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倓虚老和尚出家前感言

倓虚老和尚  2011/09/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现在我下面已有一个姑娘已出门了,五个男孩,大的才十四岁,小的刚会走,又没人教养他们,三四十年来东跑西奔,没有一点积蓄,全靠这个小药铺吃饭。我走了之后,药铺无人照管必定歇业,将来全家挨饿,流离失所,这怎么办呢?然而,又一想:天下流离失所的人太多了,许别人的眷属流离失所,就不许我的眷属流离失所吗?又想:假如我出了家之后,到各地去参访,在路上遇见了我的孩子正在讨饭,这时我管他不管他呢?唉!天下讨饭的孩子太多了,许别人的孩子讨饭,就不许我的孩子讨饭吗?这件事也不足深虑的!可是我的女人,在我不言语一声去了之后,她领着五个孩子,生活上一定很为难,如果她要嫁给别人,这不是于我很难看吗?以后我听说,或者在一个村里遇见她,将作如何感想?又一寻思。唉!天下的女人改嫁的太多了,这是我出家,如果我早已死去,谁能保险她不改嫁呢?况且许别人的女人改嫁,就不许我的女人改嫁吗?她今生是我的女人,前生是谁的女人?来生又要变成谁的女人呢?这事也不足挂在心上的。

如果真的为了妻子的事情,而连累了自己的一生,其实何止一生,恐怕生生世世的永远沉沦下去了,这样不但不能度脱妻子,同时也无法度脱自己。如果我现在能够毅然决然的出了家,潜心佛典,得到真实的修行,将来遇见她们,也劝她们念佛修行,了生脱死,这不是两全其美吗?还有……唉!放下吧!……放下吧! 虽然是心里千头万绪,想这样想那样,这都是感情作用,也是熏染的一些世俗习气太深的缘故。架不住我在路上一边走,一边用理智来抑制它,结果也都放下了,觉得一无牵挂,万缘皆空。

为人子的,能够出家办道,了生脱死,让父母及过去一切先亡都能借光超出六道轮回,这才算真孝。也才算大孝!不然父母活著的时候,不问他的事,再不然就吃肉吃鱼的,让他造下一些杀业,父母死过以后,又捏著鼻子痛哭,这简直太没意味了。所以莲池大师在他的七笔勾头一条,就说:“恩重山邱,五鼎三牲未足酬,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嗏!出世大因由,凡情怎剖,孝子贤孙;好向真空究。” 如果出家人,在出过家之后,不能办道修行,这样在世俗人情来说,对父母没有尽到生养死葬的心;在出世方面来说,也没能让祖先离苦得乐,超出轮回。这样倒反不如一个俗人。因为俗人,当父母在的时候,早晚能昏定晨省,竭尽侍奉之责,父母还能得到一些好处。出家人,离俗之后,东跑西奔,父母一点受用也得不著,如果再不能办道修行,那简直太辜负出家的意义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手持锡杖时的发心

《华严经 净行品》第四十七首偈颂,文殊菩萨云:手执锡...

深思此二十一事,可得道矣

过去,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为众多比丘弟子...

真正修道人,不被物欲所牵

真正修道人不一定要在这个田地、资身用具上去预作策划...

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

请看下面。示常源曰: 汝行勿怠,怠非比丘。彼自废者,...

客僧來寺,不可遮食

【原文】 真诚出家者,怖四怨之多苦,厌三界之无常,辞...

出家人的至孝之道

出家人以孝达道 佛教最初传入中土,社会大众便自中国传...

古人发心出家必矢志参学,因为有此三件觉悟

古人发心出家,必矢志参学。由痛念生死事大,无常迅速...

慧律法师:学佛并非都要出家

谈到出世,连带就会说到出家。好多人都误以为信仰佛教...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大佛顶首楞严咒...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亲历动物屠宰现场

在您的印象中,也许屠宰场只是一个把动物变成肉的地方...

十种金刚心

卢舍那佛言:千佛谛听,汝先言金刚种子,有十心。 第一...

学《法华经》继承了什么家业

诸位,你说我学《法华经》,我继承什么家业? 你继承两...

为官无功便有过,为僧无德便有罪

清朝才子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古时有一官...

【佛教词典】实有

指具有恒常不变之实体。即自体为实际存在者,称为实有...

【佛教词典】儿文殊

(菩萨)佛在世生于梵德婆罗门家之形也(出文殊师利般...

如何突破死亡的恐惧

问: 很多癌症的病人都是被病症的恐惧所吓死的。请问...

尊师重道方能获法益

真信佛法之人,见一切僧,尚行礼敬,况于最初对所皈依...

【推荐】在忆佛念佛中破除障碍、增长福报

你用什么心态来念佛?你必须把你的生命完全投入到弥陀...

每个人看见的地藏菩萨都不一样

【此善男子发心已来。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久...

临终正念靠平时点滴栽培

印光大师在《文钞》中劝说我们: 一切法门,皆须依戒定...

虚空无为具足三个特性

在憨山大师的《百法》批注中,他的意思是说:第一个虚...

能杰法师:童蒙止观

代序 蕅益大师说:佛道以见性明心为指归,以信行、法行...

若不立文字,以何为心

若不立文字,以何为心? 汝问吾即是汝心,吾答汝即是吾...

成就自我

有一个人对一件精美的陶瓷瓶说:你真漂亮,而且你的寿...

圣严法师《三宝万世明灯》

三宝,就是佛、法、僧。只要三宝住世,人类就有光明,...

常念「生死无常」

生死事大,无常迅速,这是印光大师警示我们学佛者的佳...

孝名为戒,亦名制止

七月十五是佛欢喜日,是我们出家人的自恣日。佛陀规定...