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智谕法师:念佛贵在调心

智谕法师  2011/04/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念佛贵在调心,不在念多,念少,念快,念慢。

大家要想知道能不能往生,只要观察自己的心就知道了。问一问自己的心,清净不清净。如果心清净,没有其他的烦恼,只有愿生西方,愿见弥陀的一念,那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有希望。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心中不种娑婆种子只种西方种子,一定往生西方,不然的话,你的心中,乱七八槽,见不得人的种子多得很,往生西方的希望便没有了,因为你的心见不得人那只有去见鬼,怎能见弥陀呢?所以念佛人的心,要清净得上对天、下对地、中对一切众生,都对得起,以此心发愿求生西方,决定往生。

佛说,“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就是说,外面起的什么境界,都是自心所现。有什么心,必现什么境,所谓“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故我念佛心,全体是法界”。所以境由心现,心逐念成。起什么样的念,必成什么样的心,有什么样的心,必现什么样的境。念地狱,就心现地狱,念饿鬼,就心现鬼界;念佛,当然心现佛境。所以经说,心想佛,心即是佛。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心是因,所现的境是果,所以念佛是因,往生是果。嗔心和杀心重的,必造恶业,恶业因缘,必现地狱。所渭“恶业将盈,地狱相现,净业将熟,佛身现前”。

念佛须要有真信切愿,有了真切信愿心念佛,决定可以往生。有信而不真,有愿而不切,念佛悠悠荡荡,飘飘浮浮,最多只有一半往生希望,心中杂染种子太多,可能只有十分之一二往生希望,天天胡思乱想,吵架闹事,造恶业,念佛只是嘴皮上玩耍,往生就绝无希望了,相反地,堕落三途倒是有希望的。有些人喜欢打麻将,心中只有麻将经,没有阿弥陀,我敢说,他死后一定作麻将鬼。

原来十法界不出一心,一心能现十法界,所以念佛多少快慢,和往生的关系很少。念佛贵在调心,只要真信切愿持名,决定往生。你能否往生,或者你将来落在那一道,不必问人,只问自心便知端的。

大家要切记,念佛法门贵在调心。“心生则法生,法生则心生”。只要心净,佛土自然清净。

我们众生心,往往被二执所缚,二障所碍。二执是人我执,法我执。这二种执着不出我慢心,都是我慢心的表现。要是你能细心地观察众生“相”,就会发现都是我慢心的表现。私心是我慢心,暴躁是我慢心,耍小性子是我慢心,不能和合众,不能互相团结,是我慢心。……总之,众生“相”虽有千差万别,总不出一个我慢心。古代善知识,善调学人的我慢心,实在不容易。

众生都被二障所碍。二障是烦恼障和所知障。怎样对治二障呢?总说,以念佛对治,别说,以戒定慧对治。

先说“戒”。所谓戒,是戒你的身心远离过错,绝不是外表规规矩矩就算持戒。固然,外表规规矩矩是威仪,也是需要的,但徒具其表,而身心过错不断,那不能算“戒具足。”

所谓“定”,是要求你心住一处,不散乱。若是你们在表面上老老实实地坐在那儿,和一块木头一样,而心中却胡思乱想,也算不得“定具足”。

什么叫“慧”?所谓慧,不是指“世智辩聪”,那些小聪明而言,而是指心不被二执所缚、二障所碍的智慧而言。这种智慧也叫做“般若”。

“戒具足”,可以保住人身,不落三途,进一步,“定具足”,可以出“欲界”,生“色界天”、“无色界天”,再进一步,“慧具足”,可以出“三界”,成就“无漏功德”。

用戒道慧对治二障,虽然很好,可是很难。最方便的办法,足以念佛对治。不管是二执、三障,甚至八万四千烦恼,一概高举一声阿弥陀佛名号,一定可以通过生死关。

念佛时要如将军临阵,高举一句佛号,与八万四千烦恼作殊死战。佛号一起, 一切放下,心中绝不下其他的种子,要提防“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一切放下以后,处处无心,处处只有念佛心,这叫事一心念佛,便是“清净心除烦恼,至诚心起佛号”。

一切放下,自然处处无心;心既没有,就也没有“无心”,也就是说,“有”心不可得,“无”心也不可得。所以说,“处处无心处处心”。用此心念佛,“有”也放下,“无”也放下,“有、无”总无,自然会入圆融法界。“法界无性,无性缘成”。全体法界,乃至微尘许,无非一大缘。

法界既是缘起,所以可借信愿念佛因缘,求生西方。西方净土,就是一真法界。我能念的是法界心,念的阿弥陀佛是法界身,所以说是法界藏身。能念所念,都是法界,心、佛、法界,没有差别。以佛心念心佛,所以说,“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种念佛叫理一心念佛。

不过,这种念佛方法,不是上根利智的是办不到的。如能办到,那末,念到心开,自性佛便圆现了。也就是说,“念到心中莲华开,阿弥陀佛自然来”。这种念法,是一念圆成,不假于他,论“体”则法界圆融,论“宗”则信愿持名,论“用”则放下、无碍、往生。

这一法门是最高最深最微妙,是从释迦如来大悲心中流出的,比较其他法门,既直捷又圆顿,如山中须弥,法中之王。可惜末法时期,众生执重障深,以致这样的微妙法门,明珠暗投,被人埋没。唉!象这样至高无上的妙法门,浅智的怎能知道?小乘人怎能行持?

