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居士怎样如法修行

2014/01/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居士怎样如法修行

一天我和一位居士的父亲闲聊。当谈到居士时,这位父亲气哼哼的说:“自从他信了佛以后,什么家务活也不干,就知道烧香磕头。妄想成佛,长生不老。我们对他有意见,他就对我们不理不睬。我就不信,佛是这么教导人的?”我问:“他没有给您讲过佛教吗?”居士的父亲回答说:“讲过,他就说信佛可以消灾避难,人死后能到极乐世界。”听了居士父亲的话,我突然找到佛教之所以还不被一些人接受,甚至被认为是迷信的原因。

由于在家修行的佛教徒本身有家庭、有事业,难免要过一种世俗的生活。因此,居士就不能不面对这一现实,如果把自己看成一个出家的僧人,那就不适宜了。所以,佛教徒在世俗生活中要想坚持佛教真理,向人们宣传佛教理论,本身除了有正信之外,还要使自己成为一个值得亲近、尊重的人。只有这样,居士才能与人和睦、友善的相处,才能在不知不觉中把佛教的真理向世人传授,既利己又利他。佛教的深入人心也就指日可待了。那么,居士如何正确的修行佛法呢?下面我谈点粗浅的认识。

一、正确对待欲望。佛教导我们要恢复本性的光明智慧,首先要寡欲。即“清心寡欲,少欲知足”。按照佛学观点能清心寡欲,人本有的智慧光明才可显现。但有些居士却对此有片面的理解,认为断欲望就是什么也不要想,什么也不追求,就要冷漠无情。因此,他们对工作事业漫不经心,对家人冷暖漠不关心,整日的念经拜佛,完全不理会家事世事。也正因为如此,他被别人认为是个悲观厌世、冷漠无情的怪人。殊不知,佛教让人断绝欲望的本意是让人断贪欲,并非舍弃一切追求,如果把正确的理想目标都看成欲望,那么想修成正果本身就是个欲望。

我们说如果一个在家的居士整天什么也不干,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这种寄生虫式的生活本身就违反了佛学宗旨。佛陀曾言:力图解脱烦恼的人必须避免两种偏倚的生活。一种是不能战胜私欲,过度追求私欲的生活;另一种是不必要的折磨自己的身心,过着苦行的生活。所以,我们不要在信佛以后,一味地追求消灭欲望,而无所作为。信奉佛教与积极上进、踏实努力的工作并不矛盾。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你是个国家工作人员,你花着纳税人的钱,就要为纳税人干工作;如果你是个工人,你在努力工作的同时,为家庭多创造一些收入,使家庭和睦,同时也为社会在创造财富。这些都符合佛教的真理。

也就是说我们不能过着不劳而获的寄生生活。因此,我们在家的佛教徒尤其要精进勇猛地入世办事,将事业搞得红红火火。况且一些出家的佛教徒也不是在世外过清闲。他们每天四、五点钟做早课,早课以后或者拜佛,或者坐禅,或者念经,或者礼忏,做他自己所要修行的活动。你想一想,这么早起身,兢兢业业、辛辛苦苦的修行,你说他是消极的吗?这种行为一般人不了解也没看见,却以为是消极。因此,我们在家的佛教徒一定要有志气、有骨气,认认真真的修行佛法,在短暂的人生中慎思明辨,求得真正的佛法。

二、佛教徒在生活中时刻要有一颗平常心,不要认为自己信佛了,就比别人高明。相反,信佛的人更要谦卑。佛教从净化心灵这一方面来促使人们各自摒弃私见、私利、私欲,以博大的胸怀,把一切众生看成自己的同胞兄妹,万物与我同为一体。我们要尊重别人的信仰,使他人因你而理解、相信佛教。存好心,说好话,办好事,做好人。如果居士不敬重三宝,不慈悲宽容,不互相团结、互相帮助,在贪、、痴的迷惑下为名利而斤斤计较,因个人的恩怨而毁谤他人,若如此,又怎能够当好一个居士呢?因此,这是每个居士值得深思的大事。居士应具有较高的觉悟程度,千万不要忘记肩负的“上求菩提,下化众生”的重任。

