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临命终的三个忆念

净界法师  2021/08/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临命终的三个忆念

善根人直接从不迷下手,观想这个东西是我过去欠你的,还你就算了;禅定的人是这个境我不住,就像有人骂佛陀,佛陀说你端东西给我吃,端不端你决定,吃不吃我决定,我可以不住、不取;第三个我要求自己不要乱动。

《楞严经》就是以戒、定、慧三身,来对治攀缘心,所以我们开导临终的人,只有一件事情,就是让他向外攀缘的心--回光返照,就做这件事情,让他回光返照---过去曾经在佛堂中,修习的戒定慧善根,还记得吗?你在听经的时候,听闻阿弥陀佛的功德光明,还记得吗?你只要让他忆念佛陀、忆念自己的自性善根,他就有救了!

我们一再强调:一定要相信真实的善根,绝对可以消灭心中黑暗的罪业,你要相信!一个人这一生在人世间打滚了七、八十年,临命终时大家都是百感交集,不好受。经历了很多的人生恩怨,一路走来,心中所留下的痕迹,每个人都是心有千千结,那么在临命终这个紧急关头之下,谁能够提起正念,那就是往生的一个成败关键。

你的信仰很重要。当你提起正念的时候,你要深信你心中的善根是真实的功德,你内心的菩提心、对阿弥陀佛信仰的愿力,那种善根是真实的!你用真实的信心、真实的愿力,去攀缘阿弥陀佛真实的功德,一定可以对治这一切虚妄的假相!

以佛法的角度来说,无论你怎么样攀缘,只要一念的回光返照就够了,这一念的回光返照,就能够消除百千万亿劫的攀缘。为什么?就好像千年暗室,只要找得到电灯,一瞬间它就亮了,不用等到千年才亮。那他凭什么临终时,能够把地狱的猛火,化成清凉风?凭的就是他临终的--回光返照,把心带回家了。他以前是离家出走--一念迷,生死浩然;现在他遇到善知识的开导,回光返照找到他心中的光明,把他真实的善根表现出来--一念悟,轮回顿息。

这种传承只有大乘佛法才有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但是,如果你临命终继续向外攀缘,那就没办法了,临终得救只有一种情况--回光返照。

用事相来说明:比方说你临命终的时候,想起世间的一些恩恩怨怨,这时候你回光返照--世间没有对错之分,这才对;如果你还有对错概念,表示你没有回光返照,还是向外攀缘,那就没办法。依照《楞严经》的意思:只要向外攀缘,再大的善法都救不了你,都是生死之法,所以临终的最高境界,就是觅之了不可得。

世间的人会说:不错喔!你一生做了很多善事,这是中等人。你还认为你做了很多善事,那你心还是向外攀缘善法。

事实上,临命终最好的忆念,就是忆念真如--何其自性本来清净。第二个忆念你的菩提心,清净心里面有无量的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五分法身。第三个忆念弥陀的功德。这样你就成功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净宗三祖-承远大师

1.生平 承远大师(公元712---802年),四川绵竹县人。...

愿将娑婆三千界,尽种西方九品莲

光绪十六年(1890年)冬,印光大师一肩云水,行脚于东...

生死是幻相,要用信愿念佛来了断

实则死之一字,原是假名,以宿生所感一期之报尽,故舍...

上中下根各自修行,都有往生之分

《莫到老来方修道》。我们今天讲《西方合论》第九门的...

临终神识失控,如何与阿弥陀佛感应道交

问: 平时深信切愿,行持也坚持,但临终时四大分解,凡...

乘愿再来是化身还是胎生

问: 乘愿再来的菩萨是化身,还是胎生?如果是胎生,...

省庵大师论发愿的重要性

净土宗九祖蕅益大师有言: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

隋代高僧道绰大师

今天我们讲的这位祖师叫道绰大师。道绰大师呢,跟昙鸾...

佛说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普贤菩萨行愿赞...

教观纲宗

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

此乃往生之要关,诚念佛之妙诀

阿弥陀佛,谁不能念?而偏不易念。 西方极乐,谁不愿生...

【推荐】所积之福已被自己折损

大家学佛的同时,都在做积累功德的事,为自己多修福报...

大势至菩萨所修念佛三昧之内涵

我们看壬七,势至观根大。这个根大跟前面的根大是不大...

微笑地面对生活

虽然,人生有很多苦难。人来到世间,就已经是一出悲剧...

【佛教词典】四无碍解

(术语)又云四无碍智,四无碍辩。是为诸菩萨说法之智...

【佛教词典】触礼

(仪式)以坐具触于地为叩头之礼者。见象器笺十。...

放下「自我」的幻觉

一般人认为,活着的时候,自己的生命就是我;死亡以后...

懂得体贴他人的窘境

英国王室在伦敦为印度当地的领袖举办一场宴会,宴会进...

发掘自己良善的品性

五十一心所,分成六位。第一是遍行心所,什么叫遍行心...

环境恶化的根源

第四个问题谈一下净土文化与生态平衡。为什么我们要谈...

平时深信切愿,睡梦中也能往生

问: 许多居士平时都很精进,但到临命终时,家人如果不...

佛为什么允许酒醉者出家

佛陀在祇园精舍的时候,有一天,一个喝醉酒的婆罗门来...

宏海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讲) 好,诸位,我们一起合掌。 还是依旧,先念...

佛学常见辞汇(九画)

【皈依】 皈向、依靠、救度之义。皈依佛、皈依法、皈...

七难、七不净,四无常

1.凡人皆有七种不净,因而对自身不必过于执着,有这样...

女众到寺院,为何戒律中会有特别的戒法

问:女众到寺院,律中会有特别的戒法,为什么呢?女众...

人心莫测,于我有何关系

我常常这样想,假定你如果不是证了他心通的人,你无论...

大安法师:临终昏沉,有人助念能否往生

问: 总想去东林寺闭关,一直也没有去成。几年来经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