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什么因缘才能够做天王

净界法师  2021/04/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什么因缘才能够做天王

我们前面讲到欲界诸天,他们共同的修学是十善业,包括身业、口业的行为,也包括意业的调伏。所以身为一个天人,他应该是一个某种宗教的修行者,他已经不是一般的在那个地方跑来跑去的生死凡夫了,因为生死凡夫造不出这么坚固的善业来招感天福。所以一般来说能够生天都一定有宗教信仰。

天人当中其实还分成两类,就是一般的天人跟天王。在经论上说,什么因缘能够生天王呢?他除了十善业以外,他要加修四无量心:慈无量、悲无量、喜无量跟舍无量。

就是说,同样十个人去造一件善事,如果你在造善事的时候,你想要去帮助众生的心特别强烈,慈者与乐,悲者拔苦,你不是说只是应付,反正大家集合你去我也去,你只是应付的,那你就很难变天王。天王的心,他是一种很强烈的慈悲心。第三个,他在造慈悲心的时候,是非常欢喜的,主动积极。

他可以同时打几十通电话,把大家集合起来,他愿意在中间穿针引线,帮大家安排车子,安排饮食。就是他在慈悲的过程当中,他比一般人更加主动积极,他有大欢喜。第四个是舍心。这个很难,他造功德的时候不执着,当然他不执着不是说能够修到像圣人一样不执着,就是相对凡夫来说,他对名利心相对淡薄。这种人就有可能做天王。就在十善业的过程当中,加上很坚定的慈悲喜舍四无量心,这是天王的果报。

前面的都叫作欲界天,也就是说,这个欲界诸天虽然快乐,但是他还有三种欲望:有男女的欲望,有饮食的欲望,还有睡眠的欲望。这些果报体跟我们一般人道的果报体都有三种特性,都必须要有男女、有吃饭、要睡觉等等。到了戊二,四禅定的时候,这个四禅天,其实这个地方应该是天,不是定而已,应该是天的一种果报,不是修四禅定。四禅天的果报,已经没有男女的欲望、饮食的欲望、睡眠的欲望,他完全是享受内心中殊胜的三昧乐。

好,我们看讲义。先把这个前面的前言,把它念一遍。

言“四禅定”者,为行者厌离欲界“粗、苦、障”之感受,欣求上二界“净、妙、离”之禅味,修习世间禅定,降伏世间五欲,使令内心归于“凝然不动,心一境性”之状态。于中就其定境之浅深,有四种差别,名“四禅定”。

他为什么修禅定呢?

首先我们看看,他修行禅定的动机。他不是说为了要了生死或者成就佛道,他不是为了解脱,为什么要修禅定呢?就是这个行者“厌离欲界果报的粗、苦、障”。就是说欲界虽然有很多很多身心快乐的感受,但是这个快乐的感受有三种过失:

第一个,粗,就是躁动不安。我们在欲界享受快乐的时候,身心是躁动不安的;

第二个,苦。在受完快乐的时候,身心是一种逼迫的感受;

第三个,障。这个快乐的获得我们是不得自在,有很多很多外在因缘的具足,才有这个快乐的出现。所以欲界的快乐,有粗、苦、障三种过失。

这个修行者,他特别羡慕上二界,就是色界跟无色界禅定引申的快乐,因为这个禅定的身心会出现快乐,这种快乐,它是静——它是寂静的、安稳的;它是妙——它有无量无边的安乐,周遍身心;第三个,他获得快乐的过程当中是自在的,他自己可以作主的。

这是他修学禅定的动机。他希望能够换一种快乐的模式,不希望那种粗重的快乐,他追求的是一种非常清净微妙的快乐。他还是追求快乐,只是换一种更高级的快乐。这就是为什么他愿意去打坐,去修禅定的一个动机。

那么他怎么做呢?“修习世间禅定,降伏世间五欲”。禅定这一块,我们在以后的课程“六波罗蜜”会讲。为什么禅定前面加一个世间呢?因为这个禅定只要没有我空、法空的智慧全部叫世间。就是禅定中有我空、法空的智慧,叫出世间禅定;只要没有我空、法空的智慧就叫世间禅定,就是以有没有智慧来判定这个禅定的性质。

