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以这种态度来茹素,自然能身心清净

宽运法师  2020/08/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以这种态度来茹素,自然能身心清净

为了健康长寿,疗病养生,近年来,人们不断从医药与饮食上研究,证实肉食对人体健康确是害多利少,而五谷、杂粮、蔬果等素食才是最自然的健康食物。

医学界及营养学家,更大力推崇“素食疗病,养生延年”的妙方,于是素食与健康几乎划上等号;吃素成为一种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有见及此,现代人茹素之风,实有日趋兴盛之势。素食除了可以维持身体健康之外,对生态平衡、环境保护均有着积极的意义。

其实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我国人民即喜食“素茶”,《诗经》、《吕览》中就有“野老献芹”、“汉上石耳”的记载。从东汉时期,随着佛教传来我国,素茶便以寺院为中心,迅速向四处推广开来。

早期,以羹粥为主,辅以菜点,是寺院款待施主的小吃,后来随着社会交往的增加,菜目品种不断得到完善、充实,到北魏以后,形成独具一格,其味隽永的菜系,名称繁多,有素斋、斋菜、素馔等,日渐受到普罗大众的欢迎。

现时全国各地著名佛寺,大都设有素斋部,由于选料精细,烹调考究,花样丰富,风格独特,色、香、味、形俱佳,吸引了无数的中外食客。不过,寺庙素斋馆设立的真正目的,乃在于提倡素食,鼓励人们戒杀放生,长养对生灵的慈悲心,从以减少社会的戾气,增进人与人及万物之间的和谐共处。

从佛教的观点来说,放生、护生的意义在于救渡众生,是一种最积极的生态环保。佛陀讲,“贪”是三毒之一;“贪”的概念包含很广,贪图口福是其中之一。因此,学佛之人应当放下贪心,生起慈悲,生起智慧,坚持茹素。

佛陀于各大乘经典,诸如《大般涅槃经》、《楞伽经》及《楞严经》中,对大乘菩萨道的修行人,均有明确开示有关素食之意义与功德利益,以及对修行人的影响。对修行人来说,要维持身心的清净,饮食的要求非常重要,素食能让身体变得轻松、舒畅,当身体在较纯净的状态时,心念自然较易调适。

所谓“万法唯心造”,心才是器世间创造的源头,只有身心清净,才能承受宇宙的能量;只有心念被导正了,器世间才会被导正;慈悲的心念,正是最强的能量,最大的正念。我们业力的种子,都含藏在八识田中;其中最重的业就是杀业,许多怨结瞋恨之气都结集在当中。

茹素即可中止再与众生结杀业的机会(不论是亲手杀或间接杀),所以,素食能长养我们的慈悲心;慈悲,是修行人最重要的美德,当一个人内心慈悲的时候,全身都会非常柔软。吃素,正是慈悲心的具体呈现。如此不再在八识田中种下恶业的种子,自然能够逐渐滋长纯净、祥和的善业种子,从而清净八识田,让修行有所提升。所以不吃肉食,无论对身、心或八识田的清净都有很大的帮助。

我们都知道,食物是人体营养的来源。现代科学证明,素食营养丰富,对人体健康的好处甚多,具有抗癌,降低胆固醇,清除胆盐,减少血脂,净化血液等作用,又能使头发乌黑亮泽,皮肤光洁细嫩,精力旺盛充沛。

自古以来《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食医心鉴》、《饮膳正要》、《本草纲目》等书中,都记述了植物性食物的食疗作用。由此可见,素食乃最自然、最健康的饮食。

素食所摄取的营养,有助于改善现代人不良饮食所产生的种种弊病;不过,食物的营养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饮食的心念往往决定食物的吸收;心中若存慈悲感恩之念,身体的内分泌必然调和、正常,体内的酵素也会很丰富。所以,同食一种食物,心存慈悲、感恩的人,所获取的营养效益会较一般人为高。

佛法教导我们,要在六根门头用功,收摄自己的心念,时时保持正念,面对食物不起贪、瞋、痴,才不会“自制毒素”,因为自身的毒素,比外来的毒素更能伤害我们的身心;若吃纯净的食物,而心中仍烦恼不断,身心又怎可能会健康?

所以饮食的心念,比食物的内容更为重要,更为有益。因此,如能以无贪、无瞋、无痴的态度来茹素,自然能做到真正的身心清净。正如《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所说: “若饭食时,当愿众生,禅悦为食,法喜充满。”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宽运法师文章列表

万病的根源来自杀生

在人类迈向二十一世纪的同时,放眼望去,人类的物质享...

不吃鱼的10个原因

1.疼痛:鱼类同样有大脑和神经系统,正像所有动物包括...

在爱欲的执着中,不断辛苦追逐无有厌足

过去,佛陀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阿难尊...

用平常心来看待

大家都知道,很多人既无知又喜贪求,于是就会产生,无...

贪心的代价

在舍卫城里有一名叫须项的婆罗门,十分擅于农事。他总...

全球正在拒肉千里

素食改变美国家庭 家住美国犹他州盐湖城的温勃先生现...

素食帮你击退病魔

各界世界著名人物,从哲学家柏拉图和尼采,政治领袖本...

素食已成了世界的流行趋势

现在世界各国的素食馆都像雨后春笋般林立,欧美先进国...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半日学解,半日学行

汝于净土修法,尚未了了。这意思是说,你对净土法门不...

念头一转,福报就可以变为福德

有些初发心的菩萨很执着,会产生很多疑问,佛陀既然让...

如何知道是真心还是妄想

烦恼它是有根本的。什么是根本呢?《楞严经》讲生灭心...

憨山大师:出生死法

佛所说的修行出生死法,有很多方便法门,但其中只有念...

【佛教词典】三十六鬼

镬身饿鬼、针口饿鬼、食吐鬼、食粪鬼、无食鬼、食气鬼...

【佛教词典】不恶口

【不恶口】 恶口为十恶业之一,即口出粗恶语,毁訾他人...

靠自己的观照力消灭掉

讲一位公案。有一位上师,他在外出的途中,救起了一只...

杀蛇人的悲剧

印光大师在《放生杀生现报录戒杀放生各文合编序》一文...

观一切法都是清净无染的

这依法界观,观一切法,一切法都是清净的。你这个观念...

那是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啊

我从小生长在佛教家庭,外婆和母亲都笃信佛教,诚心地...

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

故乡一别久经秋,切切归心不暂留

故乡一别久经秋,切切归心不暂留。我念弥陀佛念我,天...

人家说我的坏话要怎么办

人家说我的坏话,为保护自己而到处去澄清、辩解,甚而...

舍利不是试金石

当年梦参老和尚往生荼毗以后,真容寺官方还没有发布任...

法闻法师《授三皈依大意》

一、什么是佛法 佛法,通俗地说就是佛祖认识生命本身...

洒净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问: 洒净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仁清法师答: 好几种,...

由一切种识,如是如是变;以展转力故,彼彼分别生

由一切种识,如是如是变;以展转力故,彼彼分别生。 第...

戒律衰败之原因

近处来,比丘尼学律、弘律不乏其人,但比丘弘律者却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