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经常这样修行,就能解脱生死业力

净界法师  2024/03/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经常这样修行,就能解脱生死业力

我们应该知道,这一切的境界是我自己的妄想捏造出来的,离开我这一念虚妄的妄想,就没有这一切差别境界可得。你经常这样子修行,就能够解脱生死的业力。

从唯识学的角度,我们心中的影像,第一刹那出现的时候是业力所现的,这个是没错的,我们的确从业力当中会出现影像。但是当第二念生起分别的时候要小心了,我们开始随顺自己的无明,因为我们每一个人名言一动,带动我法二执。所以在这个缘起上说,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就是无明缘行、行缘识。

就是我们为什么会造业呢?我们好端端的这个心为什么会造业呢?因为有无明,有无明就产生活动,有活动就有生老病死。这个无明就是你心中的遍计执,你一直认为这个境界是有真实性的,不是你心中安立的,是有真实体性的。

所以我们为什么讲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怎么办呢?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我们一定要从今以后,切断我们过去的名言,把过去的等流性的名言,从今以后把它消灭,还诸法一个本来面目。这个时候,系缚我们的业力就慢慢的松脱了,就是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乃至于生老病死灭。我们讲大死一番就是这样子,不是说身体大死一番,就是你从今以后,你不再相信你心中的名言。

唯识学说是破名言,跟外道讲无想,那不完全一样。外道的无想是看到境界,我不知道这个境界怎么来的,我只是无想,那是逃避,那是跟愚痴相应。

唯识学是明白的知道这个境界是由业力所现的,然后再加上我名言的安立,产生很多的变化,这个人是个冤家、是一个亲属,是一个好人、坏人。那我们今天修无分别智,修唯心识观,就是破除名言所安立的法,就是名言。虽然它是无分别智,但是它心中是用佛法的思想,佛法的名言,

来破除世间的名言,跟外道说完全无想不一样。其实你完全无想,你还是不明白诸法的实相,那是暂时让自己不要去想任何的事情,那是跟愚痴相应的。等到你又恢复想的时候,你还是一样随顺你过去的颠倒妄想。这种无想,对这个颠倒的心识没有对治的力量。

唯识学说破除名言,它是观想,观想这个境界的差别是我心中的名言安立,我把这个一切的境界,这个心中的名言全部把它洗掉的时候,我就看到诸法的实相了。那是有观想,有智慧相应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觉得环境不好,为何不把你的心换一换呢

九种无为法:九无为说,穷生死蕴,就是深入地研究第八...

般般不如意,正好降伏其心

会得了,一切处都是道,会不了的,就被时光境界转,这...

【推荐】佛法告诉我们,要这样去对待逆境与业力

人处在这个世间,你是不是非得要追求那么顺利?遭受一...

外境没有好坏,好坏是心安立出来的

唯心识观是先远离对外境的执取,远离遍计执。我们讲遍...

这个世间不值得你这样执著

我们一个人不悟到佛法,临命终那一种执实在是没有办法...

唯识五重观

再介绍唯识的观法:唯识五重观。怕初听同学不了解,我...

世世生生,除办慧业外,其余尽是办痴业

修慧一事,极为重大;满世间人只说聪明、不说智慧者,...

因忘自性弥陀佛,异念纷驰总是魔

解脱生死,念佛怎么解脱生死?平常研究佛法,知道一切...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佛说罪福报应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

对治贪心的不净观及异体观的修法

无始以来,众生以颠倒分别妄执诸法为常,五欲为乐,自...

南山律祖道宣大师

戒律,是佛弟子用来净化个人的准则,以及促进社会和谐...

印顺法师:修学观音大悲法

观世音菩萨手执净瓶与杨枝,以瓶中的甘露水遍洒人间。...

诵经念佛应注意之事宜

所谓佛法,并不离世间法,其目的无非在使心净心。人之...

【佛教词典】枳吒山

梵名 Krtāgiri,巴利名 Kitāgiri。又作鸡吒山。意译...

【佛教词典】五力

五力者谓信、进、念、定、慧之五根增长,有治五障之势...

四十八大愿——(第30愿)智辩无有限量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智慧辩才,若可限量者,不取正觉...

佛经中圣者的精进境界

以下引经中圣者的精进境界,作为学人发愿的目标。阅后...

圣严法师《花开花谢,不执著》

世间的万事万物,不论是山川大地、环境中的任何事物与...

信基督教后可以改信佛教吗

问: 我朋友的女儿被别人介绍去参加了基督教,现在他...

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功德利益

《涅槃经》云: 念佛一口分作十六分功德,若有一人布...

不应放过每一个能帮助别人的机会

那是一位老师告诉我的故事,让我自己明白在人世间,其...

禅宗五家七宗——杨岐派

杨岐派为临济宗之支派,禅宗五家七宗之一,又称杨岐宗...

念了一辈子,也没念出往生的善根

因果同时 这个是在讲菩萨修善。一个人没有成就心中的妙...

太虚大师的人间佛教

太虚法师要建设的人间佛教极力排除后代佛教宗派法派的...

如何让心不被外境所转,同时定住

问: 如何关注心不被外境所转呢?一丝一毫的心都不能动...

人生得不偿失,快乐跟痛苦不成比例

我们建立一种忆佛、念佛的信心,那怎么忆念?这个方法...

积极主动的去行善积德

大家留心世间,常可以发现有的人,福报来临的时候,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