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看到别人修的法门,万不可生怠慢轻视心

净界法师  2022/11/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看到别人修的法门,万不可生怠慢轻视心

我们要止息一切的恶法,因为我们过去生当中,有很多的烦恼习气,不好的习气也是有,善的习气也是有。我们面对不好的习气惭愧悔过。菩萨要有一种增上惭愧的心,你要思惟业果决定。就是说,我们当来的生命当中,是由业力决定的,我们要深信,当我们造作了善业,它决定招感安乐的果报,当我们造作恶业,它决定招感痛苦的果报,所以我们对于未来,是种怖畏当来的三途果报。“怖畏”,菩萨对三途果报生以怖畏。

佛教说“不住”不是教你否定,而是说你要用超然的角度来观察因缘。菩萨在观察因缘的时候,当你在面对恶法的时候,你要思惟这个恶法肯定会带我们到三恶道去,菩萨对这个恶法产生怖畏。

为什么怖畏恶法呢?因为怖畏它的结果。菩萨看到因,就随时看到果报。因为产生一种怖畏,当来的果报而产生增上惭愧,以惭愧心的缘故来止息一切身口意的恶法不令增长,以随顺法性离诸过失故。因为法性本来就没有过失,所以我断恶的行为也是随顺真如。这是第二个思考,从一种顺从真如的角度,从无住的角度来生惭愧心。

讲到修善,修善分成两段:一个是因地,一个是果地。看因地,我们应该要怎么修善会比较圆满呢?要广修供养。有身口意三业的供养:第一个身业的礼拜,菩萨每天一定要礼拜诸佛。你受了菩萨戒就知道,你一天不礼拜佛,你就犯菩萨轻垢罪。

第二个赞叹诸佛菩萨的功德。第三个内心的随喜,这个随喜是很重要。为什么菩萨要随喜呢?因为我们生命有限,我们所修的法门只是无量的善法当中其中一个小小块,所以当我们去随喜别人善法的时候,对我们来生这是一个很好的布局。

比如说,有些人他参加佛七,他报名了,假也请好了,他打佛七的时候生病了;他要来听经,到开课那个时间,他又障碍重重来不了。这个就是过去生对这个法没有结好善缘,妒忌毁谤的。

我们要知道一件事情,总有一天我们是一定要成佛的,总有一天要成佛。也就是说,总有一天我们要具足一切的佛法的功德,所有的法门你都要去修的,没有一个法门你可以不修的,不可能!所以我们没有必要为来生做障碍,你迟早要碰到它的,所以一个菩萨他的眼光是比较远的,看得比较远,我今生的生命有限,我先为菩提道求生净土,但是对很多很多的法门,一切的功德皆随喜先结善缘,先把未来的路铺好。看到别人修的法门,万不可产生怠慢轻视心,这些都有可能给未来的修行带来障碍。所以这个地方很重要,随喜赞叹别人的一切的善法。

菩萨通过身口意三业的供养,这个是修福德资粮;“勤请诸佛”请佛住世,请善知识住世来转法轮,这个是修智慧的善根。菩萨因为这样以一种爱敬三宝之心,他有一种真诚的心,使令大乘的善根辗转的增长,乃能够志求无上之道。

所以菩萨在整个前进的动力当中,除了随顺真如无住以外,他前进的动力,你还得要不断的培养福德智慧两种的善念,来推动你自己进步,这个是因地。这样子有什么好处呢?菩萨不断的在三宝当中礼敬诸佛,称赞如来,随喜功德,这个时候一方面消菩萨的业障,一方面使令善根不退,善根不退转,以“随顺法性离痴障”故,法性本来就是没有愚痴。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圣严法师《增上缘》

增上缘,增上的意思是帮忙。他已经在做一件事,且做得...

修行中遇到的魔障有几种?

在佛教里,什么是魔呢?大家不要把魔想得太奇怪,魔就...

良言一句三冬暖

春回大地,百花竞秀,万物复苏,欣欣向荣;喜逢新春佳...

顺境要用行力,逆境要用忍力

印光大师说:我们菩萨六波罗蜜,其实只有四个法门,就...

心如弦直,可以入道

佛说二十难中云:得人身难,生中国难,得遇佛法难,亲...

星云大师:小,不能忽视

一般人皆贪多求大,即使在目前日新月异的时代里,世人...

星云大师《如何了生脱死》

人类虽有生命,身体却不能永生,身体必定会有死,死和...

六大免除障难方法

一、戒杀吃素 肉食有毒,以杀时恨心所结故。故凡瘟疫流...

【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对自己和对别人要用不同的标准

己性不可任,当用逆法制之,其道在一忍字; 人性不可拂...

观一切法即空,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如来之藏,不变随缘,随缘不变,随拈一法,无非法界。...

为何名为观世音

观世音菩萨过去修什么法门,现在得名为观世音呢?具有...

你不发愿的话,修行就会进进退退

问: 请问一下:师父提到第七意识对过去没有兴趣,对未...

【佛教词典】现瑞序

(术语)以名法华经序品中叙雨华放光六瑞之一段。...

【佛教词典】化法四教

(术语)谓天台之教判藏通别圆也。自教化之内容而分,...

一切业障皆由妄想而生

前面我们谈到了禅宗的历代祖师,明佛心宗,行解相应,...

儿子得了中度抑郁症,如何才能使他走出困境

问: 弟子的儿子得了中度抑郁症,我忏悔、做善事,天天...

如何才能不受到负能量的熏染

问: 师父,生活在红尘俗世中的我们,不得不接触到各...

学佛从受戒开始,要勇争上游

慈舟老法师说,学佛从受戒开始。修行了生死,除了持戒...

背麻的人

某地有两个朋友离家外出,他们打算出外找些事情做,积...

【推荐】怎么理解「业力先牵」与「十念往生」

问曰:业道经言:业道如秤,重者先牵。如《观无量寿经...

【推荐】结缘总比结怨好

我从小虽然就具有圆融随和的性格,但也与一般男孩子一...

【推荐】我们之所以造业,就是认为身体是真实的

法藏比丘他知道他方世界的这样一个造恶业的原因,是由...

学佛前要先研究三个问题

讲到学佛这件事,先要研究;欲研究,先要解决三个问题...

念佛诵经得菩萨慈护延寿

我从1992年夏季开始诵《地藏菩萨本愿经》,那时刚刚学...

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

从前,有一位爱民如子的国王,在他的英明领导下,人民...

偷安一世,累劫难出

用修行和懈怠的苦乐来比较,来警策我们要精进办道。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