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既仗佛力又仗人力,决不会走错路的

倓虚法师  2016/10/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既仗佛力又仗人力,决不会走错路的

过去的祖师们,如天台智者大师、永明寿禅师、蕅益大师、彻悟禅师等,末了都归于净土,专门念佛。因为修其他宗,往往为了根器不适合,或者遇不到相当人指导,会出毛病、走错路。念佛人,只要信、愿、行具足,脚踏实地去念,既仗佛力,又仗人力,决不会走错路的。所以说念佛法门最方便,最直捷。

修其他宗,都是仗自力,能断惑才能证真。说起来很容易,实际上没有相当功夫,不容易做到。修净土法门有一种特别好处,可以带业往生,到极乐世界之后,仗阿弥陀佛的力量,和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及其他诸上善人聚会一处,共同熏修。将来慢慢就可以业尽情空,由凡圣同居土,到方便有余土;由方便有余土,到实报庄严土;由实报庄严土,直到常寂光净土,得见佛的真身。这是说根性浅薄的话。如果是上乘根性,无论生到任何一个佛土里,都能圆见四土的。

念佛求往生的好处,只要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永远不再堕落,永久不再造业,自己可以慢慢加功进行去修行,直至成佛度众生为止。修其他宗固然也很好,任何人也不能毁谤。但是如修不到究竟处,仍然要堕落。

如过去无著、世亲、师子觉三位菩萨,当初志同道合,同发愿修唯识观,生兜率内院见弥勒菩萨,言明谁先去时,到那里再回来报讯。后来师子觉先圆寂,一去三年,不见回来报讯。过三年后,世亲又圆寂,当他临命终时,无著告诉他说:“你到天上见弥勒之后,无论如何,要回来报个讯。”世亲去后,过了三年才回来。无著问他:“你为什么过了这么多时才回来?”世亲说:“我到兜率内院,听弥勒菩萨一座法,拜了三拜,绕一个圈子就回来了。因为那里日夜长,不多会功夫,在人间就过了三年。”无著又问他:“师子觉现在何处,为什么不回来报讯?”世亲说:“他生天经过兜率外院,还没有到内院去,就被五欲所缠,到现在还没有见到弥勒哩!”无著听说之后,生天很危险,于是从新发愿,不生天,愿生极乐(见智者大师《净土十疑论》引证)。

请想,师子觉已是大乘菩萨位子,在天宫尚被五欲所缠,这是多么危险的事!其他如修禅定功夫,如果超不出三界去,无论到任何一个天上去,待天福享尽之后,仍然要堕落,去随业受报。

像《楞严经》上所说的无闻比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可是念佛人就没有这种危险。不是有这么两句话么:“饶你修到非非想,不如西方归去来。”这是说就是生到四空天的非非想天,寿尽福满,仍然要堕落,不如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在九品莲华台之中,纵然生到下下品,还可以慢慢证到上上品,比生到非非想天也强得多。

念佛期内,每天一开始要念《弥陀经》;常住里作晚课的时候,每天也要念《弥陀经》。念一遍,就是把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的境界,在心里熏一遍,使在观想上,成一种西方极乐世界的观念。也象一部电影片子,念一遍,就等于把西方极乐世界的影子在心幕上放映一遍,日久天长,在六根上所接触的,整个是极乐世界的最胜境界,妙相庄严。

在现时来说,虽然还没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然而在心理上,却早已被西方极乐世界的境界所包围,人们的意识在无形中都沉浸在妙相庄严的气氛里,将来临命终时,熏业现前,平日所持诵的阿弥陀佛圣号,诸圣众等,到这时会真的现身来接引你了。平日所憧憬、所萦回的西方极乐世界的清净妙境,在一刹那顷,也就化现目前了。

所谓“自性弥陀,唯心净土”。众生就是佛,佛就是众生,莫不都是性分所具。心即土,土即心,莫不都是唯心所现,只看人念佛功夫如何。如果信愿行坚固不移,自性和佛性打成一片,那么当下自性即是佛性,佛性即是自性。佛具足无量寿,众生也具足无量寿。佛具足无量光,众生也具足无量光。阿弥陀佛有西方极乐世界依正二报、相好庄严,众生也有依正二报、相好庄严。

