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只要心不随着动,烦恼就会过去

惠空法师  2023/03/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只要心不随着动,烦恼就会过去

修行功夫是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地累积的。像大家现在一起吃饭,有人吃得快,有人吃得慢,吃得快的人,吃完之后就静下心来,提起话头继续参,不让心思放逸。因此在等别人吃完饭的这段时间,一样可以用功!大家要把握今天能在此一同学习、一同吃饭的好因缘,随时随地正念不断,以话头来驾驭我们这颗如野马般散乱的心,久而久之,我们就能调伏它、掌握它了。

修行的环境,不可能完全没有干扰,不是没有这样的环境,而是这样的环境很难找,更何况我们有没有这样的福德因缘来受用?所以我们不能要求一个没有干扰的修行环境,只能要求自己不要被环境所干扰。

宗大师曾经说过:“我们不能要求地上没有碎石、没有破片、没有荆棘,我们只能穿上一双忍辱靴,这样,不管我们走到哪,就不会被刺到脚。”大地如此广阔,我们不能要求路上都是平坦好走的大道。同样的,世间的因缘也是如此,在时空因缘际会之下,环境不可能完全不干扰我们,让我们沮丧的、高兴的、失望的、起瞋恨的事,随时都可能发生,但我们要能不受它们影响。环境会来干扰我们,但我们的心则不要受到它的干扰,这就是我们接受锻炼的因缘!

佛法上说有种种的魔事,如:天魔、烦恼魔、死魔、五阴魔等等,其实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主要面对的就是烦恼魔和五阴魔。五阴魔是我们身心所起的一些变化、现象。我们的身心时刻在变化,但只要我们不动心,就不会受到这些变化的干扰。一旦我们的心随着五蕴身心的改变和业力的牵引而起心动念,那就是烦恼。烦恼来了,只要我们的心不跟着它走,不随着它动,烦恼就会过去。

大家要知道:境界不可能不动、不可能不来刺激我们;而我们不可能不起心动念、宿世的业力也不可能不使我们浮躁,因此,我们不能要求境界随顺我们,更不可能奢望宿世的业力使我们的身心清净自在。我们所能掌握的,就是我们的智慧,一种自我反省和自我控制的力量。境界来了,不要理它,它自然会过去;烦恼来了,忍一忍,心里不要有太大的起伏,烦恼就会消除。

因此,在面对五阴魔、烦恼魔时,最重要的是把持得住自己,让自己的心性坚定,对佛法的解脱之道深具信心,对历代宗师教导我们的理念都能坚定地把持住,如此就不会受到烦恼魔及五阴魔的干扰。风浪来了,我们任它去,它自然会走,不要让风浪把我们打翻了,这是在修行过程中务必要注意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不为外界所干扰的沉静

很少有人像居里夫人那样的沉静,外面的世界丰富多彩,...

圣严法师《开放的心境》

一般人思考事情时,总是喜欢从自己的角度来看,所以遇...

天堂净土

挑水云水僧,是一位有名的禅师,曾在好几个丛林禅院住...

本既无迷,悟亦不立

问:如何是修道? 师云:道不属修。若言修得,修成还坏...

把烦恼送给他

有一对年轻夫妇同在一所小学里教书,虽然待遇不高,但...

让外境成为自身成长的力量

我们一个人出生在这世间,生活周遭一定有很多的人、很...

心灵的坚守

▲作家洪晃曾在一篇文章中讲述了她在巴黎卡地亚高级珠...

心地善良必须以实际利益他人来展现

众生的数目如虚空般无边无际。然而我们总是认为,我们...

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

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解深密经

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

【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心如弦直,可以入道

佛说二十难中云:得人身难,生中国难,得遇佛法难,亲...

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炽盛世间

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炽盛世间,潜匿奸欺,称...

既然罪性本空,为什么还要忏悔

问:师父在课堂上,一再提到说罪性本空,同时也要我们...

跟佛陀结缘,这个非常重要

这个供佛它是怎么样,借事显理。就是佛陀不在了,那佛...

【佛教词典】鸟兽座

指佛、菩萨以禽兽为台座。一般在鸟兽座背上更设置莲华...

【佛教词典】舍勒

(术语)又云舍吒迦。又云涅槃僧。译作内衣,裙。玄应...

佛也有寿命的吗

问: 佛有寿限吗?如何理解此佛寿命多少多少劫?劫后...

在家人以何为重,如何能促进信心

问: 在家人以什么为重,如何实修才能促进信心? 大安...

诸佛皆以慈悲为根而行菩萨道

《弥勒所问本愿经》 中,佛告诉阿难: 我在因地求道,...

如何锻炼我们的心

今天讲的题目是「锻炼心」,也就是讨论怎么来锻炼我们...

当进则进,当退则退;当高则高,当低则低

龙虎寺禅院中的学僧正在寺前的围墙上,模拟一幅龙争虎...

临命终的心有三种状态

临终一关,最为要紧。印光大师先标出整个重点,就是临...

修行者为什么必须节制淫欲

从此大文第二,便显余义。一、明六天行淫,二、明诸天...

「粪扫衣」与「祖师衣」的释义

【粪扫衣】,就是到垃圾堆去捡破烂的布料,然后呢拼凑...

抱怨对身心有什么影响

问: 抱怨对身心有什么影响? 心平法师答: 谈起抱怨...

为什么近代念佛人都推广印光大师的著作

问: 请大安法师慈悲开示,为什么近代的念佛人都推广...

善良的心不因被欺骗而改变

常常听到有人埋怨好人难做,也有不少人一味放大好人没...

念佛人同时获得这三大利益

信愿念佛,一则可消灭过去造的罪业,二可息除眼前的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