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你心中在动,才有外在的世界在动

净界法师  2022/12/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你心中在动,才有外在的世界在动

楞严经中讲有个琉璃光法王子,他在因地的时候,先观察外在世界是动的,然后得知:外在世界动是因为心中有在动。之后他回光返照:我心中的「动」从什么地方来?又将往哪里而去?结果答案是「觅之了不可得」。他开始对那个动相开始无住,开始跟这个生命的动相慢慢的脱离,慢慢的脱离。最后「逢佛未几,得无生忍」。

佛法是重视方法的,你方法对了,你转凡成圣是迟早的事;就好像说你上了高速公路,你这个人修行上路了,到目标是迟早的问题。所以琉璃光法王子遇到无量声佛给他开示「观察风大」的方法,很快就证得我空、法空的无生忍,就把无始劫的妄想给息灭掉了。这时候他的本来面目,一念清净的本性,全部的显现出来。

这琉璃光法王子说,他最喜欢观察那个「动相」。所有的生命就是你心中在动,才有外在的世界在动。内心的动其实是没有根本的,它是来无所从,去无所至!你只要放掉它就消失掉了。关于这个动相,其实小乘佛法也很相应观察生命的动相,动就是什么?就是变化!从无常当中,他看到了无我,然后就把「我执」消灭了。

不过小乘佛法他在观察的时候,他对生命的动相是远离的,他没办法同时又回来。大乘佛法是从假入空,又从空出假,又回到这个假相,利用这个假相,忏悔业障,积集资粮。小乘佛法是把这个假相全部消灭掉。大乘佛法对于「生命的假相」态度是只做到这四个字「不随妄转」。这个假相你不用消灭,这个动没有错,生命本来就动态的,你怎么从动态的生命当中去创造功德?问题在这个地方,不是把那个动相消灭掉。琉璃光法王子从头到尾都没有去消灭那个动相。

在经典上有一个小故事,说山上有一个阿罗汉带了一个沙弥在修学,阿罗汉入定观察到这个沙弥死相现前,只剩下七天的生命,就起慈悲心,古俗总是讲究落叶归根。就跟沙弥说:「你现在回到你家去陪母亲,七天以后再回来。」罗汉知道这个人不会回来了!这个沙弥就秉持师教,整装出发了。

在回家的路上,他经过一条河边,突然间看到有一群蚂蚁在河边到处跑,可是眼看河水马上要涨潮了。这个沙弥看到这种情况,起了一念的慈悲心,慈悲心也是在「动」,他就把衣服脱掉,把这堆蚂蚁包起来,送到比较安全干燥的地方去,处理好了他才回家。七天之后,他如实回来跟师父销假。这罗汉一看,诶,他怎么又回来了?阿罗汉即入定观察,哦,原来这个沙弥前几天动了一念很真实的慈悲心,把他的灾障消除了!

我们的生命是这样子。我们过去生一念的妄动,创造一个业力,这个业力它是有方向性的,但是你今生的动也会产生一个方向。好像一个足球你以前往东边踢,但是你现在产生一个强大的业力,它又有一个向西的方向去,最后把东、西的力量结合起来,就变成一个东西的方向。我们今天要把业力转变,那你的「心」要很真诚,至诚恳切。我们从教理的判定,这个沙弥他当时的心肯定是很坚定的,那个慈悲心很强,用强大的动力,把过去生这个动力转过来。

这就是说,生命就是我们心在动。动没有错,问题是你要把这「动」引导到极乐世界,引导到万德庄严,往这个方向动。我们要知道,你要引导一个假相,你不能住,你一住你就被它主导。你一旦住在一个假相,你的生命就变成被动,你就没有主导权,你就是一个生命的屈服者。你只要住在一个假相,你对这个假相就失去了主导权,它来引导你;你无住你就能引导它。

所以你的生命到底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这看你自己。你一安住在一个生命的假相,你的生命就完全活在过去了,你就看不到你的未来,你没有未来可言。你今生当中会遇到什么事,你会活到几岁,你会怎么样,大概就是被过去的业力算得准准的,「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但是你一旦跟它脱离时候,那你就是活在未来,你拿回了生命的主导权,就这么回事。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学佛困难在什么地方呢?就是善护念

善护念这三个字,鸠摩罗什不晓得用了多少智慧翻译的。...

假如生命只有三个月,该怎样珍惜和利用

一天中午,法堂里坐了二百多人听我开示,结束后,大家...

何谓念佛至一心不乱

问: 何谓念佛至一心不乱? 圣严法师答: 一心不乱这句...

心灵美容

漫步大街小巷到处都是美容店,这美容店的作用的确不小...

心不在内

【原文】 楞严征心,谓心不在内者,指真心也。若妄想心...

行菩萨道要谨防五种心魔

人与人之间慧性平等。身外境界的好坏是由分别智来判断...

你在哪里,哪里就是风水

在佛法当中,我们学来学去,也没有离开这一念心。 在广...

【推荐】十心向往,命终必生极乐国土

又云,十心向往,命终必生彼佛国土,是《宝积》义。《...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把握当下,做时光的主人

我们的人生总是向往着更高、更新的境界,所以,新年意...

为什么理观对净土行者甚为重要

问: 请问师父,何谓理观,为什么理观对净土的行者甚...

念佛法门一定要调伏现前烦恼

不得包藏瑕疵:瑕疵是指一时的缺陷,譬喻我们起心动念...

老实念佛的人是什么样的

祖师大德总是苦口婆心劝人老实念佛。这句看似简单,实...

【佛教词典】忍地

(术语)无生法忍之悟地位也。大集经九曰:是人不久得...

【佛教词典】为非亲尼作衣戒缘起

亦名:与非亲尼作衣戒缘起 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佛...

慧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

昔日六祖遇卧轮禅师,卧轮禅师说:卧轮有伎俩,能断百...

何为三禅?它有哪五种功德?

阿难!此三胜流,具大随顺,身心安隐,得无量乐,虽非...

【推荐】靠自力修行的道路,真是险象环生

多诸障难者,行人于禅观中,击发阴魔,如《楞严》开五...

如何化解婆媳关系

问: 弟子对长辈一向尊敬孝顺,但对于婆婆就是生不起这...

忏悔依教理有三种

忏者忏前愆,悔者悔后过,忏无始至今所造罪业,期仗佛...

两个泥牛斗入海

洞山良价禅师问潭州龙山和尚:「和尚见个什么道理,便...

原来是自己的窗户脏了

有个太太多年来不断抱怨对面的太太很懒惰,那个女人的...

失眠怎么办

问: 失眠怎么办? 大安法师答: 对于睡眠不好,心病还...

「痛」并不等于「苦」

一般人常把痛苦连在一起讲,分不清痛与苦的区别,多半...

何以念佛即得成佛

或问: 念佛本极易之事,而成佛为甚难之事。佛道长远,...

正法毁于修行者自身的腐化与堕落

一次,佛在鹿野苑讲堂讲经,迦叶尊者,一身灰衣,破烂...

贫人供佛

罗阅城的大众正在商议每人出百钱,以办斋供养佛陀与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