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正确认识一句佛号念到底的意义

净界法师  2014/05/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正确认识一句佛号念到底的意义

如果你的烦恼轻薄,如果你的善根深厚,如果你的愿力坚固,可以,三个如果,因为你都不需要,你没有那个病,法门是治病的,你有那个病你就必须吃那个药,当然你没有那个病,你第一个你业障不重,那你就不需要忏悔了,人天乘对你就没有用了,你自然不会去造杀盗淫妄,这五戒你也不要守,心平何劳持戒。

你对人世间的根本就没有什么太多的情感,你也不需要思惟苦谛调伏爱取,这个药你也不需要了,你很自然安住真如,你就不需要修大乘安住空性。那你这五乘法门对你通通不需要,但是这个条件是:如果,这个成立的话。

如果你有这个病你不吃药,这个问题就麻烦了,因为它不会自己消失掉,那就看你的佛号冲得过去,冲不过去了,冲得过去冲不过去这不知道,因为临命终的时候充满变数,人的心是很复杂的一个东西,非常复杂,错综复杂。

佛陀,即便是佛陀,也只有到了你初地以后,他才给你授记说,你会怎么样,入了正定聚佛陀才给你授记的。你没有入正定聚之前,你明天会发生任何事情,连佛都说不准,真的,佛都说不准。如果你一定要往生的话,其实,你对自己要很了解,我看很多人对自己不见得了解,为什么,你很少打坐。

你看我们一个人很矛盾,我们对别人很了解,有没有觉得,你隔壁的是什么心态,你讲得清清楚楚,你可以讲一个小时,哇,这个人怎么样怎么样,但是你不了解你自己,这是问题,因为我们六根都是向外,所以你没有回光返照,你不了解自己就很麻烦,因为你遇不到圣人,就没有人比你更了解你自己。

如果你生长在正法时代,你不需要了解自己,你拜文殊菩萨做师父,文殊菩萨说,你前面三年,给我老老实实的拜忏,后面三年给我修四念处,再后面你念佛就够啦,就其他都别看了,他把你的路都铺好了,你很幸运,生长在佛世,生长在圣人出世的地方。

但你到了末法时代,你还蒙着眼睛到处走的时候,就糟糕了,因为没有圣人出世,你又不了解你自己,那你学这个法门干什么呢,我就不知道了。你这没有医生,药你都乱吃,现在大家都乱吃药了,你不能凭感觉在修行。

佛陀没有说法,《金刚经》说的,就是说,这什么意思呢,你说佛陀有说法就谤佛。佛陀没有说法,那这个法怎么来的呢,佛陀是为应众生的需要而说的,这个很重要。是你有需要他才说的,所以这个法就没有自性,如果佛陀出世,他不管你有没有需要,他就讲一句话出来,这个法就有自性,它不必等待因缘,但事实上没有,每一句话都是你需要他才说的,所以佛陀没有说法。

好,从这个概念我们就知道,喔!这个法是用来治病的。诸位,你没有事的时候会吃感冒药吗?不会!对不对,所以怎么样为自己调配药,那就很重要了。我建议你每天,要有个打坐的功课,你就会慢慢了解自己。你那个心光,不要老是向外,偶尔把它调整一百八十度,看看你的内心世界的活动,它是怎么活动,它喜欢往哪里跑,它有一个轨道的。

其实我们内心里慢慢有它的一个轨道,它有习惯性的轨道,你遇到事情的时候,人的内心的活动,它的确有习惯性的活动,每一个人不一样,你要把那个脉动抓出来,你就知道,你这个人问题在哪里,然后你就会减少很多的浪费时间。你就知道这个法,在这个法门当中,我们《佛法概要》讲很多,你就知道,喔!我需要的是这一块,这一块这个对我是急迫的。

所以当《佛法概要》学完以后,接下来就是你要了解自己,你怎么做取舍,这个就是诸位的工作。好,还有没有问题?理论上,我不知道诸位的根机,有些可能是圣人出世,也有可能,你越在末法时代出世,你的对治法门要越多,你会在这个时代,某种程度你是共业,越到末法时代,这个法越到末法时代的时候,众生的病越重的时候,你靠一句佛号就越不够。

诸位,你看看历代的净土宗的祖师,你会发觉有变化,你看早期的唐朝的时候,善导大师的净土的概念,它很简单,他叫你就一心归命就够啦,相信你是业障凡夫,你相信阿弥陀佛有无量功德,他一定可以救拔你,善导大师讲来讲去,都在讲这个概念而已,一心归命,四个字而已,通身靠倒,那是什么时代,唐朝的时代,距离我们将近两千年。

