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追求物质的乐受是无底洞

净界法师  2024/10/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追求物质的乐受是无底洞

你生活的快乐不快乐,活得幸不幸福,你是不是有一个正面的思考是很重要!因为感受它只是一个短暂的刺激,但是你长时间来说,你心中的一个思考性,你正面思考负面思考差很多。

清朝末年八国联军打到北京的时候,慈禧太后仓皇逃走,就逃到民间去了。到了民间,因为那个时候古代民间没什么肉吃,都是野菜,就煮了一盘野菜给她吃,她吃了以后,唉呀,非常甜美留下美好的印象。但是她这个,乱世后来处理了,她又回到北京了,就派她的侍从去找野菜,最后野菜回来煮的时候,她吃下去,甜美的感受和快乐并没有出现,为什么?因为她在逃走的时候,她内心有惭愧心、感恩心,所以她吃什么东西都甜美,因为她产生一种正面感恩的思考,她产生快乐的感受;她回去以后高慢心又生起了,就不能产生快乐。

诸位我们要知道,一个人的快乐、痛苦,你的思想、你的正面思考是很重要,你不要看你一个人住豪宅,这个人住豪宅他一定每天很快乐,未必!他第一个月肯定很快乐,因为第一个月他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都是美好的感受。但是如果你一个人的层级永远活在这种感受,感受会迟钝,刺激久了他会认为这一切的作用通通是应该的,他的感恩心没有了,他再也不能出现快乐。

你看有些人…如果你个性高慢、个性刻薄,我告诉你,在你的生命当中你很难出现乐受,就糟糕了。有些人的生命很难出现快乐,他很难。所以他为什么要去找刺激?因为他根本没办法出现乐受了,你要他怎么办?而他又不能自我反省,所以一个人追求物质是无底洞的,今天物质的刺激让你快乐,你下一次要更多的东西来刺激你才会出现乐受。

你下一次又要更多更多东西来刺激你,这是一个无底洞。最好的方式是培养一个谦卑、感恩的心,你永远产生乐受。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画好自己的底线

有一位武术大师隐居于山林中。听到他的名声,人们都千...

心无厌足,惟得多求,增长罪恶

凡夫之所以遭受痛苦,归根结底是因为贪图欲望,正如一...

用一颗欢喜的心来对待生活

在当今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竞争也日趋激...

放弃小利来成就大事

意不并锐,事不两隆,人的一生中,总有许多事情要自己...

三千亿无形财产

有位勤政爱民的国王,有一天出宫巡视人民的生活。一到...

苦的根源来自于各种欲望

有一群猴子喜欢偷吃农民的大米,而它们又是一种很难捕...

娑婆世界的快乐没有安稳性

前面是破坏,空观的智慧是把所有的妄想好的妄想、坏的...

痛苦不在工作而在内心

没有几个人觉得工作快乐,更现实的是,大部分人的不快...

【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晚课蒙山施食仪...

【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

对治如梦如幻的不净色身

恩爱迷情,四大缘生妄有身。脓血交相润,臭秽常无尽。...

学佛的两种用心

佛学是一种心理学,最着重心理训练和修养。楞严经说:...

修福应要注意的两点

【原文】 古有偈:修慧不修福,罗汉应供薄。修福不修慧...

不是你想修行,就可以修行的

《阴骘文》,印光大师非常重视这篇文章,它讲到文昌帝...

【佛教词典】孤调

(术语)小乘之证果。不调度他,独调度己,而解脱生死...

【佛教词典】十地

十地者,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

【推荐】莲池大师:竹窗二笔

般若咒 般若心经曰。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

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及普门的含义

名观世音者,以菩萨因中由观闻性而证圆通,果上由观众...

把佛号跟四十八愿做连结

问: 忆佛念佛和心想佛号相不相同? 净界法师答: 佛号...

我们执着的只是心中的假相

佛陀把五阴的相貌讲出来,让我们提高警觉。五阴的真实...

如何看待你家的小菩萨

以佛教而言,家庭即是弘法利生的基础,家庭成员关系的...

控制住散乱心,做自己心的主人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一个奥秘常常被人忽略,那就是如...

太虚大师的志行和悲愿

太虚大师精通三藏,学贯古今,智慧圆融,悲心广大。不...

释迦牟尼佛管送,阿弥陀佛管接

在《悲华经》里,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都在一尊佛面前...

何谓「六即佛」

【六即】又名六即佛,天台智者大师,立六即佛义,以示...

谦恭价值观箴言

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尚书》 君子不自大其...

如何把「无住」跟「生心」达到平衡

十回向位言回向者,具足三义:一、回事向理;二、回因...

玉米的3大神奇功效

一、高血压及高血糖患者 玉米最早是产于南美洲的,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