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止中带观,观中有止

界诠法师  2022/01/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止中带观,观中有止

修止观,先修止。

系缘守境止:系心鼻端脐间,我人心散乱,粗重的妄想纷飞,欲令心专注一境上,令心止息。或缘佛之像,或专念佛之名号,收心于一处。

引心止:随心所起即便制之。随念头起处,抑制不令散乱。若念头跑远了,随即收心。

体真止:体者即通达,真即空性。随见随闻,物之与名,皆因缘法。无自性物即假,名亦假,无自体,体其空。不随物之与名所牵所引。回自内心。

此中虽言止,即含观,随观又归于止。止中带观,观中有止,止观双运。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界诠法师文章列表

地下入定七八年,但生死还未了

明朝有一位皇帝要到紫京山的寺院上香,当时是一个下大...

净业行人先把耳根和意根摄住

六根中最难摄的是耳根与意根。眼睛能见屋里的东西,但...

当心碰到外尘时,才是真正修行的开始

当你发现一切事物都是不完美时你会想要出离,心会变得...

念佛具足定学之实事

念佛何以能具定学?《弥陀经》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何谓「四种三昧」

欲登妙位,非行不阶。行法众多,略言其四。梵语三昧,...

五根放逸的过患

现在我们关键是要认识五根放逸的过患,一定要在这上面...

念佛怎样才可以入定呢

问: 我在生活中,以静坐常思己过,闲谈不论人非自警...

世话、戏论、愦闹的二十种过失

《大宝积经》云:菩萨应舍愦闹乐于寂静,舍诸世话观于...

百喻经

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大佛顶首楞严咒...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

【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印光大师校印版本)...

【推荐】优昙法师与《莲宗宝鉴》

优昙法师是元代高僧,俗姓蒋,安徽丹阳人,家族世代奉...

破除灭结,圆破识阴

丑五、圆破识阴超命浊 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

素食是冷却地球的最佳选择

科学界现已形成共识:全球暖化有可能毁灭人类,而人类...

色身会影响你的内心,内心也会影响色身

在大乘经典中,佛陀对吃肉呵责这么严重的很少,像《楞...

【佛教词典】解脱知见身

五分法身之一。解脱知见为如来法身之一分,故称解脱知...

【佛教词典】弊耶伽罗

(杂名)Vyāghra,译曰虎氏。天竺之姓。见续高僧传三...

如何「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

礼拜供养,这里面讲到乃至于一时礼拜供养观音菩萨都有...

人生有七件事千万不能做

几乎每个人的一生,都不会是一帆风顺,总有数不清的不...

正门西方极乐,门余八万四千

大家要知道,门余八万四千,渐顿则各称所宜,随缘者则...

世上最好的临终关怀

生命当中最重大的一件事情,就是人如何面对死亡。中国...

示现灭度,拯济无极

示现灭度,拯济无极。消除诸漏,植众德本。具足功德,...

如何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问: 去火车托运衣物,服务态度差到无所谓,被强迫保...

禅堂的法器与仪规

五家钟板 中国禅宗在六祖之后,形成了五家七派的弘法模...

【推荐】记住别人的好,忘记别人的过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得到过别人的帮助。但是...

慧律法师《僧璨大师最上乘信心铭》

沉痛殷切的呼吁 佛弟子最茫然的是:法门众多,却不知...

道念若同情念,则成佛已多时

古人说:凡夫成佛真个易,去除妄想实为难。只因你我无...

居士修行与弘法中的几个误区

佛制四众弟子,出家众以修习梵行、弘法度众为要务,在...

安住于真如,再来观察这一切的假相

【殊不能知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常住妙明,不动周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