说实在的,我本人就是小智小乘人,所以今天要沾大家的光,借大家念佛功德,求生西方。

切盼大家要真信切愿修行,可以自度,可以度人。末法时期,唯有念佛法门是度生的桥樑。

回过头来,再说调心。无论忧喜苦乐,总要用一句佛号来调心。只让心现佛境,不要让它起烦恼,显现其他杂乱境界。心起烦恼,赶紧念佛。破烦恼,应先从破我执下手。能放下,就一切烦恼都被击破了。所以发觉有我执心,就应赶紧放下,立即念佛。

怎么是随烦恼转呢?譬如见美色,起贪心;遇逆境,起嗔心;于世情,起痴心。如此等等,都是随烦恼转。随烦恼转,便起业障魔障。心碍境,便起业障,境碍心,便生魔障。业障魔障都是心所造作,所以念佛贵在调心。

你要是不知怎样调心,只要回家后,吃也想生西方,睡也想生西方,作事也想往生西方,走路也想生西方,乃至苦也想生西方,乐也想生西方。这样,将来一定往生西方,因为“决定心,必现决定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智谕法师文章列表

跟佛菩萨感应道交,必须具备一些条件

为什么我们要打佛七? 因为要跟佛菩萨感应道交,必须具...

替母亲打扫心房

小雅的父亲去世一年多了,母亲还是没有从悲伤的情绪中...

念佛能消业障,为什么还会遇到障缘

问: 师父,刚才说到念佛消除业障,有的人念了很多佛...

心总是被烦恼围绕怎么办

问: 每天茶饭不思就是不开心,总是被烦恼围绕怎么办...

念东林佛号起妄念昏沉如何对治

问: 在念东林佛号时由于每两句佛号之间的停顿时间较...

《持经利益随心论》白话译

(印光大师著 圆涛法师白话译) 【原文】 大觉世尊,所说...

蕅益大师病中念佛的感悟

蕅益祖师五十六岁,这一年卧病灵峰,整个夏天,大病发...

印光大师《信愿念佛百问》

念佛时心多散乱,或说是年龄关系,如年老心散,不能收...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

大般涅槃经

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

禅秘要法经

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抄经的十大功德利益

一、古以写经增福延寿 抄经,古称写经,即书写佛教经典...

攀缘心要如何消灭它呢

(一)【楞严经】所要对治的就是攀缘心:这个攀缘心怎...

六字大明咒持诵功德表

咒字功德 梵文咒字 藏文咒字 ...

人生是苦,化苦为乐

初步接触佛法的人都知道这句话人生是苦,但通常人们对...

【佛教词典】心病

贤首五教仪云病有二种:   一、粗 谓巧伪修行,于中...

【佛教词典】二无心定

【二无心定】 p0030   瑜伽三十三卷十五页云:复次依...

环境恶化的根源

第四个问题谈一下净土文化与生态平衡。为什么我们要谈...

邪见的过失是很可怕的

我们都知道在贪嗔痴当中,痴造罪是最重的,但是痴心造...

诵经的重要意义

读诵大乘经典,这是我们净业三福的一个重要的科目。正...

若顺若逆,总虚妄不实

【原文】 人能痛念生死事大,觑破一切世情,若顺若逆,...

大安法师:知道自己的念头-念佛

在东林寺我们常常会有百万佛号闭关出来谈体会,这一两...

阿弥陀佛怜念众生,生生世世不相舍离

【原文】 阿弥陀佛慈悲愿力,遍周法界,普接众生,作大...

【佛学漫画】福气

【佛学漫画】福气...

学佛弟子应依四依法为标准

当今学佛群众大量增加,但因宿根不同学习深浅不同,以...

找回心灵安住的地方

天色渐渐地暗下来,夜幕降临山际,临近夜晚,大家各自...

别总把别人的过失放在心里

不要因为细小的摩擦、嫌隙就疏远至亲好友,不要因为新...

把了生脱死当作头等大事

有两种世间法,有两种出世间法。一种出世间法是为了利...

家里人跟我们对着干该怎么办

问: 家里人跟我们对着干该怎么办? 慧律法师答: 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