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人为什么会发脾气,原因在哪里?

净界法师  2019/02/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人为什么会发脾气,原因在哪里?

我们没有一个人愿意发脾气,但是我们还是发脾气,控制不了。问题在哪里呢?我们应该要分析分析一个人为什么会发脾气。

我们的内心,古人说“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我们的内心能够包容天、包容地,包容宇宙万物,但是包容不了一点点的委屈。你会发脾气,你就是有委屈,你觉得这个是不公平的。

你就是认为不公平,你才发脾气。你认为我的付出跟我的代价不成对比,我不应该得到这个结果。

但是诸位要知道,因果不是讲今生的,是讲过去、现在、未来。所以,诸位要永远记住一个观念:所有的外境,所有的逆境,都是你内心的罪业变现出来的,跟别人没有关系。

事实上如此。所以,遇到了逆境,你不应该发脾气,你应该到佛前忏悔。因为你一观照,哦,我有这个罪业!你到佛前忏悔,你就说,我弟子净界,过去曾经造了一些罪业,所以这个罪业逼出来的时候,变现这个痛苦的果报。向佛菩萨至诚地忏悔,说三次。我跟你保证,因缘马上变化。

我们一个人很大的悲哀,就是恶性循环。你过去造了罪业,这个罪业变成逆境的时候,你自己感到委屈,感到委屈就发脾气;发脾气又造了罪业,这个业表现出来的时候又是一片逆境,这个时候你要发脾气;发脾气又造罪业……那你这个痛苦几时能够消除呢?你这个不是恶性循环吗?

所以,修行人要把痛苦从这个地方(古人讲)截断妄流,从此打住。你只有一个方法:透过智慧的观照,看到一个人为什么会发脾气。因为他感到委屈。为什么他有委屈呢?因为他作出了错误的判断,他认为痛苦是别人给他的。所以,愚痴是所有罪过当中的根源——无明。

其实我们说穿了,人没有什么好委屈的。前生的你创造了今生的你,今生的你创造了来生的你,你必须要为前生的你负责。难道不需要吗?

你前生选择这样做,那么你今生必须要无条件地承当。因为前生的你创造了今生的你,所以你今生不仅是为你自己负责,你还得为你前生负责。就是这个道理,重点是你不能糊涂。一个人绝对不能对因缘法作出错误的判断,这样子是不可以弥补的。

特别是我要提醒所有的老参,当你内心有一点点戒定慧功德的时候,我必须提醒大家:你没有发脾气的理由,你没有发脾气的空间,因为你输不起了。你只要发一个脾气,你可能要从生命当中回归到过去、过去……你要花很多很多的时间,才付得起这个发脾气的代价。

所以诸位要知道,我们不但是往前冲刺,安稳也是很重要,把你既有的功德好好地保护得住,这一点是很重要的。佛陀慈悲,看到菩萨有这个问题。他白天、晚上修习功德,佛陀告诉他,你要修忍辱,要向内观照,一切的问题都是前生的你创造的,你必须为前生的你负责。

《摄大乘论》第四十六讲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天将降祸于人,必先厚其福而报之

老子曰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宇宙的法则天之道,如拉弓...

佛说骨节烦疼因缘

佛住止在阿耨大泉时,有五百位大比丘众随侍在侧,皆是...

为什么有的人一生尽享福

要富贵得先修供养,不布施怎么感果呢?为什么今生有穷...

造了很多的罪,临终闻到佛的名号能解脱吗

【长者。未来现在诸众生等。临命终日。得闻一佛名。一...

上等人,有本事没有脾气

有些人是事业型的,有些人绝对不是事业型的,不要安排...

深信因果是学佛的根本

我们要知道,一个国家里面有这样多的人,难免有良莠不...

佛教里的10种善恶因果

今复举恶业、善业别述如下: 恶业有十种。 杀生、偷盗...

【推荐】能往生的人的资格是什么

问日:天亲菩萨回向章中,言普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佛说月光菩萨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

佛说法灭尽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

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

【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印光大师校印本)...

僧人用斋时的观想和祝愿

为了修行自律和传教度人,佛陀根据当时的环境和修行的...

春节,请把「五孝」带回家

一年又过去了,我们与父母的年龄都在增长。人到晚年易...

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

我们再看第二个传承:这个禅净双修的思想。最早提出把...

为什么我们一天到晚「心有千千结」

有人说,为什么没有影像,我一天到晚也是心有千千结呢...

【佛教词典】善知识十德

(名数)善财童子南询第八参诣毗目仙人举十喻叹其功德...

【佛教词典】三品顺决择分

此中三品顺决择分者,谓除世第一法,由此世第一法性唯...

星云大师《人生是过客》

有人说,人是宇宙的主宰;但也有人认为,人是宇宙的过...

古人是如何精进勤学苦读的

关于学习的重要性,我国古代学者有很多很好的意见。《...

趋向解脱的功德

前面的安乐道讲到苦乐的问题,这一块我们全部讲完了。...

初地菩萨到十地菩萨之间的境界

初地菩萨住于欢喜 初地菩萨有七个征象:(一)能堪忍受,...

阿弥陀佛给我们作了决定的承诺

师父慈悲,请问念佛行人如果在毫无准备的条件下,遇到...

1000美元也可以成功

1980年的一天,刚满19岁,大学还没有毕业的美国青年戴...

至心信乐应如何理解

问: 至心信乐如何理解? 大安法师答: 我们讲十八愿...

不废居家业,而兼修出世法

原文: 不废居家业,而兼修出世法。虽似平常无奇,而其...

星云大师《如何认识益友和损友》

世间上每个人都需要朋友。朋友有所谓的益友与损友。什...

人格的熏陶

佛陀出去托钵,路过皇宫的楼阁,看到难陀和爱妃正在享...

如何出爱欲海,断生死流

问: 如何出爱欲海,断生死流? 大安法师答: 我们要...

放经书的书房挨着卫生间,这样是不是不恭敬

问: 家里有佛像也有经书,但家里的书房直接挨着卫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