三、要处理好佛教和家庭生活的关系。每个居士在现实家庭生活中,要真心皈依三宝,以佛、菩萨为楷模,深入佛教经典,掌握丰富的佛学知识和社会知识,把佛法与现实圆融地结合起来,为社会和人类服务。居士净化人间的着力点,是从净化家庭开始。

佛化的家庭要做到以下几点:1、要孝敬父母。女的孝敬父母及公公婆婆,男的孝敬父母及岳父岳母。必须两者兼顾。

2、夫妻之间要应相敬如宾,把彼此当做共建幸福的善知识来看,所以应该相敬、相让、互助、互谅、互相的关怀。

3、对待子女要像母鸡来带小鸡那样的呵护备至。我们中国人所说“养儿防老”这个观念,佛教徒并不赞成。佛教对子女的爱护和教养,目的不是为了防老,乃是为了尽责,因为人的福报与业报,各有因果、各有因缘。父母宜教导儿女孝敬父母的伦理观念,但不宜指望儿女一定要奉养父母,否则便会因指望而变成失望之时,衍生出无穷的烦恼。家庭的成员都当各尽各的责任和义务。以佛教而言,家庭即是弘法利生的基础,家庭成员关系的和睦、家庭教育的成功,便能提升个人品质,进而达到净化社会的目的。

四、要广结善缘。人要避世修行并不难,难的是在人间肩负重担依然走在坚信的大道上。我们必须有地藏王菩萨那样的宏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居士要通过爱父母、爱妻子、爱儿女、爱兄弟姐妹、爱朋友发展到爱一切人。这样,我们才把佛的旨意传授给一切人,让人类永远和睦相处,永远不起纷争。否则,只会让人感觉信奉佛教的人跟常人不一样,是精神病。

因为居士每个人都有家庭、有事业工作,那么我们有责任好好工作,同时照顾好自己的亲人。佛教讲孝道。不敬父母是不孝,不敬老师是不孝,兄弟们不和,让父母担心,是不孝。做事不负责任,对人没有诚意,工作不努力,身体不好常生病,自己天天烦恼,皆为不孝。佛告诉我们要孝亲尊师,我们自己成佛,不但能度父母,还能度其他人。

因此,只有做一个孝顺的子女,做一个仁慈的父亲,做一个合格的丈夫,才能使家人与你友好相处,在相处中才能把佛教知识传给他们。否则,连家人都不能和你亲近,你怎么能够传播善知识呢?学佛,一举一动都要为他人着想,把自我看轻了,舍己为人,不令他人生烦恼,这就是佛。

五、居士一定要去掉急功近利思想。许多的居士没有搞明白,为什么要信佛?有老妇信佛后,天天念叨:阿弥陀佛,保佑我全家都平安,儿子孙子当大官,又有吃来又有穿,钞票堆成山。这就错了。如果那样,佛也可以保佑坏人了。不是有这样的例子吗?抢匪抢劫前在佛前发愿:佛祖保佑俺抢劫成功,到时候俺一定给您烧高香,镀金身,让您享不完的荣华富贵。你说佛能保佑他吗?

因此,我们不能把佛看成有求必应的神灵。有些居士虽然嘴上不说信佛是为了能给自己带来好运,但在内心却是在祈祷佛、菩萨保佑自己功成名就、发大财。殊不知,佛是指路的明灯,如果佛给了你光明的道路不走,甚至背道而驰,你怎么祈求佛保佑都无济于事。如果对佛教真谛缺乏了解、功利心强,把佛教简单的看成是能够消灾避难的保护神,把佛看成是能够给人带来财富的财神爷,那与迷信根本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有居士信佛后逢人就讲:“学佛真伟大,不信佛的人都是大坏蛋,都是大笨蛋。信了佛,现实人生定美满,一切事情都如愿,没事咱就念念经,管他旁人难不难,闲了咱就跑道场,父母儿子靠边站。这个样,死后定能升西天,到时候吃有吃,穿有穿,日子惬意又清闲,他们还要供奉咱,如果敢不供养咱,一定让他有灾难。”我们说如果这样,他就是个俗人,跟不信佛的人没有什么两样。