以这个禅定降伏世间五欲,四禅天人他之所以没有男女的欲望、饮食的欲望跟睡眠的欲望,他不是勉强把它脱离,在经论上说,他根本不需要。当我们没有饭吃的时候,我们随便吃一个馒头就很满足了,但是如果你经常吃一些很精美蛋糕的时候,你就不需要馒头了。禅定的人亦复如是,他那个三昧乐一出现的时候,那是比世间的五欲快乐更加殊胜,所以他根本就不需要前面粗重的、很粗糙的快乐,是这个意思。他不是说把它调伏了,其实他根本就不需要了,他有更殊胜的快乐。

最后的功德,使令内心归于“凝然不动,心一境性”的这种禅定的境界。“凝然不动,心一境性”就是在解释这个禅定内心的相貌,它是不动的,它是专一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禅门公案:谁是知音

宋州(今湖北襄樊)广德周禅师,承继青原行思法系,是...

念佛如何做到一心不乱

问: 念佛不能专心,不能够做到一心不乱,怎么办? 大...

禅宗牧牛图

禅宗牧牛图,又名普明禅师牧牛图、禅宗十牛图。是祖师...

众生最大的也是最难断的贪

柏林禅寺在唐朝出过一个伟大的禅师赵州从谂禅师,他的...

何谓念佛至一心不乱

问: 何谓念佛至一心不乱? 圣严法师答: 一心不乱这句...

禅宗讲的「不立文字」是什么意思

关于不立文字的真实含义,六祖大师在《坛经》里面讲得...

四祖道信大师的开悟因缘

四祖道信大师,俗姓司马,河内人(今河南沁阳县),生...

到此放开手来用工,处处是得力处

参禅人,在散乱心中参禅,不是妄想打工夫叉,即是工夫...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学佛后是不是一定得受五戒

问: 学佛以后是不是一定得受五戒? 成刚法师答: 我...

这种境界并非功夫,而是一种可怕的幻妄相

这个用功人啊,说起来也明白,功夫到了什么地方了。这...

从你的妄想中跳脱出来

有一个禅师──他晚上去禅堂参禅之后,当他要回寮房,...

释迦佛抬头悟道悟的是什么

今年正月间,一位老朋友萧先生来看我,临走时问了一句...

【佛教词典】无上道

(术语)如来所得之道,更无过上,故名无上道。法华经...

【佛教词典】湿么

悉昙字 (sma)。悉昙四十二字门之一。又作娑摩、娑莽...

「四不」原则健全我们的人生

我这一生周游世界,云水行脚,到过不少地方,但在今天...

圣严法师《情绪从哪里来》

在混乱、紧张匆忙的时代里,人的情绪时时刻刻都在浮动...

【推荐】何为般若智与波罗蜜

世人愚迷,不见般若。口说般若,心中常愚。常自言我修...

如何是在家信徒的布施之道

问: 如何是在家信徒的布施之道? 了幻法师答: 学佛...

将冤亲作父母孝,作诸佛敬

参禅人,首知瞋怒,为伤身害命之渊府,并不费大事。见...

为什么有的人轻轻松松就能赚钱

每一个人有各自的因缘不同,有福报跟没福报相差很大的...

【佛学漫画】降魔

拟心时,被拟心魔缚,非拟心时,又被非拟心魔缚,非非...

垃圾车定律

有一天,打算到机场,因时间来不及,因此,我拜托一位...

妙莲老和尚《阿弥陀佛与持戒》

阿弥陀第一 净土念佛法门是往圣前贤人人趋向,千经万...

来到这个世界,你我都是过客

我刚出家的时候,当时有一个在闽南佛学院读书的小师父...

学佛是为了比别人好吗

问: 学佛是为了各方面都比别人好吗? 大安法师答:...

素食是对儿童的最好投资

尼尔伯纳德博士,美国临床医学专家,美国责任医药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