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舍」这个字是很难的

如瑞法师  2015/08/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舍」这个字是很难的

“舍”这一个字是很难的,不管是善法,或者是什么东西,我们还是很难舍的。对这个世界,你就是贪著于善法,也没办法出三界的。因为人天,他必须是从五戒十善当中修来的。出家是求解脱。要求解脱,三界里的恶法,一定不能去做。善法,你也得舍,如果你不舍人天善法你也没办法出三界。但是前提的话,如果你做了恶,那是绝对出不了三界的。

因此,就需要从一开始我们要明白我们今天来做什么,如果你是在家的居士我就是修一修,就是觉得佛法这个道理挺好的,那就是泛泛的在学。如果你真发起来了生脱死的心,不管你是在家做什么,你从内心里要把它放下。高级一点的,随做而不著,为什么呢?因为你了知了这个世间,他都是因缘和合的。

因缘和合就是让你了知因果,我们想一想是不是妈妈没生我们之前就有个我,今生现在你的显现的这个我,你现在的造作又在不断地创造未来那所谓的我。也许在人道,也许在畜生道,这都是根据你的思想,你的语言,你的行为在造作。你造作的你就必须去承受这些。所以佛法里告诉你,这些都是人造作的,它是幻化的。就像我们演戏一样,穿个长褂可能就是爷爷,穿个小背心可能就是孙子,都是在不断变化身份。我们在六道里轮回,实际也是这样的,你的思想,你的语言,你的行为,在不断的创造自己,所以我们受的这个身都是幻化的。这个身体,有没有?佛教里告诉你,你有你的,只不过是它也是你造作出来的而已。

既然是造作的,那我不造作了又是什么呢?所以,要想出三界,你就不要造作六道的因。你不造作六道的因,一定在六道里没有这个果。佛法里也说单单自己出六道可能还不够,是不是我们还要帮助六道里的每一个众生?为什么?因为,我们在互为父母兄弟姐妹的时候,都是互相有联系的,所以佛教里才说把一切众生都看成自己的父母,就是要发起来成佛的心。成佛,就是我出了三界了,但是我不安住于自己的享乐,我愿意来帮忙、照顾、度化大家。所以,他虽然做任何的事情,他的心都不会留在那里,就叫做应无所住。你做什么,如果一著,那肯定这就是因,将来就有他产生的果。因为做的这个善事它一定有善事的结果出来。

因缘所生的法,你还执着什么,你还有什么放不下。在娑婆世界是尽的一种责任,并没有妨碍我,所以我们也可以自在,有儿女好好的去对待他,因为我的责任我必须要对他服务,随尽责任而不受束缚,就是自在地来行这一切佛事,自在地跟众生广结这份的善缘。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如瑞法师文章列表

以水譬喻七种人

昔日,佛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一日,佛告诉比丘...

三界无安,思维生死的过患

我们应该对轮回有所了解,不能一厢情愿地活在自己的妄...

为什么净土法门要不断地讲世间的苦

苦以折伏,乐以摄受。折则激其顽迷,而令起厌离。摄则...

老鼠入牛角,当必有倒断处

【原文】 圆觉谓轮回以爱欲为根本。而此爱欲,百计制之...

我们生命的真相

我们要思惟到,我们得人身是很不容易的。这种得人身之...

三类冤业

冤业一般讲三类。第一个是你有命债,叫杀冤。你今生为...

度众生苦,一切要从利他的角度出发

我们的一切遭遇都是自己过去业报所感,要追求幸福,不...

佛陀为什么要示现「入胎相」

入胎相:父净饭王,母摩耶夫人。经云:处兜率天,弘宣...

瑜伽师地论(100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阿弥陀佛不只是管往生

虽然阿弥陀佛是管大家生命结束时的往生,而药师佛是管...

参禅的先决条件

我们一讲到禅修,就会想到在禅堂里面两腿一盘,监香师...

戏剧大师萧伯纳谈素食护生

我们是牲畜的活坟场,为了口腹之欲而将它们斩杀。饕餮...

不能忽略权法的重要

我们看第三个,辛三的说法教化。看经文。 华光如来,亦...

【佛教词典】百丈野狐

(公案)百丈上堂,常有一老人听法,随众散去。一日不...

【佛教词典】幡刹

(物名)沙门得一法,建幡告远,曰刹竿。故寺中恒有之...

老人的寿衣可否用戒衣代替

问: 法师您好,末学家母为七十七高龄在家居士,受五...

嗔心的火烧的是自己

佛法是认为生命重在过程,你这个过程是用什么心态来面...

人生的三条主线和一个目标

末学障重福薄,无缘出家,烦恼深重,无有智慧。不过靠...

【推荐】优昙法师与《莲宗宝鉴》

优昙法师是元代高僧,俗姓蒋,安徽丹阳人,家族世代奉...

临终的人要达到正念,要有这三种力量

如果你看《弥陀要解》,你就会知道,我们临终的人要达...

大安法师:持名念佛的方法

问:念佛法门下手易而得效速,三根普被,利钝全收。持...

念一佛名,换彼百千万亿之杂念

兹欲勉强遏捺,立使空寂,而止动归止,止更弥动。纵粗...

心住在外境的二个过失

古德有一句话说:【福德是安乐之本,智慧是解脱之门】...

丰干、寒山、拾得

唐太宗贞观年间,天台山国清寺的住持名叫丰干禅师。丰...

何为「三净肉」

这是对于一般学佛弟子,一时无法马上改过吃素的人,个...

宰相张商英的佛法修行之路

吾学佛,然后知儒。这句在历代士林学子中广为流传的肺...

长远心行善必获善报

为什么有些人做善事后很快就产生感应,甚至发生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