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只要心不随着动,烦恼就会过去

惠空法师  2023/03/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只要心不随着动,烦恼就会过去

修行功夫是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地累积的。像大家现在一起吃饭,有人吃得快,有人吃得慢,吃得快的人,吃完之后就静下心来,提起话头继续参,不让心思放逸。因此在等别人吃完饭的这段时间,一样可以用功!大家要把握今天能在此一同学习、一同吃饭的好因缘,随时随地正念不断,以话头来驾驭我们这颗如野马般散乱的心,久而久之,我们就能调伏它、掌握它了。

修行的环境,不可能完全没有干扰,不是没有这样的环境,而是这样的环境很难找,更何况我们有没有这样的福德因缘来受用?所以我们不能要求一个没有干扰的修行环境,只能要求自己不要被环境所干扰。

宗大师曾经说过:“我们不能要求地上没有碎石、没有破片、没有荆棘,我们只能穿上一双忍辱靴,这样,不管我们走到哪,就不会被刺到脚。”大地如此广阔,我们不能要求路上都是平坦好走的大道。同样的,世间的因缘也是如此,在时空因缘际会之下,环境不可能完全不干扰我们,让我们沮丧的、高兴的、失望的、起瞋恨的事,随时都可能发生,但我们要能不受它们影响。环境会来干扰我们,但我们的心则不要受到它的干扰,这就是我们接受锻炼的因缘!

佛法上说有种种的魔事,如:天魔、烦恼魔、死魔、五阴魔等等,其实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主要面对的就是烦恼魔和五阴魔。五阴魔是我们身心所起的一些变化、现象。我们的身心时刻在变化,但只要我们不动心,就不会受到这些变化的干扰。一旦我们的心随着五蕴身心的改变和业力的牵引而起心动念,那就是烦恼。烦恼来了,只要我们的心不跟着它走,不随着它动,烦恼就会过去。

大家要知道:境界不可能不动、不可能不来刺激我们;而我们不可能不起心动念、宿世的业力也不可能不使我们浮躁,因此,我们不能要求境界随顺我们,更不可能奢望宿世的业力使我们的身心清净自在。我们所能掌握的,就是我们的智慧,一种自我反省和自我控制的力量。境界来了,不要理它,它自然会过去;烦恼来了,忍一忍,心里不要有太大的起伏,烦恼就会消除。

因此,在面对五阴魔、烦恼魔时,最重要的是把持得住自己,让自己的心性坚定,对佛法的解脱之道深具信心,对历代宗师教导我们的理念都能坚定地把持住,如此就不会受到烦恼魔及五阴魔的干扰。风浪来了,我们任它去,它自然会走,不要让风浪把我们打翻了,这是在修行过程中务必要注意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随心造业,随心转业

【原文】: 古今人不知随心造业随心转业之义。多少大聪...

心强业重,得果报时那个势力就不同

讲一个例子给大家参考。佛在世时,另外一个护法叫作波...

去掉我执,使自己的心软化

我们修行的前提,是一定要去掉我执,使自己的心软化,...

心念是吉凶祸福的根源

为什么会有吉凶祸福的现象呢?原来只要我们一动念,我...

入一无妄,彼六根一时清净

是故阿难!随汝心中选择六根,根结若除,尘相自灭,诸...

应病与药

人之病,有肉体之病,亦有心灵之病; 治病之药,有物...

外在的世界是你内心创造出来的

我们从世俗谛来看,从世俗谛来看,你从什么地方来。你...

善业不能改变烦恼,但善根不一样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诸菩萨众,闻我...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

念佛持咒时容易昏沉犯困,是业障现前吗

问: 师父,念佛或持咒时容易昏沉犯困,是业障现前吗...

太虚大师《往生安乐土法门略说》

一、信 念阿弥陀佛往生安乐世界一法门,约之不出信、愿...

楞严经里是如何对治妄想的

《楞严经》它不对治妄想,它认为对治妄想产生一种对立...

通向涅槃解脱的八种正确途径

人生八苦是众生轮回六道所受的八种苦果,也是四谛中苦...

【佛教词典】十功德论

(名数)佛对比丘制无益之世论,使论十事之功德:一精...

【佛教词典】灭法

【灭法】 p1211 瑜伽九十五卷十四页云:卽此一切、由无...

地藏菩萨的本生事迹

关于地藏菩萨本生事迹,大乘佛经里有几种记载: (1)...

婆媳之间

媳妇对师父说:我对婆婆已经够好了,但是她仍对我不好...

净土行人早课功课之法

修行之方,亦有节次(程序、次序),如僧家功课之法,...

君子小人就在一念之间

吕新吾云:愧之,则小人可使为君子;激之,则君子可使...

做义工是否影响修行呢

有些人厌离世俗的生活,到寺院中挂单做义工,希望能够...

在家佛子应如何孝顺父母

父母的恩德既然如此深重,我们应怎样做才能算是孝顺呢...

三种层次的念佛人

我们可以这样讲,从一种愿力来取代业力的角度,我们可...

一个人生命的结果是看临终心念

从佛法的角度,一个人生命的结果是看临终心念的,最后...

净土宗祖师是不是只修念佛法门

问: 净土祖师一出家是不是只修念佛法门? 大安法师答...

为什么邪见的过失,比散动还严重

丑三、治失坏因 分二:寅一、明立定慧;寅二、随释此因...

做佛事唯念佛功德最大

无论做消灾延寿还是荐亡的佛事,印祖别具慧眼,提倡:...

念佛时该如何观想

1940年,我们也是打佛七,慈舟老法师打佛七开示:念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