在《阿弥陀经》里说:“皆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从这句经文里可以证明西方极乐世界的诸般境界,都是随着阿弥陀佛的福德业相,唯心所现。如果阿弥陀佛能这样显现,众生性和佛性是相同的,众生又何尝不能显现呢?所以说在自性上就是弥陀,在唯心上就是净土。在性分上并划不出哪是众生的边界,哪是佛的边界;在净土上也指不出哪是唯心的,哪是非心的。

西方弥陀与自性弥陀,西方净土和唯心净土,都是一整个的。可是要明白所谓唯心,并不是所说的人们腔子里那个六尘缘影的妄心,是说法法唯心。所说的自性,并不是说人身上四大假合的那个习性,乃是众生所本有的自性。念佛人每天念《弥陀经》,对这一点要明白,把自己的信心坚固起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倓虚法师文章列表

正当念时,西方净土依正庄严,就在我心中

最初迷真起妄,则曰一念妄动。末后返妄归真,则曰一念...

助念时家属杀猪办席,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问: 请法师开示,亡者的家属请求助念,在助念中途,...

慧律法师《净土心要》

现在翻开一百一十一页,往生居士第三,清朝甘露寺,江...

怎样选择四十八愿中与自己相应的愿

问: 经过师父的分析、解释四十八愿,弟子对弥陀的功德...

念佛的感应道交不是单方面的

感应道交 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

临终时魔会化作佛来接引吗

问: 有人说,临终时常有魔会化作佛来接引念佛人,但...

只要往生极乐世界,再回来就很自在了

净土法门就是这一生是最后一生,不能谈转世,否则风险...

大安法师:如何理解「自性弥陀,唯心净土」

问: 自性弥陀,唯心净土,古德多有言及。西方极乐世...

佛说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

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唯识三十论颂

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

【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十善业道经...

要怎么样忆佛念佛才会去佛不远

问: 这样的话,日常修行当中,要怎么样忆佛念佛才会去...

增添成功十大关键要点

极多烦恼皆由不明白做人处世时,造下的后患。故我们应...

慈舟老法师:念佛即是说法

华严经云:十方三世佛,同共一法身。 念一声阿弥陀佛...

为什么念佛会没有效呢

有人说念阿弥陀佛没有效,他肚子痛的时候念佛也一样痛...

【佛教词典】金粟王塔

(堂塔)金粟王所造之塔。善无畏三藏于此塔下由文殊菩...

【佛教词典】二十五部

密教将金刚界之五智分为五部,每部又各具五智,故成二...

圣严法师《如何改掉坏习惯》

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从知道什么是好习惯、什么是坏习惯...

在生活中磨练自己,在违缘中坚定自我

什么是违缘?违缘就是我们生活、修行等方面所遇到不如...

胆小的人如何通过念佛来改变

问: 弟子生来就胆小,经常想些事情给自己害怕,请问...

淫心不除,不可能出离生死尘劳

身有三种过恶。杀生、偷盗、淫欲这三种过恶。我们身要...

遇到逆缘的时候,要这样来思维

我们内心很多负面的情绪,很多的盗贼要偷走我们已经成...

在坎坷路上走,才能磨练心志

寺中有一个小和尚,从小就在这里出家,是寺里的众僧把...

布施饮食获得五种福报

过去,佛陀住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里。当时,佛陀为比...

【推荐】禅学中的智慧故事

1、泥泞路上 某日,坦山和尚与一道友一起走在一条泥...

星云大师《禅修法门》

永惺长者、各位法师、各位嘉宾,很感谢佛陀的慈悲光明...

蒙山施食仪白话解释

蒙山,在四川省雅州府名山县。这座山的前面,有一个最...

看破五浊恶世,生发厌离心

进一步谈五浊恶世这种是为甚难。而且,特别谈到五种决...

冤害他人得鲸鱼报

一时,佛在舍卫城。大阿罗汉目犍连以其神通力常去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