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成佛路上的难行道与易行道

净界法师  2017/07/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成佛路上的难行道与易行道

我们修习成佛之道有两个选择:第一个是完全仰仗内心的力量。也就是说,我们刚开始先持戒,靠戒法来对治身口的过失,靠止观来对治内心的颠倒。这种戒定慧要经过无量劫的时间。这当中当然是种种的辛劳,因为你完全拒绝已经存在法界的佛陀力量,你采取的方式是完全内观的方式,你跟外面的佛陀的力量完全不接触的。这样子你必须要很辛苦地面对你的见思惑——三界的烦恼,跟界外的尘沙惑与无明惑。以这种次第的、直立的方式来离开三界,这当中当然是内忧外患、非常辛苦,这叫难行道。

那么第二个是易行道,就是仰赖佛力。在修习戒定慧的过程中,我们有一些对佛陀的礼拜,或者是称念,或者是观想。总之,你一天当中,你的身口意三业跟佛陀有所相应,三业相应。这个时候,当然最有代表性的是口业的称念。在净土宗整个身口意的三密相应当中,对于口业是特别重视的,就是用口业来执持佛陀的圣号,这个是最简单的方式。这样子因为口业的称念,就跟佛陀感应了,得到佛陀愿力的加持,这个时候我们成就不退转,可以疾速地圆成菩提。因为在佛力的加被之下,相对来说是容易的。

 这个难跟易,龙树菩萨讲出一个譬喻,他说:我们今天要到一个目标去,你可以选择走路的方式爬山、越岭,那当然很辛苦了;你也可以选择坐船,那么坐船相对来说,你就很轻松了,因为这个船会自动带你到彼岸。那么你自己的走路,就是你选择难行道;你坐船,乘风而去,这个就是选择易行道,有佛力的加被。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如何生起真实不退的信心

问: 弟子对念佛法门起初特别有信心,但是随着个人阅历...

常想病时则尘心渐灭,常想死时则道念自生

寿者,福之本也。福者,慧之基也。念念思警策者,慧之...

如何判断发心的真与伪

【有罪不忏,有过不除,内浊外清,始勤终怠。虽有好心...

内心的安住跟平常的生活怎样协调

问: 请问师父,那种安住跟平常生活怎么协调?我们安...

心净则国土净

有一位虔诚的佛教信徒,每天都从自家的花园里,采撷鲜...

修行还是以念佛为稳当

大家只要看看《楞严经》中讲的修禅定,色受想行识五阴...

星云大师:闻思修

别人说你好,你会很欢喜吗?你可有想一想,他赞美得对...

弘一大师:青年佛徒应该注意四项事情

今天所要和诸位谈的,共有四项:一是惜福,二是习劳,...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

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

为什么凡夫往生极乐世界后能证得不退转

【原文】 问:设令具缚凡夫得生彼国,邪见三毒等常起,...

圣印法师:受三皈依的态度

三皈依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我认为这必须发十种心...

穿千佛衣如法吗

莲池大师谈千佛衣 近世袈裟上遍绣诸佛,云千佛衣,此讹...

放掉妄想,才有办法对治它

为什么有些人他烦恼很重,但是他很快能够突破?为什么...

【佛教词典】毗奈耶五种制立

【毗奈耶五种制立】 p0863   瑜伽六十九卷一页云:复...

【佛教词典】欲界

(界名)梵名Kāmadhātu,三界之一。淫欲食欲二欲强有...

念佛人为何要吃素呢

念佛之人为什么要吃常素呢?由于念佛一法是大乘佛法,...

让我们生活变得有意义

人生就像读一本书一样,也是有尽头的,光阴飞逝,一晃...

十二时中,障碍修行人所对应的十二种动物

这个精魅是怎么回事呢?它的本来面目是一个动物,但是...

世尊降兜率入胎因缘

兜率天宫中,一生补处菩萨──护明菩萨,即将降生娑婆...

你是人吗

从佛陀的时代到现在,每当有人请求出家,或受戒之前,...

想度众生,你得赶紧去了才能回来

问: 请问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的第十五愿,叫寿命...

五逆和谤佛之罪不能往生吗

问: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

前世今生夫妻缘

夫妻是缘,善缘恶缘,无缘不聚。自己有时会想不通,为...

三界的果报都是不安稳的

桥陈那比丘先讲出一个譬喻说:世尊!这就好像是一个从...

走路或做家务时,可否同时来完成每日的功课

问: 请问师父,弟子每天的课程有念佛持咒,在走路或做...

复有七法,令法增长

复有七法。令法增长。无有损耗。一者乐于少事。不好多...

规范身口意三业

敬畏因果就要规范我们的身口意三业,身业不能去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