了,回到冢中,发觉与相距七岁的弟...

空与有

影响中国佛教最深远的思想有二:一是有宗,以「缘起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