总之,居士们要以佛陀为榜样,认真领悟佛、法、僧三宝,学习佛觉而不迷,学习法正而不邪,学习僧净而不染,正确地认识佛教,坚持正信,破除迷信,树立正气,弘扬正法,坚持不懈地学习佛法,印证佛法,不断地觉悟,要像佛那样达到无上正等正觉的境地。不要仅学一两句经文,念一两句真言,就以为懂得了佛法,其结果会做出一些脱离实际、事与愿违的事来。佛、法、僧三宝是居士的老师,作为居士——三宝的学生,既受三宝教育,就要敬重三宝,以报师恩,以三宝智慧搞好佛法宣传,以佛、菩萨的大慈大悲精神自利利他,显示大乘佛教的慈悲胸怀和无量智慧。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印光大师嘉言录--谕在家善信

甲、示伦常大教 ● 尽性学佛,方能尽伦学孔。尽伦学孔...

蚯蚓一个生命能变成两个生命,这是为什么

问: 这里提到这个蚯蚓被切割成两段,但是蚯蚓的两半均...

不要以为有了这张纸,你就有资本了

今天下午,几个老沙弥、沙弥尼,来求戒。都六七十岁了...

念佛与念观音菩萨的关系

观世音菩萨代表阿弥陀佛慈悲的一面,寻声救苦,拯救众...

李恒钺《向受过现代教育的人介绍佛教》

前言 今天来讲此题的目的,是以学科学的头脑来观察分...

居士应如何正确学佛与用功

首先,应听闻僧宝所说之正法(而不是网络上论坛、博客...

念佛与持咒有何不同

念佛与持咒,本来源于修定的方法之一,然在净土教法及...

居士如何在生活中落实和传播佛法呢

随着现代弘法方式的改善和弘法途径的增多,当今社会,...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方广佛华严经(80卷)

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天册金轮圣神皇帝製 盖闻:...

在生命轮回中,你的心是变来变去的

所有的烦恼有一个中心点,就是自我意识。我们在刚开始...

四种养生补血的干果

桑葚干 四种干果让你养生补血,桑葚干是目前水果及其...

说话要说到用处,废话无益

禅宗提倡不立文字。为了说明宗旨,不得不用了文字这一...

印祖开示念佛方法

【知汝不知净土宗旨,当依「一函遍复」所说,生真信,...

【佛教词典】净法界

(术语)又曰清净法界,真如也。真如之体离一切垢染故...

【佛教词典】四门

(术语)真言于曼陀罗之方位以东南西北次第,配于发心...

人生要有理想

如果我们在半山腰,突然遇到大雨,应该怎么办? 登山专...

让我们生活变得有意义

人生就像读一本书一样,也是有尽头的,光阴飞逝,一晃...

契悟当下这一念心

现代人总觉得生命很短暂,所谓「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

修空观对治时,一定要知道你是想空掉什么

为什么破妄永远是走在第一步?就是说,诸位!理论上我...

念《金刚经》,有没有想《金刚经》说什么

人在苦难当中,至诚心容易生起;一旦安逸了,虔敬心也...

慈善的不是钱,是心

2007年2月16日,刚刚卸任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得克...

十方诸佛都在自己刹土,宣扬赞叹阿弥陀佛名号

仰仗佛力 由通途佛法仗自力之难,我们再来观照净土法门...

听闻了佛法,你必须去修才有用

我们诸位道友,我们现在要是帮助别人,劝化别人也信,...

培养不孝儿女的六招

看看自己作为父母是不是已经在培养不孝子女: 1.百依...

清净乞食住

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度众。一日清晨,舍...

下劣凡夫罪业深重,如何容易得生安养

问:求生西方固所愿也,但我下劣凡夫,罪业深重,福善...

南亭和尚《地藏菩萨化度事迹》

地藏菩萨的大悲、大愿,我相信,只要是佛门弟子,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