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洗涤心垢、转凡成圣

悟道大和尚  2024/01/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洗涤心垢、转凡成圣

所谓:“心造诸如来,应作如是观!”我们念佛就是造如来;念经呢?念经明理,就是让心更容易造如来,故返邪归正、转迷成悟、转凡成圣,甚或转识成智,这都是造如来。

讲到转识成智,我们凡夫因地有八识,到了果上就成了四智,那就是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以及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

不过,成就四智菩提,不是一生、二生、三生、四生,或在一佛、二佛、三四五佛前种下善根就可成就,必经三大阿僧祇劫,修六度万行,百劫种相好因,更在无量诸佛前种诸善根,才方成就。

像释迦牟尼佛虽似在娑婆世界一生成佛,其实他的本地,早已在尘点劫前成佛;如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现在正在说法,但成佛已经十劫了!

讲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两尊佛的寿量是何等的大差异:同是应身佛,一是寿命无量,一个仅八十年就涅槃了,这都是因应众生的机缘而定;如当来下生弥勒尊佛的下生,他的身体就是千丈的卢舍那身,寿命八万岁,地也是黄金地。

我们现在处在末法时代,还可以有机会受三皈五戒,依戒修行,念佛求生净土;他日得生净土后,亲近弥陀,证果得道,届时可以乘愿再来,拥护弥勒道场,共弘佛法,这叫“一佛出世,千佛护持”。虽千佛应世护持,但都隐去本地风光,只以大士身分应现,一期应现后,都以祖师位尊称。譬如释迦牟尼佛在《梵网经》里讲,他已来回娑婆世界八千番了,单单娑婆世界就八千番了,还有其它世界都不在此数的。

假如你具圣眼,你就可以见到仍居天台山的五百罗汉,或亲闻居五台山的文殊菩萨和一万眷属菩萨正为教化众生。又如常居普陀山的观世音菩萨,曾经说过:“为度众生故,我来住此山!”又如九华山的地藏王菩萨,不但教化阳间的众生,还要教化阴间的众生,故被称为“冥阳教主本尊地藏王菩萨”!又如普贤菩萨是行门第一,被尊称为“华严长子”,他在峨嵋山也带领着许许多多的菩萨正在教化众生!

所以娑婆世界虽称秽土,并正处末法时势,但仍不失为凡圣同居土,我们能否遇上,或遇上能否认出,则端看我们的因缘了!

我们现在道业还没有成就,只有老老实实地上求佛法,安分地修行,或看经、或持咒、或拜佛念佛,并随缘随分地宣扬佛法,这些都能洗涤我们的心垢,随顺圣道、解怨去厄,慢慢地、逐渐地转凡成圣!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折伏现行的烦恼,化解心中千千结

所谓把佛号念好,折伏现行烦恼。不只是说你在风平浪静...

入清凉境除热恼心

在夏三月中,夏至一过便是一年中最炎热的三伏天了。人...

心清净了,任何地方都能清净

现在很多都市人,因为由于生活紧张的关系,非常的烦躁...

怎么样才能让我们的心静下来

信息越来越碎片化 我最近频繁地被很多人问到一个问题。...

心中的石头

雪斋禅师去拜访藏门禅师。要告辞时,藏门送他到门外。...

【推荐】云何降伏其心

那么当我们的心从一个攀缘的心,慢慢的回归到不生不灭...

内心有正念跟妄念二个念头

我们凡夫的虚妄分别心,当我们没有遇到佛法的时候,我...

多疑心理产生的原因与对治

具有多疑心态的人往往带着固有的成见,通过想象把生活...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推荐】不要倒霉了才来学佛修道

像你们又修道又念佛又学密宗,其实我当年也一样,反正...

素食打造不长癌的碱性体质

善养生者和,无寝食,后医药。清黄凯钧《友渔斋医话一...

在家居士简易又有效的烟供仪轨

烟供,此修法主要利益鬼神,把很多殊胜的加持物和食品...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有一次,孔子的一个学生子路向孔子请教如何侍奉鬼神也...

【佛教词典】法智与类智差别

【法智与类智差别】 p0765   俱舍论二十三卷十页云:...

【佛教词典】七种诸行住因

【七种诸行住因】 p0062   瑜伽六十六卷三页云:何等...

烦恼这么重应该怎么修

天台宗把菩萨道的修行分成二个次第:第一个叫做缘修(...

做人做事需要有敬畏之心

当今社会里,做人做事非常需要有一点敬畏之心,否则就...

常有不如法的境界出现是什么原因

所言常有境界,当是未曾真实摄心,但只做场面行持之所...

梦中仙人指路 临终正念往生

在浙江平湖有一位叫演良的居士,他是一个食品公司的工...

圣严法师:调整观念让苦变为乐

苦与乐,往往不是来自于物质条件的富不富足,也不一定...

生活的迷失与觉醒

现在有不少人学佛是从功利的目的来求神拜佛。如果从功...

如何用最小的力气去积累最大的福报

如何善巧方便地去修?如何迅速地用最小的力气去积累最...

惟贤长老《如何树立中国佛教的公众形象》

关于如何树立中国佛教的公众形象,我觉得包括个人与集...

一生行善但不知道阿弥陀佛,最后会往生吗

问: 如果一个人从不知道佛教,也不知道阿弥陀佛,却...

佛说做梦的五种原因

佛法论梦之起缘,约分为五:一想,二忆,三病,四曾更...

当心碰到外尘时,才是真正修行的开始

当你发现一切事物都是不完美时你会想要出离,心会变得...

怎样对待现代人的离婚问题

问: 现代人的婚姻很脆弱,离婚率很高,对小孩的负面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