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要出生死,必以此为第一义

憨山大师  2018/02/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要出生死,必以此为第一义

道学人,往参老人于曹溪,特为发明金刚般若宗旨。

以吾人修行,不仗般若根本智,生死难出。然此般若,非向外别求,即是吾人自心之本体,本自具足。故今修行,但求自心,更不别寻枝叶。

佛祖教人,只是返求自心,故云“识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又云“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以我自心,元是般若光明,本来无物,但因一念之迷,故日用而不知。但知有此幻妄之假我,即不知有本来常住法身。

即今要悟本来法身,即就日用现前,六根门头起心动念执着我处,当下照破。本来无我,无我则无人,无人则了无众生。众生既空,则生死根绝。生死既脱,则无寿命。是则四相既除,一心无寄,岂非无住之妙行乎?

若不能当下了悟,只将六祖“本来无物”一语,置在目前。但见一切境缘,对待生心之时,便是我执。就此执处一照,照破,则当下情忘。对待心绝,即是无我,无我则无人。人我既空,则日用身心,了无罣碍。

以日用逆顺境界,皆是生死路径。若境界看破,了无罣碍,则生死根株,亦从此倒断矣。如是,岂非善修般若无住之妙行乎?

禅人有志,要出生死,必以此为第一义。此外别求,即落外道邪径矣。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憨山大师文章列表

冶开老和尚是怎么开悟的

选佛场,一念净心成正觉,看谁能在这里把世间一切的万...

从禅修立场使得自我消融

自我是最难消融的,这是最可爱、最坚固、也是最讨厌的...

错过净土,出离无期

生死海深,菩提路远,常常是你还没有断尽见思惑,还没...

抢不走

一日,临济禅师跟随老师黄檗禅师一同下田工作。临济禅...

虚云老和尚拒绝女色诱惑的故事

一个人想了生死,想把功夫用上,第一,先培福,先做苦...

在娑婆打滚得越久,要出去就越困难

有了信心以后要发愿,净土的愿是二个:第一个厌离娑婆...

从随缘中得到无量法喜

我们在四祖寺举办禅七,四祖寺就是四祖开辟的道场,四...

盘中血肉,皆是历劫父母

这里引用《梵网经》的一句话。我们受菩萨戒的人为什么...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龙舒增广净土文

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

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

无念,许多修行人很熟悉这个词,但并不确定什么才是无...

人生之苦聚,言而难尽

且不说,轮回的苦难,就我们此生来说,活在这个世界上...

宠辱谁能不动心

宠,是得意的总表相。辱,是失意的总代号。当一个人在...

起嗔怒心会引起的三种过患

第一是心远离安乐。一个经常生起嗔恨心的人,他的意识...

【佛教词典】龙尊

(佛名)龙种尊之略。文殊菩萨之本地名。又龙王之尊称...

【佛教词典】甚深甚细

【甚深甚细】 p0880   无性释一卷十三页云:言甚深者...

死尽偷心,方能出尘

死尽偷心,它真的也是一个境界,是一个技术活,是需要...

智慧与福报

一、福慧双修 一般人拜佛都想祈求福报,但是有福报却不...

顺逆皆方便,存乎一心

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比如你现在桌面上有一个苹果。这...

为小失大

从前有一个商人,借给别人五分钱,那人很久没来还,他...

如此修行毫无意义

拜佛烧香 不断恶因 求佛改命毫无意义 赚钱积蓄 不行善...

禅与净土殊途同归

疏文:自性弥陀,唯心净土,意盖如是。是则禅宗、净土...

法华会上为何会有五千人退席

这段经文,几乎所有的古德都是扣住两个重点在解释:第...

婆媳相处之道35忌

(1)不要和婆婆争老公。 (2)不要在婆婆面前和老公...

妄想本来是空的,清净本来是有的

我们经常忘掉我们心是清净的,所以一下子就被妄想牵着...

明朝郑兴儿:不贪人财积德改命的故事

明朝初年,京城有个叫郑兴儿的人,他在一个姓王的部郎...

圣严法师《心事重重有谁知》

(一)外在的事 现在,先讲外在的事中是不是跟自己有...

悭心难舍

古时候有个须和多国,国王名叫萨多浮。一日国王出外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