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观不净相,生大厌离

净界法师  2020/03/3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观不净相,生大厌离

优波尼沙陀,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亦观佛最初成道,观不净相,生大厌离,悟诸色性,以从不净,白骨微尘,归于虚空,空色二无,成无学道。

这个地方先讲他迹门的修学过程。优波尼沙陀翻成中文叫色性空,因为他最初成道是观色尘的本性是空的,而证得无我的真理。

他从座位起身的时候,顶礼佛足而白佛言,说:“我亦观佛最初成道。”为什么说他也是观佛最初成道呢?佛陀最初成道的时候是到了鹿野苑去度五比丘,接下来所度化的就是优波尼沙陀,这是第二个因缘。相对其他比丘来说他是非常的早,所以除五比丘以外就是他了,所以他也说是“我亦观佛最初成道”,我也是在佛陀最初成道的时候而见佛的。

佛陀教他修什么法门呢?“观不净相,生大厌离。”佛陀当初在教导优波尼沙陀的时候,不是讲四谛法,是讲不净观,使令他对色身产生重大的厌离。

这个不净观我们解释一下。这个不净观,在古德的注解当中提出了五种的不净:

第一个是种子不净。就是我们的色身当初它的一个受生的因缘,是由于我们临终的一分爱取烦恼,一个染污的心识;然后有父母的结合,所谓父精母血的一个杂秽的和合体。所以我们当初色身的成立,就是一个不清净的心法跟色法的结合,所以叫种子不净,色心皆不净。

第二个,生处不净。当我们一念的爱取烦恼而投胎以后,所谓的胞胎,所依止的处所是在生脏之下、熟脏之上。生脏就是我们说的脾胃,消化系统;熟脏就是把饮食消化以后变成了大粪,蕴藏在大肠当中,叫熟脏。我们的那个胞胎就处在这个污秽的、杂秽的地方,这叫生处不净。

第三个是相不净。当我们出生以后,我们的色身是九孔,两个眼睛、两个鼻孔、嘴巴,乃至于大小便处,经常流出不净。外相是不清净的。

第四个是性不净。就是我们色身的本质,本来就不清净。所以,乃至用大海水把它洗涤,剩下一个微尘,也是不干净的。就是说我们的色身其实找不到一个干净的处所,这叫性不净。

第五个,究竟不净。前面是指的受生,这个地方是讲死亡。我们死了以后,我们的身体慢慢地膨胀、青瘀,然后慢慢慢慢地破裂,长出脓血,然后虫啖,然后变成白骨,最后风一吹,又回到虚空,究竟不净。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燃一香炷就能够消无始罪业吗

这个地方蕅益大师说,为什么我们无始的罪业,因为燃一...

磨砖不能成镜,打坐又怎么会作佛呢

什么叫理观的智慧?我们先讲一段禅宗的公案再来说明。...

「修死之想」是一切念想中最殊胜的

修死之想是一切念想中最殊胜的。 净土法门特别谈到出世...

做人不痛苦?那是火宅啊

问: 西方极乐世界固然很好,但我也很珍惜现在。虽然遇...

【推荐】淫欲之害

一、什么是淫欲之害呢? 好,我们现在来看看。我们先讲...

以这个心来修观照,就会很快得定

我感觉我们很多道友,以为修行就是念佛、念菩萨圣号,...

九种不净观法

六妙门之第四是「观」。行者若修习观门,则能生起九种...

每一天的观想

一早起身,就观想祈祷三宝加持,弟子今天可以过一个快...

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

【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印光大师校印本)...

【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佛说出家功德经...

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

【推荐】如何才叫念佛有功夫了呢

前面说到我们最好趁年轻健康的时候把功夫准备好。什么...

21句话帮你去掉忧愁和焦虑

人总是对自己拥有的东西不珍惜,直到不再拥有时才会加...

不要执著咒语的发音

关于咒的发音,无论你念得多么准,都是汉字发音,都不...

人死后为何要为亡者做功德

问:人死了以后,家属在七七四十九天内还要吃素念佛,...

【佛教词典】神通乘

(术语)称真言教。是为依如来神变加持力而说之乘教,...

【佛教词典】经家

指诵出佛陀所说教法,并将之结集成经典之佛弟子。在佛...

是谁在流转三界

我们讲到五蕴的主人,藕益大师在《灵峰宗论》中他曾经...

印光大师嘉言录--论生死事大

甲、警人命无常 ● 光阴迅速,时序更迁。刹那刹那,一...

佛说不清净的布施

佛告诉毗耶娑,有人虽做了好事,但挟带了功利性的不清...

为什么邪见的过失,比散动还严重

丑三、治失坏因 分二:寅一、明立定慧;寅二、随释此因...

开悟的前提

学人立志于成佛作祖,必以开悟为入门的初步。而开悟亦...

而今念佛,念念要断这爱根

而今念佛,念念要断这爱根! 这个就很重要了!我们想要...

大安法师:用念佛来耕耘菩提心

我们发的菩提心,就是一颗种子,要播种在我们的心田里...

只要念佛仰凭佛力,这块业障大石头就解决了

首先看第一愿 国中无三恶道愿 :设我得佛,国有地狱、...

参禅必修的课程

有一学僧元持在无德禅师座下参学,虽然精勤用功,但始...

面对衰老的来临,修行人与世间人有天壤之别

人的一生,包括少年、中年、老年乃至死亡,其实是很好...

行善要及时

庄周生活贫困,家里经常缺米粮。有一回,他向朋友监河...

一切法本来就是无分别

无分别智的意境是甚深的,这个「甚深」有二个:第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