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晚年能不能往生,有两个指标

净界法师  2018/03/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晚年能不能往生,有两个指标

《阿含经》讲三个法门: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佛陀讲三贴药。

第一个观察因缘是无常的。你说你今生福报很大,对不起,这不决定,因为你这个是做梦。你今生是个好梦,你可能下一个就是一个不好的梦。所以生命是动态的,它不是一条直线;人生是抛物线的,你有得意的时候,你也会有失意的时候,这是生命的常态。你今生得意,福报享尽了,你来生可能就不好了。

所以人生是变化的,更可怕的是下面那句话:诸法无我!就是这个变化的情况,你没法掌控,就是无常故苦,苦即无我。

所以这个地方怎么办呢?那只能够追求不生不灭的涅槃,厌恶生死,欣求涅槃。

所以《阿含经》对治生死业障,是三个重点:无常、无我、涅槃。当然它的核心思想在无我,那么这个地方对我们净土宗关系密切。

诸位,你净土宗也是要带业往生,是吧?没有一个人往生是不去处理业障的,你说我把业障放着,你往生不了的。就是说你必须在临终的时候,我们必须把愿力强过业力,那你这个业力就可以带业往生了。

所以,处理业力在《阿含经》里面讲的很清楚,就叫诸法无我,就是我们凡夫最大的毛病就是强作主宰,然后呢,然后就是自讨苦吃。其实业力的可怕,来自于业力我们给它火上加油,让它辗转相续。

就是说本来这个人做你的儿子,这个地方业就很复杂,人和人之间因缘没有永远善没有永远恶的,所以有时候你很满意,有时候你不满意,因缘是无常变化的,这个是人生的常态。但是问题在哪里呢?比如你作为一个老师,你管别人的子女管的很好,面对你的子女没办法,因为你想要强作主宰,问题在这。

那么业力一旦你要主宰它的时候,那糟糕了,后果叫做辗转相续,你们两个来生还有戏可以看。

所以带业往生强调就是说,我临终的时候我怎么知道我没有业力把我牵走?你把今生来生的因缘全部放下,我不主宰,带业往生。

诸位,业力不是靠拜忏、持咒、念佛把它消掉的,业力你没办法消掉的,你怎么消得掉呢?蕅益大师说的你无量劫以来修持的业力就靠你今生几十年就想要把业力消掉啊!你第八识阿赖耶识也不是今生才创造成的,那叫一个大仓库,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认作本来人。业力最好的方式就是你不要主宰它,叫做断相续,不是完全消灭,你如果要完全消灭业力,你这个观念就错了,也没办法消灭。

所以佛陀在对治业力他有一个非常巧妙的方式就是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秧。到此为止了,所有的业到今生为止了,你只要做一件事情,业力对你的伤害就降到最低了,叫做放弃主宰,四个字而已了。

所以一个人到晚年,会不会往生,有两个指标:

第一个,你跟阿弥陀佛的因缘深不深。不管你是观想,你是念佛,你是拜佛,不管你用什么方式,你要跟阿弥陀佛的本愿建立强大的感应的力量,这是第一个指标。

第二个,你对娑婆世界的业力,是不是善加调伏。你好歹要把业带走吧,就是说你现在对你的人事的因缘,你的子女各方面你还在主宰吗?你还在主宰,那你就不容易往生了。

你的生命就两条线,你有往生的因缘,也有流转的因缘,那对不起!流转的因缘叫熟境界,是吧?那往生的因缘是生境界,那当然就是强者先牵!

如果到晚年你对人生还在主宰,那对一个净土宗的人来说是非常不吉祥的!

所以《阿含经》的思想就是修我空观,不要什么事情都把我放在里面!

我们凡夫最大的毛病,就是你看别人家的小孩发生什么事你一点感觉都没有,只要你的儿子发生什么事你就很痛苦,因为你把你这个自我意识放在你儿子的因缘,就是你自己把“我”丢进去的。

诸位,是我们自己多管闲事哦!

那是不是什么事都不干?

不是!凡事尽心尽力,成败交给业力!

佛法的意思,我们只能重视因地,不能决定结果。

所以整个《阿含经》它就是消除整个生死业障这件事情,修无我观,慢慢把生死业力去调伏去消灭,叫做第一件事情。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极乐世界为何又称安乐国

安乐国是极乐世界的另一个称呼。极乐世界又被称作安乐...

性然法师:恩师传印上人晚年潜修净业及往生侧记

编者按:值上传下印上人示寂百日,传印长老嗣法门人并...

执持名号有三个次第

一、执持名号:一句弥陀念诵听--专注力 二、一心不乱:...

欲决定生西方者,应具此二种行

【原文】 问:今欲决定求生西方,未知作何行业,以何为...

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极乐国土

《经》: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

念佛的利益超过拜忏水陆太多了

【原文】 至于保病荐亡,今人率以诵经拜忏做水陆为事。...

净土法门的易行和利益体现在哪里

原文: 须知信愿念佛,求生净土,乃佛法中之特别法门。...

人疑念佛恐成魔,魔佛相争不较多

有人质疑,念阿弥陀佛名号恐怕会著魔。对于这个问题,...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怎样才能让自己的事业蒸蒸日上

问: 请师父开示,怎样做才能让自己的事业蒸蒸日上,...

【推荐】临终助念念佛时需注意的几个重要事项

用心照顾,徐徐念佛,切勿狂喊乱叫 如果这个人已经昏沉...

人生可以看做三层楼

我常常凝视着丰子恺先生的像,猜想着他那颗博大而善良...

如此诵经,可得大利益

诵经,有三个重点(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

【佛教词典】释迦菩萨受记处

【释迦菩萨受记处】 p1455 西域记七卷三页云:慈氏菩萨...

【佛教词典】[谷-禾+卵]藏

[谷-禾+卵],为鸟卵之通称。人为无明烦恼所缠覆,犹如...

乌龟报恩

有一则寓言故事:有位年轻人,与父亲相依为命,靠著一...

佛陀音声响彻无际

一日,佛为大众说法时,其微妙音声令大众都欢喜听法,...

临命终时你如何走出来,这个很关键

同样的烦恼、业障,表现在内心有大乘善根的人,它的势...

印光大师永怀录

(归元译白、编辑整理) 一、印祖生平 莲宗十三祖印光...

【推荐】靠自力修行的道路,真是险象环生

多诸障难者,行人于禅观中,击发阴魔,如《楞严》开五...

在病患中发明心地

念头未起,灵然清净,本无我人,此其所以一切病患奈何...

临命终时无障碍该安立呢

身为一个凡夫众生,在一期的生命当中,我们或多或少都...

原来是自己的窗户脏了

有个太太多年来不断抱怨对面的太太很懒惰,那个女人的...

发了不好的心就会感召不好的人

你的一切表现都和你的思想、语言、行为有很大的关系。...

何以念佛即得成佛

或问: 念佛本极易之事,而成佛为甚难之事。佛道长远,...

贫人供佛

罗阅城的大众正在商议每人出百钱,以办斋供养佛陀与僧...

那就是禅

王田是一个精于医术的医生,不过仍有许多病人死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