唐朝过去了,宋朝,永明大师慢慢提出了,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当然他也同意,无禅有净土,他也同意,他提出两个概念。宋朝过去了,到了明朝的时候,就很少有祖师提到,只要一句佛号就好,很少。到了蕅益大师的《弥陀要解》就又提出了理观事修了。

祖师在演变一个法的时候,都不是随便的,他一定知道这个平均值,这个众生的平均值已经变化了,因为你这个佛法契理性跟契机性嘛,上契十方诸佛实相的道理,契理性不能变的。你不能说,啊,这个道理跟那个道理不一样!唐朝的道理跟宋朝的道理,跟我们现在的道理,是一样的,但是契机性就不一样了,在取舍。

诸位,你看看净土宗的十三代祖师,你比较一下你会发觉有一些变化,越到末法时代开的药就稍微多了,这到底说明了什么事情,你们要去想一想,就是前面的药已经不够用了,这药轻病重,早期开的药已经不符合后世人使用了。这就是为什么要有历代祖师,江山代有人才出,他不断的要调整,如果说佛法没有契机性,那历代祖师通通不要了,有些人说,喔!看佛经就好了,这句话不对。

佛陀是原则性的开演,祖师呢,他是有时代背景,他会做微调,你这个时代,这个祖师在这个时代出现,他知道怎么调整你这个药方,要调整一下。看祖师的法是契机,看经典是契理,这两个都有需要。当然你也不能完全看祖师,蕅益大师说,你看看祖师也要看看佛陀,你至少了解佛世芳规,佛在世的时候是怎么教弟子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一心不乱」应该怎么解释

那么这里我们来看看一心不乱这四个字,这个众多的解释...

末世众生仗自力断惑证真,甚难甚难

原文: 接手书,知居士有向上志。然未知法门所以,及与...

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

本经的修行重点在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它是一种...

念佛是看您的用心而不是资历

有人认为念佛一定要念很久之后,功夫才会够用,或是认...

【推荐】一句佛号就能收摄散乱的心

不学佛之前,都是散乱、黑暗、狂躁的心,在里面加入佛...

【推荐】佛号要如何念

首先谈修行要有一个正确的心态,这心态就是四个字至诚...

释迦牟尼佛为何要教我们念阿弥陀佛呢

有人问:为什么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不说念释迦牟尼佛,...

知有弥陀圣号,亦为不可思议之善根

原文: 不但此也,即绝无信愿,绝不修持,知有弥陀圣号...

大方广佛华严经(80卷)

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天册金轮圣神皇帝製 盖闻:...

大般涅槃经

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

【注音版】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

【推荐】心有所住,才会对你产生干扰

【则我见性尚无有止,谁为摇动?】 几乎所有古德在解释...

净界法师:摄大乘论

本论在唯识学的一个特色就是:它同时在知见的建立方面...

要想了生脱死,应先知道自己的工夫

古人说: 静中工夫十分,动中才有一分; 动中工夫十分...

学佛虔诚为何多病

问: 学佛虔诚何以多病? 知义法师答: 所谓病,可分...

【佛教词典】依估

(术语)谓依赖也。法华经普门品曰:观世音净圣,于苦...

【佛教词典】三法无差

即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净界法师:禅观与净土(往生篇)

一个人临命终的时候提起佛号,你也提起佛号,他也提起...

修福跟没有修福的天壤之别

求生极乐世界,这个可不得了,那是成圣的一念之间,这...

放下心中的弓刀

过去,在舍卫国有一户贫穷的家庭,夫妻都非常悭吝,性...

佛经中关于观音菩萨身世的记述

观世音菩萨是佛教圣众体系中的一位印度菩萨。关于观音...

为何阻挡他人护持寺院等同谤僧及破灭三宝

问: 为什么说阻挡他人护持寺院等同谤僧及破灭三宝?...

宋朝曹彬用兵慎杀子孙繁昌

宋朝开国名将曹彬,字国华,真定灵寿(今属河北)人,...

莲花在佛教中表示什么?

在佛经中说,人间的莲花不出数十瓣,天上的莲花不出数...

往生品位深浅之判别

问: 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里是以凡夫发心大小分判,而...

被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

不看不知道,世界还真奇妙!原来我们平时所讲的俗语,...

离开一切幻灭就是真实

【圆满菩提。不生灭性。清净本心。本觉常住。】 在六道...

净慧老和尚新加坡双林寺禅七法会开示

(第一天) 大和尚慈悲、常住的各位班首师父慈悲、各位...

不必去想着以后的事情

一只新组装好的小钟放在了两只旧钟当中。两只旧钟滴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